能够稳定可靠的驱动IGBT的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5778发布日期:2018-08-14 18:24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具体涉及一种能够稳定可靠的驱动IGBT的电路,属于电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大功率高频开关电源行业,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作为关键逆变器件已被广泛使用。

由于IGBT的生产厂家很多,型号、参数也多种多样,所以驱动IGBT工作的电路也多种多样。

性能稳定可靠的IGBT驱动电路,是IGBT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可靠的驱动IGBT的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能够稳定可靠的驱动IGBT的电路,其特征在于,由电源分压电路和驱动电路组成,其中,

前述电源分压电路由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稳压管Z1、稳压管Z2、电解电容E1、电解电容E2和电解电容E3组成,其中,

电阻R1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稳压管Z1的负端、电解电容E1的正端以及电容C2的一端均接于稳压电源24V,稳压电源24V也是电源分压电路的电源的VCC,电阻R1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解电容E2的负端、电容C3的一端以及电阻R3的一端均接于稳压电源0V,稳压管Z1的正端、电解电容E1的负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电解电容E2的正端、电容C3的另一端、稳压管Z2的负端、电解电容E3的正端以及电容C4的一端均接于电源分压电路的GND,电阻R3的另一端、稳压管Z2的正端、电解电容E3的负端、电容C4的另一端均接于电源分压电路的VEE;

前述驱动电路由电阻R4、电阻R5、三极管T1、三极管T2和IGBT组成,其中,

电阻R4的一端、三极管T1的基极、三极管T2的基极三者连接在一起,电阻R4的另一端接于点P,三极管T1的集电极和三极管T2的集电极分别接于电源分压电路的VCC和VEE,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三极管T2的发射极、电阻R5的一端三者连接在一起,电阻R5的另一端与IGBT的门极连接,IGBT的发射极接于电源分压电路的GND。

前述的能够稳定可靠的驱动IGBT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前述稳压管Z1的稳压电压为15V。

前述的能够稳定可靠的驱动IGBT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前述稳压管Z2的稳压电压为7.5V。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稳压管Z1、稳压管Z2和电阻R3(分压电阻)共同组成分压电路,稳压电源24V在电压上下波动的一定范围内,能够保证VCC的电压为+15V、VEE的电压为-7.5V,所以能够稳定可靠的驱动IGBT;

2、电路结构简洁,便于生产制造,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能够稳定可靠的驱动IGBT的电路的结构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电源分压电路、2-驱动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第一部分:电路的结构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能够稳定可靠的驱动IGBT的电路由电源分压电路1和驱动电路2组成。

1、电源分压电路

参照图1,电源分压电路1由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稳压管Z1、稳压管Z2、电解电容E1、电解电容E2和电解电容E3组成。

电阻R1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稳压管Z1的负端、电解电容E1的正端以及电容C2的一端均接于稳压电源24V,稳压电源24V也是电源分压电路1的电源的VCC。

电阻R1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解电容E2的负端、电容C3的一端以及电阻R3的一端均接于稳压电源0V。

稳压管Z1的正端、电解电容E1的负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电解电容E2的正端、电容C3的另一端、稳压管Z2的负端、电解电容E3的正端以及电容C4的一端均接于电源分压电路1的GND。

电阻R3的另一端、稳压管Z2的正端、电解电容E3的负端、电容C4的另一端均接于电源分压电路1的VEE。

稳压管Z1的稳压电压为15V,稳压管Z2的稳压电压为7.5V。

2、驱动电路

参照图1,驱动电路2由电阻R4、电阻R5、三极管T1、三极管T2和IGBT组成。

电阻R4的一端、三极管T1的基极、三极管T2的基极三者连接在一起,电阻R4的另一端接于点P,三极管T1的集电极和三极管T2的集电极分别接于电源分压电路1的VCC和VEE。

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三极管T2的发射极、电阻R5的一端三者连接在一起,电阻R5的另一端与IGBT的门极连接,IGBT的发射极接于电源分压电路1的GND。

第二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

参照图1,在电源分压电路1中:

电阻R1(作为稳压电源的假负载)的两端分别接于稳压电源24V和稳压电源0V,电容C1对稳压电源进行滤波,稳压管Z1和电阻R2(分压电阻)形成串联分压电路,电解电容E1、电容C2并联接于稳压管Z1两端进行储能滤波,电解电容E2、电容C3并联接于电阻R2两端进行储能滤波,稳压管Z1的稳压电压为15V,这样便形成了VCC与GND之间为+15V、稳压电源0V与GND之间为-9V的串联分压电路;

稳压管Z2和电阻R3(分压电阻)串联接于电阻R2(分压电阻)两端形成分压电路,电解电容E3、电容C4并联接于稳压管Z2两端进行储能滤波,稳压管Z2的稳压电压为7.5V,这样便形成了VEE与GND之间为-7.5V、稳压电源0V与VEE之间为-1.5V的串联分压电路。

也就是说,VCC与GND之间的电压为+15V、VEE与GND之间的电压为-7.5V。

参照图1,在驱动电路2中,当点P输出PWM波时:

在点P为高电位时,三极管T1、三极管T2的基极为高电位,这时三极管T1导通,三极管T2不导通,电阻R5的一端为VCC(即+15V),IGBT稳定可靠开通;

在点P为低电位时,三极管T1、三极管T2的基极也为低电位,这时三极管T1不导通,三极管T2导通,电阻R5的一端为VEE(即-7.5V),IGBT稳定可靠关断。

综上所述,稳压管Z1、稳压管Z2和电阻R3(分压电阻)共同组成分压电路,稳压电源24V在电压上下波动的一定范围内,能够保证VCC的电压为+15V、VEE的电压为-7.5V,所以能够稳定可靠的驱动IGBT。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