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74415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扬声器。
背景技术
图3是现有的扬声器的局部剖面图。现有的扬声器如图3所示,具有 如下结构将可移动地配置于磁路1A的音圈体2A连接于振动膜3A的内 周端,将振动膜3A的外周端通过折环4A连接于支架5A上,进一步将此 振动膜3A的背面通过悬挂托架6 A和折环7 A连接于支架5A上。而 且,使折环4A和折环7 A的突出形状呈相反的方向,从而使得振动膜3A 的上下振幅成上下对称,以减少扬声器的失真。
另外,作为与本申请的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文献信息已知的有,例 如,专利文献l。
上述图3所述的扬声器使用用于坚固地支撑振动膜3A的悬挂托架, 从而重量变大,作为用于提供输出功率大的低音时不会成为大问题。但是 作为用于提供中高音时,由于大重量而会引起驱动效率下降的问题。
专利文献1:特幵2004—73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能够提高驱动效率的低失真扬声器。
为此本发明包括支架;被支撑于此支架的磁路;相对于上述磁路中 设置的磁隙可移动地被配置的音圈体;振动膜,其外周端部通过第一折环 连接于支架,其内周端部连接于音圈体;定心支片,其设置在比此振动膜 更靠近上述磁路一侧,其内周端部连接于上述音圈体,定心支片的外周端 部通过第二折环连接于上述支架,并且,此第二折环具有向振动膜一侧或 者其相反侧突出的结构,定心支片具有向振动膜一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和 向着与此第一突出部相反方向突出的第二突出部交替着重复多次存在的结 构,并且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为大小不同的形状,在这些第一、第二 突出部中形状小的突出部的突出方向与上述第二折环的突出方向为同一方向。
通过此结构,能够控制扬声器的失真的同时,可以通过减轻重量提高 驱动效率,从而也可以适用于中高音。


图l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剖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3是现有的扬声器的局部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磁路
2音圈体
3振动膜
4第一折环
5支架
8磁隙
10定心支片
10a第一突出部
10b第二突出部
11第二折环
12结合体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示意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剖面图。被配置
于碗状的支架5的底部中央的磁路1,由圆板状磁铁la、圆板状的板lb、 以及圆筒状的磁轭lc组合并粘合而形成。在磁轭lc的侧壁的内侧面与板 lb的外侧面之间,形成有在磁路1上的朝向其上面侧而开口的圆筒状的磁 隙8。而且,音圈体2为,在圆筒状的主体2a的外周部上缠绕有线圈2b 的结构,其相对于磁隙8可上下方向移动地被配置,从而其为使连接于音圈体2的上部外周部分的薄盘状的振动膜3振动的结构。另外,音圈体2 的上端部分上设有用于防尘的防尘罩。
振动膜3是扬声器作为发音源的部分,以兼顾高刚性和内部损耗的纸 浆及树脂作为主要的材料,其外周端部通过向上方突出的第一折环4连接 于支架5的开口端部分,且其内周端部分通过粘合剂3a被固定于音圈体2 的主体2a外周侧。另外,第一折环4是以不对振动膜3增加移动负荷的聚 氨酯橡胶、发泡橡胶、SBR橡胶或布等的材料形成。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扬声器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定心支片10如图1、图2所示,其内周端部通过粘合剂2c粘合固定 在比音圈体2主体2a外周侧的振动膜3固定部更靠近于磁路1的一侧,外 周端部通过与定心支片10相独立的第二折环11而连接于支架5上。另 外,此定心支片10为波形板形状的环结构,具有对应于音圈体2的移动 而可伸縮的结构的,并且与设置于振动膜3的第一折环4相同,由不给振 动膜3增加可动负荷的聚氨酯橡胶、发泡橡胶、SBR橡胶或布等的材料形 成。
对上述第二折环ll和定心支片IO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如下。首先第二 折环11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朝着与振动膜3相反的方向突出的结构。而且, 定心支片IO具有,向着振动膜3—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10a和向着与此第 一突出部10a相反的方向突出的第二突出部10b交替着重复多次存在的结 构。进一步,使第一突出部10a和第二突出部10b的大小不同,在本实施 方式中使第一突出部10a比第二突出部10b大。
而且,第二折环ll的突出方向为,与比第一突出部10a还小的第二突 出部10b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从而可以控制扬声器的失真。这个理由 在后面详细叙述。
以上的结构中,通过在音圈体2的线圈2b上施加音频信号,与磁隙8 的磁场进行反应后,使得音圈体2可在上下方向移动,通过此移动振动膜 3被振动,由此从扬声器发出声音来。特别是,通过在定心支片10的外周 端部上设置第二折环11来控制扬声器的失真,进而可以提高扬声器的驱 动効率。
以前,定心支片10的内外两端被连接于支架5和音圈体2上,其是控制音圈体2移动时的摆动(mling)的。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易跟随音圈体 2的移动,定心支片具有向着振动膜3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10a和向着与 此第一突出部10a相反的方向突出的第二突出部10b交替着重复多次地存 在的结构。通过这样的结构来获得弹性。
这样,通过使定心支片IO为分别具有多个第一突出部10a和多个第二 突出部10b的环状的波形板形状,当音圈体2的振幅大小为较小时,此定 心支片10不会成为对音圈体2移动的大负荷;但是随着音圈体2的振幅大 小的增大,负荷会增大。
可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将定心支片10的外周部通过第二折环11 连结于支架5上的。这样的话,音圈体2的移动幅度变大,而定心支片IO 的负荷变大时,第二折环ll被施加应力,相应于此应力,第二折环11发 生弹性变形。
从而,即使这样音圈体2的振幅大小变大,由于定心支片IO,其振幅 很难受阻碍,能控制驱动效率的低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音圈体2是通过第一折环4、以及由定心支 片IO和第二折环ll构成的结合体12这两个支撑体在上下方向支撑着。而 且,为了提高振动膜3的驱动效率,第一折环4是将其厚度变薄而减轻重 量,从而减轻振动膜3和第一折环4的总重量。通过这样,实现提高振动 膜3的驱动效率的结构。
但是,由于使第一折环4薄时音圈体2的支撑强度会下降,据此使第 二折环11厚于第一折环4,以防止音圈体2的支撑强度下降。从而,由定 心支片IO和第二折环11形成的结合体12的弹性模量比第一折环4的弹性 模量还大(硬)。
根据以上的结构,音圈体2主要通过定心支片IO和第二折环11的结 合体12支撑。从而,为了控制振动膜3上下移动的失真,有必要使定心 支片IO和第二折环11的结合体12的上下负荷尽量达到相同的状态。
在此,对图2所示的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定心支片10的形状进行研究。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如下结构。向着振动膜3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 10a和向着与此第一突出部10a相反的方向突出的第二突出部10b交替着重复多次地存在。
在这样的形状下,考虑了种种特性,其结果为,使第一突出部10a的 大小大于第二突出部10b的情况下,使上述第二折环11向着与小的第二突 出部10b相同的方向突出,具体地讲,使其向着与振动膜3相反的一侧突 出。这样可以得到如下的优点。
艮P,使第二突出部10b小于第一突出部10a时,对定心支片10来说, 其容易向着振动膜3 —侧发生弹性变形,而不易向着与振动膜3相反的一 侧发生弹性变形。
在此,为了对这样在与振动膜3相反的一侧不易发生弹性变形的定心 支片10的弹性进行补偿,使此第二突出部10b的突出方向与第二折环11 的突出方向为同一方向。即,使第二突出部10b和第二折环ll都成为向着 与振动膜3相反的方向突出的形状。
总之,不管是第二折环11还是第一突出部10a、第二突出部10b,都 在突出方向上易发生弹性变形,因此使第二突出部10b小于第一突出部 10a的结果,能将向着振动膜3相反一侧不易发生弹性变形的情况,通过 第二折环ll来进行补偿。
其结果,定心支片IO和第二折环11的结合体12向上下方向的弹性变 形负荷之差变小,由此可控制扬声器的失真。
当然,使第一突出部10a小于第二突出部10b的情况下,为了补偿第 一突出部10a的弹性,使第二折环11的突出方向和第一突出部10a—起向 着与振动膜3相反的方向突出。这样也能具有同样的优点。
根据以上的结果,振动膜3的上下振幅大致成上下对称,可以降低扬 声器的失真,而且使第一折环4减轻重量。因此用作中高音,也能成为驱 动效率高的扬声器。
另外,如此将定心支片IO通过第二折环11连结于支架5上的结构, 如前面叙述,音圈体2的冲程在小于某一程度时通过波形板形状的定心支 片10可以确保功率线性的直线性。而且,在音圈体2的冲程超出某一程 度而不宜确保其直线性的情况下,通过第二折环11的弹性补偿其直线 性。因此,优选将第二折环11的弹性模量设定为比定心支片10的弹性模 量大(硬)。而且,优选设定定心支片IO和第二折环11分别具有不同的弹性模 量,相应于音圈体2的冲程,两者能独立起作用。也就是说,在定心支片 IO和第二折环ll之间,更具体地在定心支片IO和第二折环11的连接部 分,将该部分的弹性模量设定成大于(硬于)定心支片10及第二折环11 的弹性模量,从而能确保两者的独立性。
另外,为了将定心支片IO和第二折环11的连接部分的弹性模量设定 为大于(硬于)定心支片IO及第二折环11的弹性模量,例如可以使用丙 烯酸(Acrylic)系等的硬质粘合剂作为连接第二折环11和定心支片10的 粘合剂,或者将第二折环ll和定心支片10通过嵌入成形而一体化而将该 部分的厚度加大,或者在连接部分贴附加强部件。
工业利用性
本发明的扬声器,可以减少扬声器的失真的同时,可以改善驱动效 率,特别适用于中、高域的扬声器。
权利要求
1、一种扬声器,包括支架;被支撑于所述支架的磁路;音圈体,其相对于所述磁路中设置的磁隙可移动地被配置;振动膜,其外周端部通过第一折环连接于所述支架,其内周端部连接于所述音圈体;定心支片,其设置在比所述振动膜更靠近所述磁路一侧,其内周端部连接于所述音圈体,所述定心支片的外周端部通过第二折环连接于所述支架,并且所述第二折环具有向所述振动膜一侧或者所述振动膜相反侧突出的结构,所述定心支片具有向着所述振动膜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和向着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相反方向突出的第二突出部交替着重复多次存在的结构,并且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为大小不同的形状,所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中,形状小的突出部的突出方向与所述第二折环的突出方向为同一方向。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扬声器,其中,由所述定心支片和所述第二折环所形成的结合体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 第一折环的弹性模量。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折环的弹性模量设定为大于所述定心支片的弹性模量。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心支片和所述第二折环的连接部分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定心支 片及所述第二折环的弹性模量。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心支片和所述第二折环的连接部分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定心支 片及所述第二折环的弹性模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失真小的扬声器,可以更加提高驱动效率。为此,比起振动膜在更靠近于磁路侧上设置其内周端连结于音圈体的定心支片,将此定心支片的外周端部通过第二折环连接于支架。第二折环是在振动膜侧或者其相反侧突出的结构。定心支片具有,向振动膜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和向着与此第一突出部相反的方向突出的第二突出部交替着重复多次地存在的结构,且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为大小不同的形状。在第一、第二突出部中形状小的突出部的突出方向与第二折环的突出方向为同一方向。
文档编号H04R7/18GK101310559SQ20078000008
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7日
发明者舟桥修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