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布复合电热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41554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纤维布复合电热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电气领域,涉及一种纤维布复合电热膜。
技术背景
[0002]电加热膜是辐射电取暖的核心元件。
[0003]目前,常见的电热膜是将导电油墨通过丝网印刷、凹版印刷、喷涂、刮板涂覆或滚刷涂覆等方式将导电油墨覆盖到高分子膜基材上形成发热区;电极则是利用压接接触的方式将铜箔压在油墨上来实现。这类地热膜生产效率较高、成本较低,但对导电油墨印刷(涂覆)工艺和铜箔压接工艺要求较高。电油墨印刷(涂覆)工艺和铜箔压接工艺处理不好,容易出现油墨脱落和铜箔接触不实的问题,带来电热膜失效甚至局部放电打火的隐患。
[0004]因此,发明一种减少油墨脱落和铜箔接触不实隐患的电热膜有着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纤维布复合电热膜,包括上绝缘层(I),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和下绝缘层(3);上绝缘(I)位于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的上面且与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的上表面紧密相连;下绝缘层位于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
(2)的下面且与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的下表面紧密相连。
[0006]所述上绝缘层(I)和下绝缘层(2)可以是涂覆有粘胶的纤维布,也可以是涂覆有粘月父的尚分子月旲。
[0007]所述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由第一电极(2-2)、导电发热区(2-3)、阻隔孔(2-4)、第二电极(2-5)组成。
[0008]所述第一电极(2-2)位于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 —条边的边缘;第二电极(2-5)位于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上第一电极(2-2)所在的边的对边边缘。
[0009]所述第一电极(2-2)和第二电极(2-5)可以是金属丝与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的基布混合编织形成的金属带,也可以是金属丝或金属编织带与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的基布缝合形成的金属带,还可以是通过电镀方式在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的基布上形成的金属镀层带。
[0010]所述导电发热区(2-3)是由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的基布在导电油墨中浸润后,经过对辊挤压或者平板挤压以及后续加热烘干或加热固化形成的。
[0011]所述导电油墨可以是碳-无机胶复合导电油墨或金属-无机胶复合导电油墨,也可以是碳-高分子胶复合导电油墨或金属-高分子胶复合导电油墨。
[0012]所述阻隔孔(2-4)是位于第一电极(2-2)和第二电极(2-5)之间的导电发热区(2-3)的穿透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的长孔;阻隔孔(2-4)的长轴方向与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的第一电极(2-2)所在的边垂直。
[0013]所述阻隔孔(2-4)可以是长方孔或带圆角的长方孔,也可以是椭圆孔,还可以是带有波浪边的长孔。
[0014]所述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可以布置I个阻隔孔,也可以布置2个以上互相平行的阻隔孔。
[0015]所述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可以在第一电极(2-2)的外侧设置工艺边(2-1);在第二电极(2-5)的外侧设置工艺边(2-6)。
[0016]以上所述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的基布可以是玻璃纤维编织布,也可以是高分子材料纤维编织布,还可以是植物纤维编织布。
[0017]由上述提出的发明方案,第一电极(2-2)和第二电极(2-5)是通过混合编织、缝合或电镀方式与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的基布结合的,避免了接触不实的隐患;电发热区(2-3)是由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的基布在导电油墨中浸润后,经过对辊挤压或者平板挤压以及后续加热烘干或加热固化形成的,避免了油墨脱落的隐患;阻隔孔(2-4)可以规范电流流动方向。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纤维复合电热膜截面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发明的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带圆角长孔)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发明的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带波浪边长孔)结构示意图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发纤维布复合的二个【具体实施方式】分别是:
[0022]实施案例I
[0023]如图1所示,包括上绝缘层(I),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和下绝缘层
(3);上绝缘(I)位于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的上面且与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的上表面紧密相连;下绝缘层位于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的下面且与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的下表面紧密相连。
[0024]所述上绝缘层(I)和下绝缘层(2)是涂覆有粘胶的玻璃纤维布。
[0025]所述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由第一电极(2-2)、导电发热区(2-3)、阻隔孔(2-4)、第二电极(2-5)组成。
[0026]所述第一电极(2-2)位于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 —条边的边缘;第二电极(2-5)位于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上第一电极(2-2)所在的边的对边边缘。
[0027]所述第一电极(2-2)和第二电极(2-5)为金属丝与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
(2)的基布混合编织形成的金属带。
[0028]所述导电发热区(2-3)是由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的基布在导电油墨中浸润后,经过对辊挤压以及后续加热烘干形成的。
[0029]所述导电油墨可以是可以是碳-无机胶复合导电油墨。
[0030]所述阻隔孔(2-4)是位于第一电极(2-2)和第二电极(2-5)之间的导电发热区(2-3)的穿透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的长孔;阻隔孔(2-4)的长轴方向与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的第一电极(2-2)所在的边垂直。
[0031]如图2所示,所述阻隔孔(2-4)是带圆角的长方孔。
[0032]所述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布置有8个互相平行的阻隔孔。
[0033]所述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在第一电极(2-2)的外侧设置了 15毫米宽的工艺边(2-1);在第二电极(2-5)的外侧设置了 15毫米宽的工艺边(2-6)。
[0034]以上所述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的基布是玻璃纤维编织布。
[0035]实施案例2
[0036]实施案例2除所述阻隔孔(2-4)是带波浪边长孔(图3所示)夕卜,其余与实施案例I 一致。
[0037]具体实施案例只是说明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和精神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纤维布复合电热膜,包括上绝缘层(I),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和下绝缘层(3);上绝缘(I)位于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的上面且与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的上表面紧密相连;下绝缘层位于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的下面且与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的下表面紧密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布复合电热膜,其特征在于上绝缘层(I)和下绝缘层(2)可以是涂覆有粘胶的纤维布,也可以是涂覆有粘胶的高分子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布复合电热膜,其特征在于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⑵由第一电极(2-2)、导电发热区(2-3)、阻隔孔(2-4)、第二电极(2-5)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布复合电热膜,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极(2-2)位于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 —条边的边缘;第二电极(2-5)位于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上第一电极(2-2)所在的边的对边边缘。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布复合电热膜,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极(2-2)和第二电极(2-5)可以是金属丝与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的基布混合编织形成的金属带,也可以是金属丝或金属编织带与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的基布缝合形成的金属带,还可以是通过电镀方式在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的基布上形成的金属镀层带。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布复合电热膜,其特征在于导电发热区(2-3)是曲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的基布在导电油墨中浸润后,经过对辊挤压或者平板挤压以及后续加热烘干或加热固化形成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纤维布复合电热膜,其特征在于导电油墨可以是碳-无机胶复合导电油墨或金属-无机胶复合导电油墨,也可以是碳-高分子胶复合导电油墨或金属-高分子胶复合导电油墨。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布复合电热膜,其特征在于阻隔孔(2-4)是位于第一电极(2-2)和第二电极(2-5)之间的导电发热区(2-3)的穿透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⑵的长孔;阻隔孔(2-4)的长轴方向与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的第一电极(2-2)所在的边垂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纤维布复合电热膜,其特征在于阻隔孔(2-4)可以是长方孔或带圆角的长方孔,也可以是椭圆孔,还可以是带有波浪边的长孔。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布复合电热膜,其特征在于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可以布置I个阻隔孔,也可以布置有2个以上互相平行的阻隔孔。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布复合电热膜,其特征在于可以在第一电极(2-2)的外侧设置工艺边(2-1);在第二电极(2-5)的外侧设置工艺边(2-6)。12.根据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纤维布复合电热膜,其特征在于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的基布可以是玻璃纤维编织布,也可以是高分子材料纤维编织布,还可以是植物纤维编织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纤维布复合电热膜,包括上绝缘层(1),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和下绝缘层(3);上绝缘(1)位于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的上面且与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的上表面紧密相连;下绝缘层位于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的下面且与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的下表面紧密相连。带阻隔孔的纤维复合布发热膜(2)由第一电极(2-2)、导电发热区(2-3)、阻隔孔(2-4)、第二电极(2-5)组成。
【IPC分类】H05B3/36
【公开号】CN204810567
【申请号】CN201520251311
【发明人】陈芳
【申请人】陈芳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