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83881阅读:来源:国知局
反复拆卸,且不易在安装及拆卸过程中损坏,增加其使用寿命。
[0034]需要指出的是,电路板10还包括设置于安装部200上的固定部,安装部200通过固定部设置于基板100上。例如,固定部为凸起,安装孔110的内壁上开设与固定部匹配的安装槽,凸起容置于安装槽内,将安装部200设置于基板100上。此时,安装部200既可以与基板100过盈配合也可以为非过盈配合。
[0035]固定部令安装部200的安装更加稳定,不易脱落。并且,当安装部200与基板100为非过盈配合时,减小了安装部200的磨损,延长其寿命。
[0036]又如,安装槽包括相连通的插接槽及卡接槽,并形成为“L”状,其中,插接槽与安装部200的延伸方向相同。凸起通过插接槽将安装部200容置于安装孔110内,并通过卡接槽固定锁住安装部200。根据实际需要,卡接槽的宽度从与插接槽的连接端至自由端逐渐变小。
[0037]使用时,通过凸起令安装部200沿插接槽滑动直至插接槽底部,之后旋转安装部200,令凸起沿卡接槽滑动,将安装部200固定于基板100上。这样,令安装部200安装方便,且不易移动。卡接槽的宽度逐渐变小,令凸起与安装槽锁紧,进一步增强了电路板10的稳定性。
[0038]根据实际情况,电路板10还包括限位部500,限位部500设置于安装部200上,并与焊盘300均位于安装部200的相同一侧,限位部500与基板100相抵接,将电路板10限位。具体为,限位部500设置于安装部200端部的周缘,凸出安装部200的侧面设置。限位部500与基板100相抵接,将安装部200限位。此外,基板100上还可以开设与通孔相连通的限位槽,限位部500容置于限位槽内,并与限位槽的底面相抵接。
[0039]限位部500限制安装部200的位置,避免安装部200在安装时,过深或者过浅,进而影响电极的连接。
[0040]请一并参阅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电路板的局部剖视图。
[0041]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安装部201包括绝缘部240、及分别设置于绝缘部240两端的第一导电部250、第二导电部260。其中,第一导电部250及第二导电部260均位于绝缘部240的同侧,且彼此间隔设置,不导通。第一导电部250及第二导电部260的外侧壁与安装孔的内壁相抵接,并且,分别与第一正极部及第一负极部电连接。此时,焊盘300设置于绝缘部240上,且第一导电部及第二导电部上均设置至少一个过孔310。第一正极部及第一负极部均与安装孔的内壁平齐或凸出设置。根据实际情况,此时可以省略第二正极部及第二负极部。
[0042]这样,增加了安装部201的电连接部分与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的接触面积,令其连接更稳定,进而增加电路板的稳定性。
[0043]根据实际情况,第一导电部250及第二导电部260为相对设置的柱状体结构,其横截面为半圆形,两个导电部弧面的侧面与安装孔110相抵接,平面的侧面相对平行设置,令第一导电部250及第二导电部260之间的距离相等。
[0044]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导电部250及第二导电部260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自靠近焊盘300的一侧至远离焊盘300的一侧逐渐变宽,此时,第一导电部250及第二导电部260相对的两个侧面形成锐角,优选为30°。并且,此时容置孔为圆柱状结构。根据实际情况,第一导电部250及第二导电部260相对的两个侧面也可为其他角度,如40°、50°等。
[0045]这样,当安装部201容置于安装孔110内后,由于两个导电部的形变而产生的扩张力,令安装部201牢固地设置于基板100上。并且,当第一导电部250及第二导电部260相对的两个侧面为30°时,效果最好,此时,安装部201的形变既不会太大,进而对其造成损伤,又有足够的扩张力固定安装部201。
[0046]需要指出的是,安装部201也可以包括绝缘的间隔部,其中,第一导电部250、间隔部、第二导电部260叠加设置,且彼此抵接。这样,进一步保证了第一导电部250及第二导电部260不会彼此粘连,进而令其导通。
[0047]使用上述电路板时,将待插接元器件插入到安装部201内并焊接,再将焊接元器件的安装部201安装到基板100上。这样,当其中一个安装孔110内需要安装不同的元器件时,便可通过更换安装部201实现,无需更换电路板,或者在该处重新焊接,节约材料,方便维修及检测,且不会电路板造成损伤。
[0048]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4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安装部及焊盘, 所述基板开设若干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第一正极部及第一负极部; 所述安装部包括绝缘部、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绝缘部两端的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其中,所述第一导电部及所述第二导电部均位于所述绝缘部的同侧,且彼此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电部及所述第二导电部的外侧壁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相抵接,并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正极部及所述第一负极部电连接; 所述焊盘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上,且所述焊盘上开设贯穿所述安装部及所述焊盘的过孔,其中,所述第一导电部及所述第二导电部上均设置至少一个所述过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及所述第二导电部为相对设置的柱状体结构,其横截面为半圆形,两个导电部弧面的侧面与所述安装孔相抵接,平面的侧面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及所述第二导电部平面的侧面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及所述第二导电部相对的两个侧面形成锐角,且所述第一导电部及所述第二导电部之间的距离自靠近所述焊盘的一侧至远离所述焊盘的一侧逐渐变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及所述第二导电部相对的两个侧面为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还包括间隔部,其中,所述第一导电部、所述间隔部、所述第二导电部叠加设置,且彼此抵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板,包括:基板、安装部及焊盘,基板开设若干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第一正极部及第一负极部;安装部包括绝缘部、及分别设置于绝缘部两端的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其中,第一导电部及第二导电部均位于绝缘部的同侧,且彼此间隔设置,第一导电部及第二导电部的外侧壁与安装孔的内壁相抵接,并且,分别与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电连接;焊盘设置于安装部上,且焊盘上开设贯穿安装部及焊盘的过孔,其中,第一导电部及第二导电部上均设置至少一个过孔。上述电路板当其中一个安装孔内需要安装不同的元器件时,便可通过更换安装部实现,无需更换电路板,或者在该处重新焊接,节约材料,方便维修及检测,且不会电路板造成损伤。
【IPC分类】H05K1-18
【公开号】CN204291588
【申请号】CN201420604157
【发明人】周建平
【申请人】惠州市特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1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