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印线路板除UV膜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2757发布日期:2019-10-19 03:44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丝印线路板除UV膜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丝印线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丝印线路板除UV膜系统。



背景技术:

UV膜退洗作为制作丝印线路板的一道重要工序,现有的方式一般为:将待退洗的线路板放置于插架内,然后人工将插架放入浸泡水槽和退洗水槽中,以对线路板进行退洗,故现有的用于线路板的UV膜退洗方式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实现的,比较费时费力,且人工成本高;另外,为了避免废UV膜随着废水排入至外界中污染环境,还需对线路板退膜后的废水进行净化处理,一般也都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将废UV膜从废水中过滤出来,并人工将废UV膜从过滤装置内取出放置于废膜收集箱内,也比较费时费力,且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丝印线路板除UV膜系统,其能自动去除丝印线路板上的UV膜,并自动过滤和收集废UV膜。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丝印线路板除UV膜系统,包括送料线以及沿所述送料线依次设置的浸泡装置、退膜冲洗装置、清洗装置和烘干装置;所述退膜冲洗装置包括退洗机构和设于所述退洗机构一侧的废膜过滤收集机构;所述退洗机构包括所述送料线穿过的退洗箱以及设于所述退洗箱内的退洗槽、退洗喷头和排水槽;所述退洗槽位于所述送料线的下方;所述送料线的上方以及所述送料线和所述退洗槽之间均设有若干所述退洗喷头;所述排水槽连通所述退洗槽;所述废膜过滤收集机构包括滤筒、对应所述滤筒设于所述滤筒下方的收水槽、设于所述收水槽顶部的废膜收集箱、以及连接所述滤筒的驱筒旋转组件;所述滤筒呈圆锥状,且所述滤筒的中心轴线水平设置;所述滤筒具有相对设置的筒进水端和筒排渣端;所述筒进水端位于所述筒排渣端和退洗箱之间;所述排水槽伸入至所述筒进水端内;所述收水槽内设有枢接所述滤筒的支撑架;所述废膜收集箱对应所述筒排渣端设置。

上述的丝印线路板除UV膜系统通过沿送料线依次设置浸泡装置、退膜冲洗装置、清洗装置和烘干装置,实现了自动去除线路板上的UV膜,不需人工,降低了人力成本;通过设置废膜退洗装置包括废膜过滤收集机构,且设置废膜过滤收集机构的滤筒呈锥状,使得滤筒过滤出来的废UV膜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动进入至废膜收集箱内,无须人工将废膜从滤筒内取出转移到废膜收集箱;通过设置锥状的滤筒的筒排渣端的尺寸大于筒进水端的尺寸,使得滤筒不易发生堵塞,再通过设置驱筒旋转组件驱动滤筒旋转,使得废UV膜在向心力的作用下不易粘附在滤筒上,从而使得UV膜不易在滤筒内积聚,也使得滤筒不易发生堵塞。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浸泡装置包括所述送料线穿过的浸泡箱以及设于所述浸泡箱内的浸泡槽;所述浸泡槽内设有浸泡线路板的混合液。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进所述废膜收集箱的底部设有若干连通所述收水槽的排水孔。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产热器和鼓风机;所述烘干箱的内腔通过隔板分隔成相连通的烘干腔和产热腔,所述烘干腔位于所述产热腔的下方;所述送料线穿过所述烘干腔;所述产热器和所述鼓风机均位于所述产热腔内。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对应所述烘干装置的送料线部分包括若干传送轮组件,所述传送轮组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传送轮,所述传送轮之间具有线路板过道;各所述传送轮的外侧面上设有吸水层。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以及设于所述清洗箱内的若干清洗喷头,所述清洗喷头分别设于送料线的上方和下方。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丝印线路板除UV膜系统还包括清水供应流路,所述清水供应流路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收水槽;所述清水供应流路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清洗装置的各清洗喷头。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清水供应流路包括串联的抽水泵和残渣过滤阀;所述残渣过滤阀包括阀筒、设于所述阀筒上的封盖以及设于所述阀筒内的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将所述阀筒的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阀筒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的阀进水口和连通所述第二腔的阀排水口。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封盖螺纹连接所述阀筒,所述残渣过滤阀还包括驱盖组件,所述驱盖组件包括连接阀筒的外侧壁的支撑杆、连接各所述支撑杆的安装杆、螺纹连接所述安装杆的丝杆;所述支撑杆分别位于所述封盖的相对两侧;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封盖远离所述阀筒的一侧;所述丝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封盖,另一端设有手柄。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组件螺纹连接所述阀筒,所述过滤组件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封盖;所述滤筒靠近所述封盖的一端内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具有过水口,所述支架连接所述连接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丝印线路板除UV膜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图1中的退膜冲洗装置的右视图;

图3为图1中的退膜冲洗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的收水槽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的残渣过滤阀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相连接的支架和连接杆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丝印线路板除UV膜系统的清水供应流路在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

10、送料线;11、传送轮;

20、浸泡装置;21、浸泡箱;22、浸泡槽;

30、退膜冲洗装置;40、退洗机构;41、退洗箱;42、退洗槽;43、退洗喷头;44、排水槽;50、废膜过滤收集机构;51、滤筒;52、筒进水端;53、筒排渣端;54、收水槽;541、台阶面;55、支撑架;56、废膜收集箱;57、驱筒旋转组件;571、机架;572、电机;573、主动齿轮;574、从动齿轮;

60、清洗装置;61、清洗箱;62、清洗喷头;

70、烘干装置;71、烘干箱;72、隔板;73、烘干腔;74、产热腔;75、产热器;76、鼓风机;

80、清水供应流路;81、抽水泵;82、第一流量计;83、第一水阀;84、第二流量计;85、第二水阀;90、残渣过滤阀;91、阀筒;911、第一腔;912、第二腔;913、阀进水口;914、阀出水口;92、封盖;93、驱盖组件;931、支撑杆;932、安装杆;933、丝杆;934、手柄;94、过滤组件;941、安装筒;942、支架;943、过水口;944、滤层;95、连接杆;100、备用过滤阀。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丝印线路板除UV膜系统,包括送料线10以及沿送料线10依次设置的浸泡装置20、退膜冲洗装置30、清洗装置60和烘干装置70。工作时,送料线10将待去UV膜的线路板运送各个装置;浸泡装置20通过混合液对线路板进行浸泡,使线路板上的UV膜膨松;退膜冲洗装置30通过清水将线路板上膨松的UV膜冲洗掉,并对退膜冲洗过程中形成的废水进行过滤,使废水中的废UV膜和水分离,以使废水得到净化变成净水;清洗装置60对退膜后的线路板进行净水清洗,以将线路板上残余的废UV膜去除掉;烘干装置70对清洗干净后的线路板烘干。各装置的具体结构介绍如下:

如图1所示,浸泡装置20包括送料线10穿过的浸泡箱21以及设于浸泡箱21内的浸泡槽22;浸泡槽22内设有用于浸泡线路板的混合液,混合液内含有膨松剂,用于促使线路板上的UV膜快速膨松。

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使混合液更好地膨松线路板上的UV膜,可在浸泡槽22内设置搅拌装置或者振动器,搅拌装置和振动器均能使混合液对线路板产生冲力,从而使得UV膜在被膨松的同时,能有一部分膨松的UV膜在混合液的冲力作用下从线路板上脱离,有助于后续更好地去除线路板上的UV膜。

如图2所示,退膜冲洗装置30包括退洗机构40和设于退洗机构40一侧的废膜过滤收集机构50;退洗机构40包括送料线10穿过的退洗箱41以及设于退洗箱41内的退洗槽42、退洗喷头43和排水槽44;退洗槽42位于送料线10的下方;送料线10的上方以及送料线10和退洗槽42之间均设有若干退洗喷头43,且冲洗喷头均对应退洗槽42设置,用于对线路板的两侧喷水清洗,以使线路板上的膨松的UV膜在水的冲击力的作用下从线路板上褪下掉落至退洗槽42内;排水槽44连通退洗槽42;废膜过滤收集机构50包括滤筒51、对应滤筒51设于滤筒51下方的收水槽54、设于收水槽54顶部的废膜收集箱56、以及设于收水槽54一侧的驱筒旋转组件57;滤筒51呈圆锥状,且滤筒51的中心轴线水平设置;滤筒51具有相对设置的筒进水端52和筒排渣端53;筒进水端52位于筒排渣端53和退洗箱41之间;排水槽44穿过退洗箱41伸入至筒进水端52内,以使排水槽44将退洗槽42内的废水送入至滤筒51内;收水槽54内设有枢接滤筒51的支撑架55;废膜收集箱56对应筒排渣端53设置。

过滤废膜装置的工作原理为:驱筒旋转组件57驱动滤筒51旋转,排水槽44将退洗槽42内的水送入至滤筒51的内,滤筒51将水和废膜分开,水穿过滤筒51进入到收水槽54内,废膜留在滤筒51内;因为滤筒51呈圆锥状,所以滤筒51的母线相对于滤筒51的水平的中心轴线倾斜设置,这使得滤筒51内的废膜会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朝着筒排渣端53运动,直至掉落至废膜收集箱56内。因为滤筒51朝着远离退洗箱41的方向逐渐增大,使得筒排渣端53的尺寸大于筒进水端512的尺寸,故使得废膜不易将筒排渣端53堵塞;在滤筒51排渣的过程中,因为驱筒旋转组件57始终驱动滤筒51旋转,这使得废膜在滤筒51自转的向心力的作用下不易粘附在滤筒51的内壁上,从而使得废UV膜不易在滤筒51内积聚,进一步使得滤筒51内不易发生堵塞,使得滤筒51过滤出的废膜能百分九十以上排入至废膜收集箱56内。

如图4所示,收水槽54内设有沿滤筒51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台阶面541,废膜收集箱56的底部位于台阶面541上。废膜收集箱56在收水槽54内的该安装方式,使得废膜收集箱56的位置能根据筒排水槽44的位置进行相对应的调节,有助于筒排渣端53能将废膜更好地排入至废膜收集箱56内。

进一步地,废膜收集箱56的底部设有若干排水孔,用于将滤筒51掉落至废膜收集箱56内的水排入至收水槽54内,以使废膜收集箱56内能有更多的空间用于收集废UV膜。

如图3所示,驱筒旋转组件57包括机架571、设于机架571上的电机572、以及传动连接电机572和滤筒51的传动结构;传动结构可以使皮带传动结构、齿轮传动结构或者链条传动结构,或者是皮带传动结构、齿轮传动结构、链条传动结构中的至少两者的任意结合。在本实施例中,传动结构为齿轮传动结构,齿轮传动结构包括连接电机572的主动齿轮573和设于筒排渣端53上的从动齿轮574,主动齿轮573啮合从动齿轮574。

请再次参阅图1,清洗装置60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当清洗装置60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清洗装置60的长度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长度。清洗装置60包括清洗箱61以及设于清洗箱61内的若干清洗喷头62,清洗喷头62分别设于送料线10的上方和下方,以使线路板的上下两面均能得到冲洗。

烘干装置70包括烘干箱71、产热器75和鼓风机76;烘干箱71的内腔通过隔板72分隔成相连通的烘干腔73和产热腔74,烘干腔73位于产热腔74的下方;送料线10穿过烘干腔73;产热器75和鼓风机76均位于产热腔74内。烘干装置70的工作原理为:产热器75在产热腔74内产生热量,鼓风机76驱动风在烘干腔73和产热腔74内做循环运动,以使风带着产热器75产生的热量进入至烘干腔73内,对送料线10运送的线路板进行烘干。

进一步地,对应烘干箱71的送料线10部分包括若干传送轮组件,传送轮组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传送轮11,传送轮11之间具有线路板过道,传送轮组件的两个传送轮11通过反向转动实现对线路板的运送。各传送轮的外侧面上设有吸水层,吸水层用于吸附线路板上的水。吸水层的设置可以加快线路板的烘干。

如图所示,丝印线路板除UV膜系统还包括用于将收水槽54的清水供应给清洗装置60的清水供应流路80,清水供应流路80的进水口连通收水槽54;清水供应流路80的出水口连通清洗装置60的各清洗喷头62。清水供应流路80包括串联的抽水泵81和残渣过滤阀90;残渣过滤阀90用于对收水槽供应的水再次进行过滤,以使收水槽供应的水再次得到净化。

如图5所示,残渣过滤阀90包括阀筒91、设于阀筒91上的封盖92以及设于阀筒91内的过滤组件94;过滤组件94将阀筒91的内腔分隔为第一腔911和第二腔912,阀筒91上设有连通第一腔911的阀进水口913和连通第二腔912的阀排水口914。收水槽54内的水在抽水泵81的作用力下进入至阀筒91的第一腔911内,第一腔911内的水经过过滤组件94的过滤进入至第二腔912内,第二腔912内的水流入至清洗装置60的各清洗喷头,以对线路板进行清洗。

封盖92螺纹连接阀筒91,残渣过滤阀90还包括用于将盖省力地从阀筒91上拆下的驱盖组件93,驱盖组件93包括连接阀筒91的外侧壁的支撑杆913、连接各支撑杆913的安装杆932、螺纹连接安装杆932的丝杆933;支撑杆913分别位于封盖92的相对两侧;支撑杆913位于封盖92远离阀筒91的一侧;丝杆933的一端连接封盖92,另一端设有手柄934。当要将封盖92省力地安装于阀筒91上或者从阀筒91上拆下,可以通过手柄934驱动丝杆933旋转,旋转的丝杆933驱动封盖92旋转,便可达到目的。

进一步地,过滤组件94螺纹连接阀筒91,过滤组件94通过连接杆95连接封盖92。该设计使得过滤组件94可以随着封盖92组件一起在驱盖组件93的驱动下省力地拆装于阀筒91,不需在封盖92取下后,再单独将过滤组件94取出进行检查。具体的,过滤组件94包括螺纹连接阀筒91的安装筒941以及设于安装筒941内的滤层944;如图6所示,滤筒51靠近封盖92的一端内设有支架942,支架942具有可使水穿过的过水口943,支架942连接连接杆95。

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清水供应流路80还包括第一流量计82、第一水阀83、备用过滤阀100、第二流量计84和第二水阀85;备用过滤阀100的结构与残渣过滤阀的结构相同,在此不作具体介绍;第一流量计82、第一水阀83、抽水泵81和残渣过滤阀90串联;备用过滤阀100、第二流量计84、第二水阀85串联,并与串联后的第一水阀83、第一流量计82和残渣过滤阀90并联,第一水阀83的出水口连通残渣过滤阀90的阀进水口913;第二水阀85的出水口连通备用过滤阀100的进水口。工作时,打开第一水阀83,关闭第二水阀85,使残渣过滤阀90对收水槽54供应的水进行过滤,清水供应流路80将残渣过滤阀90过滤的水供应给清洗装置60的各清洗喷头62,在此过程中,第一流量计82测量水量,当检测到清洗供应流路80的流量低于预定的流量值时,证明残渣过滤阀90的堵塞严重,需要进行更换,外界的控制装置控制第一水阀83关闭,截断水流至残渣过滤阀90,同时控制第二水阀85打开,使水流至备用过滤阀100,备用过滤阀100替换残渣过滤阀90对水进行过滤,清水供应流路80再将备用过滤阀100过滤的水供应给清洗装置60的各清洗喷头62;在备用过滤阀100贴换残渣过滤阀90对水进行过滤时,工人可以对残渣过滤阀90的过滤组件94进行更换或者清洗;当第二流量计84检测到清水供应流路80的流量低于预定的水流量时,证明备用过滤阀100也需要更换,外部的控制装置控制第二水阀85打开,断开水流至备用过滤阀100的途径,同时控制第一水阀83打开,使水流至残渣过滤阀90的途径打开,残渣过滤阀90替换备用过滤阀100对水进行过滤。如此重复循环上述步骤。

上述的丝印线路板除UV膜系统通过沿送料线10依次设置浸泡装置20、退膜冲洗装置30、清洗装置60和烘干装置70,实现了自动去除线路板上的UV膜,不需人工,降低了人力成本;通过设置废膜过滤收集机构的滤筒51呈锥状,使得滤筒51过滤出来的废UV膜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动进入至废膜收集箱56内,无须人工将废膜从滤筒51内取出转移到废膜收集箱56;通过设置锥状的滤筒51的筒排渣端53的尺寸大于筒进水端52的尺寸,使得滤筒51不易发生堵塞,再通过设置驱筒旋转组件57驱动滤筒51旋转,使得废UV膜在向心力的作用下不易粘附在滤筒51上,从而使得UV膜不易在滤筒51内积聚,也使得滤筒51不易发生堵塞。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