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TC波纹发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20822发布日期:2020-10-02 08:56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PTC波纹发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ptc加热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tc波纹发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经济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市场上传统的生活取暖设备有空调、发热丝暖风机等,但这些家电设备都是能耗高或电热转换效率低或使用寿命短等缺点。

鉴于上述问题,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设计ptc波纹发热装置,采用ptc材料发热,使其在热转换效率、使用寿命、安全可靠等方面更好的提高使用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ptc波纹发热装置,采用ptc材料发热,使其在热转换效率、使用寿命、安全可靠等方面更好的提高使用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外壳主体、ptc发热板、风扇装置和散热器;所述外壳主体为腔体结构;所述ptc发热板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的腔体内,为热敏电阻结构,用于在通电后产生热量;所述风扇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腔内尾部,输出端朝向所述ptc发热板,用于将所述ptc发热板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外界;所述散热器与所述ptc发热板连接,用于将所述ptc发热板产生的热量以发散的形式传导。

进一步地,所述ptc发热板包括波纹条;若干所述波纹条均匀分布在所述ptc发热板板主体上,为波纹结构,用于增大受热主体电热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ptc发热板还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分别固定在所述ptc发热板板主体的两端,与所述波纹条连接,用于接通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装置包括风泵;所述风泵与外界空气互通,用于向所述ptc发热板传递气流。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装置还包括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为圆台型结构,用于将所述风泵传递的气流集中散开。

进一步地,所述ptc发热板与所述散热器之间设置有粘性层;所述粘性层为耐高温硅胶结构,用于紧固所述ptc发热板与所述散热器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固定在所述外壳主体底部,用于方便装置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主体底部还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在所述万向轮移动完成后,进行固定装置位置。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将ptc发热板用高温硅胶与散热器充分粘结,再对ptc两电极通电使其发热,将热能传导到散热器上,再通过风扇将热能传导到空气中,达到取暖的功能,提高了热转换效率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ptc波纹发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ptc波纹发热装置ptc发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外壳主体1、ptc发热板2、风扇装置3、粘性层4、散热器5、万向轮6、支撑架7、正电极21、负电极22、波纹条23、风泵31和出风口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ptc波纹发热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主体1、ptc发热板2、风扇装置3和散热器5;所述外壳主体1为腔体结构;所述ptc发热板2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1的腔体内,为热敏电阻结构,用于在通电后产生热量;所述风扇装置3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1腔内尾部,输出端朝向所述ptc发热板2,用于将所述ptc发热板2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外界;所述散热器5与所述ptc发热板2连接,用于将所述ptc发热板2产生的热量以发散的形式传导。

具体的,ptc发热板2设置在外壳主体1的腔体内,可以采用热敏电阻的结构形式;先向ptc发热板2通电,ptc发热板2通电产生热量,在由风扇装置3向ptc发热板2方向输出气流,气流将热量带向散热器5,最后以发散的形式将热量扩散出去,实现保暖功能。相比普通的发热器热转换效率明显提高,更加的安全可靠。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2所示,所述ptc发热板2包括波纹条23;若干所述波纹条23均匀分布在所述ptc发热板2板主体上,为波纹结构,用于增大受热主体电热面积。

具体的,ptc发热板2内部设置有若干波纹条23,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弯曲结构,增大受热主体电热面积,具有极好的电热效果。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2所示,所述ptc发热板2还包括正电极21和负电极22;所述正电极21和所述负电极22分别固定在所述ptc发热板2板主体的两端,与所述波纹条23连接,用于接通电路。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所示,所述风扇装置3包括风泵31;所述风泵31与外界空气互通,用于向所述ptc发热板2传递气流。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所示,所述风扇装置3还包括出风口32;所述出风口32为圆台型结构,用于将所述风泵31传递的气流集中散开。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所示,所述ptc发热板2与所述散热器5之间设置有粘性层4;所述粘性层4为耐高温硅胶结构,用于紧固所述ptc发热板2与所述散热器5之间的连接。

具体的,ptc发热板2与散热器5之间使用粘性层4来加固连接,粘性层4可以为耐高温硅胶,既耐高温又保证粘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所示,还包括万向轮6;所述万向轮6固定在所述外壳主体1底部,用于方便装置移动。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所示,所述外壳主体1底部还设置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在所述万向轮6移动完成后,进行固定装置位置。

具体的,根据实际使用要求来通过万向轮6移动整个装置,在位置调整完毕后,放下折叠固定在外壳主体1底部的支撑架7,进行固定。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ptc波纹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主体(1)、ptc发热板(2)、风扇装置(3)和散热器(5);所述外壳主体(1)为腔体结构;所述ptc发热板(2)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1)的腔体内,为热敏电阻结构,用于在通电后产生热量;所述风扇装置(3)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1)腔内尾部,输出端朝向所述ptc发热板(2),用于将所述ptc发热板(2)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外界;所述散热器(5)与所述ptc发热板(2)连接,用于将所述ptc发热板(2)产生的热量以发散的形式传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波纹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tc发热板(2)包括波纹条(23);若干所述波纹条(23)均匀分布在所述ptc发热板(2)板主体上,为波纹结构,用于增大受热主体电热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tc波纹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tc发热板(2)还包括正电极(21)和负电极(22);所述正电极(21)和所述负电极(22)分别固定在所述ptc发热板(2)板主体的两端,与所述波纹条(23)连接,用于接通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波纹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装置(3)包括风泵(31);所述风泵(31)与外界空气互通,用于向所述ptc发热板(2)传递气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tc波纹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装置(3)还包括出风口(32);所述出风口(32)为圆台型结构,用于将所述风泵(31)传递的气流集中散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波纹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tc发热板(2)与所述散热器(5)之间设置有粘性层(4);所述粘性层(4)为耐高温硅胶结构,用于紧固所述ptc发热板(2)与所述散热器(5)之间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波纹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万向轮(6);所述万向轮(6)固定在所述外壳主体(1)底部,用于方便装置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ptc波纹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1)底部还设置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在所述万向轮(6)移动完成后,进行固定装置位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PTC加热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TC波纹发热装置。包括外壳主体、PTC发热板、风扇装置和散热器;所述外壳主体为腔体结构;所述PTC发热板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的腔体内,为热敏电阻结构,用于在通电后产生热量;所述风扇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腔内尾部,输出端朝向所述PTC发热板,用于将所述PTC发热板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外界;所述散热器与所述PTC发热板连接,用于将所述PTC发热板产生的热量以发散的形式传导。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PTC波纹发热装置,采用PTC材料发热,使其在热转换效率、使用寿命、安全可靠等方面更好的提高使用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苏伟锋;冷纪明;陆福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市艾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6
技术公布日:2020.10.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