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23411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码相机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数码相机模组,尤其是关于一种可实时监测镜头位置的数码相机模组。
背景技术
数码相机中,对焦是保证所记录的影像取得清晰效果的关键步骤。对焦即是用调节镜头与影像感测器之间的距离,使得镜头的像平面落在影像感测器的成像表面。目前,常用的数码相机中多采用自动对焦,即根据被拍摄目标的距离,由电路驱动马达移动镜片到相应的位置上,从而使被拍摄目标自动清晰成像。
已知自动对焦可分为主动式自动对焦与被动式自动对焦两类。主动式自动对焦由相机发射红外线或者超声波到被摄物体,感应器根据反射回来的红外线或超声波,通过相机内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计算,得出相机与被摄物体的距离,然后控制对焦致动器移动镜头,达到准确对焦。被动式自动对焦相机接受来自被摄物体本身的反光来判断距离以进行自动对焦。此种对焦方式的优点在于不需发射光或波,降低能耗,同时在光线良好的情况下能准确对焦;缺点是在光线亮度及对比度不足时对焦困难。为克服上述缺点,多数相机上设计自动对焦辅助灯(AutoFocus Aid Lights),发射光束照亮被摄物体来帮助对焦,从而使被动式自动对焦利用类似主动式自动对焦的方式克服由于光线亮度及对比度等不足所造成的对焦困难。
然而,主动式自动对焦或被动式自动对焦中获取相机与被摄物体的距离后,需要使镜头移动一定距离,而该位移的移动控制则需要辨别镜头于数码相机中的位置,否则难以准确控制镜头的移动,已知技术大都依靠计算出所需移动量,然后通过致动器驱动镜头移动所需移动量,由于移动过程没有对镜头位置进行实时监测,镜头移动量往往不能得到准确控制,理想移动量与实际移动量存在差异,致使自动对焦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可以实时监测镜头位置的数码相机模组实为必要。
一种数码相机模组,包括一套筒、一镜头模组及一测量装置。该镜头模组收容在套筒内,且可在套筒内轴向移动。该测量装置包括至少一设置在镜头模组上的探针,该探针可导电;至少一设置在套筒上的条状电阻,且该条状电阻的位置与探针相对应,该电阻与该探针具有一随镜头模组相对于套筒移动的接触点;及一测量单元,该测量单元分别与该探针及该电阻一端相电连接,形成一测量电阻与探针接触点到电阻与该测量单元接触端的电阻值的回路。
相较已知技术,所述数码相机模组的测量装置实时监测该镜头模组在套筒中的位置,便携式电子装置即可通过该测量装置输出的镜头模组位置信号精确控制镜头模组的移动。

图1是本发明数码相机模组的分解立体图,其中测量单元图未示;图2是本发明数码相机模组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数码相机模组适用于移动电话、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ce,即个人数字助理)等便携式电子装置。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该数码相机模组包括一镜头模组10、一套筒20及一测量装置30。该镜头模组10收容在该套筒20内且可由相机的致动器驱动而在套筒20内轴向移动。该测量装置30用于测量镜头模组10在套筒20内的位置,其包括至少一设置在镜头模组10上的探针31、一设置在套筒20上的条形电阻33、及至少一与探针31及条形电阻33一端相电连接的测量单元35。
该镜头模组10包括一镜筒11、至少一镜片13及一红外光滤波片14。该镜筒11呈半封闭中空圆筒状,其一端固定有一盖体12,该盖体12上开有一入光孔121。该入光孔121内嵌设有一透明板122,以封闭该镜筒11避免粉尘等杂质进入镜筒11内。该镜片13收容在镜筒11内,且其与入光孔121相对应。该红外光滤波片14收容在镜筒11中且其接收镜片13射出的光线。该红外光滤波片14用于滤除来自被摄物反射到镜筒11内的光线中多余的红外线,以提高成像品质。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镜筒11外壁轴向环绕间隔开设有三个卡槽15。
该套筒20呈中空筒状,其具有一内壁21,该内壁21围成一用于收容镜头模组10的容置部23。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套筒20内壁21轴向间隔开设有三个条形容置槽25,且该容置槽25的位置与镜头模组10的卡槽15相对应。
该测量装置30的探针31是以导电材料制成,其可以采用胶水粘合的方式固定在卡槽15中,且该探针31具有一突出于镜筒11外壁的探测部311。该测量装置30的电阻33可以采用胶水粘合的方式固定在容置槽25中,且该电阻33与探针31的探测部311相接触。该测量装置30的测量单元35可为一欧姆表,该测量单元35分别与探针31及电阻33一端相电连接,从而形成一测量探针31的探测部311与电阻33接触点到电阻33与测量单元35电连接端之间的电阻值的回路。该测量单元35还具有一信号输出端(图未示),该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该测量单元35测量到的电阻值。
使用时,该数码相机模组的测量装置30的测量单元35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微控制器(即Micro Controller Unit)以将电阻值信号传送到该微控制器。该微控制器可根据不同的电阻值计算出镜头模组10在套筒20内相应的位置。
工作时,该镜头模组10在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致动器驱动下轴向在套筒20内移动,该探针31即相对于电阻33移动,则探针31的探测部311与电阻33接触点到电阻33与测量单元35连接端之间的电阻值随之发生变化,该测量单元35测量出电阻值并将该信号传送到微控制器。如此该镜头模组10在套筒20中的位置即可由微控制器实时监测。该微控制器可根据该镜头模组10的位置控制致动器对该镜头模组10的驱动,则在自动对焦时可以更精确的控制镜头模组10的位移,提高成像品质。
在本较佳实施方式中,该测量单元35可同时测量位于同一平面上三点的电阻值。微控制器根据该三个电阻值的大小,可以判断该镜头模组10在移动过程中的倾斜状况。
权利要求
1.一种数码相机模组,包括一套筒和一收容在该套筒内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镜头可在套筒内轴向移动;该数码相机模组进一步包括一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包括至少一设置于镜头模组上的探针,该探针可导电;至少一设置于套筒上的电阻,且该电阻的位置与探针相对应,该电阻与该探针具有一随镜头模组相对于套筒移动的接触点;和一测量单元,该测量单元分别与该探针及该电阻一端相电连接,形成一测量电阻与探针接触点到电阻与该测量单元接触端的电阻值的回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还具有一探测部,该探针通过该探测部与电阻相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码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模组包括一镜筒,该镜筒外壁间隔设有三个用以容置探针的卡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码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的探测部突出于镜筒外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码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内壁设有三个容置电阻的条形容置槽,其位置与镜筒的卡槽相对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单元为一欧姆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单元具有一信号输出端,用以传送该测量单元测量的电阻值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微处理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码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根据其接收的电阻值信号计算镜头模组在镜筒中的对应位置。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码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至少一收容在镜筒内的镜片及一红外光滤波片。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码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呈半封装筒状,其一端由一盖体封闭,该盖体上开设有一入光孔,该入光孔内嵌设有一透明板。
全文摘要
一种数码相机模组,包括一套筒、一镜头模组及一测量装置。该镜头模组收容在套筒内,且可在套筒内轴向移动。该测量装置包括至少一设置在镜头模组上的探针,该探针可导电;至少一设置在套筒上的条状电阻,且该条状电阻的位置与探针相对应,该电阻与该探针具有一随镜头模组相对于套筒移动的接触点;及一测量单元,该测量单元分别与该探针及该电阻一端相电连接,形成一测量电阻与探针接触点到电阻与该测量单元接触端的电阻值的回路。
文档编号H04N5/232GK1940618SQ20051010009
公开日2007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30日
发明者蔡坤荣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