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风紧凑式一体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23560发布日期:2020-01-17 21:29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风紧凑式一体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尤其涉及一种体积小、安装方便的水风紧凑式一体散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上使用的大型散热器,一般是将水冷板固定在功率器件的外表面,再用水管将水冷板与风冷水排连接起来。这种散热器成本高,占用空间大,由于使用水管传输,降低了换热效率,而且故障率高,安全性差,维护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水风紧凑式一体散热器,成本低,体积小,换热效率高,故障率低,安全性高,维护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风紧凑式一体散热器,包括水冷板,所述水冷板的上端面设置有散热芯体,所述散热芯体任一侧下部的前端面设置有安装位置,所述安装位置设置有水泵,所述水冷板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一进水口,所述散热芯体的前端面设置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水泵连接,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所述水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冷板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平行的管路组,每个所述管路组设置有若干个平行相邻排列的水管,两个所述管路组的末端共同连接有第一集流管,两个所述管路组的首端通过输水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水口和第一进水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芯体上镂空设置有若干平行间隔排列的散热槽,相邻散热槽之间的部分形成散热芯板,每个所述散热芯板内设置有散热管路,所述散热管路的末端共同连接有第二集流管,上半部分所述散热管路的首端共同连接有出水集流管,所述出水集流管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下半部分所述散热管路的首端共同连接有进水集流管,所述进水集流管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槽内设置有若干平行间隔排列的翅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水泵之间的水管上设置有泄压阀。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风紧凑式一体散热器,采用一体式设计,安装方便,成本低,体积小,换热效率高,故障率低,安全性高,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水冷板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散热芯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3所示,一种水风紧凑式一体散热器,包括水冷板1,水冷板1的上端面设置有散热芯体2,散热芯体2任一侧下部的前端面设置有安装位置,安装位置设置有水泵3,水冷板1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一进水口,散热芯体2的前端面设置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一进水口与水泵3连接,第一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第二进水口连通,第二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水泵3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只需让水冷板与功率器件接触安装即可,安装十分方便,所使用的水管很少,降低了故障率的同时提高了散热效率,安全性高,后期维护也十分方便。

水冷板1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平行的管路组11,每个管路组11设置有若干个平行相邻排列的水管,两个管路组11的末端共同连接有第一集流管12,两个管路组11的首端通过输水管分别与第一出水口和第一进水口连接。采用多个水管的管路组结构,增加了水的吸热面积,更好地带走功率器件的热量。

散热芯体2上镂空设置有若干平行间隔排列的散热槽21,相邻散热槽21之间的部分形成散热芯板,每个散热芯板内设置有散热管路,散热管路的末端共同连接有第二集流管22,上半部分散热管路的首端共同连接有出水集流管23,出水集流管23与第二出水口连通,下半部分散热管路的首端共同连接有进水集流管24,进水集流管24与第二进水口连通。高温的水通过第二进水口进入进水集流管,然后依次经过下半部分散热管路、第二集流管和上半部分散热管路流到出水集流管,最终由第二出水口进入水泵再次返回到水冷板中。当水经过散热芯板中的散热管路时,气流穿过散热槽带走热量给水降温。

散热槽21内设置有若干平行间隔排列的翅片,不仅能够起到支撑作用,还能增大散热面积。

第二出水口与水泵3之间的水管上设置有泄压阀4,可以根据使用需求来改变散热器内部的水流压力。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风紧凑式一体散热器,采用一体式设计,安装方便,成本低,体积小,换热效率高,故障率低,安全性高,维护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