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23957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旋转电池盖的便携式电子
直O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随身电子辞 典及数码相机等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应用日益广泛。这类电子装置采用电池作为其能量来 源,一般是在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主机体背面设置电池容置槽。当电池装设于该电池容置槽 内后,将电池盖通过卡合等方式固定于该主机体上,从而将电池封装在便携式电子装置上。常见的便携式电子装置所用的电池盖多采用卡扣和扣锁结构卡固于本体上,即在 电池盖上设置卡扣及锁销,对应的在壳体上设置卡槽及扣锁孔,从而来卡固电池盖于壳体 上。该类电池盖安装后与壳体结合紧密且牢固,但拆装时费力、更换电池时较不方便。另一 种电池盖是设有一连接轴,连接轴设有卡持端,通过连接轴与本体可旋转卡持,当更换电池 时旋转电池盖即可。该类电池盖使用时操作方便,但使用时因电池盖与本体相对开合时较 松动或易转动而手感较差,会增加电子装置的体积及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手感较好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其包括一本体、一设于本体上用以容置电池的容置部和一 用于遮盖容置部的电池盖,该电池盖螺纹连接于本体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池盖通过螺纹连接于本体上,通过旋 转电池盖使电池露出容置部。该便携式电子装置手感较好、便于取出电池且节省空间。


图1为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池盖打开状态图。图5为图1所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沿V-V线的剖视图。图6为图4所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沿VI-VI线的剖视图。图7为本发明便携式电子装置另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本体10、设于本 体10的天线盖30、一电池盖40和一固定于电池盖40的镜头盖50。所述本体10可为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主机体。该本体10大致为一长方体,其包括一面板11、一与面板11相对的背面12、一端部13、设于该面板11的一显示屏14和一键盘 区15、一第一安装部16、一相机组件17、一容置槽18和一卡合件20。该端部13为半圆形, 该显示屏14靠近该端部13设置。该第一安装部16为一凹槽,其凹设于背面12上邻近该端部13位置。该第一安装 部16包括一半圆形槽壁161、二平行相对的槽侧壁162、一槽端壁163和一槽底壁164。该 槽壁161、槽端壁163均与该二槽侧壁162相连,该槽壁161与该槽端壁163相对。该槽壁 161中部凸设有一弧形第一卡持块165。该第一卡持块165由该槽壁161内侧面中部位置 向该第一安装部16方向凸设形成。该槽底壁164设有凹槽166和二弧形第一卡持槽167。 该凹槽166为圆形,其设于该槽底壁164上该半圆形槽壁171所对的圆心位置。该二第一 卡持槽167相对凹设于该槽底壁164上,靠近该二槽侧壁162。该相机组件17为圆柱状,其凸设于该槽底壁174上的凹槽166内。该相机组件17 包括一柱体171、一抵持端172、数个第一抵持块173和设于柱体171内的模块组件(图未 示)。该抵持端172直径大于柱体171直径,环设于柱体171凸出于底壁164的一端。本实 施例中,第一抵持块173为三个,均勻凸设于该柱体171外圆周面上并靠近该抵持端172。该容置槽18与该第一安装部16相邻设置,用以容置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池。该卡持件20可装设于该相机组件17上,其包括一套筒21和一弹性体22。该套筒 21为圆柱筒状,其包括一内筒面211、设于内筒面211—端的内螺纹212和数个第二抵持块 213。本实施例中,第二抵持块213为三个,其均勻凸设于该内筒面211上与该内螺纹212 相对的另一端。该套筒21可套设于该相机组件17的柱体171上并抵于该凹槽166内,该 第二抵持块213与该第一抵持块173相对设置。该弹性体22为一螺旋弹簧,其可套设于该 柱体171上,一端固持于该第一抵持块173与该抵持端172之间,另一端固持于该第二抵持 块213上,从而将该套筒21固定于该本体10上。该天线盖30呈罩体状,其内可安装支持该便携式电子装置正常工作的电子元器 件。该天线盖30容置于该第一安装部16内,其包括一主片体31、一凸起32和一第二安装 部33。该主片体31与该第一安装部16外形轮廓相同并有一圆心(图未示)。该凸起32为 一圆饼形块体,其凸设于该主片体31 —表面上。该凸起32中心与主片体31的圆心同心, 其包括一圆形通孔321和一滑槽322。该通孔321贯穿该主片体31圆心处,用于露出该相 机组件17镜头。该滑槽322凹设于该凸起32外圆周面与主片体31相连处。 该第二安装部33为轮廓与该第一安装部16相同的凹槽。该第二安装部33凹设于 与凸起32相对的该主片体31另一表面上。该第二安装部33包括一半圆形端壁331、二平 行相对的侧壁332、一槽端壁333和一底壁334。该端壁331、槽端壁333均与该二侧壁332 相连。该端壁331中部位置贯通设有一弧形第二卡持槽335,其用于与该第一卡持块165配 合。该底壁334上相应于该第一安装部16的第一卡持槽167凸设有二第二卡持块336。
该电池盖40可为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后盖,其形状及尺寸与该本体10相吻合,其罩 设于本体10的背面12以将一电池固设于其与本体10之间。该电池盖40包括一主板体 41、由该主板体41周缘弯折形成的一周端壁42和一周侧壁43、一安装孔44和一卡合部45。 该主板体41包括一外表面410。该安装孔44为一阶梯孔,其贯穿该主板体41设置且靠近 该外表面410的一侧直径较大,相应的于该主体板41上形成一朝向外表面410 —侧的阶梯 面 441。
该卡合部45包括一卡扣件46和二卡扣47。该卡扣件46凸设于该主板体41上与 该外表面410相对的另一表面,其包括一与该安装孔44相对的弧形的卡扣部461。该二卡 扣47大致呈弧形块体,其向该安装孔44方向间隔凸设于该周端壁42内侧面上。该二卡扣 421与该卡扣部461处于同一平面上。该镜头盖50为塑胶材质,用于保护该相机模组17。该镜头盖50包括一主体51、 一卡持端52、一外螺纹53和一通光孔54。该主体51为一圆柱体,其恰好装设于该安装孔 44内。该卡持端52由该主体51 —端部周缘向外延伸形成,该卡持端52恰好卡于该安装 孔44的阶梯面441上。该外螺纹53与该卡持端52相对设于该主体51另一端,其与该套 筒21的内螺纹212相咬合,以固定该镜头盖50于本体10上。该通光孔54贯通开设于该 主体51圆心处。该通光孔54位于该卡持端52的端口处设有透明保护层(见图5)。请一并参阅图4,装配时,先将弹性体22套于该柱体171上,弹性体22的一端固定 在抵持端172与第一抵持块173之间;将柱体171固定于凹槽166内,再将该套筒22套于 该柱体171上并将弹性体22另一端抵于该第二抵持块213上,此时,弹性体22处于预压缩 状态,其弹性力使套筒21固持于凹槽166内。然后,该天线盖30设有第二安装部33的一面盖于该本体10的第一安装部16上 方,向端部13推动并下压该天线盖20,使该第一卡持块165卡于该第二卡持槽335内,该第 二卡持块336收容于该第一卡持槽167内,该天线盖20被装配于本体10上的第一安装部 16内。此时,该通孔321套于该套筒21外缘。再次,将该电池盖40盖于该本体10的背面12上,使该安装孔44与该通孔321相 对,下压该电池盖40,该卡扣件46的卡扣部461和二卡扣47滑过该凸起32外圆面卡持于 该卡槽322内,该电池盖40盖设于该本体10上,并通过该卡扣件46和卡扣47与该卡槽 322的摩擦力固定位置。最后,将该镜头盖50的主体51容置于该电池盖40的安装孔44及天线30的通孔 321内,并旋转镜头盖50,使外螺纹53与该套筒21的内螺纹212咬合,此时,该卡持端52 与该阶梯面441通过卡块(图未标)与卡槽(图未示)固定或者粘合到一起,该镜头盖50 便固定于该电池盖40上并通过螺纹配合将该电池盖40装配于本体10上。需要从容置部18中取出电池时,只需用力推动该电池盖40周壁43,使电池盖40 带动镜头盖50旋转,使该卡合部45沿该卡槽322绕该凸起32转动,同时,使外螺纹53与 内螺纹212进行咬合,从而,带动该套筒21沿柱体171向远离本体10方向滑动直至将容置 部18露出,进而使第二抵持块213与第一抵持块173压缩弹性体22,因此,给使用者一种紧 持感,不会将电池盖30旋转过渡。如图4与图6所示。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该天线盖30、该电池 盖的卡合部45以及本体的第一卡持块165及第一卡持槽167可省略。该弹性体22套于该柱体171上,弹性体22的一端固定在抵持端172与第一抵持 块173之间;将柱体171固定于凹槽166内,再将该套筒22套于该柱体171上并将弹性体 22另一端抵于该第二抵持块213上,此时,弹性体22处于预压缩状态,其弹性力使套筒21 固持于凹槽166内。该镜头盖50的主体51容置于该电池盖40的安装孔44内,并旋转镜 头盖50,使外螺纹53与该套筒21的内螺纹212咬合,此时,该卡持端52与该阶梯面441通 过卡块(图未标)与卡槽(图未示)固定或者粘合到一起,该镜头盖50便固定于该便携式电子装置上并将该电池盖40装配于本体10上。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权利要求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做其它形式和 细节上的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 等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其包括一本体、一设于本体上用以容置电池的容置部和一用于遮盖容置部的电池盖,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盖螺纹连接于本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盖包括一设有主体的镜 头盖,该主体一端设有外螺纹;该本体还包括一套筒,该套筒上设有与该外螺纹相配合的内 螺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盖设有一安装孔,该镜头 盖的主体穿过该安装孔与电池盖固持,该电池盖可带动该镜头盖绕套筒旋转。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还包括一相机组件和一 弹性体,该相机组件设有第一抵持块,该套筒还包括第二抵持块,该弹性体套于该相机组件 上,其两端分别弹性抵持于该第一抵持块和第二抵持块之间,以将该套筒装配于该本体上 并可沿相机组件轴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相机组件包括一柱体,该第一 抵持块设于柱体端部外缘;该套筒包括一内筒面,该内螺纹与该第二抵持块分别设于该内 筒面相对的两端,该第一抵持块与该第二抵持块相对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便携式电子装置还包括一天 线盖,该天线盖包括一通孔,该电池盖卡持于该天线盖上并带动该镜头盖沿该天线盖相对 该本体旋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镜头盖还包括一通光孔,该 柱体设有相机模组镜头,该通光孔、安装孔、通孔在同一轴心线上并与该相机模组的镜头相 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盖还包括一设有外表面 的主板体,该安装孔贯穿该主板体设置且靠近该外表面的一侧直径较大从而形成一阶梯 面,该镜头盖还包括一由该主体端部周缘向外延伸形成的卡持端,该卡持端与该阶梯面卡I=I 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盖还包括一周侧壁,该卡 扣部设于该主板体上与该表面相对的另一表面并与该安装孔相对,该卡扣向该安装孔方向 间隔凸设于该周端壁内侧面上与该卡扣部处于同一平面上。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天线盖包括一圆柱状凸起, 该凸起沿其周缘环形凹设一卡槽,该电池盖包括多个卡扣,该多个卡扣与该卡槽卡合,该电 池盖可绕该凸起旋转。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还包括一背面、一半圆 形端部和凹设于背面上邻近该端部位置的一第一安装部;该天线盖包括主片体和凹设于主 片体的第二安装部,该第一安装部包括第一卡持块和二第一卡持槽;该第二安装部包括第 二卡持槽和第二卡持块,该二第一卡持块与该第二卡持槽卡合,该第二卡持块与第一卡持 槽卡合。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安装部还包括一半圆 形槽壁和槽底壁,该二第一卡持槽间隔凹设于该槽底壁上,该第一卡持块于该槽壁中部;该 第二安装部轮廓与该第一安装部相同,其还包括一半圆形端壁和底壁,该第二卡持槽设于 该端壁上,该二第二卡持块间隔设于该底壁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其包括一本体、一设于本体上用以容置电池的容置部和一用于遮盖容置部的电池盖,该电池盖螺纹连接于本体上。该便携式电子装置使用手感较好、便于取出电池且节省空间。
文档编号H04M1/02GK101931670SQ20091030368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5日
发明者张智强, 杨慕文 申请人: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