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驱动结构及具有该LED驱动结构的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7338发布日期:2019-09-17 22:11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LED驱动结构及具有该LED驱动结构的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LED驱动结构及具有该 LED驱动结构的灯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LED驱动结构都采用整体灌胶结构,即在驱动电源制造完成之后,驱动电源的输入与输出参数均是固定不变的,使LED驱动结构的电气参数也是固定不变的。当LED驱动结构出现故障时,只能将LED驱动结构作整体更换,导致LED驱动机构的维护困难且施工检修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LED驱动机构的维护困难且施工检修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LED驱动结构及具有该LED驱动结构的灯具。

一种LED驱动结构,包括:

输入模组,包括输入模组壳体,所述输入模块壳体内具有输入电路;

控制模组,包括控制模组壳体,所述控制模组壳体内具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输入电路电连接;以及

输出模组,包括输出模组壳体,所述输出模组壳体内具有输出电路,所述输出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所述输入模组与所述控制模组之间、所述控制模组与所述输出模组之间均通过接头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头包括第一中间线接头和第二中间线接头;

所述第一中间线接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输入模组壳体以及所述控制模组壳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输入电路通过所述第一中间线接头的两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所述第二中间线接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控制模组壳体以及所述输出模组壳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所述第二中间线接头与所述输出电路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ED驱动结构还包括第一端部线接头和第二端部线接头;所述输入电路与所述第一端部线接头电连接;所述第二端部线接头与所述输出模组壳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二端部线接头与所述输出电路电连接。

第一端部线接头作为LED驱动结构的电源输入端,而第二端部线接头作为 LED驱动结构的电源输出端,由于输入电路分别与第一端部线接头电连接,且第一中间线接头的两端分别与输入电路和控制电路电连接,且第二中间线接头的两端分别与控制电路和输出电路电连接,且第二端部线接头与输出电路电连接,使输入模组与输出模组电连接,且经过中间控制模组的升压或降压或直流与交流转换,实现LED驱动结构的升压或降压或直流与交流转换功能;由于输入模组壳体与第一端部线接头可拆卸连接,且第一中间线接头的两端分别与输入模组壳体和控制模组壳体可拆卸连接,且第二中间线接头的两端分别与控制模组壳体和输出模组壳体可拆卸连接,且第二端部线接头与输出模组壳体可拆卸连接,使输入模组、控制模组和输出模组的拆装较方便;使用时,当发现输入模组、控制模组和输出模组任一位置出现故障时,对应更换即可,不需将整个LED驱动结构进行拆卸,不存在对其他物料的浪费,解决了LED驱动机构的维护困难且施工检修成本较高的问题;可以更换不同功能的控制模组实现LED 驱动结构的升压或降压或直流与交流转换功能,使LED驱动结构具有更好地适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入模组壳体包括输入模组壳体主体和凸设于所述输入模组壳体主体上的两个第一连接端,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端部线接头可拆卸连接,另外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中间线接头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使输入模组壳体分别与第一端部线接头和第一中间线接头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入模组还包括第一运行指示灯和第一故障指示灯;所述输入模块壳体内还具有第一自检电路,所述第一运行指示灯和所述第一故障指示灯均与所述第一自检电路电连接;当第一自检电路检测到输入模组处于运行状态时,如检测到输入电路给后级输出的电气参数正常时,第一运行指示灯长亮;当第一自检电路检测到输入模组处于故障状态时,如检测到输入电路给后级输出的电气参数不正常时,第一故障指示灯长亮,此时维护人员只需将输入模组进行更换即可排除故障,方便快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组壳体包括控制模组壳体本体和凸设于所述控制模组壳体本体上的两个第二连接端,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中间线接头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另外一个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中间线接头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使控制模组分别与第一中间线接头和第二中间线接头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组还包括第二运行指示灯和第二故障指示灯;所述控制模组壳体内还具有第二自检电路,所述第二运行指示灯和所述第二故障指示灯均与所述第二自检电路电连接;当第二自检电路检测到控制模组处于运行状态时,如检测到控制电路给后级输出的电气参数正常时,第二运行指示灯长亮;当第二自检电路检测到控制模组模块处于故障状态时,如检测到控制电路给后级输出的电气参数不正常时,第二故障指示灯长亮,此时维护人员只需将控制模组进行更换即可排除故障,方便快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模组壳体包括输出模组壳体本体和凸设于所述输出模组壳体本体上的两个第三连接端,其中一个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二中间线接头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另外一个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二端部线接头可拆卸连接,使输出模组壳体分别与第二端部线接头和第二中间线接头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模组还包括第三运行指示灯和第三故障指示灯;所述输出模组壳体内还具有第三自检电路,所述第三运行指示灯和所述第三故障指示灯均与所述第三自检电路电连接;当第三自检电路检测到输出模组处于运行状态时,如检测到输出电路给后级输出的电气参数正常时,第三运行指示灯长亮;当第三自检电路检测到输出模组处于故障状态时,如检测到输出电路给后级输出的电气参数不正常时,第三故障指示灯长亮,此时维护人员只需将输出模组进行更换即可排除故障,方便快捷;这样,输出模组具有LED 驱动结构的输出保护和监测功能。

一种灯具,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LED驱动结构。

上述的LED驱动结构及具有该LED驱动结构的灯具,输入电路可与电源输入端电连接,输出电路可与电源输出端电连接;由于输入电路和控制电路电连接,且控制电路和输出电路电连接,使输入模组与输出模组电连接,且经过中间控制模组的升压或降压或直流与交流转换,实现LED驱动结构的升压或降压或直流与交流转换功能;由于所述输入模组与所述控制模组之间、所述控制模组与所述输出模组之间均通过接头可拆卸连接,使输入模组、控制模组和输出模组的拆装较方便;使用时,当发现输入模组、控制模组和输出模组任一位置出现故障时,对应更换即可,不需将整个LED驱动结构进行拆卸,不存在对其他物料的浪费,解决了LED驱动机构的维护困难且施工检修成本较高的问题;可以更换不同功能的控制模组实现LED驱动结构的升压或降压或直流与交流转换功能,使LED驱动结构具有更好地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LED驱动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LED驱动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LED驱动结构的另一局部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LED驱动结构的又一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LED驱动结构及具有该 LED驱动结构的灯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LED驱动结构及具有该 LED驱动结构的灯具的首选实施例。但是,LED驱动结构及具有该LED驱动结构的灯具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LED驱动结构及具有该LED驱动结构的灯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LED驱动结构及具有该 LED驱动结构的灯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一实施例是,一种LED驱动结构包括输入模组、控制模组以及输出模组;所述输入模组包括输入模组壳体,所述输入模块壳体内具有输入电路;控制模组包括控制模组壳体,所述控制模组壳体内具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输入电路电连接;输出模组包括输出模组壳体,所述输出模组壳体内具有输出电路,所述输出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输入模组与所述控制模组之间、所述控制模组与所述输出模组之间均通过接头可拆卸连接。

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的LED驱动结构10用于对电源进行升压或降压或直流与交流转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LED驱动结构10包括第一端部线接头 100、输入模组200a、控制模组300a、输出模组500a以及第二端部线接头700。

如图2所示,输入模组200a包括输入模组壳体200,所述输入模块壳体内具有输入电路。所述输入模组壳体与所述第一端部线接头100可拆卸连接,且所述输入电路与所述第一端部线接头电连接。如图3所示,控制模组300a包括控制模组壳体300,所述控制模组壳体内具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输入电路电连接。如图4所示,输出模组500a包括输出模组壳体500,所述输出模组壳体内具有输出电路,所述输出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端部线接头与所述输出模组壳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二端部线接头与所述输出电路电连接。所述输入模组与所述控制模组之间、所述控制模组与所述输出模组之间均通过接头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部线接头具有T型状的端部,使第一端部线接头与输入模组壳体紧密连接,具有较高的防水性能,确保第一端部线接头与输入模组的电连接性能。具体地,第一端部线接头为T型线接头,实现IP67防水等级,具有较高的防水性能。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端部线接头100和第二端部线接头700 均可以省略。输入电路直接与电源的输入端连接。输出电路直接与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接头包括第一中间线接头400和第二中间线接头60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输入模组200a包括输入模组壳体200,所述输入模块壳体内具有输入电路。所述输入模组壳体与所述第一端部线接头 100可拆卸连接,且所述输入电路与所述第一端部线接头电连接。如图3所示,控制模组300a包括控制模组壳体300,所述控制模组壳体内具有控制电路。所述第一中间线接头40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输入模组壳体以及所述控制模组壳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输入电路通过所述第一中间线接头的两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中间线接头60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控制模组和所述输出模组 500a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所述第二中间线接头与所述输出电路电连接。如图4所示,输出模组500a包括输出模组壳体500,所述输出模组壳体内具有输出电路。所述第二端部线接头与所述输出模组壳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二端部线接头与所述输出电路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中间线接头的两端均具有T型状的横截面,使第一中间线接头的两端分别与输入模组壳体和控制模组壳体紧密连接,具有较高的防水性能,确保第一中间线接头的两端分别与输入模组和控制模组电连接性能。具体地,第一中间线接头为T型线接头,实现IP67防水等级,具有较高的防水性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间线接头呈U型状,使第一中间线接头的两端分别与输入模组壳体和控制模组壳体更好地连接,同时减小第一中间线接头占用的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中间线接头的两端均具有T型状的横截面,使第二中间线接头的两端分别与输出模组壳体和控制模组壳体紧密连接,具有较高的防水性能,确保第二中间线接头的两端分别与输出模组和控制模组电连接性能。具体地,第二中间线接头为T型线接头,实现IP67防水等级,具有较高的防水性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中间线接头呈U型状,使第二中间线接头的两端分别与输出模组壳体和控制模组壳体更好地连接,同时减小第二中间线接头占用的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端部线接头具有T型状的端部,使第二端部线接头与输出模组壳体紧密连接,具有较高的防水性能,确保第二端部线接头与输出模组的电连接性能。具体地,第二端部线接头为T型线接头,实现IP67防水等级,具有较高的防水性能。

同时参见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入模组壳体200包括输入模组壳体主体210和凸设于所述输入模组壳体主体上的两个第一连接端220。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端部线接头100可拆卸连接,另外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中间线接头400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使控制模组分别与第一中间线接头和第二中间线接头可拆卸连接。输入模组模块可以确保LED驱动结构具有输入保护功能,提高LED驱动结构的输入安全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端部线接头100螺纹连接,另外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中间线接头400的第一端螺纹连接,使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端部线接头100可拆卸连接,另外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中间线接头400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

同时参见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入模组壳体200还包括第一运行指示灯230和第一故障指示灯240。所述输入模块壳体内还具有第一自检电路。所述第一自检电路用于检测所述输入模组的运行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运行指示灯和所述第一故障指示灯均设于所述输入模组模块210上。所述第一运行指示灯和所述第一故障指示灯均与所述第一自检电路电连接。当第一自检电路检测到输入模组处于运行状态时,如检测到输入电路给后级输出的电气参数正常时,第一运行指示灯长亮。当第一自检电路检测到输入模组处于故障状态时,如检测到输入电路给后级输出的电气参数不正常时,第一故障指示灯长亮,此时维护人员只需将输入模组进行更换即可排除故障,方便快捷。

值得一提的是,该第一自检模块可采用现有技术的电路结构实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自检模块的功能与现有技术中用于检测输入模组模块的电气参数的电路模块的功能相同,并且两者实现原理相同,其不同仅在于本实施例中将第一自检模块独立设置于输入模组模块内,而现有技术中用于检测输入模组模块的电气参数的电路模块设置于LED驱动结构中,因此,关于第一自检模块的电路结构,本实施例中不累赘描述。

同时参见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组300包括控制模组壳体本体310和凸设于所述控制模组壳体本体上的两个第二连接端320。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中间线接头400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另外一个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中间线接头600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使控制模组分别与第一中间线接头和第二中间线接头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中间线接头400的第二端螺纹连接,另外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中间线接头600的第一端螺纹连接,使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中间线接头400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另外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中间线接头600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

同时参见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组300还包括第二运行指示灯330和第二故障指示灯340。所述控制模组壳体内还具有第二自检电路。所述第二自检电路用于检测所述控制模组的运行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运行指示灯和所述第二故障指示灯均设于所述控制模组模块310上。所述第二运行指示灯和所述第二故障指示灯均与所述第二自检电路电连接。当第二自检电路检测到控制模组处于运行状态时,如检测到控制电路给后级输出的电气参数正常时,第二运行指示灯长亮。当第二自检电路检测到控制模组模块处于故障状态时,如检测到控制电路给后级输出的电气参数不正常时,第二故障指示灯长亮,此时维护人员只需将控制模组进行更换即可排除故障,方便快捷。

值得一提的是,该第二自检模块可采用现有技术的电路结构实现,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自检模块的功能与现有技术中用于检测控制模组模块的电气参数的电路模块的功能相同,并且两者实现原理相同,其不同仅在于本实施例中将第二自检模块独立设置于控制模组模块内,而现有技术中用于检测控制模组模块的电气参数的电路模块设置于LED驱动结构中,因此,关于第二自检模块的电路结构,本实施例中不累赘描述。

同时参见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模组壳体500包括输出模组壳体本体510和凸设于所述输出模组壳体本体上的两个第三连接端520。其中一个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二中间线接头600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另外一个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二端部线接头700可拆卸连接,使输出模组分别与第二端部线接头和第二中间线接头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二中间线接头600的第二端螺纹连接,另外一个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二端部线接头700螺纹连接,使其中一个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二中间线接头600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另外一个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二端部线接头700可拆卸连接。

同时参见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模组500还包括第三运行指示灯530和第三故障指示灯540。所述输出模组壳体内还具有第三自检电路。所述第三自检电路用于检测所述输出模组的运行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运行指示灯和所述第三故障指示灯均设于所述输出模组模块510上。所述第三运行指示灯和所述第三故障指示灯均与所述第三自检电路电连接。当第三自检电路检测到输出模组处于运行状态时,如检测到输出电路给后级输出的电气参数正常时,第三运行指示灯长亮;当第三自检电路检测到输出模组处于故障状态时,如检测到输出电路给后级输出的电气参数不正常时,第三故障指示灯长亮,此时维护人员只需将输出模组进行更换即可排除故障,方便快捷;这样,输出模组具有LED驱动结构的输出保护和监测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该第三自检模块可采用现有技术的电路结构实现,本实施例中的第三自检模块的功能与现有技术中用于检测输出模组模块的电气参数的电路模块的功能相同,并且两者实现原理相同,其不同仅在于本实施例中将第三自检模块独立设置于控制模组模块内,而现有技术中用于检测输出模组模块的电气参数的电路模块设置于LED驱动结构中,因此,关于第三自检模块的电路结构,本实施例中不累赘描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LED驱动结构的灯具。

上述的LED驱动结构及具有该LED驱动结构的灯具,输入电路可与电源输入端电连接,输出电路可与电源输出端电连接;由于输入电路和控制电路电连接,且控制电路和输出电路电连接,使输入模组与输出模组电连接,且经过中间控制模组的升压或降压或直流与交流转换,实现LED驱动结构的升压或降压或直流与交流转换功能;由于所述输入模组与所述控制模组之间、所述控制模组与所述输出模组之间均通过接头可拆卸连接,使输入模组、控制模组和输出模组的拆装较方便;使用时,当发现输入模组、控制模组和输出模组任一位置出现故障时,对应更换即可,不需将整个LED驱动结构进行拆卸,不存在对其他物料的浪费,解决了LED驱动机构的维护困难且施工检修成本较高的问题;可以更换不同功能的控制模组实现LED驱动结构的升压或降压或直流与交流转换功能,使LED驱动结构具有更好地适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