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69747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扬声器,特别是能使尺寸较小的音箱产生均匀的低频输出的扬声器。
喇叭----一种将电信号能转换为声信号能的装置,电信号能指诸如语言、音乐或任何其它在约20—20000赫范围内的声频的电能表现形式,喇叭则要将这种特殊形式的电能还原为声信号能,并保持这一声信号能的基本特征。
喇叭通常分为高频喇叭和低频喇叭两类。常见的喇叭41(如

图1)是利用电动原理将电能转变成机械运动,电流流经悬吊在均匀磁场中的线圈42,使线圈42产生前后移动,电流的方向和强度决定线圈42移动的方向大小,于是连接在线圈42上的锥盆43一起动作,锥盆43的运动导致周围空气产生交替性的压缩和松弛,形成与电信号相似的压力波,即为所听到的声音。
由于高频和低频喇叭最佳的重量和尺寸差异极大,为解决这种设计上的冲突,扬声系统通常装置两个或更多个喇叭。较大的低频喇叭只负责一段狭窄的低频音域的发声,高音是从高频喇叭发出,它是一种特殊设计的小喇叭,许多扬声器还包括第三个喇叭,负责中频部分;简言之,就是将低频、中频和高频三种喇叭加以正确的分隔,使它分别驱动各自最拿手的频段。事实上,这样确实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多喇叭扬声系统的音箱根据低频喇叭设计,较高频的喇叭必须加以隔音或背面密封,以防止低频喇叭背向波(后波)的干扰。虽然声音是从多个喇叭个别发出,有时这些喇叭甚至分布在一片大区域上,但耳朵能将这些输出组合在一起,经过适当设计,聆听者不会有多重音源的感觉。
如图2所示,即为一种常见的多喇叭扬声器,该扬声器内含三音路电子分音器及三音路个别功率放大器,音乐信号源(Audio Source)31经信号放大器(Buffer Amp.)32放大后,输入电子分音器(Electronic Crossover Network)33,以达到低频、中频和高频的分音目的,再输入个别的功率放大器(Powe IC)34、35和36,以分别推动低频、中频和高频喇叭37、38和39,产生适当的声响效果,供人聆赏。而为能有力推动低频喇叭37使低音的再现更出色,低音功率放大器34为成对桥接;另外,又在低音功率放大器34的输入端连接一平衡器(Balance Driver)40,以使低音可均衡输入二功率放大器34。至于中频和高频喇叭38和39,各使用一功率放大器35和36推动即足够。
由此可见,理想的扬声系统都是大型的,但由于微型化的普遍要求,这样的多喇叭扬声器需要体积很大的音箱,才能同时装置低频、中频及高频喇叭,所以显然不适于尺寸要求较小的扬声器,例如配置电脑或迷你音响使用的扬声器,一般要求的尺寸都很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与缺点,而提供一种改良的扬声器,该扬声器只需很小的音箱,及装置一高频喇叭,即可同时发出高音及不错的低音音质,以满足微型化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包含一音箱及装置于该音箱上部的高频喇叭,其中音箱内部有一隔板供支持一纵导管,该纵导管下方设有一横导管;当喇叭的锥盆像活塞般运动时,锥盆的运动会导致周围空气产生交替性的压缩和松弛,因而产生声音压力波,从喇叭前方辐射出去,而产生在锥盆后方的音波,则经由纵导管,再由横导管的输出口发射出去,借此延伸低频响应,使小型的扬声器也能重现低频率音波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仅需一个喇叭,尺寸小,低频输出均匀,能满足扬声器的微型化要求。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喇叭的构造图;图2为现有技术多喇叭扬声器电路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中央纵剖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面图5为与图3相同的剖面图,其中箭头表示音波路径。
图中元件符号说明10扬声器 11音箱 12前障板13后障板 14左障板16上障板17下障板 18隔板 19孔洞29纵导管 21输入口22输出口23横导管 24输入口25输出口26 开 27装配孔28高频喇叭29透声网 30锥盆 31音源32信号放大器 33电子分音器34低频功率放大器35中频功率放大器 36高频功率放大器37低频喇叭38中频喇叭 39高频喇叭40平衡器 41喇叭 42线圈43锥盆现在就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3和图4所示,具体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10包含一音箱11,该音箱11由一前障板12、后障板13、左障板14、右障板(因图的角度而未示出)、顶障板16及底障板17组成一纵长形的中空密闭箱体,该音箱11内部中央有一支持于前障板12、后障板13、左障板14和右障板上的隔板18,将音箱11内部大体上分隔成上、下二空间,该隔板18中央有一孔洞19,供一纵导管20利用紧度配合方式穿过,以将纵导管20垂直固定在隔板18上。该纵导管20具有对立的二端,其中上端为空气输入口21而位在隔板18上方,下端为空气输出22而位在隔板18下方。另外,音箱11内部下方有一与隔板18平行的横导管23,该横导管23的空气输入口24面对后障板13,二者之间保持一距离作为空气通道,空气输出25支持于前障板12上,并正对前障板12的下部开26,即输出25与开口26同轴。音箱11的前障板12上部还有一装配孔27,供安装一高频喇叭28,前障板12的正面则装设一透声网29。
如图5所示,当喇叭28的锥盆30像活塞般运动时,锥盆30的运动会导致周围空气产生交替性的压缩和松弛,因而产生声音压力波,从喇叭28前方辐射出去由此重现高(中)频率音波信号;至于产生在锥盆30后方的音波则经由纵导管20,再由横导管23的输出口25通过开口26发射出去。由于音箱11反射发生相移(Phase Shift,在类似波的对应点上的时间延迟或领先),使从输出口25和锥盆30发出的低频声音同相而加强。
如上所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因为后波经由一段纵导管,再由横导管的输出口发射出去,借由此一弯曲路径得以延伸低频响应,使小尺寸的音箱也能产生均匀的低频输出,此设计非常适合微型化的要求。
当然,上述实施例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下加以若干变化,因此以上的说明所包含的及附图中所示的全部事项应视为例示性而非限制性。
权利要求1.一种扬声器,包含一音箱及装置于该音箱上部的高频喇叭,其特征在于该音箱内部有一可支持一纵导管的隔板,该纵导管具有对立的二端,其中上端为空气输入口并位于隔板上方,下端为空气输出口并位于隔板下方;该纵导管下方有一横导管,该横导管的空气输入口面对音箱的后障板,二者之间保持一距离,空气输出口位于前障板上,并与前障板下部开口同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扬声器,它包含一音箱及装置于该音箱上部的高频喇叭,其中音箱内部有一隔板可支持一纵导管,该纵导管下方有一横导管;当喇叭的锥盆象活塞般运动时,锥盆的运动会导致周围空气产生交替性的压缩和松弛,因而产生声音压力波,从喇叭前方辐射出去,而产生在锥盆后方的音波则经由纵导管、再由横导管的输出口发射出去,借此延伸低频声音,使小型化的扬声器也能重现低频率音波信号。
文档编号H04R1/02GK2471044SQ0120806
公开日2002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19日
发明者吴李燕霞 申请人:婕诚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