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27888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电话功能的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传真、扫描仪、复印机以及打印机功能的传统多功能装置,例如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特开平-11-69046中所公开的多功能装置,通常包括成像单元;以及设置在该成像单元顶部的图像读取单元;盖子,可以打开用以安装或者拆除处理单元;以及设置在成像单元与图像读取单元相反的表面上的听筒。由于这种结构不需要占用成像单元等侧面的额外空间用以设置听筒,因此该成像装置可以变得更紧凑。
然而,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号特开平-11-69046所公开的多功能装置中,听筒和盖子设置在该装置的同一表面,由于需要用于安装听筒的区域,因而使盖子的表面区域减小。因此,经由开口安装和拆除处理盒开口的空间也变得更小。而且,如上所述,当面对图像读取单元将盖子设置在成像单元的表面时,在盖子打开和关闭时图像读取单元会对盖子产生妨碍,从而阻碍了用于安装或者拆除处理盒的操作。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至少具有电话的功能,并且其结构有利于处理盒的安装和拆除操作,同时能够使该装置变得更加紧凑。
为了实现上述和其他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成像单元、壳体和听筒座的成像装置。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成像单元包括带有耗材单元的处理单元。壳体容纳该处理单元。壳体具有顶面、底面、连接顶面和底面的至少一个侧面、以及能够打开和关闭的盖子。盖子设置在上述侧面。当盖子打开时,处理单元可从壳体上拆离。支撑听筒的听筒座设置在顶面上或者其上方。在垂直底面的竖直方向上,听筒座与壳体以重叠方式设置。


通过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将会更加明显,其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多功能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图1中的多功能装置的侧剖面图;图3是前盖打开时的多功能装置的透视图;图4是前盖打开且处理单元已经拆除时的多功能装置的透视图;图5是多功能装置的主视图;图6是多功能装置的俯视图;图7是多功能装置的侧视图;图8是表示多功能装置内部结构的透视图;以及图9是根据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变形的多功能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照图1至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成像装置。
根据此优选实施例的成像装置是一个多功能装置1,其具有打印机功能、电话功能、传真功能等。图1是根据此实施例的多功能装置1的透视图。如图1所示,多功能装置1包括容纳记录单元2和读取单元100的装置主体1a。记录单元2容纳供纸单元21和成像单元22(二者均在图2中示出),并且包括设置在其顶面上的出纸盘2a。读取单元100离开出纸盘2a上方一定距离设置在记录单元2的顶部。
在此优选实施例中,“处理单元”表示包括用于形成图像的集成部件的组件。处理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耗材单元,其用来根据电子照相处理形成图像,例如图像携带部件;显影辊或者其他显影装置;纸张除尘装置,调色剂回收装置,或者其他清洁装置;以及Scorotron充电器或者其他充电装置。以下的描述包括这种处理单元的一个例子。
在以下描述中,“竖直方向”是指当多功能装置1放置在水平表面时相对于多功能装置1的竖直方向,因此“上”是指沿该竖直方向向上,“下”是指沿该竖直方向向下。而且,“横向”是指垂直于该竖直方向并且垂直于送纸方向的方向。而且,“右前方向”是指与该竖直方向和该横向两者都垂直的方向,因此,“前”表示多功能装置1上设置有以下描述的盖子2c的一侧,“后”是指与该前侧相反的一侧。以下的描述会遵循这些规定。
接下来,将参照图2描述记录单元2的结构。图2是沿着进给辊25等的轴的方向的多功能装置1的侧剖面图。在图2中,多功能装置1的方向被设置为前侧面向右方、后侧面向左方。
记录单元2配置有壳体20,其容纳用于将纸提供到成像单元22的供纸单元21,成像单元22用于在由供纸单元21等提供的纸张上形成指定的图像。出纸盘2a设置在成像单元22的上方,用于在成像单元22已经在纸张上形成图像以后,接收和存放从成像单元22输出的纸张。
供纸单元21包括纸盒9;压纸板23;捡拾辊24;进给辊25;分离垫26;压紧辊27;纸张除尘辊28;一对对位(registration)辊29;以及导向部件30。导向部件30沿进给辊25的外周形成弧形。
从纸盒9的前端向前提供的纸张通过捡拾辊24、进给辊25以及压紧辊27沿着导向部件30被引导,然后朝向多功能装置1的后方改变路线,并且被输送到设置在纸盒9上方的成像单元22中。
纸盒9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20的下部,其中容纳多张堆叠的纸张。纸盒9可以从多功能装置1的前侧拉出,用以在其中装载更多的纸。当纸盒9从多功能装置1中拉出时,供纸单元21在位于进给辊25和分离垫26之间的位置分离。更具体地说,压紧辊27、分离垫26、以及设置在分离垫26下侧的弹簧31与纸盒9一起被拉出。
压纸板23距离进给辊25最远的端部(后端)可枢轴转动地支撑在纸盒9中,以使距离进给辊25最近的端部(前端)可以垂直移动。
捡拾辊24位于纸盒9前端的上方,用以接触堆叠在纸盒9中的纸张最顶部的一张。捡拾辊24起到的作用是将纸张拾起并送至进给辊25可以传送该纸张的位置(位于进给辊25与分离垫26之间的位置)。
分离垫26与进给辊25面对面设置。设置在分离垫26下侧的弹簧31将分离垫26压向进给辊25。分离垫26起到避免将多张重叠的纸张提供到图2中虚线L表示的传送路径上的作用。
因此,由捡拾辊24拾起的纸张接触到进给辊25和分离垫26。此时,当捡拾辊24将多张纸提供给分离垫26时,分离垫26将对纸张产生适当的摩擦力,用以限制除了最顶部的一张以外的所有纸张。所以,进给辊25可以一次只供给一张纸。在图2中,附图标记W只表示从多功能装置1中输出的纸张。在图2中没有示出穿过多功能装置1传送的纸张和容纳在纸盒9中的纸张。
进给辊25在与进给辊25相对的压紧辊27的配合下传送纸张,以使纸张改变大约180°方向并传送给对位辊29。在纸张到达对位辊29之前,纸张除尘辊28将灰尘从纸上除去。
一对对位辊29起到的作用是纠正沿纸张传送路径传送纸张的未对准情况。这可以使用设置在进给辊25附近用于探测纸张的位置传感器(未示出);和根据位置传感器的探测计时,用于控制何时驱动和暂停对位辊29的控制系统(未示出)来实现。
具体地说,当图像传感器没有探测到由进给辊25传送的纸张的最前边时,控制系统驱动对位辊29;当位置传感器探测到纸张的最前边时,暂停对位辊29。在纸张接触到对位辊29并且变松弛以后,控制装置再次开始驱动对位辊29,用以将纸张传送给成像单元22。
手动送纸口8形成在多功能装置1的前侧,稍稍高于纸张进给辊25,以使纸张可以直接穿过多功能装置1的前侧送至对位辊29。因此,不需要将纸张装载在纸盒9中即可将纸张提供给传送路径。
成像单元22具有前面部件22a和顶面部件22b,并且容纳有扫描单元40;处理单元41;定影单元42等。扫描单元40设置在壳体20的顶部,并且包括激光发射单元(未示出);可旋转设置的多角镜44;用于驱动多角镜44旋转的多角镜电动机43;透镜45和46;以及反射镜47和48。激光发射单元根据规定的图像数据发射激光束。沿着由图2中点划线所表示的路径,激光束按顺序穿过(或被其反射)多角镜44;透镜45;反射镜47;透镜46以及反射镜48。激光束以高速扫描的方式照射在后述的处理单元41中的感光鼓52表面上。
记录单元2中形成有容纳部2b,其在出纸盘2a下方,用于容纳处理单元41。容纳部2b在壳体20的前侧开口。在容纳部2b的开口上设置有能够打开和关闭的盖子2c。通过打开盖子2c,处理单元41可以安装到记录单元2的主体中或者从其上拆除。
处理单元41包括鼓盒50以及显影盒51。在处理单元41与扫描单元40之间形成有一个空间。
鼓盒50包括感光鼓52;Scorotron充电器;转印辊54;以及纸张除尘装置33。显影盒51包括显影辊55;厚度调节刀片56;调色剂供应辊57;以及调色剂盒58。显影盒51可拆除地安装在鼓盒50上。
旋转轴59设置在调色剂盒58的中央。搅拌器60支撑在旋转轴59上并且可以沿箭头表示的方向(图2中顺时针方向)旋转。调色剂供应开口61设置在调色剂盒58的后侧。搅拌器60搅拌调色剂盒58中的调色剂,从而通过调色剂供应开口61排出一些调色剂。
调色剂供应辊57设置在调色剂供应开口61的后侧并且能够沿图2中的逆时针旋转。显影辊55与调色剂供应辊57面对面设置,并且也能够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调色剂供应辊57和显影辊55相互挤压接触,以使它们中的每一个都被压缩到某一程度。
调色剂供应辊57设置有由导电的泡沫材料制成的辊覆盖的金属辊轴。显影辊55设置有由不具有磁性的导电橡胶制成的辊覆盖的金属辊轴。更具体地说,显影辊55的辊部由包括细小碳粒子等的导电聚氨酯橡胶或者硅橡胶制成,其表面涂覆有包括氟的聚氨酯橡胶或者硅橡胶。在显影操作期间,显影偏压提供给显影辊55。
厚度调节刀片56靠近显影辊55设置。厚度调节刀片56设置有由金属片簧部件制成的主刀片部件;和设置在主刀片部件末端的挤压部62。挤压部62具有半圆形截面并由绝缘硅橡胶制成。厚度调节刀片56支撑在显影盒51上,以使主刀片部件的弹力使挤压部62挤压接触显影辊55。
通过搅拌器60的旋转从调色剂供应开口61排出的调色剂通过调色剂供应辊57的旋转提供给显影辊55。此时,调色剂在调色剂供应辊57和显影辊55之间通过摩擦而被充以正电荷。当显影辊55继续旋转,供应给显影辊55表面的调色剂通过厚度调节刀片56的挤压部62与显影辊55之间,在此位置调色剂进一步摩擦起电并且变平整,使得在显影辊55上附着了厚度一致的薄层。
感光鼓52设置在显影辊55后侧的位置上,并且能够沿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同时与显影辊55面对面。感光鼓52包括接地的主鼓体;以及由聚碳酸酯等带有正电性的感光层制成的表面层。主电动机(未示出)产生用于驱动感光鼓52旋转的原动力。
充电器53设置成与感光鼓52相对,但是与其分开一段预定的距离,并且沿感光鼓52的径向位于水平线上方大约30°的位置。充电器53为正向充电的Scorotron充电器,其具有由钨等材料制成的充电丝,从该充电丝产生电晕放电。充电器53起到的作用是使感光鼓52的整个表面带有均匀的正电荷。
当感光鼓52旋转时,充电器53使感光鼓52的整个表面带有均匀的正电荷。随后,扫描单元40以高速扫描的方式发射激光束,用以根据规定的图像数据,在感光鼓52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
接下来,当显影辊55旋转时,显影辊55表面携带的带正电荷的调色剂接触到感光鼓52,并且被提供给带正电荷的感光鼓52表面上被激光束曝光并因此具有较低电势的区域。这样,感光鼓52上的潜像通过反向显影过程(reverse development process)显影成可见图像。
转印辊54可旋转地支撑在鼓盒50中位于感光鼓52下方的位置。转印辊54能够沿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同时与感光鼓52面对面。转印辊54设置有由具有离子导电性的橡胶材料制成的辊覆盖的金属辊轴。在转印操作期间,正向转印偏压提供给转印辊54。因此,当纸张通过感光鼓52和转印辊54之间时,感光鼓52表面携带的可见图像将转印到纸张上。纸张除尘装置33包括与感光鼓52面对面设置的刷部件。在调色剂图像已转印以后,纸张除尘装置33除去沉积在感光鼓52表面的任何纸张灰尘。
定影单元42设置在处理单元41纸张输送方向(向后)的下游。定影单元42包括其上形成有齿轮的定影辊63;与定影辊63挤压接触的加压辊64;以及恒温器65。
定影辊63由金属制成并且包括用于产生热量的卤素灯。弹簧66设置在加压辊64的下侧,用于将加压辊64压向定影辊63的旋转轴,以使加压辊64与定影辊63或者纸张紧密接触。加压辊64与定影辊63同步旋转。
恒温器65为双金属恒温器,例如,其起到的作用是根据定影辊63产生的热量打开或关闭用来加热定影辊63的加热器的电源。这样,恒温器65可以避免定影辊63被加热到过高的温度。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定影单元42中,当纸张通过定影辊63与加压辊64之间时,在处理单元41中转印到纸张上的调色剂由定影辊63中产生的热量以及由加压辊64提供的挤压力进行定影。在定影过程以后,定影辊63沿着通向位于记录单元2顶面的出纸盘2a的输出路径传送纸张。输出路径由导向部件67和68组成。一对出纸辊69设置在输出路径的顶部,用于将纸张输出到出纸盘2a上。
读取单元100设置在成像单元22的上方,更具体地说,位于记录单元2的出纸盘2a的上方,以使读取单元100的底面100a与出纸盘2a相对并且将其覆盖。
如图2所示,读取单元100包括送稿盘103;文件输出盘102,以及文件传送路径M。装载在送稿盘103中的原稿X沿着该传送路径从送稿盘103被引导到文件输出盘102。为了与沿着文件传送路径M通过驱动机构传送的原稿X相对,紧凑型图像传感器(CIS)71沿着文件传送路径设置。在图2中,附图标记X只表示已输出的原稿。
文件捡拾辊79相对于文件传送方向设置在文件传送路径M的上游端,用于沿着文件传送路径M一次一张地引导装载在送稿盘103中的原稿X。进给辊74和压紧辊75相互面对面地设置在文件捡拾辊79下游的文件传送路径M上。进给辊74设置在可以接触到原稿底面的位置,同时压紧辊75设置在上部读取单元105的底面一侧。当上部读取单元105关闭(向后旋转)时,压紧辊75压靠进给辊74的顶部。加压辊76也沿着文件传送路径M设置在与CIS71相对的位置,用于在原稿通过此区域时,将原稿压靠在CIS71上。
CIS71为线性传感器,其在垂直于原稿X的传送方向的方向上延伸(垂直于图2表面的方向)。CIS71包括沿CIS71延伸方向排列的多个光电二极管(未示出);以及用于将强光投射到原稿X上的光源(未示出)。被原稿X反射的光被光电二极管接收,并且代表原稿X中每个象素的反射光的光密度(亮度)被转换成电信号。读取单元100包括A/D转换器(未示出),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数字数据,从而将原稿X上形成的图像读取成图像数据。
设置在读取单元100顶部的上部读取单元105设有数字键107(如图3);以及具有各种功能键等的控制面板106。按压这些键用以进行多种由读取单元100执行的操作。
在此实施例中,用于安装和拆除纸盒9、安装和拆除处理单元41、取回出纸盘2a上输出的纸张、以及取回文件输出盘103输出的纸张的所有操作在多功能装置1的装置主体1a的前侧进行。使用户能够在同一侧拿到纸盒9、处理单元41、纸张、以及原稿大大提高了操作性。
接下来,将参照图3至图8,对听筒座的结构进行描述。图3是当盖子2c处于打开状态时,多功能装置1的透视图。图4是当盖子2c打开并且处理单元已经拆除时,多功能装置1的透视图。图5是多功能装置1的主视图。图6是多功能装置1的俯视图。图7是多功能装置1的侧视图。图8是多功能装置1内部结构的透视图。应该注意到,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中省略了听筒的螺旋线。
盖子2c在此优选实施例中可以在记录单元2的前表面22a(图5)打开和关闭,用于露出或者覆盖其中设置有处理单元的容纳部2b。由于盖子2c设置在记录单元2的前表面22a,所以在此结构中,可以为盖子2c分配更大区域。如图5的主视图和图6的俯视图所示,听筒座121设置在记录单元2的顶部。听筒120可以搁置在听筒座121中。如图7所示,听筒座121设置有与记录单元2在竖直方向上重叠的上座部122和下座部124。
换句话说,听筒座121设置在记录单元2的顶部,以使由听筒座121占据的区域与由记录单元2占据的区域在竖直方向上重叠。由于这种结构,整个装置在垂直于竖直方向的方向(例如横向)上可以变得更紧凑。而且,由于几乎是在成像单元22前面部件22a的整个宽度上设置盖子2c,所以整个装置能够变得更紧凑,同时可以确保有更大的用于设置盖子2c的区域。
具体地说,听筒座121设置记录单元2的竖直边界中,即,当在俯视图中观察时,听筒座121落入由记录单元2占据的区域中。因此,听筒座121不会从记录单元2前、后、左、右方向伸出,从而使整个装置变得更加紧凑。当听筒120安装在听筒座121中时,听筒120也落入由记录单元2在竖直方向占据的区域中。
如图5和图6所示,听筒座121设置在多功能装置1横向一侧装置主体1a的顶面上。读取单元100设置在装置主体1a顶面的一个区域中,该区域设置在设置听筒座121的区域之外。因此,读取单元100和听筒座121可以有效地排列在装置主体1a的顶面上。
如图7所示,听筒120具有下端部120a和前端部120b。盖子2c具有顶端部2d和后端部2e。听筒120安装在听筒座121中,以使听筒120的下端部120a相对于竖直方向位于盖子2c的顶端部2d的上方,同时听筒120的前端部120b相对于前后方向位于盖子2c的后端部2e后方。螺旋线126从听筒120的一端延伸。
如图7所示,螺旋线126的一端连接到听筒120的下端附近,同时另一端连接到装置主体1a的后端。当听筒120安装在听筒座121中时,螺旋线126通过适当的拉力连接在听筒120与装置主体1a之间,从而不与放置成像装置1的底面接触。
这种结构使得难以在听筒120的前方伸长螺旋线126,从而避免螺旋线126对设置在听筒座121前方的盖子2c产生妨碍。具体地说,这种结构避免了当在关闭盖子2c时,螺旋线126卷入盖子2c中。通过在听筒120与盖子2c的顶端之间相对于竖直方向设置适当的距离,还可以避免听筒120对盖子2c产生妨碍。
如图8所示,驱动力传递机构131(在图8中部分示出)设置在听筒座121的下方,用于将来自读取单元100的电动机(未示出)的驱动力传递给用于读取图像而设置的各种部件(文件捡拾辊79、压紧辊75、进给辊74、加压辊76等)。驱动力传递机构131包括多种齿轮或者其它传动装置,用于将驱动力传递给文件捡拾辊79、压紧辊75、进给辊74、加压辊76。
驱动力传递机构132也设置在听筒座121的下方,用于将来自记录单元2的电动机的驱动力传递给记录单元2的各种部件(感光鼓52、转印辊54、对位辊29、显影辊55、调色剂供应辊57等)。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地使用听筒座121下方的空间。驱动力传递机构132包括多种齿轮或者其它传动装置,用于将驱动力传递给感光鼓52、转印辊54、对位辊29、显影辊55、调色剂供应辊57等。
控制电路板130也设置在听筒座121的下方,用于电控制记录单元2,从而进一步有效使用听筒座121下方的空间。在此优选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板130设置有高电压电路板,其能够产生供充电器53等使用的高电压,但是并不局限于这种结构。例如,控制电路板可以设置有用于产生至少一个恒定的低电压(例如24V)的低电压电路板,或者可以设置有ASIC、各种储存装置等用于控制记录单元2中的部件。
在根据此优选实施例的多功能装置1中,记录单元2具有顶面部22b。用于接收输出纸张的出纸盘2a面对读取单元100设置在记录单元2的顶面部22b上。如上所述,由于盖子2c设置在记录单元2的前表面,所以在输出纸张或者出纸盘2a不对盖子2c的打开和关闭操作产生妨碍的情况下,形成图像以后输出的纸张可以堆叠在预定位置。
在此优选实施例中,文件输出盘102设置在读取单元100中,用于在读取图像以后接收已经输出的文件。如上所述,由于盖子2c设置在记录单元2的前表面,所以在输出的文件或者文件出纸盘102不对盖子2c的打开和关闭操作产生妨碍的情况下,读取图像以后输出的文件可以堆叠在预定位置。更具体地说,出纸盘2a设置在记录单元2的顶面部22b上,文件输出盘102设置在位于出纸盘2a上方的位置。换句话说,图像形成单元22、出纸盘2a以及文件输出盘102以竖直的排列方式堆叠。
为了提高操作性,控制面板106设置在读取单元100的顶面上。另一方面,盖子2c设置在记录单元2的顶面上。因此,控制面板106与盖子2c相互不可能产生妨碍。
用于覆盖文件传送路径M顶部的上部读取单元105能够绕旋转轴(未示出)在文件传送路径M上方旋转打开和关闭,如图2中点划线的虚线所示。因此,上部读取单元105形成文件传送路径M的顶壁,并绕沿横向延伸的轴打开和关闭。如上所述,由于盖子2c设置在记录单元2的前表面,所以盖子2c的打开和关闭操作不会妨碍上部读取单元105的打开和关闭操作。
虽然参照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各种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修改和变形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来限定。
在以上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中,螺旋线126连接到听筒120的纵向端。然而,可以将螺旋线126连接到如图9所示的螺旋线126的一侧(横向的外侧)。这种结构能够进一步防止螺旋线126与盖子2c之间的干扰。
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成像装置采用电子照相处理(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然而,为了形成图像,还可以采用其它的处理。例如,成像装置可以采用喷墨处理或者热转印色带(heat-transferring ribbon)处理。当采用喷墨处理时,处理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墨盒。当采用热转印色带处理时,处理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墨带的色带盒。
权利要求
1.一种成像装置,包括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成像单元,所述成像单元包括带有耗材单元的处理单元;容纳所述处理单元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顶面、底面、连接到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的至少一个侧面、以及能够打开和关闭的盖子,所述盖子设置在所述侧面,其中当所述盖子打开时,可以将所述处理单元从所述壳体拆离;以及支撑听筒的听筒座,所述听筒座设置在所述顶面上或者其上方,其中所述听筒座和所述壳体以重叠的方式设置在垂直于所述底面的竖直方向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成像单元使用电子照相处理形成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听筒座的区域在竖直方向落入所述壳体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盖子沿着所述侧面的整个宽度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出纸盘,其在图像已经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上以后,接收输出到所述壳体外部的所述记录介质,所述出纸盘设置在所述顶面上或其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从原稿中读取图像的图像读取单元,所述图像读取单元设置在所述顶面上或者其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出纸盘,其在图像已经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上以后,接收输出到所述壳体外部的所述记录介质,所述出纸盘设置在所述顶面上或者其上方,其中所述图像读取单元与所述出纸盘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图像读取单元包括文件托盘,其在图像已经被所述图像读取单元读取以后,接收从所述图像读取单元输出的所述原稿,所述文件托盘设置在所述顶面上或者其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出纸盘,其在图像已经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上以后,接收输出到所述壳体外部的所述记录介质,所述出纸盘设置在所述顶面上或者其上方,其中所述文件托盘设置在所述出纸盘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容纳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盒,所述记录介质盒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其中用于安装和拆除所述记录介质盒、安装和拆除所述处理单元、取回从所述出纸盘输出的所述记录介质、以及取回从所述文件托盘输出的原稿的操作都在所述壳体的相同一侧进行。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控制面板,通过所述控制面板输入用于形成图像的操作,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所述图像读取单元的顶面上或者其上方。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图像读取单元包括上部读取单元和下部读取单元,在所述上部读取单元与下部读取单元之间形成有使文件沿其传送的文件传送路径,其中所述上部读取单元能够打开,用以露出所述文件传送路径。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顶面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布置在所述顶面的宽度方向,其中所述听筒座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上或者其上方,而所述图像读取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上或者其上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单元,产生用于驱动所述成像单元的驱动力;以及第一驱动力传递机构,将所述驱动力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传递到所述成像单元;其中所述壳体具有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第一空间和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第二空间,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一驱动力传递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单元,产生用于驱动所述图像读取单元的驱动力;以及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将所述驱动力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传递到所述图像读取单元;其中所述壳体具有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第一空间和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第二空间,其中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电控制所述成像单元的控制电路板,其中所述壳体具有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第一空间和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第二空间,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听筒,其由所述听筒座支撑;以及螺旋线,其具有连接到所述听筒的第一端和连接到所述壳体的第二端,所述螺旋线连接在所述听筒与所述壳体之间,其中所述听筒上最靠近所述盖子的部分设置在所述盖子顶端的上方。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听筒,其由所述听筒座支撑;以及螺旋线,其具有连接到所述听筒的第一端和连接到所述壳体的第二端,所述螺旋线连接在所述听筒与所述壳体之间,其中所述盖子向前打开,所述听筒上最靠近所述盖子的部分位于所述盖子上最靠近所述听筒的部分的后方。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听筒,其由所述听筒座支撑;以及螺旋线,其具有连接到所述听筒的第一端和连接到所述壳体的第二端,所述螺旋线连接在所述听筒与所述壳体之间;其中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侧面相邻的第二侧面,并且所述第一端连接到所述听筒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反的部分。
全文摘要
一种成像装置,包括成像单元、壳体和听筒座。成像单元包括带有耗材单元的处理单元。壳体容纳所述处理单元。壳体具有顶面、底面、连接到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的至少一个侧面、以及能够打开和关闭的盖子。盖子设置在所述侧面。当盖子打开时,处理单元可以拆离所述壳体。支撑听筒的听筒座设置在所述顶面上或者其上方位置。听筒座和所述壳体沿垂直于所述底面的竖直方向以重叠的方式设置。
文档编号H04M1/02GK1783932SQ20051012438
公开日2006年6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30日
发明者野边博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