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光反应仪的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46318发布日期:2020-09-15 20:1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用于光反应仪的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仪器冷却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光反应仪的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实验用仪器很多不仅制作粗糙还缺乏智能控制,同时还有高能耗和安全隐患的问题。现今多数实验仪器只注重实验效果,对于实验仪器散热几乎不考虑,即使有也会使用水冷方式,而水冷需要外接设备处理水温,这就造成了设备的体积大,价格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光反应仪的散热系统,光反应仪的壳体内水平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若干安装孔用于安装若干反应管,包含:

风扇,风扇设置在安装板的下方,风扇的叶片与安装板平行,风扇与光反应仪的控制器电气连接;

底壳组件,底壳组件设置在壳体的底部,风扇将壳体外的空气经底壳组件吸入壳体内部;

若干支撑架,反应管为无底结构,每个反应管设置在对应的支撑架上,支撑架构成了反应管的镂空底;

活塞,活塞设置在反应管上,用于固定反应管中的实验设备,活塞的头部安装在壳体的顶部,安装后,活塞的头部高于壳体的顶部表面;

若干圈散热孔,每组散热孔围设在一个安装孔的外圈,散热孔贯穿安装板;

若干散热槽,若干散热槽分布在壳体的顶部和上部,壳体的上部的散热槽与反应管的位置对应。

进一步,还包含:热敏探头,热敏探头设置在壳体内,热敏探头和控制器相连,用于探测并向控制器上传壳体内的温度。

进一步,底壳组件包含:

底壳,底壳设置在壳体的底部,底壳为镂空结构;

防尘罩,防尘罩设置在底壳上,用于过滤经底壳进入壳体内部的空气。

进一步,防尘罩为包含若干段的分体弧形,每段弧形与底壳通过卡口固定贴合。

进一步,壳体顶部的散热槽分布在反应管周围。

进一步,支撑架为十字支撑架。

进一步,活塞的头部为圆弧倒口。

进一步,活塞的头部安装至壳体的顶部后,活塞的头部悬在反应管的顶部上方。

进一步,活塞为可调活塞,可调活塞的口径可调,用于固定在反应管中实验的各种口径的试管。

进一步,每个反应管的侧壁都开有若干散热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光反应仪的散热系统,采用风扇横装布置方式,利用风作为散热媒介,采用从下向上的散热路径,利用热气往上的原理,在壳体内部形成循环气流,并通过就近散热的思路,高效、快速散除反应热量;同时,通过对反应管的无底化改造,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并简化了系统设计,缩小了仪器体积,外形更加小巧美观。

要理解的是,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两者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意图在于提供要求保护的技术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散热系统的光反应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支撑架与反应管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活塞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首先,将结合图1~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光反应仪的散热系统,用于光反应仪的散热,应用场景很广。

如图1、2所示,光反应仪的壳体1内水平设有安装板2,安装板2上设有若干安装孔用于安装若干反应管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光反应仪的散热系统,具有:风扇4、底壳组件、若干支撑架6、活塞7、若干圈散热孔8、若干散热槽9。在本实施例中,还具有:设置在壳体1内的热敏探头(图中未示出),和控制器相连,用于探测并向控制器上传壳体1内的温度。

具体地,如图2所示,风扇4设置在安装板2的下方,并与光反应仪的控制器电气连接,控制器控制风扇4的开关,根据热敏探头上传的温度控制风扇4的转速,进而控制壳体1内部空气对流速度,进一步精准控制温度,经测量反应仪内温度误差小于0.1℃。

进一步,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将风扇4横向安装,即风扇4的叶片与安装板2平行,使之在反应仪的内部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风扇4的转动,将反应仪底部的冷空气吸入,再将这些空气抽到反应仪上部,一部分空气在仪器内部形成气流,不断跟反应管3接触带走过热的能量,另一部分空气从散热孔8和散热槽9散出,从而起到降温的作用。并且,由于风扇4的转速是可控的,所以当风扇4的转速变快则仪器内的空气对流速度也变快,这样就能在更短的时间内为仪器降温。

具体地,如图2所示,底壳组件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风扇4将壳体1外的空气经底壳组件吸入壳体1内部。

进一步,如图2所示,底壳组件具有:底壳51和防尘罩52。底壳51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防尘罩52设置在底壳2上。其中,底壳51为布满进风槽511的镂空结构,风扇4可以顺利从壳体1的底部经底壳51吸入空气,在入风的同时也必然会吸入很多空气中的粉尘,粉尘堆积会影响仪器性能,增加故障率,因此,需要通过防尘罩52进行过滤。

进一步,当风扇4受控提速,内部空气流速加快时,很容易造成防尘罩52翘起,进而无法有效阻挡粉尘进入仪器内部。在本实施例中,防尘罩52采用分体弧形结构,并通过卡口使其能够牢固贴合在底壳51上,防尘罩52的分体弧形结构,可以通过卡口使一整张防尘罩52分隔成若干段弧形,也可以通过多张防尘罩52分别通过卡口与底壳51相贴合构成一张能够贴合底壳51的防尘罩。

具体地,如图2、3、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大反应管3的散热面积,增加空气流通速度,增强通风散热效果,将反应管3设计为无底结构,在每个反应管3设置在一个支撑架6上,支撑架6构成反应管3的镂空底,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6为十字支撑架,进一步增大底面镂空面积。

进一步,如图2、3、4所示,由于十字支撑架上只有中心能支撑,所以需要有附加件固定反应管3中实验的试管位置,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还具有活塞7,将活塞7安装到壳体1的顶部的活塞孔中,活塞孔的位置与反应管3的位置对应,用于固定在反应管3中实验的试管,为了匹配不同口径的试管,活塞7选用口径可调的可调活塞,活塞7的头部安装至活塞孔中后,其头部高于壳体1的顶面,从而不会遮挡壳体1顶部的任何一个散热槽9,充分发挥散热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将活塞7的头部采用圆弧倒口71的结构,结构简单,且无需添加其他附件。

进一步,反应管3的材质为铝,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和传导性,当反应管3与低于其温度的空气接触,就能快速将热量辐射给周边空气,通过空气对流,不断有热量辐射于周围空气中,实现快速降温。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还在反应管3的侧壁开有若干散热口31,使得气流循环更顺畅无遮挡,也更有利于气流的流动。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活塞7的头部悬在反应管3的顶部上方,即活塞7与反应管3之间还有一段空间,使得空气流通的空间进一步扩大,对流空气可以自由从反应管3上方向四面流动,并通过散热口31散出,进一步增加了气流流动的方向,使得气流流转更加顺畅,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具体地,如图2所示,安装板2上每个安装孔的外圈,都围设一圈或多圈贯通安装板2的散热孔8,空气经过散热孔8后,能够贴合于或更靠近反应管3往上流通,越多的空气在反应管3周围循环,就能更有效地带走反应管3的热量,而且,由于反应管3的内外都能够有空气最接近地流通,使得反应管3与冷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了一倍,显著提高了散热效果。

具体地,如图1、2所示,壳体1的上部和顶部都分布有若干散热槽9,壳体1的上部的散热槽与反应管3的位置对应,通过底部吸入空气,顶部散热出风的结构,使仪器内部空气对流的空间最大化,同时也能使仪器内部温度均衡,减小误差。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壳体1顶部的散热槽9分布在反应管3的周围,离反应管3越近,使得空气尽快带着热量散出,减少热空气滞留,提升散热效果。

以上,参照图1~4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光反应仪的散热系统,采用风扇横装布置方式,利用风作为散热媒介,采用从下向上的散热路径,利用热气往上的原理,在壳体内部形成循环气流,并通过就近散热的思路,高效、快速散除反应热量;同时,通过对反应管的无底化改造,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并简化了系统设计,缩小了仪器体积,外形更加小巧美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含……”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