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路型热管的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文档序号:84627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回路型热管的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路型热管的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能快速且便利地将回路型热管的两管口相互连接的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计算机的运算功能愈来愈强大,且其运算速度也迅速提高,而其整体造型、结构及与主机板连接方式更是突破传统的巢窠,可谓是计算机业界的重大改革,更由于新一代中央处理器挟带超速的运算功能,也使得中央处理器在处理运算指令时所产生的温度更高,故如何利用良好的导热及散热系统来使中央处理器在其所允许的温度下正常工作,已被业界视为极重要的课题。目前在散热方面利用热管所具有高热传能力、快速传热、高热传导率、重量轻、结构简单及多用途等特性,可以传递大量的热量且不消耗电力,因此非常适合电子产品的散热需求。
而一般热管管口在进行封口时,在制造机台上设有圆形转盘,在转盘上设有多个夹具,夹具用以对各导热管进行夹持固定。另外,在转盘周缘环设有多个工作站,各工作站中设有封口机构,该封口机构具有焊枪,利用转盘的转动,以间歇性地带动各热管至封口机构处,由此焊枪依次对热管进行焊接封口处理。
然而,如图1所示,在进行硬焊(welding)时,焊接器具(torch)要围绕热管旋转360度后会与热管产生干涉,而如果使用可分解式焊枪,则又因组装与分解消耗时间,造成生产速度较为缓慢;另外,如果使用软焊(soldering),则焊料熔化后因不受控制会流入管内,以致被毛细组织吸入而造成堵塞在毛细组织中的窘境。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产生问题,本案发明人通过从事该行业多年的经验,并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积极研究改良,提出了回路型热管的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路型热管的连接结构,其将回路型热管的两管口相连接导通,该连接结构包括有连接器本体,在连接器本体的一侧面设有至少供两管口设置的穿接孔,且至少一个穿接孔为贯穿孔,而设置在贯穿的穿接孔的管口呈未封闭状,在连接器本体垂直两管口轴线方向的一侧钻设有至少一个连通孔并延伸至两管口的侧面,使两管口相连通,使热管形成回路,在将管内清洗后,再将未封闭的管口端与连通孔进行密封,如此,即通过由本发明的连接结构将回路型热管的两管口予以连接导通。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路型热管的连接方法,其步骤包括a)在连接器本体的一侧面设置至少供两管口设置的穿接孔,且至少一个穿接孔为贯穿孔;b)将热管的两管口分别设置在连接器本体的穿接孔内,且至少其中一个穿出连接器本体外的管口呈未封闭状;c)在连接器本体垂直两管口轴线方向的一侧钻设至少一个连通孔并延伸至两管口,使两管口相连通;d)清除连通孔内残屑,并由连接器本体外侧将连通孔予以封闭;e)注入工作流体并通过除气后,将未封闭的管口进行密封,由此完成回路型热管管口的连接。
图1为对现有技术的回路型热管进行封口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回路型热管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两管口设置在连接器本体的剖面图;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两管口设置在连接器本体的另一视角剖面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两管口设置在连接器本体的剖面图;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两管口设置在连接器本体的剖面图;图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两管口设置在连接器本体的另一视角剖面图;图8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两管口设置在连接器本体的剖面图。
在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热管 10、10’ 发热源 100受热端 101 冷凝端 102、102’管口 1、1’、2、2’ 顶端缘 11、21毛细组织 3 散热鳍片 4连接结构 5 连接器本体 51穿接孔 52、53、53’ 连通孔 54塞体 55 金属材料 5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然而附图用来仅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定。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路型热管的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其中,连接方法步骤如下a)在连接器本体51的一侧面设置至少供两管口1、2设置的穿接孔52、53,且至少一个穿接孔53为贯穿孔;b)将热管10的两管口1、2分别设置在连接器本体51的穿接孔52、53内,且至少其中一个穿出连接器本体51外的管口1,呈未封闭状;c)在连接器本体51垂直两管口1、2轴线方向的一侧钻设至少一个连通孔54,并延伸至两管口1、2,使两管口1、2相连通;d)清除连通孔54内残屑,并由连接器本体51外侧将连通孔54予以封闭;e)注入工作流体并通过除气(exhaust non-condensing gas)后,将未封闭的管口1与连通孔54进行密封,由此可快速且便利地完成回路型热管10管口1、2的连接导通。
而在上述步骤b)中,可以胶合的方式粘结热管10与连接器本体51,或将焊料熔化在两管口1、2与穿接孔53之间,并经冷却使焊料凝固。且也可在步骤b)中,先将该未封闭的管口1进行假封口,在步骤e)进行除气时再将其打开。
为了让熟知该项技术的人士能更加了解本发明的特征,特举实施例并配合各附图加以说明。如图2所示,本发明将回路型热管10的两管口1、2相连接导通,该回路型热管10内具有工作流体或毛细组织3等,并包括有受热端101及冷凝端102,受热端101贴覆在发热源100上,如CPU等,令发热源100运转后所产生的热源传导至热管10的受热端101内,经由工作流体及毛细组织3进行热交换后,使工作流体的温度上升,再传送至冷凝端102处进行热交换。
该热管10的冷凝端102由多个散热鳍片4所构成,利用该散热鳍片4将温度上升的工作流体再进行热交换,而变成冷却后的工作流体,再传输至受热端101处。
而热管10能安装工作流体或毛细组织3等,且能形成回流,在其两端的管口1、2中至少一个管口必须为未封闭的,待安装好工作流体或毛细组织3后,再使两管口1、2连接相通。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利用连接结构5,使两管口1、2相互连接导通。
如图3、图4所示,该连接结构5包括有连接器本体51,在连接器本体51的一侧面设有至少供两管口1、2设置的穿接孔52、53,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两穿接孔52、53贯穿连接器本体51,使两管口1、2相对地从穿接孔52、53设置在连接器本体51内,且两管口1、2的顶端缘11、21也穿出在连接器本体51外,而其中一个管口1的顶端缘11呈未封闭状,再在连接器本体51垂直两管口1、2轴线方向的一侧钻设有至少一个连通孔54,并延伸至两管口1、2的侧面,使两管口1、2相连通,使热管10形成回路。
在利用该顶端缘11未封闭的管口1进行清洗管内以及安装工作流体与毛细组织3并抽真空后,再将该未封闭的顶端缘11与连接器本体51侧面的连通孔54予以密封,本实施例中,可利用焊接的方式将管口1未封闭的顶端缘11予以焊密封住,并通过塞体55紧密地将连通孔54密封闭塞住,如此,可通过本发明的连接结构5将回路型热管10的两管口1、2予以连接导通,而形成一种密闭回路式热管10。
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该设置在连接器本体51上的两穿接孔52、53的至少一个穿接孔52贯穿连接器本体51,而另一个穿接孔53’则没有贯穿设置,形成一个盲孔。
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在连接器本体51垂直两管口1、2轴线方向的一侧直接钻设有多个连通孔54,以更方便及快速地清洗管内或安装工作流体与毛细组织3等。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利用金属材料56以熔融方式密封住连通孔54,而金属材料56为连接器本体51的一部分。
如图8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中,利用连接结构5而将多个热管10、10’相互连接导通,该连接结构包括有具有受热端101的热管10,该热管10呈U字状,其两端的管口1、2分别套在连接器本体51上,而在两个连接器本体51上另外设置有多个具有冷凝端102’的热管10’的两管口1’、2’,在该等热管10’上设置多个散热鳍片4,两连接器本体51上也分别钻设有连通孔54,使该具有受热端101的热管10与具有冷凝端102’的热管10’相互连接导通,由于设有多个具冷凝端102’的热管10’而加速热交换,由此可提高散热效率。
通过上述方法及结构说明后可知,本发明简单的连接结构5能很便利且迅速地将回路式热管10的两管口1、2予以连接导通,且使热管10的封口的优良率大幅提高,同时,可加速热管10的热交换,由此提高散热效率。
以上仅为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说明,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所做的各种变化与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
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回路型热管的连接结构,将回路型热管的两管口利用至少一个连接结构相连接导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有连接器本体,在所述连接器本体上设有至少供两管口设置的穿接孔,在连接器本体垂直两管口轴线方向的一侧钻设有至少一个连通孔,并延伸至两管口的侧面,使两管口相连通,使热管形成密闭的回路,位于连接器本体侧面的连通孔是密封的。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回路型热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设有具有受热端的热管,所述热管呈U字状,其两端的管口分别套在连接器本体的穿接孔上,而在两连接器本体上的其它穿接孔上另外设置有具有冷凝端的热管,两连接器本体上分别钻设有连通孔,使该具有受热端的热管与具有冷凝端的热管相互连接导通。
3.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回路型导热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的冷凝端处设有多个散热鳍片。
4.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回路型热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侧面处的连通孔通过塞体紧密密封。
5.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回路型热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侧面处的连通孔以将金属材料进行熔融的方式密封。
6.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回路型热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材料为连接器本体的一部分。
7.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回路型热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穿接孔为贯穿连接器本体的穿接孔,而另外所述穿接孔则未贯穿形成的盲孔。
8.一种回路型热管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包括a)在连接器本体的一侧面设置至少供两管口设置的穿接孔,且至少一个穿接孔为贯穿孔;b)将热管的两管口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本体的所述穿接孔内,且至少其中一个穿出所述连接器本体外的管口呈未封闭状;c)在所述连接器本体垂直两管口轴线方向的一侧钻设至少一个连通孔并延伸至两管口,使所述两管口相连通;d)清除所述连通孔内残屑,并由所述连接器本体外侧将所述连通孔予以封闭;e)注入工作流体并通过除气后,将未封闭的管口进行密封,由此完成回路型热管管口的连接。
9.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回路型热管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以胶合的方式粘结热管与所述连接器本体。
10.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回路型热管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将焊料熔化在所述两管口与所述穿接孔之间,并经冷却使焊料凝固。
11.如权利要求
9所述的回路型热管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先将所述未封闭的管口进行假封口,等到在步骤e)除气时再将其打开。
专利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回路型热管的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该连接结构将回路型热管的两管口相连接导通,该连接结构包括有连接器本体,在连接器本体的一侧面设有至少供两管口设置的穿接孔,且至少一个穿接孔为贯穿孔,使设置在其内的至少一个未封闭管口穿出连接器本体外,在连接器本体垂直两管口轴线方向的一侧面钻设有至少一个连通孔至两管口的侧面,使两管口相连通,通过该未封闭的管口清洗管内,并填入工作流体。在除气后将该未封闭的管口与连通孔进行密封,由此可快速且便利地完成回路型热管管口的连接。
文档编号H01L23/34GK1997272SQ200610000424
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5日
发明者李嘉豪 申请人:捷飞有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