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控制装置、电动机用控制装置以及电动流体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56266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电子控制装置、电动机用控制装置以及电动流体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始终将控制部罩体带有的静电引向机动车主体的新型的电子控制装置、电动机用控制装置以及电动流体泵。在金属制的控制部罩体和合成树脂制的外壳的接合面之间夹有导电性密封垫,利用该导电性密封垫,将控制部罩体和驱动控制部的基板侧接地端子连接,以将静电引向基板侧接地端子。由此,利用导电性密封垫,除了密封垫功能之外,还可以拥有使静电流向驱动控制部的基板侧接地端子的接地功能,因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其结果是,结构变简单并且始终使静电从控制部罩体流向基板侧接地端子侧,因此能够抑制放电导致的浪涌的影响。
【专利说明】
电子控制装置、电动机用控制装置以及电动流体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子控制装置、电动机用控制装置以及电动流体栗。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对机动车的低燃耗化的要求提高,在机动车的各种控制机构中有多使用无刷式电动机的倾向,这样的电动机与控制电动机的驱动控制装置一体化而紧凑地形成。
[0003]例如,最近的机动车中带有空转停止功能的机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的实用化得到发展。在这些车辆中,当内燃机停止时由内燃机驱动的机械式流体栗也停止,因此需要内燃机以外的流体栗驱动源。另外,在混合动力车和电气机动车中需要用于冷却行驶用马达及其驱动控制装置、或者电池的冷却水栗。根据该背景,使用电动机将回转力施加于固定有叶轮的转子以发挥栗作用的电动流体栗的使用有增加的倾向。
[0004]而且,在最近的电动流体栗中,逐渐将驱动控制部一体地固定于电动流体栗,所述驱动控制部用于使被控制的驱动电流在绕组部中流动。如此,将驱动控制部与电动流体栗一体化的理由是为了下面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目的而进行的:缩短绕组和驱动控制部之间的配线以尽量减小外部干扰的不良影响、降低配线成本、容易进行驱动控制部和栗部之间的校准、改善操作性。
[0005]例如,日本特开2010-144693号公报(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一种电动流体栗,其结构为:在与收纳有叶轮的栗室连通的空间内收纳转子,在从转子收纳空间液密地隔离出的空间内收纳含有绕组的定子,再将驱动控制部一体地固定于由树脂形成的电动机部,利用罩体覆盖该电动机部和驱动控制部。
[0006]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10-144693号公报
[0007]在一体地固定有作为本发明的对象的电子控制装置例如上述驱动控制部的电动流体栗中,驱动控制部固定于由合成树脂模塑成型的电动机部,金属制的控制部罩体以覆盖该驱动控制部的方式固定于电动机部。如此使用金属制的控制部罩体的理由是为了起到将从驱动控制部产生的热向外部释放的散热片的功能。在驱动控制部搭载有转换电路,因此从由构成该转换电路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1nsulated Gate BipolarTransistor)构成的开关元件产生大量的热。为了释放该热,使用了金属制的控制部罩体。
[0008]然而,在此种电动流体栗中往往会发生带静电的情况,并且静电在控制部罩体中积蓄而变成高压带电。当该高压静电通过放电而向搭载于控制部罩体内部的驱动控制部的电气元件流动时,电气元件的工作受到妨碍,严重时会造成破坏电气元件的不良影响。
[0009]因此,为了不使在控制部罩体积蓄的静电给电气元件造成不良影响,需要将静电引向机动车主体。
[0010]而且,作为将控制部罩体带有的静电引向机动车主体的方法,已知存在将连接于金属制的控制部罩体的绝缘铜线沿着电动流体栗的侧面安装并接地于内燃机的一部分的方法、将放电端子贴近金属制的控制部罩体地设置并将该放电端子连接于电源地线的方法等。
[0011]然而,在将连接于金属制的控制部罩体的绝缘铜线沿着电动流体栗的侧面安装并接地于内燃机的一部分的方法的情况下,由于绝缘铜线在外部露出而缺乏耐久性,为了提高耐久性需要施以利用其它保护部件保护绝缘导线的对策,但由于部件数量增加,而产生产品成本上升的不良情况。
[0012]另外,在采用将贴近金属制的控制部罩体设置的放电端子连接于电源地线的方法的情况下,因为需要静电积蓄至某个规定阈值,所以会产生搭载于驱动控制部的电气元件的工作受到放电时的浪涌干扰妨碍的问题。
[0013]此外,这种电动机用控制装置需要减少部件数量和组装工时来降低产品成本,采用复杂的结构并非上策。因此,需要尽量减少部件数量并将金属制的控制部罩体的静电引向接地侧。
[0014]另外,上述课题不限于一体地固定有驱动控制部的电动流体栗,在将控制电路部内置于壳体中的分体式的电子控制装置中也会发生。

【发明内容】

[001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始终将控制部罩体带有的静电引向机动车主体的新型的电子控制装置、电动机用控制装置以及电动流体栗。
[0016]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金属制的控制部罩体和合成树脂制的外壳的接合面之间夹有导电性密封垫,利用该导电性密封垫连接控制部罩体和驱动控制部的基板侧接地端子以将静电引向基板侧接地端子。
[0017]根据本发明,利用导电性密封垫,除了密封垫功能之外,还可以拥有使静电流向驱动控制部的基板侧接地端子的接地功能,因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其结果是,结构变简单并且始终使静电从控制部罩体流向基板侧接地端子侧,因此能够抑制放电的浪涌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在应用了本发明的内燃机中使用的电动流体栗的轴向剖视图。
[0019]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流体栗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20]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固定螺栓和导电性密封垫的结合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0021]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导电性密封垫的结构的立体图。
[0022]图5是表示图4的A-A剖面的剖视图。
[0023]图6是表示图4的B-B剖面的剖视图。
[0024]图7是表示图4的C-C剖面的剖视图。
[0025]图8是应用了本发明的电子控制装置的立体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0电动流体栗;11栗部;12电动机部;13控制部;14栗室;15栗外壳;16叶轮;17叶片;18转子部;19移动限制部件;20支承轴;21定子部;22马达室;23电动机外壳;24绕组;25磁极保持部;26轴部;27、28轴承;29铁芯;29A突极部;31控制部罩体;32控制基板;33分隔壁部件;34固定螺栓;35内嵌螺母;36接地端子形成体;36A基板侧接地端子;36B连接器侧端子;36C埋设连接区域;37连接器部;37、38密封垫收纳部;39导电性密封垫;41接地用基体;42密封部件;43连接端子;44、45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技术概念中,各种变形例和应用例也包含于其范围内。
[0029][实施例一]
[0030]以下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表示了将电动流体栗和驱动控制装置一体化的电动机用控制装置,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实施例,例如,可以应用于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等各种电动机用控制装置。
[0031]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的电动流体栗。图1是表示电动流体栗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图1所示的电动流体栗是使用冷却水作为工作流体,并装配在与作为热交换器的散热器连接的冷却水循环回路中的冷却用栗,例如是在混合动力机动车中向内燃机、驱动用马达、逆变器等供给冷却水的水栗。
[0032]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流体栗10构成为将栗部11、作为驱动栗部11的驱动部的电动机部12、以及控制电动机部12的动作的驱动控制部13—体化而形成的一个组合体。
[0033]栗部11具有形成栗室14的栗外壳15和转动自如地收纳于栗室14内的叶轮16。
[0034]栗外壳15具有:向栗室14内开口的吸入口(未图示);从栗室14的外周部向栗室14外开口的排出口(未图示)。栗部11是通过叶轮16转动而在径向上对冷却水施加压力的离心栗。通过叶轮16转动,冷却水被从吸入口吸入至栗室14内,并经过叶轮16的外周侧的排出流路,从排出口排出(压送)。
[0035]叶轮16是具有多根叶片17的叶轮,与转子部18同轴且一体地形成在电动机外壳部12的转子部18的一端,并设置于栗室14内。各叶片17以转子部18的中心轴为中心呈放射状配置。各叶片17例如以随着朝向外径侧而向与叶轮16的转动方向相反的一侧倾斜的方式配置,整体呈旋涡状设置。
[0036]在栗外壳15中,与栗外壳15—体地形成有限制转子部18和叶轮16向轴向侧移动的移动限制部件19。在该移动限制部19的中央插入转子部18的支承轴20的一端,由此支承支承轴20的一端。
[0037]电动机部12是所谓的内转子式的直流无刷马达,具有:筒状的定子部21;设置于定子部21的内周侧的转子部18;形成将这些收纳的电动机室22的电动机外壳23;设置于电动机外壳23并转动自如地支承转子部18的支承轴20。
[0038]构成电动机部12的电动机外壳23由合成树脂制成,在该电动机外壳23中,定子部21通过嵌入成型而一体化。同样地,支承轴20也通过嵌入成型而一体化。电动机外壳23如上所述由合成树脂形成,具有有底圆筒状的形状。而且,在圆形的底面部23A的中心附近,支承轴20以直立的方式埋设于合成树脂内。
[0039]定子21具有多个绕组24,通过向绕组24通电而在内周侧产生磁通量。转子部18—体地具有磁极保持部25和轴部26,例如通过将合成树脂材料射出成型而与叶轮16形成一体。磁极保持部25由永磁铁构成,利用合成树脂牢固地安装在转子部18内。由于转子部18与冷却水接触,所以磁极保持部25被合成树脂覆盖。另外,也可将叶轮16形成为与转子部18分体的部件并将其固定于转子部18。
[0040]磁极保持部25是以与定子21的内周面隔开微小间隙(气隙)地对置的方式设置的圆柱状部件,在其内部对应于定子21的多个绕组24地保持有多个磁极(在周向上N极S极交替排列的永磁铁)。
[0041]轴部26是传递用于转动叶轮16的动力的轴部件,被设置成与磁极保持部25同轴且中空。在转子部18的磁极保持部25附近和叶轮16附近形成有第一轴承保持部和第二轴承保持部,在这些轴承保持部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轴承27和第二轴承28,各轴承27、28被固定于转子部18。轴承27、28均为滑动轴承,各轴承27、28的内周面的直径被设成比支承轴20的直径略大。
[0042]支承轴20贯通在转子部18的轴中心形成的支承孔,在转子部18被设置于支承轴20的状态下,在固定于转子部18的轴承27、28的内周面和支承轴20的外周面之间存在微小的间隙。即,各轴承27、28被设置成能够相对支承轴20滑动,转子部18经由各轴承27、28转动自如地支承于支承轴20。
[0043]在定子部21中,在一体地形成于铁芯29的多个突极部29A上经由合成树脂的绕线管缠绕有绕组24,并且转子部18位于在突极部29A形成的圆弧状的齿部的内周。因此,通过依次向绕组24提供电力,而转子部18旋转。
[0044]在电动机外壳23的底面部23A的与转子部18所在的一侧相反的面上安装有驱动控制部13。驱动控制部13是供给电动机部12的驱动电流的驱动器,具有形成基板收纳室30的控制部罩体31和收纳于基板收纳室30的搭载有电子部件的控制基板32等。控制部罩体31是由铝合金等制成的金属制罩体,发挥将从驱动控制部13产生的热向外部释放的散热片的作用。
[0045]在控制基板32上搭载有电气元件(CPU和晶体管等),由这些电路元件和电容器等构成转换器和控制电路。转换器从作为直流电源的电池接受电力供给,并向电动机部12的绕组24供给交流电力。控制电路控制构成转换器的IGBT的开和关,由微型计算机等构成。
[0046]在定子部21和转子部18之间配置有分隔壁部件33。该分隔壁部件33由具有薄剖面的金属薄板构成。分隔壁部件33形成为两端开口的具有开口端33A、33B的直管的圆筒状,并沿转子部18的轴向延伸。分隔壁部件33的一个开口端33A与叶轮16侧的电动机外壳23的侧面部23B接合,分隔壁部件33的另一开口端33B以埋入电动机外壳23的底面部23A的方式埋设。当然,分隔壁部件33的一个开口端33A也可以以埋入叶轮16侧的电动机外壳23的侧面部23B的方式埋设。重要的是,只要分隔壁部件33的两端的开口端33A、33B直接与电动机外壳23的合成树脂液密地结合即可。
[0047]而且,从图所知,转子部18收纳于该分隔壁部件33的内部,并且冷却水被导入分隔壁部件33内部。此外,形成于定子部21的突极部29A的圆弧状的齿部的内周面,形成为与分隔壁部件33的外周面一致的圆弧形状,并与分隔壁部件33的外周面金属接触。由此,由绕组24的铜损耗产生的热和从周围环境进入的内燃机的热经由突极部29A向分隔壁部件33传递,再传递至冷却水而被释放。
[0048]在如上结构的电动流体栗10中,如上所述,往往会发生在此种电动流体栗10的表面带有静电的情况,并且静电在控制部罩体31积蓄而变成高压带电。当该高压静电通过放电而向搭载于内部的驱动控制部13的电气元件流动时,电气元件的工作受到妨碍,严重时会造成破坏电气元件的不良影响。
[0049]于是,作为将控制部罩体31如上所述地带有的静电引向机动车主体的方法,存在将连接于金属制的控制部罩体31的绝缘铜线沿着电动流体栗10的侧面安装并接地于内燃机的一部分的方法、将放电端子贴近金属制的控制部罩体31地设置并将该放电端子连接于电源地线的方法。
[0050]然而,在将连接于金属制的控制部罩体31的绝缘铜线沿着电动流体栗的侧面安装并接地于内燃机的一部分的方法的情况下,由于绝缘铜线在外部露出而缺乏耐久性,为了提高耐久性需要利用其它保护部件保护绝缘导线,由于部件数量增加,而产生包括组装工时的产品成本上升的问题。
[0051]另外,在将放电端子贴近金属制的控制部罩体31地设置并将该放电端子连接于电源地线的方法的情况下,因为需要静电积蓄至某个规定阈值,所以会产生搭载于驱动控制部13的电气元件的工作由于放电时的浪涌干扰而受到妨碍的不良情况。
[0052]此外,此种电动机用控制装置需要减少部件数量和组装工时以降低产品成本,采用复杂的结构并非上策。因此,需要尽量减少部件数量并将金属制的控制部罩体31的静电引向接地侧。
[0053]然而,由于此种电动流体栗安装于机动车的发动机室内,因此存在电动流体栗的控制部罩体31与电动机外壳23的接合面被侵入发动机室内的雨水和盐水腐蚀的现象。而且,如果在该接合面上微小的腐蚀发展生长,则雨水和盐水会侵入设置有控制基板32的空间和电动机部12内部。因此有可能诱发控制基板32上的电气元件和电动机部12的绕组24短路的故障。
[0054]因此,为了防止这样的雨水和盐水的侵入,一般在控制部罩体31和电动机外壳23
的接合面夹有密封垫。
[0055]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利用了密封垫并提出了以下所示的结构。即,在金属制的控制部罩体与合成树脂制的外壳的接合面之间夹有导电性密封垫,利用该导电性密封垫连接控制部罩体和驱动控制部的基板侧接地部,以将静电引向基板侧接地部。
[0056]由此,利用导电性密封垫,除了密封垫功能之外,还可以拥有使静电流向驱动控制部的基板侧接地端子的接地功能,因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其结果是,结构变简单并且始终使静电从控制部罩体流向基板接地部侧,因此能够抑制放电的浪涌的影响。
[0057]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2表示控制部罩体31和电动机外壳23的固定部分的局部放大剖面,此外,图3表示其详细结构。
[0058]从图2所知,由合成树脂构成的电动机外壳23具有外壳固定部23A,该外壳固定部23A与控制部罩体31的罩体固定部31A贴合接触。外壳固定部23A与罩体固定部31A通过由金属制成的固定螺栓34固定,在用于固定螺栓34拧入的外壳固定部23A配置有金属制的内嵌螺母35。
[0059]在利用合成树脂模塑成型出电动机外壳23时,也将该内嵌螺母35—起作为模具,并且内嵌螺母35为金属制,以使固定螺栓34的固定力不直接作用于合成树脂制的外壳固定部23A。由此能够防止外壳固定部23A的损坏。此外,内嵌螺母35也起到静电的导通路的作用,对此将在后面详述。
[0060]另外,在利用合成树脂模塑成型出电动机外壳23时,也将接地端子形成体36—起作为模具。接地端子形成体36由基板侧接地端子36A、连接器侧接地端子36B以及埋设连接区域36C形成。因此,基板侧接地端子36A和连接器侧接地端子36B之间通过埋设连接区域36C连接。
[0061]构成接地端子形成体36的一侧的基板侧接地端子36A从电动机外壳23露出,以连接于在控制基板32形成的电源接地端子。并且,构成接地端子形成体36的另一侧的连接器侧接地端子36B从连接器部37露出并接地于机动车主体。这里机动车主体是指电源侧的电源接地端子,该电源接地端子接地于机动车主体。
[0062]接下来,使用图3至图7说明图2所示的电动机外壳23和控制部罩体31的具体的固定方法。如图3所示,电动机外壳23的外壳固定部23A与控制部罩体31的罩体固定部31A贴合并固定。在内嵌螺母35的周围的外壳固定部23A和罩体固定部31A分别形成有外壳侧密封垫收纳部37和罩体侧密封垫收纳部38。
[0063]而且,利用两个密封垫收纳部37、38在内嵌螺母35的周围形成环状空洞区域。在由该外壳侧密封垫收纳部37和罩体侧密封垫收纳部38形成的空洞区域,收纳有作为本实施例的特征的导电性密封垫39。导电性密封垫39具有图4至图7所示的结构。
[0064]如图4所示,导电性密封垫39形成为沿着电动机外壳23的外壳固定部23A和控制部罩体31的罩体固定部31A的接合面的环状形状,在其途中设置有多个包围内嵌螺母35的贯穿孔部40。在图3中表示了该贯穿孔部40所在的部分。
[0065]另外,在贯穿孔部40所在区域以外的电动机外壳23的外壳固定部23A和控制部罩体31的罩体固定部31A的接合面,也由密封垫收纳部37、38形成沿着图4所示的导电性密封垫39的形状的环状空洞区域,在该空洞区域内收纳有导电性密封垫39。
[0066]如图3至图7所示,导电性密封垫39是在由铜板、铝板等导电性良好的金属薄板形成的接地用基体41的外周围烧接由高密封性的橡胶组分材料制成的密封部件42而作出的。与导电性密封垫39相同地,接地用基体41形成为沿着电动机外壳23的外壳固定部23A和控制部罩体31的罩体固定部31A的接合面的环状形状,并且在接地用基体41上烧接固定有密封部件42。
[0067]作为密封部件42,存在天然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乙丙橡胶、丁基橡胶、硅橡胶、氟橡胶、全氟橡胶等,只要在它们当中选择合适材料的橡胶材料即可。另外,当然也可使用它们之外的橡胶材料,重要的是只要能够防止水分等侵入电动机外壳23和控制部罩体31的接合面即可。
[0068]回到图3,内嵌螺母35由大径部35A和小径部35B形成,在导电性密封垫39的接地用基体41形成的连接孔44(在图5表示)被插入内嵌螺母35的小径部35B来确保电导通。因此,在固定螺栓34被拧入内嵌螺母35时,接地用基体41和固定螺栓34电连接。
[0069]图5表示图4的A-A剖面。如图5所示,在导电性密封垫39的接地用基体41的周围,烧接有密封部件42,由此发挥密封垫的作用。另外,在导电性密封垫39上设置有包围内嵌螺母35的小径部35B的贯穿孔部40。贯穿孔部40形成有用于接地用基体41呈圆环状从密封部件42露出的露出部,并且在中央附近设置有用于内嵌螺母35的小径部35B插入的连接孔44。因此,内嵌螺母35的小径部35B和接地用基体41利用该部分进行电连接。此外,从密封部件42露出的露出部与控制部罩体31抵接来进行电连接。
[0070]同样地,图6表示图4的B-B剖面。如图6所示,在导电性密封垫39的接地用基体41的周围烧接有密封部件42,由此发挥密封垫的作用。另外,在导电性密封垫39的接地用基体41形成有与接地端子形成体36的基板侧接地端子36A连接的连接端子43。在连接端子43的端面形成连接孔45。该连接孔45被插入基板侧接地端子36A来进行电连接。因此,经由固定螺栓34、内嵌螺母35、接地用基体41的贯穿孔44、接地用基体41、连接端子43以及连接孔45,固定螺栓34和基板侧接地端子36A电连接。
[0071 ]同样地,图7表示图4的C-C剖面。如图7所示,在导电性密封垫39的接地用基体41的周围烧接有密封部件42,由此发挥密封垫的作用。另外,接地用基体41发挥将内嵌螺母35和基板侧接地端子36A电连接的作用。
[0072]这里,导电性密封垫39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制作。在本实施例中接地用基体41是使用板状铜板制作的,由冲压机冲压成图4所示的形状。即,如图4所示,接地用基体41具有连接端子43,因此将板状的铜板冲压成具有连接端子43。接下来,将所需形状的密封部件42烧接固定于经过冲压的铜板,然后将连接端子43弯折成规定形状来完成制作。
[0073]如此制作的导电性密封垫39如图3所示地载置于电动机外壳23的外壳侧密封垫收纳部37。此时,在导电性密封垫39的贯穿孔部40露出的接地用基体41的连接孔44被插入内嵌螺母35的小径部35B进行电连接。另一方面,在导电性密封垫39的接地用基体41形成的连接端子43的连接孔45被插入基板侧接地端子36A进行电连接。
[0074]然后,从该状态之后,固定基板32,进而将控制部罩体31组装到电动机外壳23,然后,将固定螺栓34拧入内嵌螺母35,牢固地固定控制部罩体31和电动机外壳23。另外,连接端子43也可以在基板32的上侧与基板侧接地端子36A连接。在该情况下,在设置基板32后,连接端子43与基板侧接地端子36A连接。
[0075]因此,能够利用导电性密封垫39的密封部件42,进行电动机外壳23的外壳固定部23A和控制部罩体31的罩体固定部31A的接合面之间的密封。另外,利用导电性密封垫39的接地用基体41,能够经由固定螺栓34、内嵌螺母35、接地用基体41的贯穿孔44、接地用基体41、连接端子43以及连接孔45,将固定螺栓34和基板侧接地端子36A电连接。
[0076]在将如此制作的电动流体栗10搭载于机动车的情况下,正如所述,电动流体栗10带有静电。并且,由于固定螺栓34连接于控制部罩体31,所以控制部罩体31的表面带有的静电能够始终流向固定螺栓34的头部。
[0077]流到固定螺栓34的静电传递至内嵌螺母35,从内嵌螺母35经由接地用基体41的贯穿孔44、接地用基体41、连接端子43以及连接孔45,流向基板侧接地端子36A。流到基板侧接地端子36A的静电经过接地端子形成体36的埋设连接区域36C流向连接器侧接地端子36B。
[0078]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导电性密封垫39而拥有密封功能和静电接地功能,由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因此结构变得简单。并且,由于将接地端子形成体36与电动机部12—起模塑成型,所以不需要利用保护部件等保护接地端子形成体36,并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和组装工时。
[0079]此外,固定螺栓34与基板侧接地端子36A始终电连接,所以在控制部罩体31积蓄的静电能够始终流向基板侧接地端子36A,并能够抑制放电的浪涌的影响。
[0080]这里,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导电性密封垫39是在接地用基体41的周围烧接固定密封部件42的结构,但除此之外,也可以将银和铜等导电性金属粉与诸如硅橡胶的橡胶组分材料以规定比例混合挤压成型,或者以热冲压加工进行制造。另外,如果使用硅橡胶作为粘合剂,则耐热性和密闭性也会变得优秀。
[0081]另外,通过将连接端子43埋设于密封部件42,能够将导电性金属粉和连接端子43电连接。另一方面,因为密封部件42直接与控制部罩体接触,所以与控制部罩体31的电连接不需要额外的连接端子。
[0082]根据本实施例,构成为,在金属制控制部罩体与合成树脂制的外壳的接合面之间夹有导电性密封垫,利用该导电性密封垫将控制部罩体与驱动控制部的基板侧接地端子连接,以将静电引向基板侧接地端子。
[0083]根据该结构,利用导电性密封垫,除了密封垫功能之外,还可以拥有使静电流向驱动控制部的基板侧接地端子的接地功能,因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其结果是,结构变简单并且始终使静电从控制部罩体流向基板接地部侧,因此能够抑制放电的浪涌的影响。
[0084][实施例二]
[0085]接下来,使用图8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实施例二)进行说明。在该实施例二中,只将实施例一所示的驱动控制部13配置于分体构成的壳体50来形成电子控制装置。由于用于静电流动的结构基本是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所以简单说明。
[0086]在图8中,电子控制装置的壳体50由控制部外壳51和控制部罩体52构成。在由控制部外壳51和控制部罩体52形成的内部空间内收纳有驱动控制部53。驱动控制部53是供给电动机等的电气部件的驱动电流的驱动器,具有搭载了电气元件等的控制基板54等。控制部外壳51由合成树脂形成,并且,控制部罩体52是由铝合金等形成的金属制的罩体。控制部罩体52起到将从驱动控制部53产生的热向外部释放的散热片的作用。
[0087]在控制基板54上搭载有电气元件(CPU和各种晶体管等),并且利用这些电气元件和电容器等构成转换器和控制电路。转换器从作为直流电源的电池接受电力供给,并向电动机的绕组供给交流电力。控制电路控制构成转换器的IGBT的开和关,由微型计算机等构成。
[0088]如图8所示,控制部外壳51的外壳固定部51A与控制部罩体52的罩体固定部52A贝占合固定。在未图示的内嵌螺母的周围的外壳固定部51A与罩体固定部52A分别与实施例一相同地形成有外壳侧密封垫收纳部(未图示)和罩体侧密封垫收纳部(未图示)。
[0089]而且,利用两个密封垫收纳部在内嵌螺母周围形成环状空洞区域。在由该外壳侧密封垫收纳部与罩体侧密封垫收纳部形成的空洞区域中,收纳有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导电性密封垫39。如图4所示,导电性密封垫39形成为沿着控制部外壳51的外壳固定部51A和控制部罩体52的罩体固定部52A的接合面的环状形状,在其途中设置有多个包围内嵌螺母的贯穿孔部。
[0090]另外,在贯穿孔部所在区域以外的控制部外壳51的外壳固定部51A和控制部罩体52的罩体固定部52A的接合面,也通过密封垫收纳部形成沿着图4所示的导电性密封垫39的形状的环状空洞区域,在该空洞区域内收纳有导电性密封垫39。
[0091]如图3至图7所示,导电性密封垫3是在由铜板、铝板等导电性良好的金属薄板形成的接地用基体41的外周围烧接由高密封性的橡胶材料制成的密封部件42而成的。与导电性密封垫39相同地,接地用基体41形成为沿着控制部外壳51的外壳固定部51A和控制部罩体52的罩体固定部52A的接合面的环状形状,并且在接地用基体41上烧接固定有密封部件42。
[0092]与实施例一相同地,内嵌螺母由大径部和小径部形成,在导电性密封垫39的接地用基体41形成的连接孔被插入内嵌螺母的小径部来确保电导通。因此,在固定螺栓55被拧入内嵌螺母时,接地用基体41和固定螺栓55电连接。
[0093]如图6所示,在导电性密封垫39的接地用基体41的周围烧接有密封部件42,由此发挥密封垫的作用。另外,在导电性密封垫39的接地用基体41的连接端子43的端面形成有连接孔45,该连接孔45通过图8所示的连接螺栓56与基板侧接地部(未图示)进行电连接。因此,控制部罩体51经由固定螺栓55、内嵌螺母、接地用基体41、连接螺栓56而与基板侧接地部电连接。
[0094]在将如此制作的电子控制装置的壳体50搭载于机动车的情况下,正如所述,电子控制装置的壳体50带有静电。并且,由于固定螺栓55连接于控制部罩体52,所以控制部罩体52的表面带有的静电能够始终流向固定螺栓55的头部。
[0095]流到固定螺栓55的静电传递至内嵌螺母,从内嵌螺母经由接地用基体41以及连接螺栓56流向基板侧接地端子。流到基板侧接地部的静电流向未图示的接地端子形成体。
[0096]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相同地使用导电性密封垫39而拥有密封功能和静电接地功能,由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所以结构变得简单。另外,由于将固定螺栓55与基板侧接地端子始终电连接,所以在控制部罩体52积蓄的静电能够始终流向基板侧接地端子,能够抑制放电的浪涌的影响。
[0097]另外,在实施例二中,在电子控制装置的壳体中内置有电动机的驱动控制部,但不限于此,也可内置进行各种控制的控制电路部。
[0098]如上所述,本发明构成为,在金属制的控制部罩体和合成树脂制的外壳的接合面之间夹有导电性密封垫,利用该导电性密封垫将控制部罩体与驱动控制部的基板侧接地端子连接,以将静电引向基板侧接地端子。
[0099]根据该结构,利用导电性密封垫,除了密封垫功能之外,还可以拥有使静电流向驱动控制部的基板侧接地端子的接地功能,因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其结果是,结构变简单并且始终使静电从控制部罩体流向基板侧接地端子侧,因此能够抑制放电的浪涌的影响。
[0100]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包含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实施例是为了明白地说明本发明而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并非一定限于具有所说明的全部结构。另外,可以将某种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成其它实施例的结构,并且,也可以在某种实施例的结构中添加其它实施例的结构。另外,可以对各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添加、删除、置换其它结构。
【主权项】
1.一种电子控制装置,其至少具有:由合成树脂构成的控制部外壳;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控制部外壳的金属制的控制部罩体;在由所述控制部外壳和所述控制部罩体形成的空间内收纳有由安装了电气元件的控制基板构成的控制电路部,所述电子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部罩体与所述控制部外壳的接合面之间夹有导电性密封垫,将所述控制部罩体与所述控制电路部的基板侧接地部经由所述导电性密封垫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性密封垫由用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的接地用基体和设置于该接地用基体的外周围的密封部件构成,利用所述接地用基体将所述控制部罩体和所述基板侧接地部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部外壳的合成树脂内设置有用于所述固定螺栓拧入的内嵌螺母,该内嵌螺母与所述接地用基体电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地用基体上形成有从所述密封部件露出并与所述控制部罩体抵接的露出部。5.—种电动机用控制装置,其由如下部分构成:内置有至少由转子部和定子部构成的电动机的合成树脂制的电动机外壳;由驱动控制所述电动机的所述转子部的旋转的电路构成的驱动控制部;覆盖所述驱动控制部并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电动机外壳的金属制的控制部罩体;通过向缠绕于所述定子部的绕组供给来自所述驱动控制部的驱动信号,来使所述电动机部的所述转子部旋转,所述电动机用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部罩体与所述电动机外壳的接合面之间夹有导电性密封垫,并将所述控制部罩体与所述驱动控制部的基板侧接地部经由所述导电性密封垫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机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性密封垫由用导电性良好的材料制成的接地用基体和设置于该接地用基体的外周围的密封部件构成,利用所述接地用基体将所述控制部罩体和所述基板侧接地部电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机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动机外壳的合成树脂内设置有用于所述固定螺栓拧入的内嵌螺母,该内嵌螺母与所述接地用基体电连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机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地用基体上形成有从所述密封部件露出并与所述控制部罩体抵接的露出部。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机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地用基体上形成有与所述基板侧接地部连接的连接端子。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机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导电性密封垫的所述接地用基体由金属形成,构成所述导电性密封垫的密封部件的材料是天然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乙丙橡胶、丁基橡胶、硅橡胶、氟橡胶、全氟橡胶中的任一种。11.一种电动流体栗,其具有:运送冷却水的栗部;内置有至少由转子部和定子部构成的电动机的合成树脂制的电动机外壳;驱动控制所述电动机的所述转子部的旋转的驱动控制部;覆盖所述驱动控制部并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电动机外壳的金属制的控制部罩体;通过向缠绕于所述定子部的绕组供给来自所述驱动控制部的驱动信号来使所述电动机的所述转子部旋转以驱动所述栗部,所述电动流体栗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部罩体与所述电动机外壳的接合面之间夹有导电性密封垫,将所述控制部罩体与所述驱动控制部的基板侧接地部经由所述导电性密封垫连接,以将所述控制部罩体的静电引向所述基板侧接地部。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流体栗,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性密封垫由用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的接地用基体和设置于该接地用基体的外周围的密封部件构成,利用所述接地用基体将所述控制部罩体和所述基板侧接地部电连接。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动流体栗,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动机外壳的合成树脂内设置有用于所述固定螺栓拧入的内嵌螺母,该内嵌螺母与所述接地用基体电连接,并且在所述接地用基体上形成有与所述基板侧接地部连接的连接端子。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动流体栗,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地用基体上形成有从所述密封部件露出并与所述控制部罩体抵接的露出部。
【文档编号】F04D13/06GK105916338SQ201610031277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8日
【发明人】宝井健弥
【申请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