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状传输系统中的节点装置、集成电路及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7847241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环状传输系统中的节点装置、集成电路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由串行链路连接为环状的例如多个节点装置间或集成电路间的数据转发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的半导体的微细化技术和高速化技术的进展,搭载在设备间或设备内的在LSI (Large Scale Integration)间进行通信的数据量呈现日益增加的趋势。另一方面,对封装成本产生影响的LSI的端子(焊盘)数存在严格的制约。因此,为了以更少的 LSI的端子数实现高速的数据通信,广泛普及了采用串行传输的接口标准。通常,在串行传输中总线连接较为困难,作为用于连接多个节点装置的拓扑可以举出环状拓扑。在环状拓扑中,连接在数据的发送源的节点装置和目的地的节点装置之间而成为中继站的节点装置为了进行数据的中继处理,需要始终处于活动状态。为了削减作为这样的中继站的节点装置中的耗电量,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现有技术将中继处理所不需要的逻辑层(链路控制器)维持为复位状态,由物理层(PHY)进行中继处理。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特开2005-065216号公报发明的概要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节点装置在由物理层(PHY)进行中继处理时,需要维持逻辑层(链路控制器)的复位状态。因此,将使用逻辑层(链路控制器)的处理再开时, 会产生伴随着复位解除及其后的初始化处理的系统开销(overhead)。此外,在来自逻辑层 (链路控制器)的发送数据和物理层(PHY)的中继数据之间进行输出切换时,无法维持数据的连续性。因此,结果导致与符号(symbol)同步的再获得相伴的系统开销的增大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的下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点装置、集成电路及控制方法,在环状传输系统中,能够在维持数据转发的可靠性的同时,进行削减处理系统开销的中继处理。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节点装置是经由串行链路将多个节点装置以环状连接而成的环状传输系统中的节点装置,具备链路控制器,对包含目的地信息的包进行收发及中继处理;以及PHY,在通常模式与回送模式之间切换通信模式而进行动作,所述通常模式是在经由所述串行链路输入输出的串行数据与所述链路控制器所处理的并行数据之间进行相互转换的模式,所述回送模式是在将经由前段侧的串行链路输入的串行数据转交给所述链路控制器之前,折返并输出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的模式;所述链路控制器具备符号生成部,对所述PHY进行空闲帧的发送指示,以在从发送请求包到数据包为止的前置间隙中维持符号同步;以及回送控制部,对所述PHY进行用于从所述通常模式向所述回送模式转移的转移指示,以在以所述通常模式对发给其他装置的发送请求包进行了中继处理后的所述前置间隙中,将发给其他装置的数据包折返并输出;所述PHY进行如下处理在所述通常模式下基于所述符号生成部的发送指示,将所述空闲帧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基于所述转移指示,在以所述通常模式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的基于所述发送指示的空闲帧和以所述回送模式折返并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的来自前段的节点装置的空闲帧之间,在维持了符号同步的定时,从所述通常模式转移到所述回送模式;在所述回送模式下将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空闲帧折返并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 在所述回送模式下进行发给其他装置的数据包的中继处理。本发明的集成电路是经由串行链路将多个集成电路以环状连接而成的环状传输系统中的集成电路,具备链路控制器,对包含目的地信息的包进行收发及中继处理;以及 PHY,在通常模式与回送模式之间切换通信模式而进行动作,所述通常模式是在经由所述串行链路输入输出的串行数据与所述链路控制器所处理的并行数据之间进行相互转换的模式,所述回送模式是在将经由前段侧的串行链路输入的串行数据转交给所述链路控制器之前,折返并输出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的模式;所述链路控制器具备符号生成部,对所述 PHY进行空闲帧的发送指示,以在从发送请求包到数据包为止的前置间隙中维持符号同步; 以及回送控制部,对所述PHY进行用于从所述通常模式向所述回送模式转移的转移指示, 以在以所述通常模式对发给其他装置的发送请求包进行了中继处理后的所述前置间隙中, 将发给其他装置的数据包折返并输出;所述PHY进行如下处理在所述通常模式下基于所述符号生成部的发送指示,将所述空闲帧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基于所述转移指示,在以所述通常模式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的基于所述发送指示的空闲帧和以所述回送模式折返并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的来自前段的集成电路的空闲帧之间,在维持了符号同步的定时,从所述通常模式转移到所述回送模式;在所述回送模式下将来自所述前段的集成电路的空闲帧折返并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在所述回送模式下进行发给其他装置的数据包的中继处理。本发明的控制方法是对经由串行链路将多个节点装置以环状连接而成的环状传输系统中的节点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方法,所述节点装置具备链路控制器,对包含目的地信息的包进行收发及中继处理;以及PHY,在通常模式与回送模式之间切换通信模式而进行动作,所述通常模式是在经由所述串行链路输入输出的串行数据与所述链路控制器所处理的并行数据之间进行相互转换的模式,所述回送模式是在将经由前段侧的串行链路输入的串行数据转交给所述链路控制器之前,折返并输出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的模式;所述链路控制器具备符号生成步骤,对所述PHY进行空闲帧的发送指示,以在从发送请求包到数据包为止的前置间隙中维持符号同步;以及回送控制步骤,对所述PHY进行用于从所述通常模式向所述回送模式转移的转移指示,以在以所述通常模式对发给其他装置的发送请求包进行了中继处理后的所述前置间隙中,将发给其他装置的数据包折返并输出;所述PHY 进行如下处理在所述通常模式下基于所述符号生成步骤的发送指示,将所述空闲帧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基于所述转移指示,在以所述通常模式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的基于所述发送指示的空闲帧和以所述回送模式折返并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的来自前段的节点装置的空闲帧之间,在维持了符号同步的定时,从所述通常模式转移到所述回送模式;在所述回送模式下将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空闲帧折返并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在所述回送模式下进行发给其他装置的数据包的中继处理。发明的效果根据上述节点装置、集成电路及控制方法的每一个,在数据包前的前置间隙中,不用维持链路控制器的复位状态,能够在维持空闲帧的符号同步的状态下转移到回送模式, 能够在维持数据转发的可靠性的同时,进行削减处理系统开销的中继处理。在上述的节点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链路控制器,作为所述空闲帧的发送指示, 以用于8b/10b方式中的符号同步的逗点符号开始,将包含空闲符号的控制符号组所涉及的数据列转交给所述PHY,所述PHY,通过对关于所述控制符号组的数据列进行基于8b/10b 方式的编码,从而进行所述通常模式中的所述空闲帧的输出,在以所述通常模式向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输出的基于所述发送指示的空闲帧和以所述回送模式向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折返并输出的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空闲帧之间,在所述逗点符号的位置和运行差异(running disparity) 一致的定时,进行基于所述转移指示的从所述通常模式向所述回送模式的转移。由此,PHY采用8b/10b方式的情况下,在向回送模式的转移前后,能够可靠地维持运行差异和符号同步。在在上述节点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链路控制器,作为所述空闲帧的发送指示, 向所述PHY转交将多个空闲符号捆绑为规定的字长的数据列,所述PHY,基于规定的加扰方式对所述数据列进行加扰,并在所述规定的每个字长的开头附加用于符号同步的同步头并编码,从而对所述通常模式下的所述空闲帧进行输出,在以所述通常模式向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输出的基于所述发送指示的空闲帧和以所述回送模式向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折返并输出的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空闲帧之间,在使所述同步头的位置一致的定时,进行基于所述转移指示的从所述通常模式向所述回送模式的转移。由此,在PHY采用例如64b/66b方式这样的基于加扰(scrambling)和同步头附加的编码方式的情况下,在向回送模式的转移前后,能够可靠地维持符号同步。在上述节点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链路控制器,作为所述空闲帧的发送指示,以用于8b/10b方式中的符号同步的逗点(comma)符号开始,将包含空闲符号的控制符号组所涉及的数据列转交给所述PHY,所述PHY具备编码部,通过对关于所述控制符号组的数据列进行基于8b/10b方式的编码,生成以所述通常模式向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输出的所述空闲帧并输出;以及回送选择器,在所述通常模式下选择所述编码部输出的空闲帧,并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在所述回送模式下选择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空闲帧, 并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所述空闲帧的逗点符号只有“0”与“1”的数量不同的符号类型;所述空闲帧的空闲符号有“0”与“ 1”的数量不同的符号类型以及“0”与“ 1”的数量相同的符号类型;所述回送选择器,在从所述编码部输入的逗点符号和被输入的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逗点符号的运行差异一致的情况下,在运行差异一致的逗点符号的紧后进行用于从所述通常模式向所述回送模式转移的输出的切换;在从所述编码部输入的逗点符号和被输入的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逗点符号的运行差异不一致的情况下,在从所述编码部输入的所述逗点符号的下一空闲符号和被输入的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逗点符号的下一空闲符号的符号类型不一致时,在符号类型不一致的空闲符号的紧后进行用于从所述通常模式向所述回送模式转移的输出的切换;在从所述编码部输入的逗点符号和被输入的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逗点符号的运行差异不一致的情况下,在从所述编码部输入的所述逗点符号的下一空闲符号和被输入的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逗点符号的下一空闲符号的符号类型一致时,将从所述编码部输入的所述逗点符号的下一空闲符号的运行差异保持原样,而将其符号类型置换为另一方的符号类型并输出,在符号类型一致的空闲符号的紧后进行用于从所述通常模式向所述回送模式转移的输出的切换。由此,即使在包含在空闲帧中的逗点符号和空闲符号的运行差异随机地切换的情况下,在向回送模式的转移前后,也能够可靠地维持运行差异和符号同步。在上述节点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链路控制器还在初始化时设定有无对于所述 PHY的省电控制,所述符号控制部在所述前置间隙前的包间隙中,在所述省电控制设定为有效的情况下,进行用于使后段侧的串行链路成为电空闲状态的发送禁止指示,在所述省电控制设为无效的情况下,进行用于维持符号同步的其他空闲帧的发送指示。由此,在前置间隙前的包间隙中,能够选择是通过使串行链路成为电空闲状态从而削减耗电,还是通过继续发送其他空闲符号而维持符号同步从而削减包收发的等待时间。本发明的节点装置是经由串行链路将多个节点装置以环状连接而成的环状传输系统中的节点装置,具备链路控制器,对包含目的地信息的包进行收发及中继处理;以及 PHY,在通常模式与回送模式之间切换通信模式而进行动作,所述通常模式是在经由所述串行链路输入输出的串行数据与所述链路控制器所处理的并行数据之间进行相互转换的模式,所述回送模式是在将经由前段侧的串行链路输入的串行数据转交给所述链路控制器之前,折返并输出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的模式;所述链路控制器具备符号生成部,对所述 PHY进行空闲帧的发送指示,以在数据包后的后置间隙中维持符号同步;回送控制部,对所述PHY进行进行恢复指示,以在以所述回送模式将发给其他装置的数据包折返输出后的所述后置间隙中,从所述回送模式恢复为所述通常模式,所述PHY进行如下处理在所述回送模式下将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空闲帧折返并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基于所述恢复指示,在以所述回送模式向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折返并输出的来自前段的节点装置的空闲帧和以所述通常模式向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输出的基于所述发送指示的空闲帧之间,在维持了符号同步的定时,从所述回送模式恢复为所述通常模式,在所述通常模式下基于所述符号生成部的发送指示将所述空闲帧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本发明的集成电路是经由串行链路将多个集成电路以环状连接而成的环状传输系统中的集成电路,具备链路控制器,对包含目的地信息的包进行收发及中继处理;以及 PHY,在通常模式与回送模式之间切换通信模式而进行动作,所述通常模式是在经由所述串行链路输入输出的串行数据与所述链路控制器所处理的并行数据之间进行相互转换的模式,所述回送模式是在将经由前段侧的串行链路输入的串行数据转交给所述链路控制器之前,折返并输出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的模式;所述链路控制器具备符号生成部,对所述 PHY进行空闲帧的发送指示,以在数据包后的后置间隙中维持符号同步;回送控制部,对所述PHY进行进行恢复指示,以在以所述回送模式将发给其他装置的数据包折返输出后的所述后置间隙中,从所述回送模式恢复为所述通常模式,所述PHY进行如下处理在所述回送模式下将来自所述前段的集成电路的空闲帧折返并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基于所述恢复指示,在以所述回送模式向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折返并输出的来自前段的集成电路的空闲帧和以所述通常模式向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输出的基于所述发送指示的空闲帧之间,在维持了符号同步的定时,从所述回送模式恢复为所述通常模式,在所述通常模式下基于所述符号生成部的发送指示将所述空闲帧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本发明的控制方法是对经由串行链路将多个节点装置以环状连接而成的环状传输系统中的节点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方法,所述节点装置具备链路控制器,对包含目的地信息的包进行收发及中继处理;以及PHY,在通常模式与回送模式之间切换通信模式而进行动作,所述通常模式是在经由所述串行链路输入输出的串行数据与所述链路控制器所处理的并行数据之间进行相互转换的模式,所述回送模式是在将经由前段侧的串行链路输入的串行数据转交给所述链路控制器之前,折返并输出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的模式;所述链路控制器具备符号生成步骤,对所述PHY进行空闲帧的发送指示,以在数据包后的后置间隙中维持符号同步;回送控制步骤,对所述PHY进行进行恢复指示,以在以所述回送模式将发给其他装置的数据包折返输出后的所述后置间隙中,从所述回送模式恢复为所述通常模式,所述PHY进行如下处理在所述回送模式下将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空闲帧折返并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基于所述恢复指示,在以所述回送模式向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折返并输出的来自前段的节点装置的空闲帧和以所述通常模式向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输出的基于所述发送指示的空闲帧之间,在维持了符号同步的定时,从所述回送模式恢复为所述通常模式,在所述通常模式下基于所述符号生成步骤的发送指示将所述空闲帧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根据上述节点装置、集成电路及控制方法的每个,在数据包后的后置间隙中,能够在维持空闲帧的符号同步的状态下恢复为通常模式。在上述节点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链路控制器,作为所述空闲帧的发送指示,以用于8b/10b方式中的符号同步的逗点符号开始,将包含空闲符号的控制符号组所涉及的数据列转交给所述PHY,所述PHY,通过对关于所述控制符号组的数据列进行基于8b/10b方式的编码,从而进行所述通常模式中的所述空闲帧的输出,在以所述回送模式向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折返并输出的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空闲帧和以所述通常模式向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输出的基于所述发送指示的空闲帧之间,在所述逗点符号的位置和运行差异一致的定时,进行基于所述恢复指示的从所述回送模式向所述通常模式的恢复。由此,在PHY采用8b/10b方式的情况下,在向通常模式的恢复前后,能够可靠地维持运行差异和符号同步。在上述节点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链路控制器,作为所述空闲帧的发送指示,向所述PHY转交将多个空闲符号捆绑为规定的字长的数据列,所述PHY,基于规定的加扰方式对所述数据列进行加扰,并在所述规定的每个字长的开头附加用于符号同步的同步头并进行编码,从而对所述通常模式下的所述空闲帧进行输出,在以所述回送模式向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折返并输出的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空闲帧和以所述通常模式向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输出的基于所述发送指示的空闲帧之间,在使所述同步头的位置一致的定时,进行基于所述恢复指示的从所述回送模式向所述通常模式的恢复。由此,在PHY采用例如64b/66b方式这样的基于加扰和同步头附加的编码方式的情况下,在向通常模式的恢复前后,能够可靠地维持符号同步。在上述节点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链路控制器,作为所述空闲帧的发送指示,以用于8b/10b方式中的符号同步的逗点符号开始,将包含空闲符号的控制符号组所涉及的数据列转交给所述PHY,所述PHY具备编码部,通过对关于所述控制符号组的数据列进行基于8b/10b方式的编码,生成以所述通常模式向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输出的所述空闲帧并输出;以及回送选择器,在所述通常模式下选择所述编码部输出的空闲帧,并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在所述回送模式下选择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空闲帧,并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所述空闲帧的逗点符号只有“0”与“1”的数量不同的符号类型; 所述空闲帧的空闲符号有“0”与“1”的数量不同的符号类型以及“0”与“1”的数量相同的符号类型;所述回送控制器,在被输入的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逗点符号和从所述编码部输入的逗点符号的运行差异一致的情况下,在运行差异一致的逗点符号的紧后,进行用于从所述回送模式恢复为所述通常模式的输出的切换,在被输入的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逗点符号和从所述编码部输入的逗点符号的运行差异不一致的情况下,在被输入的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逗点符号的下一空闲符号和从所述编码部输入的所述逗点符号的下一空闲符号的符号类型不一致时,在符号类型不一致的空闲符号的紧后,进行用于从所述回送模式恢复为所述通常模式的输出的切换,在被输入的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逗点符号和从所述编码部输入的逗点符号的运行差异不一致的情况下,在被输入的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逗点符号的下一空闲符号和从所述编码部输入的所述逗点符号的下一空闲符号的符号类型一致时,将被输入的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逗点符号的下一空闲符号的运行差异保持原样,而将其符号类型置换为另一方的符号类型并输出,在符号类型一致的空闲符号的紧后,进行用于从所述回送模式恢复为所述通常模式的输出的切换。由此,在包含在空闲帧中的逗点符号和空闲符号的运行差异随机地切换的情况下,在向通常模式的恢复前后,也能够可靠地维持运行差异和符号同步。在上述节点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链路控制器还在初始化时设定有无对于所述 PHY的省电控制,所述符号控制部在所述后置间隙后的包间隙中,在所述省电控制设定为有效的情况下,进行用于使后段侧的串行链路成为电空闲状态的发送禁止指示,在所述省电控制设为无效的情况下,进行用于维持符号同步的其他空闲帧的发送指示。由此,在后置间隙前的包间隙中,能够选择是通过使串行链路成为电空闲状态从而削减耗电,还是通过继续发送其他空闲符号而维持符号同步从而削减包收发的等待时间。在上述节点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链路控制器使所述PHY继续进行基于所述空闲帧的发送指示的所述空闲帧向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的输出,直到检测到前段侧的串行链路的电空闲状态或其他空闲帧。由此,能够确保用于使链路后段的节点装置恢复为通常模式的、后置间隙的空闲帧期间。在上述节点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链路控制器,以所述回送模式将发给其他装置的数据包折返输出时,若检测到该数据包的终端符号,则进行所述恢复指示,在检测到该终端符号之前,若检测到前段侧的串行链路的电空闲状态或其他空闲帧,则进行所述恢复指
由此,即使在未检测到作为恢复指示的触发的数据包的终端符号的情况下,也可以恢复为通常模式,能够避免无法接收接收包的状态持续。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环状传输系统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表示在图1的节点装置间收发的包的包格式的概略和其头的详细结构的一例的图。图3中(a)是表示控制指令包的包格式的一例的图,(b)是表示数据指令包的包格式的一例的图,(c)是表示响应包的包格式的一例的图,(d)是表示数据包的包格式的一例的图,(e)是表示消息包的包格式的一例的图。图4是表示图1的节点装置所使用的8b/10b方式的特殊符号的功能分配的一例的图。图5是表示图1的节点装置所使用的控制符号组的一例的图。图6中(a)是表示图1的节点装置所使用的包的成帧规则的一例的图,(b)是表示将图1的节点装置所使用的数据包捆绑为窗口尺寸量的突发数据(data burst)的成帧规则的一例的图。图7是图1的节点装置的结构图。图8是表示图1的主节点装置(主装置)的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图9是表示图1的从节点装置(从装置)的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图10是表示图9的中继处理步骤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图11是表示图1的主节点装置(主装置)和通信对象的节点装置(从装置)之间的写入的数据指令的处理序列的一例的图。图12是表示图1的主节点装置(主装置)和通信对象的节点装置(从装置)之间的读出的数据指令的处理序列的一例的图。图13是表示图7的回送选择器的回送模式转移前后的输出的切换定时的图。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回送选择器的回送模式转移前后的输出的切换定时的图。图15是表示图7的回送选择器的通常模式恢复前后的输出的切换定时的图。图16是表示与图1所示的环状传输系统中的写入的数据指令相关的整体动作的图。图17是表示与图1所示的环状传输系统中的读出的数据指令相关的整体动作的图。图18是表示采用了 64b/66b方式的情况的节点装置的结构图。图19是表示采用了 64b/66b方式的情况的回送选择器的回送模式转移前后的输出的切换定时的图。图20是表示采用了 64b/66b方式的情况的回送选择器的通常模式恢复前后的输出的切换定时的图。图21是表示图1的节点装置所使用的控制符号组的其他例的图。
图22中(a) (c)是表示图21的控制符号组利用时的回送选择器的输出的切换规则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环状传输系统的整体结构>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环状传输系统的整体结构图。在图1的环状传输系统中包含4个节点装置IOOa 100d,节点装置IOOa IOOd 经由串行链路IOla IOld连接为环状。另外,图1等中记载的“0” “3”表示分配给节点装置IOla IOld的设备ID。节点装置IOOa IOOd分别具备PHYl(^a 102d和链路控制器103a 103d。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节点装置IOOa作为主节点装置(主装置),将其以外的节点装置IOOb IOOd作为从节点装置(从装置)。各节点装置IOOa IOOd的PHYlO^i 102d是以物理层发挥功能的处理模块,在经由串行链路IOla IOld输入输出的串行数据和链路控制器103a 103d所处理的并行数据之间进行相互转换。各节点装置IOOa IOOd的链路控制器103a 103d是以逻辑层发挥功能的处理模块,基于规定的协议进行包的收发。各节点装置IOOa IOOd的PHYl(^a 102d包括串行发送部(Tx) 104a 104d, 用于经由串行链路IOla IOld输出串行数据,以及串行接收部(Rx) 105a 105d,用于经由串行链路101d、101a IOlc输入串行数据。在此,节点装置IOOa的串行发送部10 与其后一段的节点装置IOOb的串行接收部105b经由串行链路IOla连接。同样地,节点装置100b、100c、IOOd的串行发送部104b、 104c、104d与其后一段的节点装置100c、100d、IOOa的串行接收部105c、105d、10 经由串行链路101b、101c、101d连接。这样,通过节点装置IOla IOld以环状连接到串行链路 IOla 101d,形成环状传输系统。另外,在串行链路IOla IOld中,向图1中作为“正向” 表示的方向传输串行数据。在此,链路控制器103a 103d所收发的包包含目的地信息。链路控制器103a 103d在接收包的目的地信息表示发给自装置的情况下,进行基于规定的协议译码该接收包的接收处理。另一方面,链路控制器103a 103d在接收包的目的地信息表示发给其他装置的情况下,进行将该接收包转交给环状后段的节点装置的中继处理。这样,发送源的节点装置和目的地的节点装置之间的节点装置成为中继站,从而实现了主装置和任意的从装置之间的包的收发。<包格式>以下参照图2及图3(a) (e)说明在图1的节点装置100a IOOd间收发的包的包格式。图2是表示在图1的节点装置100a IOOd间收发的包的包格式的概略和其头的详细结构的一例的图。如图2所示,包格式包含头(Header) 200、自变量(Argument) 201、有效载荷(Payload) 202。在此,自变量201和有效载荷203的有无根据包的种类决定,其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另外,也有不存在自变量201和有效载荷202的情况,在图2中,作为 [自变量]和[有效载荷]来表记。头200如图2所示,包含包类型(TYPE) 210、作为上述目的地信息的目的地 ID (DID destination ID) 211、发送源 ID (SID =Source ID) 212、事件 ID(TID =Transaction ID)213。包类型210表示包的详细种类。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包的详细种类,定义有 为了访问在IO空间中匹配的寄存器等而由主装置发行的控制指令包(CCMD =Control Command);为了访问存储器空间的体数据而由主装置发行的数据指令包(DCMD :Data Command);作为上述控制指令包及数据指令包的响应而由它们的目的地的从装置发行的响应包(RES Response);通过数据指令包在主装置和从装置间转发的包含体数据的数据包 (DATA);用于经由串行链路向其他节点装置通知自装置的状态的消息包(MSG =Message)。目的地ID211和发送源ID212通过分配给各节点装置的设备ID等来指定,能够进行环状连接的节点装置的总数受目的地ID211和发送源ID212的字段长度所制约。另外, 如果设图2的目的地ID211和发送源ID212的字段长度都是4位,则作为设备ID能够利用 “O” “15”的值,在此,使主装置IOOa的设备ID始终为“0”,使从装置IOOb IOOd的设备ID为在初始化时分配的唯一的值。在图1的例中,作为设备ID对从装置IOOb IOOd 分配“1” “3”。此外,在一组主装置和从装置间同时发行多个数据指令包,并且分时地切换并执行这些数据指令包所产生的数据转发(事件)的情况下,从目的地ID211和发送源ID212 无法识别这些事件。因此,事件ID213是为了识别多个数据指令包所产生的事件而使用的。接着,参照图3(a) (e)说明以包类型210定义的各包的详细格式。另外,由于图3(a) (e)中的头与图2的头200相同,所以在此省略其详细说明。图3(a)是表示控制指令包的包格式的一例的图。控制指令包的自变量包含表示数据转发的读出(Read)和写入(Write)的数据转发种类的R/W标志300 ;表示以控制指令转发的IO数据的尺寸的有效载荷长度(PLEN Payload Length) 301 ;表示IO空间上的访问对象的地址的IO地址302。控制指令包的有效载荷仅在R/W标志300设定为写入的情况下,包含由有效载荷长度301指定的尺寸的IO 写入数据303。另外,在R/W标志300设定为读出的情况下,IO读出数据包含在针对控制指令包的响应包中,所以在控制指令包中不包含IO读出数据。另外,有时在控制指令包中不存在有效载荷,所以在图3(a)中作为[有效载荷]来表记。图3(b)是表示数据指令包的包格式的一例的图。数据指令包的自变量包含表示数据转发的读出(Read)和写入(Write)的数据转发种类的R/W标志310,作为以后的扩展自变量,包含存储器空间中的数据转发的开始地址即存储器地址311和表示数据转发的总计尺寸的转发尺寸312。在此,由于将各包中的自变量的尺寸设为固定长度,所以不容纳在自变量中的存储器地址311和转发尺寸312作为扩展自变量来定义。头在所有的包中是共通,所以自变量的尺寸也在所有包中设为固定长度, 从而使链路控制器103a 103d中的接收包的译码变得容易。图3(c)是表示响应包的包格式的一例的图。响应包的自变量包含NACK (Negative Acknowledge)标志320,该NACK标志320表示控制指令包或数据指令包在由它们的目的地ID212指定的节点装置(通信对象的从装置)中是否被正确地受理。响应包的有效载荷仅在控制指令包的R/W标志300被设定为读出的情况下,包含由该控制指令包读出的IO读出数据321(由控制指令包的有效载荷长度 301指定的尺寸量)。但是,控制指令包的R/W标志300被设定为写入的情况下,如上述那样IO写入数据包含在控制指令包中,所以在响应包中不包含IO写入数据。另外,也有在响应包中不存在有效载荷的情况,所以在图3(c)中作为[有效载荷]来表记。图3(d)是表示数据包的包格式的一例的图。在数据包中不存在自变量,在有效载荷中包含将由数据指令包访问的数据以规定的块尺寸片段化的数据块330。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块尺寸为512字节,将数据指令包的转发尺寸312指定为块尺寸即512字节的倍数。这种情况下,由转发尺寸312指定的总计尺寸的数据按照每512字节片段化,分别作为附加了头的数据包来传输。另外,块尺寸也可以是512字节以外的固定尺寸,还可以是可变尺寸。图3(e)是表示消息包的包格式的一例的图。消息包的自变量包含表示消息种类的消息索引(Index) 340和表示每个消息种类的附加信息的消息码(Code)341。作为由消息索引340指定的消息种类,有流程控制请求(FCREQ =Flow Control Request)、流程控制就绪(FCRDY :Flow Control Ready)、状态(STAT =Status)等。流程控制请求和流程控制就绪是在数据转发开始前在发送源的节点装置和目的地的节点装置之间交换的流程控制信息。状态用于在数据转发结束后从数据转发的目的地的节点装置对发送源的节点装置通知数据接收错误。在此,在消息索引340表示状态的情况下,在消息码341中包含数据接收错误的有无。另外,上述包格式根据协议可以想到不同的结构,可以进行字段的删除或追加等, 根据需要进行适当变更。<8b/10b方式的控制符号>以下,参照图4说明图1的节点装置IOOa IOOd所使用的8b/10b方式的特殊符号。图4是表示图1的节点装置IOOa IOOd所使用的8b/10b方式的特殊符号的功能分配的一例的图。在8b/10b方式中,产生将8位转换为10位的冗余性,除了通常的表现8位(字节)数据的D符号以外,还能够利用12种类的控制用的特殊的K符号(控制符号)。在图 4中,将“符号名”、“助记符号”、“功能”、元数据(16进制)、“编码符号O进制)”建立对应地表示。元数据(16进制)表示基于8b/10b方式的编码前的8位数据,编码符号O进制) 表示基于8b/10b方式的编码后的10位数据。在此,在8b/10b方式中,产生将8位转换为10位的冗余性,对于每个元数据分配具有“-”和“ + ”的属性的2个编码符号。并且,在8b/10b方式的编码时,管理与编码符号内的“0”与“1”的数量的平衡有关的状态即运行差异(RD=Rurming Disparity)。运行差异可取“RD-”和“RD+”的状态,在“0”较多的编码符号生成后迁移到“RD-”,在“ 1 ”较多的编码符号生成后迁移到“RD+”,在“0”与“1”同样数量的编码符号生成后维持上次编码符号生成后的状态。并且,运行差异根据是“RD-”还是“RD+”,分别生成与图4所示的“当前 RD-"或“当前RD+”对应的编码符号。
18
例如,运行差异为“RD-”的情况下,选择“当前RD-”的编码符号,在选择的“当前 RD-"的编码符号为“ 1,,较多的编码符号的情况下,运行差异从“RD-”迁移到“RD+”,在选择的“当前RD-”的编码符号为“0”与“1”相同数量的编码符号的情况下,运行差异维持“RD-”。此外,在运行差异为“RD+”的情况下,选择“当前RD+”的编码符号,在选择的“当前RD+”的编码符号为“0”较多的编码符号的情况下,运行差异从“RD+”迁移到“RD-”,在选择的“当前RD+”的编码符号为“0”与“ 1,,相同数量的编码符号的情况下,运行差异维持 “RD+”。在8b/10b方式的解码时,进行运行差异的管理,在“0”较多的编码符号的解码后迁移到“RD-”,在“ 1 ”较多的编码符号的解码后迁移到“RD+”,在“0”与“ 1 ”相同数量的编码符号的解码后维持上次编码符号的解码后的状态。例如,在即使运行差异为“RD-”而接收到“当前RD+”的编码符号的情况下等、接收到不按照上述的编码规则的编码符号的情况下,检测为运行差异错误。在图4中,8b/10b方式的控制符号的一部分被分配SDB (Mart of DATA Burst)符号、SOP (Start of Packet)符号、LIDL (Logical Idle)符号、COM(Comma)符号、DIDL (Data Idle)符号、EDB (End of DATA Burst)符号、EOP (End of Packet)符号。COM符号(K28. 5)在由8b/10b方式的编码符号列构成的串行数据内,具有从其他 2个编码符号的任何组合都不生成的唯一的信号模式,所以作为用于进行符号同步的划分字符来使用。在此,8b/10b方式中的符号同步表示能够从串行数据正确地识别编码符号的划分位置(开头位)来转换为并行数据的状态。SOP符号(K28. 1)及EDP符号(K29. 7)分别附加在包的开头及末尾,用于识别包的划分的位置。SDB符号(K28. 0)及EDB符号(K27. 7)作为数据转发的单位,分别附加在将数据包捆绑为流程控制的窗口尺寸量的突发数据的开头及末尾,用于识别突发数据的划分位置。LIDL符号(K28. 3)及DIDL符号(K28. 6)都是填在发送包间的间隔中,并用于维持符号同步的空闲符号。另外,LIDL符号和DIDL符号的分工在后面叙述。另夕卜,在图4的例中,COM符号(K28. 5)、LIDL符号(K28.幻、DIDL符号(K28. 6)的各符号都是“0”与“1”的数量不同的非平衡(imbalance)符号。在符号同步因传输错误而无法预期地偏移的情况下,为了再次获得符号同步,需要检测COM符号。因此,优选为COM符号定期地传输。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COM符号以外的控制符号始终作为与COM符号组合的控制符号组来使用,图5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控制符号组的一例。图5的控制符号组以第一符号开始,随后是第二符号,第一符号是用于符号同步的COM符号(K28. 5)。在此,SYN由COM符号(K28. 5)和特定的D符号 (D31.5)构成,在初始化时或包发送前为了确立符号同步而发送。另外,以下,SDB、S0P、EDP、 EDB、LIDL、DIDL分别表示图5中定义的控制符号组。〈包成帧(framing) >上述的控制符号组中的SDB、SOP、Ε0Ρ、EDB是成帧符号组,在用于识别图2及图 3(a) (e)所示的各种包的开头和末尾的包成帧中使用。图6(a)是表示图1的节点装置100a IOOd所使用的包的成帧规则的一例的图。在图2及图3(a) (e)所示的包600中,附加有为了确认该数据的完全性而计算的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601 并且,通过进一步在包600中附加了 CRC601的包的开头和末尾分别附加有SOP的控制符号组602和EOP的控制符号组603,形成成帧后的包。图6(b)是表示将图1的节点装置IOOa IOOd所使用的数据包捆绑为窗口尺寸量的突发数据的成帧规则的一例的图。突发数据内的各数据包610分别如图3(d) 所示,按照使用图6(a)说明的包的成帧规则成帧。并且,将成帧后的数据包(DATA Packet (framed) )620(在数据包610中附加CRC611,并进一步附加了 SOP的控制符号组612 和EOP的控制符号组613的数据包)捆绑为窗口尺寸量之后,通过在其开头和末尾分别附加SDB的控制符号组621和EDB的控制符号组622,形成成帧后的突发数据。〈节点装置的结构〉接着,参照图7说明图1的节点装置IOOa IOOd的结构。图7是图1的节点装置IOOa IOOd (节点装置700)的结构图。节点装置700具备PHY701和链路控制器702。PHY701相当于图1的PHYlO^i 102d,链路控制器702相当于图1的链路控制器103a 103d。(PHY)PHY701具备串行接收部(Rx)710、解码部711、编码部712、回送选择器713、串行发送部(Tx) 714。串行接收部710相当于图1的串行接收部10 105d,串行发送部714相当于图1的串行发送部10 104d。串行接收部710具备接收器720和串并转换器(DES)721。接收器720根据从串行链路(串行链路IOla IOld)输入的串行数据生成串行接收数据。串并转换器721根据来自接收器720的串行接收数据的位列,通过检测上述COM符号那样的划分字符来检测符号的开头位位置,从而转换为8b/10b方式的符号长度(10位宽度)的并行接收数据。从串并转换器721输出的并行接收数据被输入到解码部711,同时通过回送路径715被分支,并被输入到回送选择器713。另外,以下将由回送路径715分支并输入回送选择器713的并行接收数据称为“并行回送数据”。解码部711基于8b/10b方式将构成并行接收数据的10位的符号数据的每一个解码为8位(字节)宽度的Raw数据,将从解码的结果得到的Raw数据(以下称为“接收Raw 数据”。)输出给链路控制器702。另外,解码部711进行运行差异的管理,例如如果接受的 10位的符号数据与所管理的运行差异不符合,则检测为运行差异错误。编码部712基于8b/10b方式将从链路控制器702输入的Raw数据(以下称为“发送Raw数据”。)以8位(字节)为单位编码为10位宽度的符号数据,并将由10位宽度的符号数据构成的并行发送数据输出给回送选择器713。另外,编码部712—边进行运行差异的管理,一边进行基于8b/10b方式的编码。回送选择器713接受来自链路控制器702的后述的回送控制部757的指示,在规定的定时切换输出选择,将并行发送数据和并行回送数据的一方输出给串行发送部714。另夕卜,该回送选择器713中的输出的切换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在此,节点装置700作为回送选择器713的输出,将选择了与链路控制器702的输出有关的并行发送数据的状态作为“通常模式”,将选择了由回送路径715分支的并行回送数据的状态作为“回送模式”。
串行发送部714具备串行器(SER) 725和驱动器726。串行器725将8b/10b方式的符号长度(10位宽度)的并行发送数据或并行回送数据转换为串行发送数据或串行回送数据。驱动器7 根据来自串行器725的串行发送数据或串行回送数据生成串行数据,并输出给串行链路(串行链路IOla IOld)。另外,链路控制器702为了省电化,使串行发送部714的动作停止,能够使其成为在动作中不可能发生的电空闲(高阻抗)状态。在电空闲状态下,将串行链路IOla IOld 上拉(pull up)或下拉(pull down),串行接收部710通过检测这样的上拉状态或下拉状态,能够自动使其动作停止。〔链路控制器〕链路控制器702具备符号检测部751、旁通控制部752、包接收部753、包发送部 754、旁通选择器755、符号生成部756和回送控制部757。符号检测部751根据来自PHY701的输入即接收Raw数据,按照图6 (a)、(b)所示的成帧规则,检测包和突发数据的开头及末尾,仅将包含在正确地接收到的数据中的包600 输出给旁通控制部752。这时,符号检测部751若从接收Raw数据检测到EDB符号,则将检测到EDB符号这一情况通知给回送控制部757。在此,符号检测部751在确认到违反了图 6(a)、(b)所示的成帧规则的情况下,以及通过CRC检查确认到传输错误的情况下,由于不能正确地接收包600,所以放弃这样的包600。此外,图5所示的LIDL、DIDL、SYN等控制符号组不是为了传输包的实际数据而使用的,所以被符号检测部751除去。旁通控制部752基于来自符号检测部751的输入即接收包的头200中包含的目的地ID212,判定是在节点装置700内受理接收包,还是经由旁通路径758中继给环状后段的节点装置。其中,如果接收包是发给自装置的,则旁通控制部752判定为受理接收包,并将接收包输出给包接收部753,如果接收包是发给其他装置的,则判定为将接收包中继,经由旁通路径758将接收包输出给旁通选择器755。旁通控制部752在判定为接收包是发给其他装置的情况下,进一步判定发给其他装置的接收包是否为表示发送请求的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当于发送请求包。),并将判定结果通知给回送控制部757。包接收部753在由旁通控制部752判定为受理接收包的情况下,基于规定的协议进行与接收包相对应的接收处理。包发送部7M进行用于使数据传输开始的指令包(控制指令包、数据指令包)的发行、由包接收部753接收了指令包的情况的响应包的发行、数据包的发行、消息包的发行等发送处理。旁通选择器755对经由旁通路径758中继的接收包和由包发送部7M生成的发送包的一方,基于旁通控制部752的判定结果进行选择,并输出给符号生成部756。其中,旁通选择器755在旁通控制部755的判定结果为判定为将接收包中继的情况下,选择经由旁通路径758输入的接收包并输出。符号生成部756按照图6 (a)、(b)所示的成帧规则,进行从旁通选择器755输入的包(由包生成部7M发行的发送包或使用旁通路径758进行中继处理的包)的成帧,将成帧后的包的发送Raw数据输出给PHY701。此外,符号生成部756在没有包的期间对PHY701 进行控制,或进行空闲帧的发送指示,或使串行发送部714的动作停止而使串行链路成为电空闲状态。在此,符号生成部714通过将例如LIDL或DIDL这样的控制符号组的发送Raw 数据输出给PHY701,来进行针对PHY701的空闲帧的发送指示。回送控制部757根据旁通控制部752的判定结果和符号检测部751的检测结果, 对回送选择器713进行指示,以使回送选择器713切换输出选择。在本实施方式中,回送控制部757接受旁通控制部752的、接收包为发给其他装置且接收包为表示发送请求的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的判定,对回送选择器713进行指示,以将回送选择器713的输出从并行发送数据切换为并行回送数据。此外,回送控制部757接受符号检测部756检测到EDB符号这一情况,对回送选择器713进行指示,以将回送选择器713的输出从并行回送数据切换为并行发送数据。另外,节点装置700在进行通常的数据转发的情况下,需要在刚初始化后处于通常模式,但是在为了测试PHY701而对仅使用串行接收部710和串行发送部714的BER(Bit Error Rate)进行计测的情况下,在刚初始化后需要处于回送模式。〈节点装置的动作〉以下,参照图8 图10说明图1的环状传输系统中的主节点装置(主装置)IOOa 和从节点装置(从装置)IOOb IOOd各自的动作。其中,图8是表示图1的主装置IOOa 的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图9及图10是表示图1的从装置IOOb IOOd的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另外,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图8的流程图和图9的流程图适当综合说明。在初始设定步骤中,主装置IOOa进行初始设定(步骤S100),从装置IOOb IOOd 进行初始设定(步骤S200)。在初始设定中,例如在流程控制的窗口周期(即突发数据的转发尺寸)和包间隙(gap)(参照图11及图12后述)中设定动作参数,该动作参数规定表示是否将串行链路IOla IOld设为电空闲状态的电力控制设定等节点装置IOOa IOOd的动作。在此,主装置IOOa通过在图2及图3 (a)中表示包格式的读出的控制指令包(CCMD), 取得从装置IOOb IOOd的各个动作参数,决定适当的动作参数的值,通过在图2及图3 (a) 中表示包格式的写入的控制指令包(CCMD),对各从装置IOOb IOOd的每一个设定所决定的动作参数的值。主装置IOOa在数据指令发送步骤中,为了开始数据转发,向通信对象的从装置进行在图2及图3(b)中表示包格式的数据指令包(DCMD)的发送(步骤S101)。这时,从装置 IOOb IOOd处于数据指令接收等待步骤,将包接收,并通过旁通控制部752,基于接收包的头的包类型210和目的地ID211判定接收包是否是发给自装置的数据指令包(DATA)(步骤
5201)。从装置IOOb IOOd若接收到发给自装置的数据指令包(S201 是),则在响应发送步骤中向主装置IOOa进行在图2及图3 (c)中表示包格式的响应包(REQ的发送(步骤
5202),并转移到步骤S203的处理。在步骤SlOl中进行了数据指令包的发送的主装置IOOa 处于响应接收等待步骤,接收从数据指令包的目的地的从装置(通信对象的从装置)发送来的响应包(步骤S102),并转移到步骤S103的处理。由此,在主装置IOOa和数据指令的目的地的从装置(通信对象的从装置)之间,指令-响应的信息交换(handshake)成立。以后,主装置IOOa和通信对象的从装置分别通过在步骤S103 S112和步骤S203 212中示出的对称的协议进行突发数据的发送或接收。通信对象以外的从装置在数据指令接收等待步骤中接收发给其他装置的包,若接收到发给其他装置的包(S201 否),则在中继处理步骤中进行发给其他装置的包的中继处理等(步骤213),并回到步骤S201的处理。另外,关于步骤S213的中继处理步骤的详细情况,参照图10后述。在主装置IOOa和通信对象的从装置之间,指令_响应的信息交换成立后,主装置 IOOa在数据发送侧判定步骤中,根据在与通信对象的从装置之间交换的数据指令包的R/W 标志310,判定自装置是否为突发数据的发送侧(步骤S103)。此外,通信对象的从装置在数据发送侧判定步骤中,根据在与主装置IOOa之间交换的数据指令包的R/W标志310,判定自装置是否为突发数据的发送侧(步骤S203)。在此,在R/W标志310为写入的设定的情况下,主装置IOOa判定为自装置是突发数据的发送侧,通信对象的从装置判定为自装置不是突发数据的发送侧(是突发数据的接收侧)。另一方面,在R/W标志310为读出的情况下, 主装置IOOa判定为自装置不是突发数据的发送侧(是突发数据的接收侧),通信对象的从装置判定为自装置是突发数据的发送侧。主装置IOOa判定为自装置是突发数据的发送侧的情况下(S103 是),按照步骤 S104 S107进行突发数据的发送,通信对象的从装置判定为自装置是突发数据的接收侧的情况下(S203 否),按照步骤S208 S211进行突发数据的接收。另一方面,主装置IOOa 判定为自装置是突发数据的接收侧的情况下(S103 否),按照步骤S108 Slll进行突发数据的接收,通信对象的从装置判定为自装置是突发数据的发送侧的情况下(S203 是), 按照步骤S204 S207进行突发数据的发送。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流程控制使用固定尺寸的窗口方式,其窗口尺寸通过初始设定步骤(S100、S200)在主装置IOOa和从装置IOOb IOOd之间共有,但是也可以是其以外的方式。以下,记载主装置IOOa是突发数据的发送侧,通信对象的从装置是突发数据的接收侧的情况的处理。主装置IOOa在发送请求步骤中,进行窗口尺寸量的数据发送准备,数据发送准备结束后,作为流程控制的发送请求,向通信对象的从装置发送在图2及图3(e)中表示包格式的流程控制请求(FCREQ)的消息包(步骤S104)。通信对象的从装置在发送请求等待步骤中,进行窗口尺寸量的数据接收准备,接收从主装置IOOa发送来的表示流程控制的发送请求的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步骤S208)。通信对象的从装置接收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窗口尺寸量的数据接收准备结束后,在发送响应步骤中,作为流程控制的发送响应,向主装置IOOa发送在图2及图3(e)中表示包格式的流程控制就绪(FCRDY)的消息包(步骤S209)。主装置IOOa处于发送响应等待步骤,接收从通信对象的从装置发送来的表示流程控制的发送响应的流程控制就绪的消息包(步骤S105)。接收了流程控制就绪的消息包的主装置IOOa在突发数据发送步骤中,进行突发数据的发送(步骤S106)。然后,通信对象的从装置在突发数据接收步骤中,进行从主装置 IOOa发送来的突发数据的接收,确认是否违反了图6(b)所示的成帧规则(即成帧错误的有无),或者在关于各数据包620的CRC611中是否有错误(即CRC错误的有无)(步骤S210)。 通信对象的从装置在状态通知步骤中,将这些错误的有无包含在在图2及图3(e)中表示包格式的状态(STAT)的消息包中并向主装置IOOa发送(步骤S211)。主装置IOOa处于状态通知等待步骤,接收从通信对象的从装置发送来的状态的消息包(步骤S107)。
主装置100a在指令结束判定步骤中,判定是否结束了由数据指令包的转发尺寸 312指定的数据尺寸量的数据转发(步骤S112)。主装置IOOa在未结束由数据指令包的转发尺寸312指定的数据尺寸量的数据转发的情况下(S112 否),直到由数据指令包的转发尺寸312指定的数据尺寸量的数据转发结束为止,重复步骤S103、步骤S104 S107、步骤S112的处理。并且,若由数据指令包的转发尺寸312指定的数据尺寸量的数据转发结束 (S112 是),则主装置IOOa结束与在步骤SlOl中发送的数据指令包相关的突发数据转发处理。通信对象的从装置在指令结束判定步骤中,判定是否结束由数据指令包的转发尺寸312指定的数据尺寸量的数据转发(步骤S212)。通信对象的从装置在未结束由数据指令包的转发尺寸312指定的数据尺寸量的数据转发的情况下(S212 否),直到由数据指令包的转发尺寸312指定的数据尺寸量的数据转发结束为止,重复步骤S203、步骤S208 S211、步骤S212的处理。并且,若由数据指令包的转发尺寸312指定的数据尺寸量的数据转发结束(S212 是),则通信对象的从装置结束与在步骤S201中接收的数据指令包相关的突发数据转发处理。以下,记载主装置IOOa是突发数据的接收侧,通信对象的从装置是突发数据的发送侧的情况的处理。通信对象的从装置在发送请求步骤中,进行窗口尺寸量的数据发送准备,数据发送准备结束后,作为流程控制的发送请求,向主装置IOOa发送在图2及图3(e)中表示包格式的流程控制请求(FCREQ)的消息包(步骤S204)。主装置IOOa在发送请求等待步骤中, 进行窗口尺寸量的数据接收准备,接收从通信对象的从装置发送来的表示流程控制的发送请求的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步骤S108)。主装置IOOa接收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窗口尺寸量的数据接收准备结束后,在发送响应步骤中,作为流程控制的发送响应,向通信对象的从装置发送在图2及图3(e)中表示包格式的流程控制就绪(FCRDY)的消息包(步骤S109)。通信对象的从装置处于发送响应等待步骤,接收从主装置IOOa发送来的表示流程控制的发送响应的流程控制就绪的消息包(步骤S205)。接收了流程控制就绪的消息包的通信对象的从装置在突发数据发送步骤中进行突发数据的发送(步骤S206)。然后,主装置IOOa在突发数据接收步骤中进行从通信对象的从装置发送来的突发数据的接收,确认是否违反了图6(b)中示出的成帧规则(即成帧错误的有无)、或者在关于各数据包620的CRC611中是否有错误(即CRC错误的有无)(步骤 S110)。主装置IOOa在状态通知步骤中,将这些错误的有无包含在在图2及图3(e)中表示包格式的状态(STAT)的消息包中并向通信对象的从装置发送(步骤S111)。通信对象的从装置处于状态通知等待步骤,接收来自主装置IOOa发送来的状态的消息包(步骤S207)。通信对象的从装置在指令结束判定步骤中,判定是否已经结束了由数据指令包的转发尺寸312指定的数据尺寸量的数据转发(步骤S212)。通信对象的从装置在未结束由数据指令包的转发尺寸312指定的数据尺寸量的数据转发的情况(S212:否)下,直到由数据指令包的转发尺寸312指定的数据尺寸量的数据转发结束为止,重复步骤S203、步骤 S204 S207、步骤S212的处理。并且,若由数据指令包的转发尺寸312指定的数据尺寸量的数据转发结束(S212 是),则通信对象的从装置结束与在步骤S201中接收的数据指令包
24相关的突发数据转发处理。主装置IOOa在指令结束判定步骤中,判定是否已经结束了由数据指令包的转发尺寸312指定的数据尺寸量的数据转发(步骤S112)。主装置IOOa在未结束由数据指令包的转发尺寸312指定的数据尺寸量的数据转发的情况下(S112 否),直到由数据指令包的转发尺寸312指定的数据尺寸量的数据转发结束为止,重复步骤S103、步骤S108 S111、 步骤S112的处理。并且,若由数据指令包的转发尺寸312指定的数据尺寸量的数据转发结束(S112 是),则主装置IOOa结束与在步骤SlOl中发送的数据指令包相关的突发数据转发处理。以下,参照图11及图12说明在主装置IOOa和通信对象的从装置之间的写入和读出的数据指令的处理序列。图11是表示图1的主装置IOOa和通信对象的从装置之间的写入的数据指令的处理序列的一例的图,图12是表示图1的主装置IOOa和通信对象的从装置之间的读出的数据指令的处理序列的一例的图。在此,无论是写入和读出的哪一个,将从流程控制请求(FCREQ)的消息包的发送结束到突发数据的发送开始为止的期间作为前置间隙1100、1200来识别,将从突发数据的发送结束到状态(STAT)的消息包的接收结束为止的期间作为后置(post)间隙1101、1201 来识别,将其以外的发送包间隔作为包间隙1102、1202来识别。链路控制器702的符号生成部756在前置间隙1100、1200、后置间隙1101、1201、 及包间隙1102、1202这样的没有发送包的期间,进行下述的向PHY701的发送指示。符号生成部756在前置间隙1100、1200和后置间隙1101、1201中,作为第一空闲帧,对PHY701重复进行图5所示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其以用于符号同步的COM符号开始,包含作为空闲符号的DIDL符号。)的发送指示。例如,符号生成部756通过将以符号同步用的COM符号(元数据)开始、并包含作为空闲符号的DIDL符号(元数据)的控制符号组转交给PHY701,从而进行该发送指示。另一方面,在包间隙1102、1202中,符号生成部756根据在初始设定步骤(S100、 S200)中设定的省电设定,对PHY701重复进行第二空闲帧的发送指示,或对PHY701进行用于使串行发送部714的动作停止的发送禁止指示。将省电设定设定为无效的情况下,符号生成部756作为第二空闲帧,对PHY701重复进行图5所示的LIDL的控制符号组(其以用于符号同步的COM符号开始,包含作为空闲符号的LIDL符号。)的发送指示。例如,符号生成部756通过将以符号同步用的COM符号(元数据)开始、并包含作为空闲符号的LIDL符号(元数据)的控制符号组转交给PHY701,从而进行该发送指示。此外,在将省电设定设定为有效的情况下,符号生成部756对PHY701进行用于使串行发送部714的动作停止的发送禁止指示,将串行链路设为电空闲状态。另外,这种情况下,在经过包间隙1102、1202而再次进行包发送之前,为了恢复由于设为电空闲状态而失去的符号同步,需要在规定期间重复发送图5所示的SYN的控制符号组。上述说明了主装置100a和主装置100a的通信对象的从装置之间的包的收发,但是通信对象以外的从装置由于对收发的包进行中继处理,需要将其传达到目的地的节点装置为止。以下参照图10说明通信对象以外的从装置的动作。从装置100b IOOd如上所述,在图9的数据指令接收等待步骤中,若接收到发给其他装置的包(S201 否),则转移到在图10中详细表示的步骤S213的中继处理步骤。
图10是表示图9的中继处理步骤S213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在接收了发给其他装置的包的从装置(通信对象以外的通信装置)中,在包中继步骤中,链路控制器702的旁通选择器755基于旁通控制部752的判定结果,选择经由旁通路径758输入的接收包并输出,由此进行接收包的中继(步骤S300)。在包种类判定步骤中,通信对象以外的通信装置基于头的包类型210,通过旁通控制部752判定进行了中继处理的接收包是否是表示发送请求的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步骤S301)。在进行了中继处理的接收包是表示发送请求的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的情况下 (S301 是),通信对象以外的通信装置进入步骤302的处理,在是流程控制请求以外的包的情况下(S301 否),结束中继处理,回到图9的步骤S201。使用了旁通路径758的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的中继后,成为图11所示的前置间隙1100或图12所示的前置间隙1200。因此,在回送转移步骤中,在通信对象以外的从装置中,符号生成部756对PHY701进行作为第一空闲帧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的发送指示,通信对象以外的从装置开始作为第一空闲帧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的发送,重复作为第一空闲帧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的发送。并且,在通信对象以外的从装置中,回送控制部757对回送选择器713指示从通常模式向回送模式的转移,回送选择器713将输出从并行发送数据切换为并行回送数据(步骤S302)。在此,参照图13说明回送选择器713的回送模式转移前后的输出的切换定时。图 13是表示图7的回送选择器713的回送模式转移前后的输出的切换定时的图。在到结束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的中继处理为止的包间隙中,来自回送选择器 713的输出是例如LIDL的控制符号组1301这样的第二空闲帧(编码部712的输出)。并且,在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1302的中继输出后的前置间隙中,作为第一空闲帧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1303 (编码部712的输出)从回送选择器713输出。回送选择器713若在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的中继输出后从回送控制部757接受到从通常模式向回送模式的转移指示,则将输出从并行发送数据切换到并行回送数据,转移到回送模式,开始输出经由回送路径715折返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1304。在此,在并行发送数据和并行回送数据之间,COM符号的位置偏移1符号量的情况下,在回送选择器713 内将并行回送数据延迟1符号量之后再进行输出的切换即可。此外,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1的LIDL符号和DIDL符号的各符号与COM符号同样,都是“0”与“1”的数量不同的非平衡符号。因此,将图5所示的控制符号组作为空闲帧连续地发送的情况下,通过COM符号反转的运行差异通过后续的LIDL符号和DIDL符号回到原状,结果始终维持空闲帧的运行差异。在此,如果将在初始化后的包间隙中发送的空闲帧的运行差异统一为“RD-”或“RD+”的某一个,则由于依存于传输的包,虽然以后的空闲帧的运行差异变化,但是同一包的传输路径中的空闲帧的运行差异一致。因此,在主装置IOOa 和通信对象的从装置之间,在对数据指令(DCMD)或响应(REQ等进行中继的通信对象以外的从装置中,接收的空闲帧和发送的空闲帧的运行差异一致。由此,仅通过使COM符号的位置一致,能够维持回送选择器713的输出的切换前后的符号同步及运行差异。另外,LIDL的控制符号组和DIDL的控制符号组不限于图5所示的定义,也可以选择“0”与“1”的数量相等的平衡符号作为第二符号,将非平衡符号和平衡符号的某一个以随机顺序切换并输出。这种情况下,连续的LIDL的控制符号组中的COM符号的运行差异和连续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中的COM符号的运行差异分别以随机顺序切替,所以能够减轻周期的信号模式引起的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噪音。这样,将LIDL的控制符号组和DIDL的控制符号组的任一个的COM符号的运行差异也定义为以随机顺序切替的情况下,回送选择器713需要在并行发送数据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和并行回送数据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中的COM符号的运行差异一致的定时进行输出切换。但是,这些DIDL的控制符号组中的COM符号的运行差异相互以随机顺序切替,所以无法保证一致的定时。因此,如图14所示,也可以将回送路径715A设置在解码部711的后段。这种情况的回送选择器713A在解码完成的并行回送数据和从符号生成部756输入的编码前的并行发送数据(从链路控制器输入到PHY的发送Raw数据)之间进行输出切换, 将回送选择器713A的输出输入到编码部712A,编码部712A对回送选择器713A的输出进行基于8b/10b方式的编码。但是,在编码前的并行发送数据和解码完成的并行回送数据之间,COM符号的位置偏移1符号量的情况下,在回送选择器713A内将解码完成的并行回送数据延迟1符号量之后再进行输出的切换即可。这种情况下,运行差异始终由编码部712A 管理,所以不需要考虑运行差异的连续性。接着,通信对象以外的从装置在突发数据中继步骤中,一边维持回送模式,一边进行经由回送路径715的突发数据的中继(步骤S303)。在该突发数据中继步骤中,通信对象以外的从装置不介由链路控制器702而进行突发数据的中继处理,但是通信对象以外的从装置中的符号检测部751继续动作,进行表示突发数据的终端的EDB符号的检测处理。并且,若符号检测部751检测到EDB符号,则转移到步骤S304的通常模式恢复步骤。在通常模式恢复步骤中,在检测到EDB符号的通信对象以外的从装置中,EDB符号检测后成为图11所示的后置间隙1101或图12所示的后置间隙1201,所以符号生成部756 对PHY701进行作为第一空闲帧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的发送指示,由此,编码部712开始作为第一空闲帧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的输出,重复作为第一空闲帧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的输出。并且,在通信对象以外的从装置中,回送控制部757对回送选择器713进行从回送模式向通常模式的恢复指示,回送选择器713将输出从并行回送数据切换为并行发送数据, 从编码部712输出的作为第一空闲帧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输出到串行链路(步骤S304)。在此,参照图15说明回送选择器713的通常模式恢复前后的输出的切换定时。图 15是表示图7的回送选择器713的通常模式恢复前后的输出的切换定时的图。符号检测部751若从解码部711的输入检测到EDB符号,则对回送控制部757和符号生成部756通知检测到EDB符号这一情况。由此,回送控制部757对回送选择器713进行从通常模式向回送模式的恢复指示。此外,符号生成部756对编码部712进行COM符号具有与EDB符号检测后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中的COM符号相同的运行差异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的发送指示,编码部712按照来自符号生成部756的发送指示,进行COM符号具有与 EDB符号检测后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中的COM符号相同的运行差异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的输出。回送选择器713进行了经由回送路径715输入的EDB的控制符号组1501及DIDL 的控制符号组1502的中继输出之后,若从回送控制部757接受到恢复指示,将输出从并行回送数据切换到并行发送数据,恢复为通常模式。然后,通信对象以外的从装置开始由编码部712生成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1503向串行链路的输出。在此,在并行回送数据和并行发送数据之间,COM符号的位置偏移1符号量的情况下,在回送选择器713内使并行发送数据延迟1符号量之后再切换输出即可。此外,编码部712输出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1502 与在回送模式下进行中继输出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1503具有相同的运行差异,所以维持了回送选择器713的输出切换前后的运行差异的连续性。以下记载符号生成部756对编码部712进行如下DIDL的控制符号组的发送指示的机制的一例,该DIDL的控制符号组的COM符号具有与EDB符号检测后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中的COM符号相同的运行差异。解码部711对运行差异(“RD+”或“RD-”)进行管理,将解码后的运行差异与解码结果一起输出给符号检测部751。符号检测部751若从解码部711的输入检测到EDB符号,则向符号生成部756通知检测到EDB符号这一情况和EDB符号解码后的运行差异。符号生成部756接受检测到EDB符号这一情况的通知后,对编码部712进行包含有EDB符号解码后的运行差异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的发送指示。编码部712将管理的运行差异置换为被通知的运行差异,进行基于8b/10b方式的编码,并向回送选择器713输出DIDL的控制符号组。另外,与图14所示的结构同样,采用将回送选择器713A设置在解码部711的后段、并将回送选择器713A的输出输入到编码部712A的结构的情况下,不需要考虑向通常模式的恢复前后的回送模式输出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和通常模式输出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中的符号的运行差异的连续性。在后置间隙结束等待步骤中,通信对象以外的从装置的符号检测部751检测接收符号从后置间隙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切替为包间隙的LIDL的控制符号组或电空闲状态的情况。符号生成部756接受该检测,将对于PHY701的指示从DIDL的控制符号组的发送指示切换为LIDL的控制符号的发送指示或用于使其成为电空闲状态的发送禁止指示(步骤 S305)。在图15的例中,若符号检测部751检测到来自串行接收部710的输出从后置间隙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1511向包间隙的LIDL的控制符号组1512的变化,则在其以后,来自通常模式中的符号生成部756的输出也从DIDL的控制符号组切换为LIDL的控制符号组。另外,在通常模式恢复步骤(步骤S304)中,由于传输错误等而未能检测到EDB符号的情况下,无法从回送模式恢复到通常模式,以后无法接收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优选为,也可以是,即使在未能检测到EDB符号的情况下,若检测到从DIDL的控制符号组向LIDL 的控制符号组或电空闲状态的输入变化,则回送控制部757对回送选择器713进行从回送模式向通常模式的恢复指示。<环状传输系统的整体动作>以下参照图16及图17说明图1所示的环状传输系统的整体动作。图16是表示图1所示的环状传输系统的写入的数据指令处理的整体动作的图,图 17是表示图1所示的环状传输系统的读出的数据指令处理的整体动作的图。在图16及图17中,节点装置IOOa IOOd作为设备ID分别被分配了“0” “3”。此外,将与作为主装置的节点装置IOOa(设备ID = 0)之间进行数据转发的从装置(由数据指令的目的地ID211指定的节点装置)作为节点装置IOOc (设备ID = 2)。因此,从装置IOOb (设备ID = 1)和从装置IOOd (设备ID = 3)成为在节点装置IOOa (主装置)和节点装置IOOc (通信对象的从装置)之间收发的包的中继站。此外,在初始化设定步骤S100、S200中,将所有节点装置IOOa IOOd的省电设定设为无效,将包间隙设为重复发送作为第二空闲帧的LIDL的控制符号组。另外,图16及图17中的(“0”一 “2”)表示是在目的地ID211中将设备ID设为“2”、在发送源ID212中将设备ID设为“0”的包,(“2”一 “0”)表示是在目的地ID212 中将设备ID设为“0”、在发送源ID212中将设备ID设为“2”的包。〔写入的数据指令处理〕首先,说明与图16所示的写入的数据指令有关的图1的环状传输系统的整体动作。(时刻Tl 时刻T2)节点装置IOOa IOOd在包间隙中重复进行作为第二空闲帧的LIDL的控制符号组的发送。节点装置IOOa在处于数据指令发送步骤的时刻Tl,向节点装置IOOc发送写入的数据指令包(DCMD)。该数据指令包经由串行链路IOla输入到节点装置100b。另外,由于数据指令包发送后是包间隙,所以节点装置IOOa重复LIDL的控制符号组的发送。处于数据指令接收等待步骤的节点装置IOOb接收数据指令包,判定为接收的数据指令包是发给其他装置(节点装置100c)的,在包中继步骤中使用链路控制器702内的旁通路径758进行发给其他装置的数据指令包的中继处理。该中继处理的数据指令包经由串行链路IOlb输入到节点装置100c。节点装置IOOb在包种类判定步骤中判定为中继处理的包不是表示发送请求的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回到数据指令接收等待步骤。另外,数据指令包中继后由于是包间隙,所以节点装置IOOb重复LIDL的控制符号组的发送。处于数据指令接收等待步骤的节点装置IOOc接收数据指令包,判定为接收的数据指令包是发给自装置的,在响应发送步骤中向节点装置IOOa发送响应包(REQ。该响应包经由串行链路IOlc输入到节点装置100d。另外,由于响应发送后是包间隙,所以节点装置IOOc重复LIDL的控制符号组的发送。处于数据指令接收等待步骤的节点装置IOOd接收响应包,判定为接收的响应包是发给其他装置(节点装置100a)的,在包中继步骤中,使用链路控制器702内的旁通路径 758进行发给其他装置的响应包的中继处理。该中继处理的响应包经由串行链路IOld输入到节点装置100a。节点装置IOOd在包种类判定步骤中,判定为中继处理的包不是表示发送请求的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回到数据指令接收等待步骤。另外,由于响应包中继后是包间隙,所以节点装置IOOd重复LIDL的控制符号组的发送。处于响应接收等待步骤的节点装置IOOa接收响应包。(时刻T2 时刻T3)在数据发送侧判定步骤中,接收了响应包的节点装置IOOa判定为自装置是突发数据的发送侧,通信对象的节点装置IOOc判定为自装置不是突发数据的发送侧(自装置是突发数据的接收侧)。节点装置IOOa在发送请求步骤中开始数据发送准备,在数据发送准备完成的时亥IJT2,向节点装置IOOc发送表示发送请求的流程控制请求(FCREQ)的消息包。该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经由串行链路IOla输入到节点装置100b。由于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发送后是前置间隙,所以节点装置IOOa重复发送DIDL的控制符号组。处于数据指令接收等待步骤的节点装置IOOb接收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判定为接收的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是发给其他装置(节点装置100c)的,在包中继步骤中,使用链路控制器702内的旁通路径758进行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的中继处理。该中继处理的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经由串行链路IOlb输入到节点装置100c。节点装置IOOb在包种类判定步骤中,判定为中继处理的包是表示发送请求的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然后,节点装置IOOb转移到回送转移步骤,在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的中继处理后的前置间隙中, 从通常模式转移到回送模式。节点装置IOOb在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中继后,到切换为回送模式之前为止的前置间隙中向串行链路IOlb重复输出由自装置生成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在切换为回送模式后的前置间隙中,使用回送路径715将DIDL的控制符号组中继输出到串行链路101b。处于发送请求等待步骤的节点装置IOOc接收表示发送请求的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若数据接收准备完成,则在发送响应步骤中向节点装置IOOa发送表示发送响应的流程控制就绪(FCRDY)的消息包。该流程控制就绪的消息包经由串行链路IOlc输入到节点装置100d。另外,由于流程控制就绪的消息包发送后是包间隙,所以节点装置IOOc重复LIDL 的控制符号组的发送。处于数据指令接收等待步骤的节点装置IOOd接收流程控制就绪的消息包,判定为接收的流程控制就绪的消息包是发给其他装置(节点装置100a)的,在包中继步骤中,使用链路控制器702内的旁通路径758进行流程控制就绪的消息包的中继处理。该中继处理的流程控制就绪的消息包经由串行链路IOld输入到节点装置100a。节点装置IOOd在包种类判定步骤中,判定为中继处理的包不是表示发送请求的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回到数据指令接收等待步骤。另外,由于流程控制就绪的消息包中继后是包间隙,所以节点装置 IOOd重复LIDL的控制符号组的发送。处于发送响应等待步骤的节点装置IOOa接收表示发送响应的流程控制就绪的消
息 ^Si ο(时刻T3 时刻T4)接收了表示发送响应的流程控制就绪的消息包的节点装置IOOa在突发数据发送步骤中,从时刻T3起开始突发数据的发送。该突发数据经由串行链路IOla输入到节点装置100b。另外,由于突发数据的发送结束后是后置间隙,所以节点装置IOOa重复DIDL的控制符号组的发送。处于回送模式的节点装置IOOb在突发数据中继步骤中,进行使用了 PHY701的回送路径715的突发数据的中继处理。该中继处理的突发数据经由串行链路IOlb输入到节点装置100c。节点装置IOOb在表示突发数据的终端的EDB符号检测后的后置间隙中,在通常模式恢复步骤中从回送模式恢复到通常模式。处于突发数据接收等待步骤的节点装置IOOc开始突发数据的接收。(时刻"Γ4 时刻T5)节点装置IOOc在结束突发数据的接收后,在状态通知步骤中,为了通知该接收错误,在时刻T4向节点装置IOOa发送状态(STAT)的消息包。该状态的消息包经由串行链路 IOlc输入到节点装置100d。另外,由于状态的消息包发送后是包间隙,所以节点装置IOOc 重复LIDL的控制符号组的发送。处于数据指令接收等待步骤的节点装置IOOd接收状态的消息包,判定为状态的消息包是发给其他装置(节点装置100a)的,在包中继步骤中,使用链路控制器702内的旁
30通路径758进行状态的消息包的中继处理。该中继处理的状态的消息包经由串行链路IOld 输入到节点装置100a。节点装置IOOd在包种类判定步骤中,判定为中继处理的包不是表示发送请求的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回到数据指令接收等待步骤。另外,由于状态的消息包中继后是包间隙,所以节点装置IOOd重复LIDL的控制符号组的发送。(时刻T5 时刻T6)处于状态通知等待步骤的节点装置IOOa接收状态的消息包,在接收状态的消息包的时刻T5处将后置间隙结束,从DIDL的控制符号组的发送切换到通常的包间隙的LIDL 的控制符号组的发送。处于后置间隙结束等待步骤的节点装置IOOb若通过符号检测部751检测到从 DIDL的控制符号组切换到LIDL的控制符号组这一情况,则结束节点装置IOOb的后置间隙, 从DIDL的控制符号组的发送切换到LIDL的控制符号组的发送。(时刻T6以后)节点装置IOOa在指令结束判定步骤中,到判定为由数据指令指定的转发尺寸量的数据转发结束为止,再次回到发送请求步骤,重复时刻T2起的处理。〔读出的数据指令处理〕接着说明与图17所示的读出的数据指令有关的图1的环状转发系统的整体动作。(时刻Tl 时刻T2)时刻Tl 时刻T2的环状传输系统中的动作除了写入的指令变为读出的指令这一点以外,与本发明相关联的部分为同样的动作。(时刻T2 时刻T3)在数据发送侧判定步骤中,接收了响应包的节点装置IOOa判定为自装置不是数据发送侧(自装置是数据接收侧),通信对象的节点装置IOOc判定为自装置是数据发送侧。节点装置IOOc在发送请求步骤中,开始数据发送准备,在数据发送准备完成的时亥IJT2,向节点装置IOOa发送表示发送请求的流程控制请求(FCREQ)的消息包。该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经由串行链路IOlc输入到节点装置100d。由于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发送后是前置间隙,所以节点装置IOOc重复发送DIDL的控制符号组。处于数据指令接收等待步骤的节点装置IOOd接收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判定为接收的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是发给其他装置(节点装置100a)的,在包中继步骤中,使用链路控制器702内的旁通路径758进行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的中继处理。该中继处理的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经由串行链路IOld输入到节点装置100a。节点装置IOOd在包种类判定步骤中,判定为中继处理的包是表示发送请求的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然后,节点装置IOOd转移到回送转移步骤,在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的中继处理后的前置间隙中,从通常模式转移到回送模式。节点装置IOOd在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的中继后,在到切换到回送模式前为止的前置间隙中向串行链路IOld重复输出由自装置生成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在切换到回送模式后的前置间隙中使用回送路径715将DIDL的控制符号组向串行链路 IOld中继输出。处于发送请求等待步骤的节点装置IOOa接收表示发送请求的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若数据接收准备完成,则在发送响应步骤中向节点装置IOOc发送表示发送响应的流程控制就绪(FCRDY)的消息包。该流程控制就绪的消息包经由串行链路IOla输入到节点装置100b。另外,由于流程控制就绪的消息包发送后是包间隙,所以节点装置IOOa重复LIDL 的控制符号组的发送。处于数据指令接收等待步骤的节点装置IOOb接收流程控制就绪的消息包,判定为接收的流程控制就绪的消息包是发给其他装置(节点装置100c)的,在包中继步骤中,使用链路控制器702内的旁通路径758进行流程控制就绪的消息包的中继处理。该中继处理的流程控制就绪的消息包经由串行链路IOlb输入到节点装置100c。节点装置IOOb在包种类判定步骤中,判定为中继处理的包不是表示发送请求的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回到数据指令接收等待步骤。另外,由于流程控制就绪的消息包的中继后是包间隙,所以节点装置 IOOb重复LIDL的控制符号组的发送。处于发送响应等待步骤的节点装置IOOc接收表示发送响应的流程控制就绪的消
息 ^Si ο(时刻T3 时刻T4)接收了表示发送响应的流程控制就绪的消息包的节点装置IOOc在突发数据发送步骤中,从时刻T3起开始突发数据的发送。该突发数据经由串行链路IOlc输入到节点装置100d。另外,由于突发数据的发送结束后是后置间隙,所以节点装置IOOc重复DIDL的控制符号组的发送。处于回送模式的节点装置IOOd在突发数据中继步骤中,进行使用了 PHY701的回送路径715的突发数据的中继处理。该中继处理的突发数据经由串行链路IOld输入到节点装置100a。节点装置IOOd在表示突发数据的终端的EDB符号检测后的后置间隙中,在通常模式恢复步骤中从回送模式恢复到通常模式。处于突发数据接收等待步骤的节点装置IOOa开始突发数据的接收。(时刻"Γ4 时刻T5)节点装置IOOa在结束突发数据的接收后,在状态通知步骤中,为了通知该接收错误,在时刻T4向节点装置IOOc发送状态(STAT)的消息包。该状态的消息包经由串行链路 IOla输入到节点装置100b。另外,由于状态的消息包发送后是包间隙,所以节点装置IOOa 重复LIDL的控制符号组的发送。处于数据指令接收等待步骤的节点装置IOOb接收状态的消息包,判定为状态的消息包是发给其他装置(节点装置100c)的,在包中继步骤中,使用链路控制器702内的旁通路径758进行状态的消息包的中继处理。该中继处理的状态的消息包经由串行链路IOlb 输入到节点装置100c。节点装置IOOb在包种类判定步骤中,判定为中继处理的包不是表示发送请求的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回到数据指令接收等待步骤。另外,由于状态的消息包中继后是包间隙,所以节点装置IOOb重复LIDL的控制符号组的发送。(时刻T5 时刻T6)处于状态通知等待步骤的节点装置IOOc接收状态的消息包,在接收状态的消息包的时刻T5处结束后置间隙,从DIDL的控制符号组的发送切换为通常的包间隙的LIDL的控制符号组的发送。处于后置间隙结束等待步骤的节点装置IOOd若检测到通过符号检测部751从 DIDL的控制符号组切换为LIDL的控制符号组这一情况,则结束节点装置IOOd中的后置间隙,从DIDL的控制符号组的发送切换到LIDL的控制符号组的发送。
(时刻T6以后)节点装置IOOc在指令结束判定步骤中,到判定为由数据指令指定的转发尺寸量的数据转发结束为止,再次回到发送请求步骤,重复时刻T2起的处理。《变形例》本发明不限于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说明的内容,在用于达成本发明的目的及与其关联或附随的目的的任何形态下都能够实施,例如也可以是以下形态。(1)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编码方式举出利用8b/10b方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编码方式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64b/66b方式这样的加扰方式。例如,节点装置采用64b/66b方式的情况的节点装置的结构如图18所示。符号生成部756对编码部712B输出发送Raw数据,该发送Raw数据以将8b/10b 方式中的8符号(8字节)量捆绑而成的64位作为字长。并且,编码部712B对该64位宽度的Raw数据通过规定的加扰多项式进行加扰,通过在其开头附加2位的同步头,生成编码的64b/66b方式的并行发送数据,并输出给回送选择器7i;3B。回送选择器71 接受来自回送控制部757的指示,在规定的定时切换输出选择, 将并行发送数据和并行回送数据的一方输出给串行发送部714B。串行发送部714B中的串行器725B将从回送选择器71 输入的64b/66b方式的并行发送数据或并行回送数据转换为串行发送数据或串行回送数据。此外,串行接收部710B中的串并转换器721B通过从多个连续的66位宽度的串行接收数据中检测附加在它们的开头的同步头,进行符号同步(帧同步),并将64b/66b方式的并行接收数据输出到解码部711B。解码部711B除去附加在并行接收数据的开头的同步头,通过与编码部712B中的加扰多项式成对的多项式的解扰来生成64位宽度的接收Raw 数据,并输出到符号检测部751。在此,使用64b/66b方式的情况下,回送选择器71 在通常模式下需要选择来自编码部712B的输入即64b/66b方式的并行发送数据,在回送模式下需要选择经由回送路径 715输入的64b/66b方式的并行回送数据并输出。以下,参照图19及图20说明采用64b/66b方式作为编码方式的情况下的、回送模式转移前后的回送选择器71 的输出的切换定时、及通常模式恢复前后的回送选择器 71 的输出的切换定时。图19是表示作为编码方式采用64b/66b方式的情况下的、回送选择器71 的回送模式转移前后的输出的切换定时的图。在此,在64b/66b方式中,也能够使用与图4所示的8b/10b方式的控制符号对应的所有控制符号,所以将由DIDL符号构成的64b/66b方式的并行数据作为DIDL表示。回送选择器71 在通常模式下,输出从编码部756输入的64b/66b方式的并行发送数据。回送控制部757在接收包是发给其他装置、并且是表示发送请求的流程控制请求的消息包的情况下,对回送选择器71 进行从通常模式向回送模式的转移指示。回送选择器71 接受该转移指示后,从通常模式转移到回送模式,将输出从由编码部712B输入的 64b/66b方式的并行发送数据切换为经由回送路径715输入的64b/66b方式的并行回送数据。在与附加在并行发送数据和并行回送数据的双方的开头附加的同步头(Sync)的位置相应的定时进行该输出的切换,能够维持输出的切换前后的数据连续性。另外,在并行发送数据和并行回送数据之间同步头(Sync)的位置偏移的情况下,在回送选择器71 内将并行回送数据适当延迟,进行同步头(Sync)的对位即可。图20是表示作为编码方式采用64b/66b方式的情况下的、回送选择器71 的通常模式恢复前后的输出的切换定时的图。回送选择器71 在回送模式下,输出经由回送路径715输入的64b/66b方式的并行回送数据。回送控制部757在检测到EDB符号的情况下,对回送选择器71 进行从回送模式向通常模式的恢复指示。回送选择器71 接受该恢复指示后,从回送模式恢复到通常模式,将输出从经由回送路径715输入的64b/66b方式的并行回送数据切换到从编码部 712B输入的64b/66b方式的并行发送数据。在与附加在并行发送数据和并行回送数据的双方的开头附加的同步头(Sync)的位置相应的定时进行该输出的切换,能够维持输出的切换前后的数据连续性。另外,在并行发送数据和并行回送数据之间同步头(Sync)的位置偏移的情况下,在回送选择器71 内将并行回送数据适当延迟,进行同步头(Sync)的对位即可。另外,由于传输错误等而未能检测EDB符号的情况下,无法从回送模式恢复到通常模式,以后无法接收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优选为,也可以是,即使在未能检测EDB符号的情况下,若检测到从DIDL的控制符号组向LIDL的控制符号组或电空闲状态的输入变化, 则回送控制部757对回送选择器713进行从回送模式向通常模式的恢复指示。另外,本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中的节点装置IOOa IOOd的动作流程图与实施方式1中的图8、图9、图10实质上相同,其环状传输系统整体的动作流程图也与实施方式1 中的图16及图17实质上相同,所以省略说明。(2)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以利用图5所示的控制符号组的情况为例做了说明, 但是如实施方式1所述,控制符号组不限定于图5中定义的控制符号组。以下,参照图21及图22(a) (c)说明,作为LIDL的控制符号组中的LIDL符号定义“0”与“1”数量不同的符号类型以及“0”与“1”的数量相同的符号类型,作为DIDL的控制符号组中的DIDL符号定义“0”与“ 1”的数量不同的符号类型以及“0”与“ 1”的数量相同的符号类型的情况下的、回送选择器的输出的切换规则。图21是表示在变形例中图1的节点装置所使用的控制符号组的一例的图。在图21的例中,作为LIDL的控制符号组,定义第一符号为COM符号(K28. 5)、第二符号为LIDLO符号(K28. 3)的LIDL的控制符号组、以及第一符号为COM符号(K28. 5)、第二符号为LIDLl符号(D16. 7)的LIDL的控制符号组。在此,在LIDLO符号(K28. 3)中,编码符号O进制)的“当前RD-”为 “0011110011”、“当前 RD+” 为 “1100001100”。LIDLO 符号(K28. 3)为 “0” 与“1” 的数量不
同的符号类型的非平衡符号,所以使下一运行差异反转。此夕卜,在LIDLl符号(D16. 7)中,编码符号O进制)的“当前RD-”为 “0110110001”、“当前 RD+” 为 “1001001110”。LIDLl 符号(D16. 7)为 “0” 与“1” 的数量相
同的符号类型的平衡符号,所以不使下一运行差异反转。在COM符号(K28.5)中,编码符号(2进制)的“当前RD-”为“0011111010”、“当前RD+”为“1100000101”。COM符号(K28. 5)是“0”与“ 1”的数量不同的符号类型的非平
衡符号,所以使下一运行差异反转。
34
若按照上述规则随机地选择LIDLO符号和LIDLl符号,则如下所示, COM+ — LIDLO- ~- COM+ — LIDLO- ~- COM+ — LIDLl- ~- COM- ~- LIDLl+ — COM+ — LIDLO-
—COM+ — LIDLO-—在LIDLO符号的前后维持COM符号的运行差异,在LIDLl符号的前后,COM符号的
运行差异反转。这样,COM符号的运行差异也随机切换,能够提高数据列的随机性,降低放射噪音。在图21的例中,作为DIDL的控制符号组,定义有第一符号为COM符号(K28. 5)、第二符号为DIDLO符号(K28. 6)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以及第一符号为COM符号(K28. 5)、第二符号为DIDLl符号(D12. 2)的LIDL的控制符号组。在此,在DIDLO符号(K28. 6)中,编码符号O进制)的“当前RD-”为 “0011110110”、“当前 RD+” 为 “1100001001”。DIDLO 符号(K28. 6)是“0” 与“1” 的数量不
同的符号类型的非平衡符号,因此使下一运行差异反转。此夕卜,在DIDLl符号(D12. 2)中,编码符号O进制)的“当前RD-”为 “0011010101”、“当前 RD+” 为 “1100101010”。DIDLl 符号(D12. 2)是“0” 与“1” 的数量相同的符号类型的平衡符号,所以不使下一运行差异反转。若按照上述规则随机地选择DIDLO符号和DIDLl符号,则如下所示,COM+ — DIDLO- ~- COM+ — DIDLO- ~- COM+ — DIDLl- ~- COM- ~- DIDLl+ — COM+ — DIDLO-—COM+ — DIDLO-—在DIDLO符号的前后维持COM符号的运行差异,在DIDLl符号的前后,COM符号的
运行差异反转。图22(a) (c)是表示,作为DIDL的控制符号组中的DIDL符号定义了“0”与“ 1 ” 的数量不同的符号类型以及“0”与“1”的数量相同的符号类型的情况(例如图21的控制符号组)下的、回送模式转移前后的回送选择器的输出的切换规则的图。(规则A)如图22(a)所示,回送选择器中的由编码部生成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中的COM符号的运行差异和经由回送路径输入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中的COM符号的运行差异一致的情况下,回送选择器在运行差异一致的COM符号的紧后将输出从并行发送数据切换到并行回送数据。(规则B)如图22(b)所示,回送选择器中的由编码部生成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中的COM符号的运行差异和经由回送路径输入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中的COM符号的运行差异不一致的情况下,在回送选择器中的由编码部生成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中的DIDL符号的符号类型和经由回送路径输入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中的DIDL符号的符号类型不一致时,回送选择器在符号类型不一致的DIDL符号的紧后将输出从并行发送数据切换到并行回送数据。(规则C)如图22(c)所示,回送选择器中的由编码部的生成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中的COM符号的运行差异和经由回送路径输入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中的COM符号的运行差异不一致的情况下,在回送选择器中的由编码部生成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中的DIDL 符号的符号类型和经由回送路径输入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中的DIDL符号的符号类型一致时,回送选择器不将由编码部的生成的DIDL符号输出,而是将由编码部生成的DIDL符号的运行差异保持原样,将其DIDL符号的符号类型置换为另一方的符号类型并输出,在符号类型一致的DIDL符号的紧后将输出从并行发送数据切换到并行回送数据。另外,作为DIDL的控制符号组中的DIDL符号定义了 “0”与“1”的数量不同的符号类型以及“0”与“1”的数量相同的符号类型定义的情况(例如图21的控制符号组)下的、通常模式恢复前后的回送选择器的输出的切换规则,可以利用上述(规则A) (规则 C)。另外,(规则C)中的符号类型的置换是对于经由回送路径输入的DIDL符号进行的。若具体地记载,则如以下(规则a) (规则C)所述。(规则a)回送选择器中的由编码部生成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中的COM符号的运行差异和经由回送路径输入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中的COM符号的运行差异一致的情况下, 回送选择器在运行差异一致的COM符号的紧后将输出从并行回送数据切换到并行发送数据。(规则b)回送选择器中的由编码部生成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中的COM符号的运行差异和经由回送路径输入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中的COM符号的运行差异不一致的情况下,在回送选择器中的由编码部生成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中的DIDL符号的符号类型和经由回送路径输入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中的DIDL符号的符号类型不一致时,回送选择器在符号类型不一致的DIDL符号的紧后将输出从并行回送数据切换到并行发送数据。(规则c)回送选择器中的由编码部的生成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中的COM符号的运行差异和经由回送路径输入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中的COM符号的运行差异不一致的情况下,在回送选择器中的由编码部生成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中的DIDL符号的符号类型和经由回送路径输入的DIDL的控制符号组中的DIDL符号的符号类型一致时,回送选择器不将经由回送路径输入的DIDL符号输出,而是将经由回送路径输入的DIDL符号的运行差异保持原样,将其DIDL符号的符号类型置换为另一方的符号类型并输出,在符号类型一致的 DIDL符号的紧后将输出从并行回送数据切换到并行发送数据。(3)上述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的节点装置的各结构要素也可以通过作为集成电路的LSI来实现。这时,各结构要素可以单独地1芯片化,也可以以包含一部分或全部的方式 1芯片化。此外,在此采用了 LSI,但是根据集成度的不同,有时也称为IC、系统LSI、超级 LSI、特级LSI。此外,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限于LSI,也可以通过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此外,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限于LSI,也可以通过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LSI 制造后,也可以利用可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能够将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或设定再构成的可重组处理器。进而,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或派生的其他技术,如果出现能够替换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当然也可以使用该技术来进行功能块的集成化。工业实用性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节点装置、集成电路及控制方法,在经由串行链路环状连接的多个节点装置间进行包的收发时,维持与包的收发有关的数据转发的可靠性,并且进行削减处理系统开销的中继处理,因此是有用的。附图标记说明700节点装置70IPHY702链路控制器
710串行接收部711解码部712编码部713回送选择器714串行接收部720接收器721串并转换器725串行器726驱动器751符号检测部752旁通控制部753包接收部754包发送部755旁通选择器756符号生成部757回送控制部758旁通路径
权利要求
1.一种节点装置,是经由串行链路将多个节点装置以环状连接而成的环状传输系统中的节点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链路控制器,对包含目的地信息的包进行收发及中继处理;以及物理层,在通常模式与回送模式之间切换通信模式而进行动作,所述通常模式是在经由所述串行链路输入输出的串行数据与所述链路控制器所处理的并行数据之间进行相互转换的模式,所述回送模式是将经由前段侧的串行链路输入的串行数据在转交给所述链路控制器之前折返并输出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的模式; 所述链路控制器具备符号生成部,对所述物理层,在从发送请求包到数据包为止的前置间隙中,进行用于维持符号同步的空闲帧的发送指示;以及回送控制部,对所述物理层,在以所述通常模式对发给其他装置的发送请求包进行了中继处理后的所述前置间隙中,进行用于从所述通常模式向所述回送模式转移的转移指示,以将发给其他装置的数据包折返并输出; 所述物理层进行如下动作在所述通常模式下,基于所述符号生成部的发送指示,将所述空闲帧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基于所述转移指示,在以所述通常模式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的基于所述发送指示的空闲帧与以所述回送模式折返并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的来自前段的节点装置的空闲帧之间维持符号同步的定时,从所述通常模式转移到所述回送模式;在所述回送模式下,将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空闲帧折返并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在所述回送模式下,进行发给其他装置的数据包的中继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控制器将关于下述控制符号组的数据列作为所述空闲帧的发送指示转交给所述物理层,该控制符号组是8b/10b方式下以用于符号同步的逗点符号开始且包含空闲符号的控制符号组;所述物理层进行如下动作对关于所述控制符号组的数据列进行基于8b/10b方式的编码,由此进行所述通常模式下的所述空闲帧的输出;在以所述通常模式向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输出的基于所述发送指示的空闲帧与以所述回送模式向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折返并输出的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空闲帧之间所述逗点符号的位置和运行差异一致的定时,进行基于所述转移指示的从所述通常模式向所述回送模式的转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控制器将按规定的字长捆绑多个空闲符号而成的数据列作为所述空闲帧的发送指示转交给所述物理层; 所述物理层进行如下动作基于规定的加扰方式对所述数据列进行加扰,并在每个所述规定的字长的开头附加用于符号同步的同步头来进行编码,由此进行所述通常模式下的所述空闲帧的输出;在以所述通常模式向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输出的基于所述发送指示的空闲帧与以所述回送模式向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折返并输出的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空闲帧之间使所述同步头的位置一致的定时,进行基于所述转移指示的从所述通常模式向所述回送模式的转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控制器将关于下述控制符号组的数据列作为所述空闲帧的发送指示转交给所述物理层,该控制符号组是8b/10b方式下以用于符号同步的逗点符号开始且包含空闲符号的控制符号组; 所述物理层具备编码部,对关于所述控制符号组的数据列进行基于8b/10b方式的编码,由此生成以所述通常模式向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输出的所述空闲帧并输出;以及回送选择器,在所述通常模式下选择由所述编码部输出的空闲帧,并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在所述回送模式下选择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空闲帧,并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所述空闲帧的逗点符号只有“0”与“ 1”的数量不同的符号类型; 所述空闲帧的空闲符号有“0”与“1”的数量不同的符号类型以及“0”与“1”的数量相同的符号类型;所述回送选择器进行如下动作在从所述编码部输入的逗点符号与被输入的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逗点符号的运行差异一致的情况下,在运行差异一致的逗点符号的紧后进行用于从所述通常模式向所述回送模式转移的输出切换;在从所述编码部输入的逗点符号与被输入的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逗点符号的运行差异不一致的情况下,在从所述编码部输入的所述逗点符号的下一空闲符号与被输入的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逗点符号的下一空闲符号的符号类型不一致时,在符号类型不一致的空闲符号的紧后进行用于从所述通常模式向所述回送模式转移的输出切换;在从所述编码部输入的逗点符号与被输入的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逗点符号的运行差异不一致的情况下,在从所述编码部输入的所述逗点符号的下一空闲符号与被输入的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逗点符号的下一空闲符号的符号类型一致时,将从所述编码部输入的所述逗点符号的下一空闲符号的运行差异保持原样,而将其符号类型置换为另一方的符号类型并输出,在符号类型一致的空闲符号的紧后进行用于从所述通常模式向所述回送模式转移的输出切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控制器还在初始化时设定有无对于所述物理层的省电控制; 所述符号控制部在所述前置间隙前的包间隙中,在所述省电控制设定为有效的情况下,进行用于使后段侧的串行链路成为电空闲状态的发送禁止指示,在所述省电控制设定为无效的情况下,进行用于维持符号同步的其他空闲帧的发送指7J\ ο
6.一种节点装置,是经由串行链路将多个节点装置以环状连接而成的环状传输系统中的节点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链路控制器,对包含目的地信息的包进行收发及中继处理;以及物理层,在通常模式与回送模式之间切换通信模式而进行动作,所述通常模式是在经由所述串行链路输入输出的串行数据与所述链路控制器所处理的并行数据之间进行相互转换的模式,所述回送模式是将经由前段侧的串行链路输入的串行数据在转交给所述链路控制器之前折返并输出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的模式; 所述链路控制器具备符号生成部,对所述物理层,在数据包后的后置间隙中,进行用于维持符号同步的空闲帧的发送指示;以及回送控制部,对所述物理层,在以所述回送模式将发给其他装置的数据包折返输出后的所述后置间隙中,进行用于从所述回送模式恢复为所述通常模式的恢复指示; 所述物理层进行如下动作在所述回送模式下,将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空闲帧折返并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基于所述恢复指示,在以所述回送模式向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折返并输出的来自前段的节点装置的空闲帧与以所述通常模式向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输出的基于所述发送指示的空闲帧之间维持符号同步的定时,从所述回送模式恢复为所述通常模式;在所述通常模式下,基于所述符号生成部的发送指示,将所述空闲帧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控制器将关于下述控制符号组的数据列作为所述空闲帧的发送指示转交给所述物理层,该控制符号组是8b/10b方式下以用于符号同步的逗点符号开始且包含空闲符号的控制符号组;所述物理层进行如下动作对关于所述控制符号组的数据列进行基于8b/10b方式的编码,由此进行所述通常模式下的所述空闲帧的输出;在以所述回送模式向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折返并输出的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空闲帧与以所述通常模式向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输出的基于所述发送指示的空闲帧之间所述逗点符号的位置和运行差异一致的定时,进行基于所述恢复指示的从所述回送模式向所述通常模式的恢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控制器将按规定的字长捆绑多个空闲符号而成的数据列作为所述空闲帧的发送指示转交给所述物理层; 所述物理层进行如下动作基于规定的加扰方式对所述数据列进行加扰,并在每个所述规定的字长的开头附加用于符号同步的同步头并进行编码,由此进行所述通常模式下的所述空闲帧的输出;在以所述回送模式向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折返并输出的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空闲帧与以所述通常模式向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输出的基于所述发送指示的空闲帧之间使所述同步头的位置一致的定时,进行基于所述恢复指示的从所述回送模式向所述通常模式的恢复。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控制器将关于下述控制符号组的数据列作为所述空闲帧的发送指示转交给所述物理层,该控制符号组是8b/10b方式下以用于符号同步的逗点符号开始且包含空闲符号的控制符号组; 所述物理层具备编码部,对关于所述控制符号组的数据列进行基于8b/10b方式的编码,由此生成以所述通常模式向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输出的所述空闲帧并输出;以及回送选择器,在所述通常模式下选择由所述编码部输出的空闲帧,并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在所述回送模式下选择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空闲帧,并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所述空闲帧的逗点符号只有“0”与“ 1”的数量不同的符号类型; 所述空闲帧的空闲符号有“0”与“1”的数量不同的符号类型以及“0”与“1”的数量相同的符号类型;所述回送选择器进行如下动作在被输入的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逗点符号与从所述编码部输入的逗点符号的运行差异一致的情况下,在运行差异一致的逗点符号的紧后进行用于从所述回送模式恢复为所述通常模式的输出切换;在被输入的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逗点符号与从所述编码部输入的逗点符号的运行差异不一致的情况下,在被输入的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逗点符号的下一空闲符号与从所述编码部输入的所述逗点符号的下一空闲符号的符号类型不一致时,在符号类型不一致的空闲符号的紧后进行用于从所述回送模式恢复为所述通常模式的输出切换;在被输入的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逗点符号与从所述编码部输入的逗点符号的运行差异不一致的情况下,在被输入的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逗点符号的下一空闲符号与从所述编码部输入的所述逗点符号的下一空闲符号的符号类型一致时,将被输入的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逗点符号的下一空闲符号的运行差异保持原样,而将其符号类型置换为另一方的符号类型并输出,在符号类型一致的空闲符号的紧后进行用于从所述回送模式恢复为所述通常模式的输出切换。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控制器还在初始化时设定有无对于所述物理层的省电控制; 所述符号控制部在所述后置间隙后的包间隙中,在所述省电控制设定为有效的情况下,进行用于使后段侧的串行链路成为电空闲状态的发送禁止指示,在所述省电控制设定为无效的情况下,进行用于维持符号同步的其他空闲帧的发送指7J\ ο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节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控制器使所述物理层继续基于所述空闲帧的发送指示进行所述空闲帧向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的输出,直到检测到前段侧的串行链路的电空闲状态或其他空闲帧。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节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控制器进行如下动作在以所述回送模式将发给其他装置的数据包折返输出时,若检测到该数据包的终端符号,则进行所述恢复指示,若在检测到该终端符号之前检测到前段侧的串行链路的电空闲状态或其他空闲帧,则进行所述恢复指示。
13.一种集成电路,是经由串行链路将多个集成电路以环状连接而成的环状传输系统中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具备链路控制器,对包含目的地信息的包进行收发及中继处理;以及物理层,在通常模式与回送模式之间切换通信模式而进行动作,所述通常模式是在经由所述串行链路输入输出的串行数据与所述链路控制器所处理的并行数据之间进行相互转换的模式,所述回送模式是将经由前段侧的串行链路输入的串行数据在转交给所述链路控制器之前折返并输出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的模式; 所述链路控制器具备符号生成部,对所述物理层,在从发送请求包到数据包为止的前置间隙中,进行用于维持符号同步的空闲帧的发送指示;以及回送控制部,对所述物理层,在以所述通常模式对发给其他装置的发送请求包进行了中继处理后的所述前置间隙中,进行用于从所述通常模式向所述回送模式转移的转移指示,以将发给其他装置的数据包折返并输出; 所述物理层进行如下动作在所述通常模式下,基于所述符号生成部的发送指示,将所述空闲帧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基于所述转移指示,在以所述通常模式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的基于所述发送指示的空闲帧与以所述回送模式折返并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的来自前段的集成电路的空闲帧之间维持符号同步的定时,从所述通常模式转移到所述回送模式;在所述回送模式下,将来自所述前段的集成电路的空闲帧折返并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在所述回送模式下,进行发给其他装置的数据包的中继处理。
14.一种集成电路,是经由串行链路将多个集成电路以环状连接而成的环状传输系统中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具备链路控制器,对包含目的地信息的包进行收发及中继处理;以及物理层,在通常模式与回送模式之间切换通信模式而进行动作,所述通常模式是在经由所述串行链路输入输出的串行数据与所述链路控制器所处理的并行数据之间进行相互转换的模式,所述回送模式是将经由前段侧的串行链路输入的串行数据在转交给所述链路控制器之前折返并输出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的模式; 所述链路控制器具备符号生成部,对所述物理层,在数据包后的后置间隙中,进行用于维持符号同步的空闲帧的发送指示;以及回送控制部,对所述物理层,在以所述回送模式将发给其他装置的数据包折返输出后的所述后置间隙中,进行用于从所述回送模式恢复为所述通常模式的恢复指示; 所述物理层进行如下动作在所述回送模式下,将来自所述前段的集成电路的空闲帧折返并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基于所述恢复指示,在以所述回送模式向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折返并输出的来自前段的集成电路的空闲帧与以所述通常模式向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输出的基于所述发送指示的空闲帧之间维持符号同步的定时,从所述回送模式恢复为所述通常模式;在所述通常模式下,基于所述符号生成部的发送指示,将所述空闲帧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
15.一种控制方法,对经由串行链路将多个节点装置以环状连接而成的环状传输系统中的节点装置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装置具备链路控制器,对包含目的地信息的包进行收发及中继处理;以及物理层,在通常模式与回送模式之间切换通信模式而进行动作,所述通常模式是在经由所述串行链路输入输出的串行数据与所述链路控制器所处理的并行数据之间进行相互转换的模式,所述回送模式是将经由前段侧的串行链路输入的串行数据在转交给所述链路控制器之前折返并输出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的模式; 所述链路控制器进行符号生成步骤,对所述物理层,在从发送请求包到数据包为止的前置间隙中,进行用于维持符号同步的空闲帧的发送指示;以及回送控制步骤,对所述物理层,在以所述通常模式对发给其他装置的发送请求包进行了中继处理后的所述前置间隙中,进行用于从所述通常模式向所述回送模式转移的转移指示,以将发给其他装置的数据包折返并输出; 所述物理层进行如下动作在所述通常模式下,基于所述符号生成步骤的发送指示,将所述空闲帧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基于所述转移指示,在以所述通常模式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的基于所述发送指示的空闲帧与以所述回送模式折返并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的来自前段的节点装置的空闲帧之间维持符号同步的定时,从所述通常模式转移到所述回送模式;在所述回送模式下,将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空闲帧折返并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在所述回送模式下,进行发给其他装置的数据包的中继处理。
16.一种控制方法,对经由串行链路将多个节点装置以环状连接而成的环状传输系统中的节点装置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装置具备链路控制器,对包含目的地信息的包进行收发及中继处理;以及物理层,在通常模式与回送模式之间切换通信模式而进行动作,所述通常模式是在经由所述串行链路输入输出的串行数据与所述链路控制器所处理的并行数据之间进行相互转换的模式,所述回送模式是将经由前段侧的串行链路输入的串行数据在转交给所述链路控制器之前折返并输出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的模式; 所述链路控制器进行符号生成步骤,对所述物理层,在数据包后的后置间隙中,进行用于维持符号同步的空闲帧的发送指示;以及回送控制步骤,对所述物理层,在以所述回送模式将发给其他装置的数据包折返输出后的所述后置间隙中,进行用于从所述回送模式恢复为所述通常模式的恢复指示; 所述物理层进行如下动作在所述回送模式下,将来自所述前段的节点装置的空闲帧折返并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基于所述恢复指示,在以所述回送模式向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折返并输出的来自前段的节点装置的空闲帧与以所述通常模式向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输出的基于所述发送指示的空闲帧之间维持符号同步的定时,从所述回送模式恢复为所述通常模式;在所述通常模式下,基于所述符号生成步骤的发送指示,将所述空闲帧输出到所述后段侧的串行链路。
全文摘要
经由串行链路将多个节点装置以环状连接而成的环状传输系统中的节点装置所具备的物理层,在通常模式下向后段侧的串行链路输出的基于通信指示的空闲帧和回送模式下向后段侧的串行链路折返并输出的来自前段的节点装置的空闲帧之间维持符号同步的定时,从通常模式转移到回送模式,在所述回送模式下进行发给其他装置的数据包的中继处理。
文档编号H04L12/437GK102474438SQ20118000298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7日
发明者西冈伸一郎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