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率放大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7521发布日期:2019-03-19 21:02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功率放大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子线路,可实现交流信号的功率放大。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是在已公开专利(专利号2014102378062)基础上的重大改进。附图1为已公开的专利2014102378062的电路,该电路由一系列对称的晶体管构成,可把交流信号一分为二为上下半周的电流信号,然后上下半周分别进行电流放大,最后在输出级合二为一完整的信号。该电路输入两端的静态电势差很容易做到1毫伏以内,并且在输入信号变化时,输入两端的静态电势差变化很小,所以在某些场合可以代替运放。但是该电路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该电路的静态工作电流不稳定,实践证明,附图1的电路NPN管Q7和 PNP管Q8的静态电流存在不稳定,只有用较高集电极耐压的三极管才堪用,但较高集电极耐压的三极管有时并不适合用于某些场合,比如音频功放,实用性受到限制。第二个问题是,NPN管Q7和PNP管Q8的集电极的输出阻抗很高,而功率放大三极管NPN管Q5和PNP管Q6的基极输入阻抗很低,阻抗不匹配,对于音频功放而言,这也影响了音质。本实用新型可以完美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率放大电路,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采用220V正电压接上大电阻R9,R9的另一端接上NPN管Q7的集电极,同时接上稳压二极管D1的负端,采用220V负电压接上大电阻R10,R10 的另一端接上PNP管Q8的集电极,同时接上稳压二极管D2的正端,R9,R10 的取值要保证其上的电流大于NPN管Q7和PNP管Q8的集电极电流,稳压二极管D1的正端,接上由推动NPN管Q10和功率NPN管Q12构成的射极跟随器,稳压二极管D2的负端,接上由推动PNP管Q11和功率PNP管Q13构成的射极跟随器,最后合成一个输出电压,加在负载Rload上,在NPN管Q7和PNP 管Q8的基极之间加上两个串联的二极管,并串联两个电阻,在NPN管Q7和 PNP管Q8的发射极上各串接了一个电阻。

优选的,加在NPN管Q7和PNP管Q8的发射极上的正电流,要保证NPN 管Q7的发射极的电流减少和PNP管Q8的发射极的电流增加非常接近。

优选的,加在NPN管Q7和PNP管Q8的发射极上的负电流,要保证NPN 管Q7的发射极的电流增加和PNP管Q8的发射极的减少增加非常接近。

优选的,所示电路的NPN管Q10的基极输入阻抗和PNP管Q11的基极输入阻抗,远大于电阻R9、R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功率放大电路是在已公开的专利(专利号2014102378062)的基础上,进一步有重大改进,第一项重大改进是,本电路在原电路基础上,在发射极输入的对称的两个NPN和PNP三极管的基极之间加上了两个串联的二极管,可保证电路的静态工作电流非常稳定;第二项重大改进是,在功率放大部分,由于发射极输入的对称的两个 NPN和PNP三极管的集电极的输出阻抗很大,其驱动的本电路的输入阻抗也很大,比原专利(专利号2014102378062)阻抗提升了千倍以上,达到了阻抗匹配的目的,本电路采用较高的正负电压分别接上两个大电阻,两个大电阻的另一端分别接上发射极输入的对称的两个NPN和PNP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各接上一个稳压二极管,两个稳压二极管的另一端驱动两个对称的射极跟随器,最后合成一个输出电压,采用本电路的音频功放声音吐字清晰,非常真实,厚重,优美。

附图说明

图1是已公开的专利2014102378062的电路图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路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已公开的专利2014102378062的电路,NPN管Q7和PNP管Q8的基极之间并没有两个串联的二极管,这导致Q7 和Q8的静态电流不稳定,而且,NPN管Q7和PNP管Q8的集电极的输出阻抗很高,而功率放大三极管的基极输入阻抗很低,阻抗不匹配,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采用220V正电压接上大电阻R9,R9的另一端接上NPN管Q7的集电极,同时接上稳压二极管D1 的负端,采用220V负电压接上大电阻R10,R10的另一端接上PNP管Q8的集电极,同时接上稳压二极管D2的正端,R9,R10的取值要保证其上的电流大于NPN管Q7和PNP管Q8的集电极电流,稳压二极管D1的正端,接上由推动 NPN管Q10和功率NPN管Q12构成的射极跟随器,稳压二极管D2的负端,接上由推动PNP管Q11和功率PNP管Q13构成的射极跟随器,最后合成一个输出电压,加在负载Rload上,在NPN管Q7和PNP管Q8的基极之间加上两个串联的二极管,并串联两个电阻,在NPN管Q7和PNP管Q8的发射极上各串接了一个电阻,这可以保证NPN管Q7和PNP管Q8的集电极电流稳定,电路加在NPN管Q7和PNP管Q8的发射极上的正电流,要保证NPN管Q7的发射极的电流减少和PNP管Q8的发射极的电流增加非常接近,电路加在NPN管Q7 和PNP管Q8的发射极上的负电流,要保证NPN管Q7的发射极的电流增加和 PNP管Q8的发射极的减少增加非常接近,这样才能保证加在上下半周的射极跟随器的电压,也就是NPN管Q10的基极电压和PNP管Q11的基极电压同时增加或者减少一样的幅度,由于三极管为非线性器件,为了保证上下半周的电流变化非常接近,本实用新型在NPN管Q7和PNP管Q8的发射极上各串接了一个几百欧的电阻,所示电路的NPN管Q10的基极输入阻抗和PNP管Q11的基极输入阻抗,远大于电阻R9、R10,通过计算可得,上下半周NPN管Q7和 PNP管Q8的集电极的负载阻抗很高,可达几十千欧,从根本上解决了阻抗不匹配的问题,同时由于上下半周射极跟随器的电流放大倍数在实际中很难一样,但是上下半周射极跟随器的输入阻抗,也就是NPN管Q10的基极输入阻抗和PNP管Q11的基极输入阻抗,远大于电阻R9,R10,故上下半周NPN管Q7 和PNP管Q8的集电极的电流变化主要反映在电阻R9,R10上的电压变化,所以此电路可以保证上下半周的电压增益基本一样。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