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稳定度晶体振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0568发布日期:2020-09-18 20:39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高稳定度晶体振荡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荡器领域,尤其涉及高稳定度晶体振荡器。



背景技术:

晶体振荡器是指从一块石英晶体上按一定方位角切下薄片(简称为晶片),石英晶体谐振器,简称为石英晶体或晶体、晶振;而在封装内部添加lc组成振荡电路的晶体元件称为晶体振荡器。其产品一般用金属外壳封装,也有用玻璃壳、陶瓷或塑料封装的。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晶体振荡器都是通过从晶体振荡器内部延伸出的金属引脚与外界的元器件电路板等结构进行连接,在使用时,金属引脚与晶体振荡器的连接处极易断裂,此时晶体振荡器不能与其他器件进行连接,导致晶体振荡器的报废,但是晶体振荡器内部的结构依然完好,由于引脚的断裂导致晶体振荡器的报废太过可惜。为此,我们提出高稳定度晶体振荡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高稳定度晶体振荡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高稳定度晶体振荡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为椭圆状结构,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是中空的,所述外壳的左右侧边均开设有豁口,所述豁口为矩形结构,所述豁口延伸到外壳的内部,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隔板共有两组,所述外壳的内部左右端均固定安装有一组隔板,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两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为金属圆柱体结构,两组所述固定块之间固定安装有石英晶体,所述石英晶体的两极上加交变电压就会产生机械振动同时石英晶体的机械振动又会产生交变电场,所述石英晶体为已公开技术,在此不做赘述,两组所述固定块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为长方体结构,两组所述隔板相趋近的一侧均开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块通过开设在隔板表面的连接口延伸到两组隔板相远离的一侧,所述连接口与连接块的外侧边固定连接且保持密封,两组所述隔板与外壳的上端内壁面和基座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的区域填充有氮气,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左右端均开设有圆形的孔,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左右端均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由金属制成,所述卡块为圆盘状,所述卡块的上表面开设有卡孔,所述卡孔位于基座上表面左右两端开设的孔正上方,所述卡孔的内部设置有引脚,所述引脚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引脚的直径与卡孔的内径相等,所述卡孔的内圆处与引脚的外圆处紧密贴合,所述引脚由金属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引脚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为圆盘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块远离外壳内部中心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远离外壳内部中心的一侧通过豁口延伸到外壳的外部。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的外侧边设置有推环,所述推环为中空椭圆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推环的左右两端内侧边与推动块远离外壳内部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稳定度晶体振荡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高稳定度晶体振荡器,用手将推环从外壳的外侧边向下推,此时推环在外壳的外侧边向下移动,此时与推环的左右两端内侧边固定连接的推动块带动移动块使位于移动块下方的引脚在卡孔的内部向下移动,此时引脚向下移出外壳的内部,用手抵住推环将引脚插入到引脚孔的内部,当使用完毕之后,直接将引脚从引脚孔的内部拔出,然后推动推环向上移动,此时引脚向上移动收缩到外壳的内部,在平时不适用晶体振荡器时将引脚收入外壳的内部,达到了保护引脚不断裂延长晶体振荡器使用寿命的效果。

(2)、该高稳定度晶体振荡器,用手将推环从外壳的外侧边向下推,此时推环在外壳的外侧边向下移动,此时与推环的左右两端内侧边固定连接的推动块带动移动块使位于移动块下方的引脚在卡孔的内部向下移动,此时引脚向下移出外壳的内部,用手抵住推环将引脚插入到引脚孔的内部,当使用完毕之后,直接将引脚从引脚孔的内部拔出,然后推动推环向上移动,此时引脚向上移动收缩到外壳的内部,与传统的固定引脚的晶体振荡器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在不使用时可将引脚收入外壳的内部,使得本实用新型收纳时占用的空间更少,达到了在单位空间存放更多晶体振荡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引脚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基座、2外壳、3豁口、4隔板、5固定块、6石英晶体、7连接块、8连接口、9卡块、10卡孔、11引脚、12移动块、13推动块、14推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高稳定度晶体振荡器,如图1-图3所示,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为椭圆状结构,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外壳2,所述外壳2的内部是中空的,所述外壳2的左右侧边均开设有豁口3,所述豁口3为矩形结构,所述豁口3延伸到外壳2的内部,所述外壳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4,所述隔板4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隔板4共有两组,所述外壳2的内部左右端均固定安装有一组隔板4,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两组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为金属圆柱体结构,两组所述固定块5之间固定安装有石英晶体6,所述石英晶体6的两极上加交变电压就会产生机械振动同时石英晶体6的机械振动又会产生交变电场,所述石英晶体6为已公开技术,在此不做赘述,两组所述固定块5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为长方体结构,两组所述隔板4相趋近的一侧均开设有连接口8,所述连接块7通过开设在隔板4表面的连接口8延伸到两组隔板4相远离的一侧,所述连接口8与连接块7的外侧边固定连接且保持密封,两组所述隔板4与外壳2的上端内壁面和基座1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的区域填充有氮气,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左右端均开设有圆形的孔,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左右端均固定安装有卡块9,所述卡块9由金属制成,所述卡块9为圆盘状,所述卡块9的上表面开设有卡孔10,所述卡孔10位于基座1上表面左右两端开设的孔正上方,所述卡孔10的内部设置有引脚11,所述引脚11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引脚11的直径与卡孔10的内径相等,所述卡孔10的内圆处与引脚11的外圆处紧密贴合,所述引脚11由金属制成,所述引脚1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移动块12,所述移动块12为圆盘状结构,所述移动块12远离外壳2内部中心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动块13,所述推动块13远离外壳2内部中心的一侧通过豁口3延伸到外壳2的外部,所述外壳2的外侧边设置有推环14,所述推环14为中空椭圆状结构,所述推环14的左右两端内侧边与推动块13远离外壳2内部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用手将推环14从外壳2的外侧边向下推,此时推环14在外壳2的外侧边向下移动,此时与推环14的左右两端内侧边固定连接的推动块13带动移动块12使位于移动块12下方的引脚11在卡孔10的内部向下移动,此时引脚11向下移出外壳2的内部,用手抵住推环14将引脚11插入到引脚孔的内部。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