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24033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射频识别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相对应的增值业务也处于飞速发展之中。为顺应 市场发展的趋势,移动通信运行商逐渐开发移动支付系统等增值业务。例如,目前市场上已 出现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集成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来 实现门禁控制、小额支付等日常功能,其主要是利用RFID电子标签识别技术来采集信息, 进而与大众服务系统等对象交换信息以实现非接触式双向通信,并获取相关数据的功能。然而,在使用RFID实现电子标签识别的过程中,RFID的信息安全性是一个较为明 显的问题。例如,安装在手机中的支付存储卡通常是不记名的,若手机丢失,则很难进行挂 失处理,致使消费者的支付存储卡内的现金得不到安全保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射频识别功能并可保护其射频识别数据信息的便 携式电子装置。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其包括一用于与具射频识别功能的大众服务系统的阅读器 相互收发信号的信号收发单元和一存储模块、一安全数码卡和一逻辑控制模块,所述安全 数码卡用以向逻辑控制模块发送一反馈数据,所述逻辑控制模块接收信号收发单元发送的 操作信号,比较所述反馈数据与存储模块内的数据,并依据比较的结果控制是否将信号收 发单元发送的操作信号写入存储模块。相较于现有技术,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在通用RFID标签上加入一逻辑控制模块 和一编解码模块,并通过一安全数码卡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配合产生使能信号,以此控制 使能模块将操作信号写入存储模块。当安全数码卡的信息与所述存储模块的信息不一致 时,逻辑控制模块将禁止写入操作信号。显然,本发明能够有效的保护存储模块里的数据信 肩、ο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池盖沿II-II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于大众服务系统中具射频识别功能并可保护其射频识别数 据信息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以一移动电话为例加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移动电话100包括一信号收发单元10、一信号处理单元 20、一安全数码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SD) 80和一电池盖120。所述电池盖120 为三层结构,其包括一电磁防护层122、一布线层124及一主电路层126。所述电磁防护层 122为电池盖120靠近移动电话100的电池的一层,其用于防止电池对所述信号接收单元 10的干扰;所述主电路层126为电池盖120远离移动电话100的电池的一层,所述信号收 发单元10与信号处理单元20均集成于此层;所述布线层124用于电气走线,其介于电磁防 护层122和主电路层126之间。所述移动电话100的一端设有一连接器140。所述连接器 140与移动电话100的主电路板(图未示)电性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单元20通过在布线 层124电气走线与连接器140电性连接从而电性连接于主电路板。所述安全数码卡80收 容于所述移动电话100内,并电性连接于所述移动电话100的主电路板从而与信号处理单 元20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收发单元10为一具有信号收发功能的天线感应线圈,当所述移动电话 100靠近大众服务系统的阅读器(图未示)的工作区域时,所述信号收发单元10将接收由 所述阅读器发出的信号,该信号包括用于判定用户个人身份的鉴权信号和用于更新安全数 码卡80内数据信息的操作信号,同时信号收发单元10将阅读器发出的信号传送至所述信 号处理单元20。所述信号处理单元20用以在射频识别过程中接收并处理所述信号收发单元10发 出的信号。所述信号处理单元20包括一射频前置模块30、一逻辑控制模块40、一使能模块 50、一存储模块60及一编解码模块70。所述射频前置模块30电性连接于所述信号收发单元10,并起信号解调/调制作用。所述逻辑控制模块40与所述射频前置模块30、使能模块50、存储模块60和编解 码模块70均电性相连。所述逻辑控制模块40接收射频前置模块30发出的鉴权信号的解 调信息。所述逻辑控制模块40将经解调后的鉴权信号经编解码模块70传送至安全数码卡 80,并通过安全数码卡80的反馈的一组身份识别信号验证该安全数码卡80是否符合使用 者基本信息。只有当逻辑控制模块40确认安全数码卡80反馈的身份识别信号符合使用者 基本信息时,所述逻辑控制模块40才向存储模块60发送一读取信号以读取所述存储模块 60内的数据信息,并将该数据信息通过射频前置模块30传送至大众服务系统的阅读器进 而获得所述操作信号。同时所述逻辑控制模块40将存储模块60内的数据信息通过编解码 模块70传送至安全数码卡80,以获取安全数码卡80内的一组用于与存储模块60内的数据 信息相比对的反馈数据。所述逻辑控制模块40用于比较存储模块60内的数据信息和安全 数码卡80内的反馈数据是否一致,以此判断是否产生一使能信号来控制所述使能模块50 将操作信号写入存储模块60。当存储模块60内的数据信息和安全数码卡80内的反馈数据 一致时,所述逻辑控制模块40将操作信号传送至使能模块40,同时将一使能信号发送至使 能模块40以确认需要操作信号写入存储模块60。否则,所述逻辑控制模块40将不会产生 使能信号,藉此进一步表明所述安全数码卡80内储存的信息有误。所述使能模块50电性连接于所述存储模块60并接收所述逻辑控制模块40发送 的使能信号和操作信号。当使能模块50收到所述使能信号后,所述使能模块50将控制所 述存储模块60写入操作信号,此时即更新所述存储模块60内的数据信息。当使能模块50未收到所述使能信号,操作信号将不能被写入存储模块60,即存储模块50内的数据信息将 不会被更新,从而达到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目的。所述存储模块60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逻辑控制模块40发出的读取信号后,向所述 逻辑控制模块40发送已存储的信息,同时由使能模块50控制是否写入操作信号。所述编解码模块70电性连接于逻辑控制模块40和安全数码卡80之间。该编解 码模块70可用于对信号进行编解码,并将编码后的信息传送至所述安全数码卡80,将解码 后的信息传送至所述逻辑控制模块40。所述安全数码卡80可为现有的Mini SD或Micro SD卡等记忆设备,其可插入所 述移动电话100的安全数码卡插槽(图未标)中,并通过所述移动电话100的主电路板电 性连接于所述编解码模块70。所述安全数码卡80可存储用户所需的各种信息(如用户身 份信息),并同步存储有所述存储模块60内存储的数据信息。当安全数码卡80在接收到经 编解码模块70编码后的鉴权信号或操作信号后,分别对应地产生一组反馈数据,该反馈数 据经解码后回传至所述逻辑控制模块40。所述移动电话100可应用于大众服务系统中,如身份识别、信息存储、小额消费支 付等。在本实施例中以一运用于公交刷卡系统的移动电话100为例加以说明。上车时,使用者使用所述移动电话100进行公交刷卡,预先将安全数码卡80插入 移动电话100的安全数码卡插槽中,再使所述移动电话100靠近公交刷卡系统的刷卡器,并 由所述信号收发单元10接收刷卡器发出的信号。所述信号收发单元10将接收到的信号传 送至所述射频前置模块30,并由所述射频前置模块30转换为一数字信号,此数字信号用以 查询所述存储模块60中的余额。所述数字信号传输至逻辑控制模块40后,逻辑控制模块 40将射频信号传送至所述编解码模块70及所述安全数码卡80。此时,所述安全数码卡80 将对应地发出一组反馈数据并经所述编解码模块70解码后传送至所述逻辑控制模块40, 所述逻辑控制模块40根据解码后的反馈数据以确认所述安全数码卡80是否有效,例如通 过将所述安全数码卡80里预先存储的个人信息解码后传送至逻辑控制模块40,并由逻辑 控制模块40判断安全数码卡80是否为使用者所有。当确认为有效安全数码卡80时,所述 逻辑控制模块40将发送一读取信号至所述存储模块60,所述存储模块60收到读取信号后 将余额信息回传至逻辑控制模块40,此时逻辑控制模块40将该余额信号经所述信号收发 单元10调制后发送给公交刷卡系统的刷卡器以确认所述手机支付卡有足够的余额。同时, 逻辑控制模块40再将余额信号经编解码模块70传送至安全数码卡80,所述安全数码卡80 将自动产生一组对应余额信息的反馈数据并经解码后传送至所述逻辑控制模块40,此时即 把解锁的钥匙交给所述逻辑控制模块40。此即完成读操作步骤。当公交刷卡系统的刷卡器收到余额信号并确认有效后,将发送一上车地点信号, 所述逻辑控制模块40收到上车地点信号后,将确认从所述编解码模块70传回的反馈数据 与所述存储模块60的余额信息是否一致。当确认经解码后的反馈数据与所述存储模块60 的余额信息一致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40将向所述使能模块50发出所述使能信号和上车 地点信号。所述使能模块50在接收到使能信号后将上车地点信号写入所述存储模块60。 若经解码后的反馈数据与所述存储模块60的余额信息不一致,则不会发送使能信号至所 述使能模块50,进而不会将上车地点信号写人所述存储模块60。同样的,当所述存储模块 60写入上车地点信号后,将向所述逻辑控制模块40发出所述上车地点信号,逻辑控制模块
540通过编码后将上车地点信号传送至所述安全数码卡80,以保持安全数码卡80内的编码 与存储模块60内的信息一致。此即完成写操作步骤。下车时,使用者使用所述移动电话100进行公交刷卡,此时公交刷卡系统的刷卡 器将重复所述读操作步骤先读取所述存储模块60的上车地点信号,并送至公交中央信息 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并最终将处理好的数据重复所述写操作步骤写入所述存储模块 60,即完成扣钱动作。此时,所述存储模块60再次将更新的数据信息经逻辑控制模块40和 编解码模块70传送至安全数码卡80内。本发明在通用的RFID标签上加入一逻辑控制模块40、一使能模块50和一编解码 模块70,并通过一安全数码卡80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40配合产生使能信号,以此来控制是 否将操作信号写入存储模块60。可以理解,当不插入所述安全数码卡80时,将不会产生使 能信号,从而使操作信号无法写入所述存储模块60,即保证了所述移动电话100的存储模 块60存储的数据不会被更改。显然,使用者只要在无需使用手机刷卡时取出所述安全数码 卡80,即使移动电话100丢失,存储在存储模块60的数据也不会被盗用。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权利要求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做其他形式和 细节上的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 等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其包括一用于与具射频识别功能的大众服务系统的阅读器相互收发信号的信号收发单元和一存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还包括一安全数码卡和一逻辑控制模块,所述安全数码卡用以向逻辑控制模块发送一反馈数据,所述逻辑控制模块接收信号收发单元发送的操作信号,比较所述反馈数据与存储模块内的数据,并依据比较的结果控制是否将信号收发单元发送的操作信号写入存储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还包括一 使能模块,该使能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与存储模块之间,当所述反馈数据与 存储模块内的数据一致时,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发送一使能信号至使能模块并通过使能模块 将操作信号写入存储模块;当所述反馈数据与存储模块内的数据不一致时,所述逻辑控制 模块将不发送使能信号,以禁止将操作信号写入存储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还包括一 编解码模块,所述编解码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与安全数码卡之间,并将编码 后的信息传送至所述安全数码卡,将解码后的信息传送至所述逻辑控制模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还包括一 射频前置模块,所述射频前置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信号收发单元和逻辑控制模块之间并用 于解调/调制信号。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设有一安 全数码卡插槽,所述安全数码卡安装于所述安全数码卡插槽中并通过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主 电路板电性连接于所述编解码模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收发单元为一具收发 功能的天线感应线圈。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还包括一 电池盖,所述电池盖包括一电磁防护层、一布线层及一主电路层,所述电磁防护层为电池盖 靠近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池的一层并用于防止电池对所述信号接收单元的干扰;所述主电 路层为电池盖远离电池的一层,所述信号收发单元、逻辑控制模块、使能模块、存储模块及 编解码模块均集成于主电路层;所述布线层用于电气走线,其介于电磁防护层和主电路层 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一端开 设有一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主电路板电性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使能模块、 存储模块及编解码模块均通过布线层与连接器电性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其包括一用于与具射频识别功能的大众服务系统的阅读器相互收发信号的信号收发单元和一存储模块、一安全数码卡和一逻辑控制模块,所述安全数码卡用以向逻辑控制模块发送一反馈数据,所述逻辑控制模块接收信号收发单元发送的操作信号,比较所述反馈数据与存储模块内的数据,并依据比较的结果控制是否将信号收发单元发送的操作信号写入存储模块。本发明有效的保证了存储模块里的数据信息。
文档编号H04M1/725GK101969495SQ20091030488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7日
发明者曾建文 申请人: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富士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