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控制装置、图像控制系统以及数字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47484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控制装置、图像控制系统以及数字相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控制装置、图像控制系统以及数字相机。
背景技术
已知具有拍摄部的图像显示装置(例如,參照专利文献I)。根据该图像显示装置,能够在所拍摄的图像上附加优先顺序进行显示。专利文献I :特开2008-165009号公报但是,在上述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存在在决定所显示的图像的优先顺序时完全没有考虑在其它装置中再现图像的时间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能够根据在其它装置中再现图像的时间决定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的图像控制装置、图像控制系统以及数字相机。本发明的图像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取得部,其从外部设备取得图像数据以及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在上述外部设备中显示的时间数据;数据存储部,其对每个上述图像数据存储在上述取得部中取得的上述图像数据以及上述时间数据;以及优先顺序决定部,其根据上述时间数据,决定在上述数据存储部中存储的上述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此外,本发明的图像控制系统是具备数字相机和图像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数字相机具备图像存储部,其存储图像数据;图像再现部,其再现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时间测量部,其測量在上述图像再现部中再现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时间;以及时间控制部,其对每个上述图像数据存储上述时间的时间数据;上述图像控制装置具备取得部,其从上述数字相机取得上述图像数据以及上述时间数据;数据存储部,其对每个上述图像数据存储在上述取得部中取得的上述图像数据以及上述时间数据;以及优先顺序决定部,其根据上述时间数据,决定在上述数据存储部中存储的上述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此外,本发明的图像控制系统是具备图像显示装置和数字相机的图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具备图像存储部,其存储图像数据;图像显示部,其显示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显示时间测量部,其測量在上述图像显示部中显示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显示时间;以及时间控制部,其对每个上述图像数据存储上述显示时间的显示时间数据;上述数字相机具备取得部,其从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取得上述图像数据以及上述显示时间数据;数据存储部,其对每个上述图像数据存储在上述取得部中取得的上述图像数据以及上述显示时间数据;以及优先顺序决定部,其根据上述显示时间数据,决定在上述数据存储部中存储的上述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此外,本发明的数字相机的特征在于,具备取得部,其从外部设备取得图像数据 以及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在上述外部设备中显示的时间数据;数据存储部,其对每个上述图像数据存储在上述取得部中取得的上述图像数据以及上述时间数据;优先顺序决定部,其根据上述时间数据,决定在上述数据存储部中存储的上述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图像再现部,其再现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以及再现控制部,其根据由上述优先顺序决定部決定的上述优先顺序,通过上述图像再现部再现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此外,本发明的数字相机的特征在于,具备图像存储部,其存储图像数据;显示部,其再现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投影部,其投影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再现时间測量部,其測量通过上述显示部再现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再现时间;投影时间测量部,其測量通过上述投影部投影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投影时间;再现时间存储部,其对每个上述图像数据存储上述再现时间的再现时间数据;投影时间存储部,其对每个上述图像数据存储上述投影时间的投影时间数据;第I优先顺序决定部,其根据在上述再现时间存储部中存储的再现时间数据,决定在上述图像存储部中存储的上述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第2优先顺序决定部,其根据在上述投影时间存储部中存储的投影时间数据,决定在上述图像存储部中存储的上述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显示控制部,其根据由上述第2优先顺序决定部決定的上述优先顺序,使上述显示部显示基于在上述图像存储部中存储的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以及投影控制部,其根据由上述第I优先顺序决定部決定的上述优先顺序,使上述投影部投影基于在上述图像存储部中存储的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根据本发明,能够根据在其它装置中再现图像的时间,决定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


图I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中的数字相机的系统构成的方框图。图2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中的数字相框的系统构成的方框图。图3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中的数字相机的图像再现处理的流程图。图4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中的数字相机的文件的图。图5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中的投影机的图像投影处理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中的数字相框的图像显示处理的流程图。图7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中的数字相机的文件的图。 图8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中的数字相框的优先顺序决定处理的流程图。图9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中的数字相框的文件的图。图1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中的数字相机的优先顺序决定处理的流程图。图11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数字相机的文件的图。图12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数字相机的优先顺序决定处理的流程图。图13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数字相机的文件的图。图14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中的电视机的系统构成的方框图。图15是表示在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中使用的图像文件的构成的图。图16是表示在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中使用的图像文件的构成的图。图17是表示在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中的数字相机的图像显示处理的流程图。图18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中的电视机的图像显示处理的流程图。图19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的优先顺序决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20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中的显示时间以及指定系数的值的图。图21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视的优先顺序决定处理的流程图。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中的数字相机的文件的图。符号说明2 :图像显示系统;4 :数字相机;6 :数字相框;7 =USB电缆;50 =CPU ;52 电源开关;54 :操作键;56 :模式设定部;58 :数据传送按钮;60 =USB端ロ ;64 :IXD显示部;66 :显示控制部;68 :存储部;70 :存储卡插槽;72 :时间测量部;74 :数据存储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图对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进行说明。图I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2中的数字相机4的系统构成的方框图。图像显示系统2具备数字相机4和数字相框(以下称为DPF)6,其经由USB电缆7彼此连接。数字相机4具备CPU 10,在CPU 10设置有电源开关12,其切換数字相机4的电源的开/关状态;操作键14,其在数字相机4的功能设定和/或图像的显示设定时使用;模式设定部16,其设定在数字相机4的显示部中再现显示图像的图像再现模式、进行图像的投影的图像投影模式、决定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并根据优先顺序再现显示基于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排序模式;数据传送按钮18,其指示从数字相机4向DPF 6传送数据;USB端ロ 20,其被连接USB设备;以及网络端子22,其被连接以太网(注册商标)标准等的网络电缆。此外,在CPU 10上连接有显示控制部,其控制IXD显示部24的显示;拍摄部28,其具有用于拍摄被拍摄体的由CCD等构成的拍摄元件;存储部30,其存储通过将从拍摄部 28输出的拍摄信号在未图示的A/D变换部中进行A/D变换而生成的图像数据等;存储卡插槽32,其插拔存储在拍摄部28中拍摄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等的存储卡;投影部34,其投影基于图像数据的图像;时间测量部36,其对在LCD显示部24中再现显示的图像的再现时间(Ce)以及由投影部34投影的图像的投影时间(Cp)进行计数;以及数据存储部38,其对每个图像数据的文件存储在时间测量部36中计数的再现时间(Ce)以及投影时间(Cp)。在此,投影部34具备调节作为光源的LED 40的点亮、熄灭以及从LED 40中射出的投影光的光量的电源控制部42、进行显示投影图像的LCOS 44的控制的投影控制部46。此外,CPU 10与闪速RAM 48连接,在闪速RAM 48中存储根据实施方式的用于控制相机整体的程序以及用于执行在以后说明的流程图中示出的处理的程序。图2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2中的DPF 6的系统构成的方框图。DPF 6具备CPU 50,在CPU 50上设置有切换DPF 6的电源开/关状态的电源开关52 ;在DPF 6的功能设定和/或图像的显示设定时使用的操作键54 ;设定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模式、决定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并根据优先顺 显示图像的排序模式的模式设定部56 ;指示从DPF6向数字相机4传送数据的数据传送按钮58 ;被连接USB设备的USB端ロ 60 ;以及被连接以太网(注册商标)标准等的网络电缆的网络端子62。此外,在CPU 50上连接有控制IXD显示部64的显示的显示控制部66、存储在IXD显示部64中显示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存储部68、插拔存储图像数据的存储卡的存储卡插槽70、对在LCD显示部64中显示的图像的显示时间(Cd)计数的时间测量部72、以及对每个图像数据的文件存储在时间测量部72中计数的显示时间(Cd)的数据存储部74。此外,CPU 50与闪速RAM 76连接,在闪速RAM 76中存储根据实施方式的用于控制DPF整体的程序以及用于执行在以后说明的流程图中示出的处理的程序。以下,參照图3所示的流程图,说明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2中的数字相机4的图像再现处理。首先,当通过操作模式设定部16设定了图像再现模式吋,CPU10从在存储卡插槽32中安装的存储卡中读出由操作者选择的图像数据,并经由显示控制部26,在IXD显示部24中再现显示基于图像数据的图像(步骤S11)。当再现显示图像吋,进行再现显示图像的时间是否经过了指定时间的判断(步骤S12)。另外,成为步骤S12的判断基准的指定时间能够由操作者任意设定,例如设定为3秒。当再现显示图像的时间经过了指定时间时(步骤S12 :是),在时间测量部36中开始图像的再现时间(Ce)的计数(步骤S13)。例如,CPU 10在再现显示“图像I”的时间经过了 3秒时开始“图像I”的再现时间(Ce)的计数。另ー方面,当再现显示图像的时间没有经过3秒时,不进行计数(步骤S12 否)。接着,CPU 10进行在IXD显示部24中是否再现显示其它图像的判断(步骤S14)。例如,当通过操作键14进行了图像的逐帧播放等操作吋,CPU 10判断为再现显示其它图像。当未进行其它图像的再现显示时(步骤S14:否),CPU 10进行是否从图像再现模式切换到其它模式的判断(步骤S15)。例如,当操作模式设定部16设定了投影模式时,判断为切換到其它模式。当再现显示了其它图像时(步骤S14 :是)以及当切換到其它模式时(步骤S15 :是),CPU 10对每个图像数据的文件,在存储在数据存储部38中的指定文件(以下称为第I文件)中存储再现时间(Ce)(步骤S16)。例如,对于“图像1”,存储再现时间(Ce) 10秒。另外,当从“图像I”开始到“图像N”为止进行再现时间(Ce)的计数时,在第I文件中如图4所示地存储再现时间(Ce)。即,以对于作为最初再现显示的图像的“图像I”存储再现时间(Cc)IO秒、对于作为其它图像的“图像2”存储再现时间(Cc)IO秒、对于以后再现显示的“图像3”和“图像4”则由于再现显示的时间不足3秒而存储O秒、对于“图像5”存储40秒、对于“图像6”存储20秒的方式,直到“图像N”为止,对每个同样再现显示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文件,存储再现时间(Ce)。另ー方面,当没有切換到其它模式时(步骤S15 :否),继续图像的再现时间(Ce)的计数(步骤S13)。另外,CPU 10使在数据存储部38中存储的第I文件在图像再现模式结束后存储在安装在存储卡插槽32中的存储卡中。以下參照图5所示的流程图,说明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2中的数字相机4的投影部34所进行的图像投影处理。首先,当通过操作模式设定部16设定进行图像投影的图像投影模式吋,CPU 10对投影部34进行投影开始的指示,电源控制部42点亮LED 40。然后,投影控制部46从安装在存储卡插槽32中的存储卡中读出所投影的图像的图像数据,并在LCOS 44上显示,进行图像的投影(步骤S21)。当进行图像的投影吋,CPU10进行图像的投影时间是否经过了指定时间的判断(步骤S22)。另外,成为步骤S22的判断基准的指定时 间能够由操作者任意设定,例如设定为3秒。当投影图像的时间经过了指定时间时(步骤S22 :是),在时间测量部36中开始图像的投影时间(Cp)的计数(步骤S23)。例如,当投影“图像I”的时间经过了 3秒吋,CPU 10开始“图像I”的投影时间(Cp)的计数。另ー方面,当投影图像的时间未经过3秒吋,不进行计数(步骤S22 :否)。接着,CPU 10进行是否进行了其它图像的投影的判断(步骤S24)。例如,当通过操作键14进行了所投影的图像的逐帧播放等操作时,判断为进行了其它图像的投影。当未进行其它图像的投影时(步骤S24:否),CPU 10进行是否从图像投影模式切換到其它模式的判断(步骤S25)。例如,当操作模式设定部16设定了图像再现模式时,判断为切换到其它模式。当进行了其它图像的投影时(步骤S24 :是)以及当切換到其它模式时(步骤S25 是),CPU 10对每个图像数据的文件,在存储在数据存储部38中的第I文件中存储投影时间(Cp)(步骤S26)。例如,对于“图像1”,存储投影时间(Cp)S秒。另外,当从“图像I”开始到“图像N”为止进行了投影时间(Cp)的计数时,在第I文件中如图4所示地存储投影时间(Cp)。即,以对于作为最初投影的图像的“图像I”存储投影时间(Cp) 8秒、对于作为其它图像的“图像2”存储投影时间(Cp) 20秒、对于以后投影的“图像3”存储5秒、对于“图像4”存储30秒、对于“图像5”则由于投影的时间不足3秒而存储O秒、对于“图像6”存储8秒的方式,直到“图像N”为止,对每个同样投影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文件,存储投影时间(Cp)。另ー方面,当没有切換到其它模式时(步骤S25 :否),继续图像的投影时间(Cp)的计数(步骤S23)。另外,CPU 10使在数据存储部38中存储的第I文件在图像投影模式结束后存储在安装在存储卡插槽32中的存储卡中。以下说明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2中的从数字相机4向DPF 6的数据传送处理。首先,当由操作者操作数据传送按钮18时,数字相机4的CPU 10读出在安装在存储卡插槽32中的存储卡中存储的图像数据以及第I文件,并从USB端ロ 20经由USB电缆7向DPF 6发送。DPF6经由USB端ロ 60接收图像数据以及第I文件,并根据CPU 50的指示,将图像数据以及第I文件存储在安装在存储卡插槽70中的存储卡中。以下參照图6所示的流程图说明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2中的DPF6的图像显示处理。首先,当通过操作模式设定部56设定图像显示模式吋,CPU 50从安装在存储卡插槽70中的存储卡中读出由操作者选择的图像数据,并经由显示控制部66在LCD显示部64中显示基于图像数据的图像(步骤S31)。当图像被显示吋,CPU 50进行图像的显示时间是否经过了指定时间的判断(步骤S32)。另外,成为步骤S32的判断基准的指定时间能够由操作者任意设定,例如设定为3秒。当图像的显示时间经过了指定时间时(步骤S32 是),CPU 50在时间测量部72中开始图像的显示时间(Cd)的计数(步骤S33)。例如,当显示“图像I”的时间经过了 3秒时,开始“图像I”的显示时间(Cd)的计数。另ー方面,当显示图像的时间没有经过3秒时,不进行计数(步骤S32 :否)。接着,CPU 50进行在IXD显示部64中是否显示了其它图像的判断(步骤S34)。例如,当通过操作键54进行了图像的逐帧播放等操作时,判断为显示了其它图像。当没有进行其它图像的显示时(步骤S34:否),CPU 50进行是否从图像显示模式切換到其它模式的判断(步骤S35)。例如,当操作模式设定部56设定了排序模式时,判断为切换到其它模式。当显示了其它图像时(步骤S34 :是)以及当切换到其它模式时(步骤S35 :是),CPU 50使对每个图像数据的文件,在存储在数据存储部74中的指定文件(以下称为第2文件)中存储显示时间(Cd)(步骤S36)。例如,对于“图像1”,由于显示的时间不足3秒,因此,存储显示时间(Cd) O秒。另外,当从“图像I”开始到“图像N”为止进行了显示时间(Cd)的计数吋,在第2文件中如图7所示地存储显示时间(Cd)。S卩,以对于作为最初显示的图像的“图像I”由于显示的时间不足3秒而存储显示时间(Cd) O秒、对于作为其它图像的“图像2”存储显示时间(Cd) 5秒、对于以后再现显示的“图像3”存储10秒、对于“图像4”存储15秒、对于“图像5”存储7秒、对于“图像6”存储6秒的方式,直到“图像N”为止,对每个同样显示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文件,存储显示时间(Cd)。另ー方面,当没有切換到其它模式时(步骤S35:否),继续图像的显示时间(Cd)的计数(步骤S33)。另外,根据CPU 50的指示,在数据存储部38中存储的第2文件在图像显示模式结束后被存储在安装在存储卡插槽70中的存储卡中。以下參照图8说明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2的优先顺序决定处理。图8是表示DPF 6的优先顺序决定处理的流程图。首先,当通过操作模式设定部56设定排序模式吋,CPU 50从安装在存储卡插槽70中的存储卡中读出第I文件以及第2文件(步骤S41),并通过合成第I文件和第2文件来生成决定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的新的文件(以下称为第3文件)(參照图9)。接着,CPU 50对在第3文件中存储的每个图像数据,进行总时间(Ca)为再现时间(Ce)、投影时间(Cp)、显示时间(Cd)的合计的计算,并将所计算出的时间作为总时间(Ca)存储(步骤S42)。例如,对于“图像1”,由于再现时间(Ce)是10秒,投影时间(Cp)是8秒,显示时间(Cd)是O秒,因此,总时间(Ca)是18秒。接着,CPU 50按照总 时间(Ca)从大到小顺序,决定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并存储该顺序(步骤S43)。例如,在图9中,由于“图像I”的总时间(Ca)是18秒,“图像2”的总时间(Ca)是35秒,“图像3”的总时间(Ca)是15秒,“图像4”的总时间(Ca)是45秒,“图像5”的总时间(Ca)是47秒,“图像6”的总时间(Ca)是34秒,因此,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变成“图像5”、“图像4”、“图像2”、“图像6”、“图像1”、“图像3”。接着,根据CPU 50的指示,基于优先顺序,按照优先顺序的号码从小到大的顺序从安装在存储卡插槽70中的存储卡中顺序地读出图像数据,显示控制部66将基于所读出的图像数据的图像顺序地显示在IXD显示部64上(步骤S44)。例如,以10秒的间隔切換显示图像,并按照优先顺序从小到大的顺序显示图像。另外,在该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2的优先顺序决定处理中,在DPF6中进行显示时间(Cd)的计数,并包含显示时间(Cd)而进行总时间(Ca)的计算,但也可以不在DPF 6中进行显示时间(Cd)的计数。在这种情况下,在数据传送处理之后,在DPF 6中,只对数字相机4中的再现时间(Ce)和投影时间(Cp)进行合计以计算总时间(Ca)(步骤S42)。接着,CPU 50决定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步骤S43),并根据CPU 50的指示,基于优先顺序,按照优先顺序的号码从小到大的顺序从安装在存储卡插槽70中的存储卡中顺序地读出图像数据,并将基于所读出的图像数据的图像顺序地显示在IXD显示部64上(步骤S44)。例如,以10秒的间隔切換显示图像,并按照优先顺序从小到大的顺序显示图像。
根据该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2,能够在数字相机4中对再现图像的时间进行计数,并在DPF 6中根据在数字相机4中计数的时间,决定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以下參照附图对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进行说明。该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将在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2中在DPF 6 —侧进行的优先顺序的决定在数字相机4ー侧进行。因此,关于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的详细说明省略,只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对于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付与相同的符号,并进行说明。首先,在DPF 6中,CPU 50对显示时间(Cd)进行计数,对每个图像数据的文件在数据存储部74的第2文件中存储显示时间(Cd) ,并使第2文件存储在安装在存储卡插槽70中的存储卡中(參照图7)。接着,DPF 6的CPU 50读出在安装在存储卡插槽70中的存储卡中存储的图像数据以及第2文件,并从USB端ロ 60经由USB电缆7向数字相机4发送。数字相机4经由USB端ロ 20接收图像数据以及第2文件,CPU 10使图像数据以及第2文件存储在安装在存储卡插槽32中的存储卡中。接着,在数字相机4中进行图10的流程图所示的优先顺序决定处理。即,当由操作者设定排序模式吋,CPU 10从安装在存储卡插槽32中的存储卡中读出第2文件(步骤S51),并根据第2文件生成决定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的新的文件(以下称为第4文件)(參照图11)。接着,CPU 10对在第4文件中存储的每个图像数据,根据显示时间(Cd)进行总时间(Ca)的计算,并将所计算出的时间存储在总时间(Ca)—栏中(步骤S52)。例如,对于“图像1”,由于显示时间(Cd)是O秒,因此,总时间(Ca)是O秒;对于“图像2”,由于显示时间(Cd)是5秒,因此,总时间(Ca)是5秒;对于“图像3”是10秒,对于“图像4”是15秒,对于“图像5”是7秒,对于“图像6”是6秒。接着,CPU 10按照总时间(Ca)从大到小的顺序决定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并将该顺序存储在排序ー栏中(步骤S53)。例如,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变成“图像4”、“图像3”、“图像5”、“图像6”、“图像2”、“图像I ”的顺序。接着,根据CPU 10的指示,基于优先顺序,按照优先顺序的号码从小到大的顺序从安装在存储卡插槽32中的存储卡中顺序地读出图像数据,显示控制部26将基于所读出的图像数据的图像顺序地再现显示在IXD显示部24上(步骤S54)。例如,以10秒的间隔切换显示图像,按照优先顺序从小到大的顺序显示图像。根据该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能够在DPF 6中对图像被显示的时间进行计数,并在数字相机4中,根据在DPF 6中计数的时间决定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另外,也可以通过投影部34投影决定了优先顺序的图像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在决定了优先顺序后,CPU 10向投影部34进行投影开始的指示,电源控制部42点亮LED 40。然后,投影控制部46从安装在存储卡插槽32中的存储卡中根据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读出所投影的图像的图像数据,并显示在LCOS 44上,进行图像的投影(步骤S54)。此外,也可以在数字相机4 ー侧包含再现时间(Ce)以及投影时间(Cp)的任意一方或者两方来计算总时间(Ca)。例如,在DPF 6中,根据CPU50的指示,进行显示时间(Cd)的计数,并存储在第2文件中,将第2文件经由USB电缆7向数字相机4发送。第2文件被存储在安装在存储卡插槽32中的存储卡中。接着,在数字相机4中,CPU 10对再现时间(Ce)以及投影时间(Cp)进行计数,并存储在第I文件中,将第I文件存储在安装在存储卡插槽32中的存储卡中。接着进行优先顺序决定处理。即,CPU 10从安装在存储卡插槽32中的存储卡中读出第I文件以及第2文件,并通过合成第I文件和第2文件来生成第3文件(參照图9)。接着,对在第3文件中存储的每个图像数据,计算总时间(Ca)为再现时间(Ce)、投影时间(Cp)、显示时间(Cd)的合计,决定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根据优先顺序,按照优先顺序号码从小到大的顺序从安装在存储卡插槽32中的存储卡中顺序地读出图像数据,并将基于所读出的图像数据的图像顺序地显示在IXD显示部64上。例如,以10秒的间隔切換显示图像,并按照优先顺序从小到大的顺序显示图像。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投影部34投影决定了优先顺序的图像数据。以下參照

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数字相机4。该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将在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2中进行的一系列处理在数字相机4内进行。因此,对于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其详细说明省略,只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对于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付与相同的符号并加以说明。首先,对再现时间(Ce)计数,并对每个图像数据的文件,在数据存储部38的第I文件中存储再现时间(Ce)。接着,进行图12的流程图所示的优先顺序决定处理。S卩,当通过操作者设定了排序模式吋,CPU 10从数据存储部38中读出第I文件(步骤S61),生成决 定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的新的文件(以下称为第5文件)(參照图13)。接着,CPU 10对在第5文件中存储的每个图像数据,根据再现时间(Ce)进行总时间(Ca)的计算,并将所计算出的时间存储在总时间(Ca) —栏中(步骤S62)。例如,对于“图像1”,由于再现时间(Ce)是10秒,因此,总时间(Ca)是10秒;对于“图像2”,由于再现时间(Ce)是10秒,因此,总时间(Ca)是10秒;对于“图像3”是O秒,对于“图像4”是O秒,对于“图像5”是40秒,对于“图像6”是20秒。在此,在总时间(Ca)相同的情况下,图像数据的号码小的一方优先。接着,CPU 10按照总时间(Ca)从大到小的顺序决定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并存储该顺序(步骤S63)。例如,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变为“图像5”、“图像4”、“图像2”、“图像6”、“图像1”、“图像3”的顺序。接着,投影控制部46根据CPU 10的指示,基于优先顺序,按照优先顺序的号码从小到大的顺序从数据存储部38中顺序地读出由投影部34投影的图像的图像数据,并显示在LCOS 44上,顺序地进行图像的投影(步骤S64)。例如,以10秒的间隔切換投影图像,并按照优先顺序从小到大的顺序显示图像。根据该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数字相机,能够对在IXD显示部24中再现显示图像的时间计数,井根据所计数的时间决定由投影部34投影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另外,CPU 10也可以对投影时间(CpH十数,根据投影时间(Cp)进行总时间(Ca)的计算(步骤S62),并按照总时间(Ca)从大到小的顺序决定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步骤S63)。在这种情况下,显示控制部26根据基于投影时间(Cp)決定的优先顺序,将基于图像数据的图像顺序地在IXD显示部24上再现显示(步骤S64)。此外,也可以根据再现时间(Ce)以及投影时间(Cp)两者计算总时间(Ca)。例如,CPU 10也可以分别对再现时间(Ce)和投影时间(Cp)计数,进行总时间(Ca)为再现时间(Ce)和投影时间(Cp)的合计的计算,按照总时间(Ca)从大到小的顺序决定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并根据优先顺序,将基于图像数据的图像顺序地显示在IXD显示部64上或者由投影部34投影。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在计算总时间(Ca)时直接对再现时间(Ce)、投影时间(Cp)、显示时间(Cd)进行合计,但也可以在进行加权后计算。例如,CPU 10或者CPU50也可以以再现时间(Ce) X α、投影时间(Cp) X β、显示时间(Cd) X Y的方式进行α、β、Y等指定系数的乘法计算以计算综合值,井根据所计算出的综合值决定显示顺序或者投影顺序。由此,能够在考虑了各自的时间重要度之后决定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例如,当判断为在数字相机4的LCD显示部24中显示的图像由于是用于进行拍摄的本人确认的图像,因此重要度低,由投影部34投影的图像由于是让许多人看的图像,因此重要度高,在DPF 6的IXD显示部64上显示的图像由于是用于观赏的图像,因此重要度不如由投影部34投影的图像高时,通过设定系数为α < Y < β,能够将由投影部34投影的图像的优先顺序设定得高,而将在数字相机4的IXD显示部24上显示的图像的优先顺序设定得低。此外,可以在相机ー侧的显示时使用在DPF —侧制成的文件,也可以在DPF —侧利用在相机一侧制成的文件。具体地,可以是CPU 50參照由CPU 10決定的优先顺序,也可以是CPU 10參照由CPU 50決定的优先顺序。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经由USB电缆7进行数字相机4与DPF 6之间的通信,但通过在存储卡插槽32、70中插拔存储卡,也可以直接从存储卡中取得数据。例如,在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中,在图像再现模式中,对图像数据的再现时间(Ce)计数并存储在第I文件中,将第I文件在图像再现模式结束后存储在安装在存储卡插槽32中的存储卡中。操作者从存储卡插槽32中拔下存储卡,安装在DPF 6的存储卡插槽70中。DPF 6的CPU50从安装在存储卡插槽70中的存储卡中读出第I文件,并生成第3文件,根据再现时间(Ce)计算总时间(Ca),并按照总时间(Ca)从大到小的顺序决定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显示控制部66可以根据优先顺序,将基于图像数据的图像顺序地显示在IXD显示部64上。此外,可以使用无线USB通信,也可以使用USB通信以外的其它通信方式。利用这些方式,能够在数字相机4与DPF 6之间相互进行图像数据的发送接收。下面參照

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该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在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2中用电视机8代替DPF 6,在电视机8 —侧进行优先顺序的決定。此外,代替将显示图像的时间(以下,作为综合地包含再现时间(Ce)、投影时间(Cp)、显示时间(Cd)以及在电视机8上显示图像的时间等的用语,使用显示时间(Cx))存储在指定文件中,将显示时间(Cx)作为标签信息存储在图像数据的头部,并将此次计数的显示时间(Cx)与在图像数据的头部中已经存储的显示时间(Cx)进行加法计算并存储。此外,在排序模式中,在计算总时间(Ca)时,通过对显示时间(Cx)进行加权来反映各个显示时间(Cx)的重要度,并进行优先顺序的決定。因此,对于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的详细说明省略,只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对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付与相同的符号并进行说明。图14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3中的电视机8的系统构成的方框图。图像显示系统3具备数字相机4和电视机8,其经由USB电缆7相互连接。电视机8具备CPU 80,在CPU 80上设置有切换电视机8的电源的开/关状态的电源开关82 ;在电视机8的功能设定和/或图像的显示设定时使用的操作键84 ;设定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模式、决定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并根据优先顺序显示图像的排序模式的模式设定部86 ;指示从电视机8向数字相机4传送数据的数据传送按钮88 ;被连接USB设备的USB端ロ 90 ;被连接以太网(注册商标)标准等的网络电缆的网络端子92。
此外,在CPU 80上连接有解调经由未图示的天线由调谐器94接收的广播信号的解调器96 ;控制IXD面板98的显示的显示控制部100 ;存储在IXD面板98中显示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VRAM 102 ;控制从扬声器104输出的声音的声音输出控制部106 ;插拔存储图像数据的存储卡的存储卡插槽110 ;对在IXD面板98中显示的图像的显示时间(Cx)进行计数的时间测量部112 ;对每个图像数据的文件存储在时间测量部112中计数的显示时间(Cx)的数据存储部114 ;存储用于在排序模式中计算总时间(Ca)时对显示时间(Cx)进行加权的指定系数的ROM 115。此外,CPU80与闪速RAM 116连接,在闪速RAM 116中存储根据实施方式的用于控制电视机整体的程序以及用于执行在以后说明的流程图中示出的处理的程序。以下參照

在 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3中使用的图像文件的构成。图像数据采用Exif等指定的文件形式存储在存储卡中,例如,如图15所示,在作为2D显示用的图像文件的文件“001. jpg”的图像数据202上附加缩略像数据204以及头部206。在头部206中,显示时间(Cx),即基于图像数据202的图像在数字相机4的IXD显示部24中再现的再现时间(Ce)、由数字相机4的投影部34投影的投影时间(Cp)、在DPF6的IXD显示部64中显示的显示时间(Cd)、在电视机8的IXD面板98中显示的显示时间(Ct)、在未图示的作为外部设备的个人计算机的显示部中显示的显示时间(Cpc)、在未图示的作为外部设备的便携电话的显示部中显示的显示时间(Cm)、图像数据的编辑历史(Ce),被存储为标签信息。在此,显示时间(Ct)进ー步被分类成图像的显示形式以及显示尺寸来存储。SP,在基于图像数据202的图像在IXD面板98中进行3D显示的情况下,当电视机8的画面尺寸是大于等于60型吋,存储显示时间(Ct (3D, L))。此外,当电视机8的画面尺寸大于等于26型且小于60型时,存储显示时间(Ct (3D,M)),当电视机8的画面尺寸小于26型时,存储显示时间(Ct (3D, S))。同样,在基于图像数据202的图像在IXD面板98中进行2D显示的情况下,当电视机8的画面尺寸大于等于60型吋,存储显示时间(Ct (2D,L)),当电视机8的画面尺寸大于等于26型且小于等于60型吋,存储显示时间(Ct (2D, M)),当电视机8的画面尺寸小于26型时,存储显示时间(Ct (2D,S))。此外,编辑历史(Ce)是表示对图像数据是否进行了美化处理和/或裁剪等编辑的信息,例如,当对图像数据未进行编辑时,存储值1.0,当对图像数据进行了裁剪时,存储比未进行编辑时的I. O大的值I. 5。该编辑历史(Ce)在排序模式中计算总时间(Ca)时用作系数。此外,在3D显示用的图像的图像文件中存储有右眼用的图像数据和左眼用的图像数据。例如,如图16所示,在3D显示用的图像的图像文件“OOl.mpo”中存储了图像数据(右)210、图像数据(左)212,对图像数据(右)210和图像数据(左)212附加了缩略像数据214以及头部216。另外,头部216的构成与使用图15说明的文件“001. jpg”的情形相同。此外,当图像文件“ OOl.mpo”的图像在电视机8的IXD面板98中进行3D显示时,基于图像数据(右)210的图像和基于图像数据(左)212的图像交替地分时显示。此外,当在IXD面板98中进行2D显示时,显示基于图像数据(右)210的图像或者基于图像数据(左)212的图像。下面參照图17的流程图说明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3中的数字相机4的图像再现处理。首先,当通过操作模式操作部16设定了图像再现模式吋,CPU 10从安装在存储卡插槽32中的存储卡中读出由操作者选择的图像数据,并经由显示控制部26在IXD显示部24中再现显示基于图像数据的图像(步骤S71)。当再现显示图像时,进行再现显示图像的时间是否经过了指定时间(例如3秒)的判断(步骤S72),当再现显示图像的时间经过了指定时间时(步骤S72 :是),在时间测量部36中开始图像的再现时间(Ce)的计数(步骤S73)。另ー方面,当再现显示图像的时间没有经过指定时间时,不进行计数(步骤S72 :否)。接着,CPU 10进行在IXD显示部24中是否再现显示其它图像的判断(步骤S74)。当没有进行其它图像的再现显示时(步骤S74:否),CPU 10进行是否从图形再现模式切換到其它模式的判断(步骤S75)。当再现显示其它图像时(步骤S74:是)以及当切換到其它模式时(步骤S75:是),CPU 10将此次所计数的再现时间(Ce)与已经存储在图像数据的头部中的再现时间(Ce)相加(步骤S76)。例如,在图像文件“001. jpg”(參照图15)中,假设在图像数据202的头部206中已经存储了再现时间(Ce) 10秒。在此,当基于图像数据202的图像在IXD显示部24中被再现了 5秒吋,CPU 10将此次所计数的5秒与已经存储在头部206中的10秒相加,将再现时间(Ce)更新为15秒。另ー方面,当没有切换到其它模式时(步骤S75:否),继续图像的再现时间(Ce)的计数(步骤S73)。另外,CPU 10在图像再现模式结束后,使加了再现时间(Ce)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文件存储在安装在存储卡插槽32中的存储卡中。接着,当操作者操作数据传送按钮18时,数字相机4的CPU 10读出在安装在存储卡插槽32中的存储卡中存储的图像文件,并从USB端ロ 20经由USB电缆7向电视机8发送。电视机8经由USB端ロ 90接收图像文件,并根据CPU 80的指示,将所接收的图像文件存储在安装在存储卡插槽110中的存储卡中。下面參照图18所示的流程图,对于在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3中的电视机8的图像显示处理,以电视机8是在IXD面板98中2D显示图像的60型画面尺寸的电视机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首先,当通过操作模式设定部86设定了图像显示模式吋,CPU 80从安装在存储卡插槽110中的存储卡中读出由操作者选择的图像数据,并经由显示控制部100在IXD面板98中显示基于图像数据的图像(步骤S81)。在显示图像时,CPU 80进行显示图像的时间是否经过了指定时间(例如3秒)的判断(步骤S82),当显示图像的时间经过了指定时间时(步骤S82 :是),CPU 80在时间测量部112中开始进行图像的显示时间(Ct (2D,L))的计数(步骤S83)。另ー方面,当显示图像的时间没有经过指定时间时,不进行计数(步骤S82 :否)。接着,CPU 80进行在IXD面板98中是否显示其它图像的判断(步骤S84)。当没有进行其它图像的显示时(步骤S84:否),CPU 80进行是否从图像显示模式切換到其它模式的判断(步骤S85)。当显示其它图像时(步骤S84 :是)以及当切换到其它模式时(步骤S85 是),CPU 80将此次所计数的显示时间(Ct (2D,L))与已经存储在图像数据的头部中的显示时间(Ct (2D,L))相加(步骤S86)。例如,在图像文件“001. jpg”(參照图15)中,假设在图像数据202的头部206中存储了 10秒的再现时间(Ct (2D,L))。在此,当基于图像数据202的图像在IXD面板98中显示了 5秒时,CPU 80在已经存储在头部206中的10秒上加上此次所计数的5秒,将显示时间(Ct(2D,L))更新为15秒。另ー方面,当没有切換到其它模式、时(步骤S85 :否),继续图像的显示时间(Ct (2D,L))的计数(步骤S83)。另外,CPU 80在图像再现模式结束后,将加了显示时间(Ct (2D, L))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文件存储在安装在存储卡插槽110中的存储卡中。
接着,參照

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3进行的优先顺序决定处理。图19是表示电视机8的优先顺序决定处理的流程图。首先,当通过操作模式设定部86设定了排序模式吋,CPU 80从在存储在安装在存储卡插槽110中的存储卡中的图像文件的图像数据上附加的头部中读出编辑历史(Ce)以及显示时间(Cx),从ROM 115中读出指定系数(步骤S91)。接着,对在存储卡中存储的每个图像文件,根据公式I计算总时间(Ca)(步骤S92)。总时间(Ca)=编辑历史(Ce)X [α X再现时间(Ce)+ β X投影时间(Cp)+ Y X显示时间(Cd)+ δ IX显示时间(Ct (3D, L))+ δ 2Χ显示时间(Ct(3D,M) )+ δ3Χ显示时间(Ct(3D, S) )+ δ4Χ 显示时间(Ct (2D, L))+ δ 5X 显示时间(Ct (2D, Μ) ) + δ6Χ 显示时间(Ct(2D,S) ) + ε X显示时间(Cpc)+ ζ X显示时间(Cm)] …公式I在此,在公式I中,将在大画面上显示的由很多人观赏的图像的显示时间(Cx)乘以大的值的系数,将在小画面上显示的确认用的图像的显示时间(Cx)乘以小的值的系数。此外,与同在电视机8的IXD面板98中进行2D显示的图像的显示时间(Cx)相乘的系数相比,与进行3D显示的图像的显示时间(Cx)相乘的系数是大的值。因此,指定系数的值被设定为 ζ=α = ε < y < δ 6 < δ 5 < δ 4 < δ 3 < δ 2 < δ I < β 的顺序。例如,当在图像文件“001. jpg”的图像数据的头部中存储编辑历史(Ce)的值是I. O而显示时间(Cx)的值以及与显示时间(Cx)的值对应的指定系数的值是如图20所示的数值时,总时间(Ca)根据公式I被计算为总时间(Ca) =LOX [I. OX 15秒+ 4. 0X8秒+I. 5X0 秒+ 2. 8X0 秒+ 2. 6X0 秒+ 2. 4X0 秒+ 2. 2X15 秒+ 2. 0X0 秒+ I. 8 秒 XO秒十1.0X4秒十1.0X3秒]=87秒。接着,CPU 80按照总时间(Ca)从大到小的顺序决定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并存储该顺序(步骤S93)。例如,假设在存储卡中除了图像文件“001. jpg”外,还存储图像文件“002. jpg”以及图像文件“003. jpg”,并对各个图像文件计算总时间(Ca)。然后,假设基于图像文件“001. jpg”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总时间(Ca)是87秒,基于图像文件“002. jpg”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总时间(Ca)是95秒,基于图像文件“003. jpg”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总时间(Ca)是52秒。在这种情况下,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变成图像文件“001. jpg”的图像数据、图像文件“003. jpg”的图像数据、图像文件“002. jpg”的图像数据的顺序。接着,根据CPU 80的指示,基于优先顺序,从在存储卡插槽110中安装的存储卡中顺序地读出图像数据,显示控制部100顺序地在IXD面板98中显示基于所读出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步骤S104)。例如,以10秒的间隔切換显示图像,并按照优先顺序从小到大的顺序显示图像。根据该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3,能够在数字相机4中对再现了图像的时间进行计数,在电视机8中根据由数字相机4计数的时间决定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此外,通过将指定系数与显示时间(Cx)相乘,能够反映各个显示时间(Cx)的重要度以决定优先顺序。此外,通过将编辑历史(Ce)的值与显示时间(Cx)相乘,能够提高所编辑的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此外,在数字相机4和电视机8中,由于将此次所计数的显示时间(Cx)与已经存储在图像数据的头部中的显示时间(Cx)相加,因此,能够还考虑过去显示图像的合计时间来决定优先顺序。以下參照附图对于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视机8,以电视机8是在LCD98面板中3D显示图像的60型画面尺寸的电视机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该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视机8将在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系统2中进行的一系列处理在电视机8内进行。此夕卜,当在排序模式中计算总时间(Ca)时,只反映在本装置中显示的图像的显示时间(Cx)。此外,当在IXD面板98中显示基于3D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时,在从属于3D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的2D显示用的图像数据(例如,对于相同的图像,是3D显示用的图像数据和2D显示用的图像数据存在时的2D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的头部中也存储显示时间(Ct (3D,L))。因此,与第4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的详细说明省略,只详细说明不同的部分。此外,对于与第4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付与相同的符号并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视机8的图像显示处理。首先,CPU80对在IXD面板98中3D显示基于3D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显示时间(Ct (3D,L))进行计数,并将显示时间(Ct (3D,L))存储在3D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的头部中。例如,假设基于图像文件 “OOl.mpo”(參照图16)的图像数据(右)210的图像和基于图像数据(左)212的图像在LCD面板98中合计进行18秒的3D显示。在这种情况下,CPU 80在图像数据(右)210和图像数据(左)212的头部中存储显示时间(Ct (3D,L)) 18秒。在此,当在存储卡中存储从属于在IXD面板98中进行3D显示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2D显示用的图像数据时,CPU 80还在从属的2D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的头部中存储相同的显示时间(Ct (3D,L))。例如,当在存储卡中存储2D显示用的图像的图像文件“001. jpg”(參照图15),图像文件“001. jpg”的图像数据202从属于图像文件“OOl.mpo”(參照图16)的图像数据(右)210和图像数据(左)212时,CPU 80还在2D显示用的图像数据202的头部206中存储显示时间(Ct (3D,L) ) 18秒。下面參照

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视机8进行的优先顺序决定处理。图21是表示电视机8的优先顺序决定处理的流程图。首先,当通过操作模式设定部86设定了排序模式吋,CPU 80从在安装在存储卡插槽110中的存储卡中存储的图像文件中检测在图像数据的头部中存储有显示时间(Ct (3D,L))的图像文件(步骤SlOl )。例如,假设在存储卡中存储3D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文件“ 00L mpo ”、图像文件“002. mpo”、图像文件“003. mpo”、图像文件“ 004. mpo”以及图像文件“005. mpo,,。在这种情况下,当在图像文件“001. mpo”、图像文件“002. mpo”以及图像文件“003. mpo”的图像数据的头部中存储显示时间(Ct (3D,L))而在图像文件“004. mpo”以及图像文件“005. mpo”的图像数据的头部中未存储显示时间(Ct (3D,L))时,CPU 80检测图像文件“001. mpo”、图像文件“002. mpo”以及图像文件“003. mpo”,不检测图像文件“004. mpo”以及图像文件“005.mpo接着,CPU 80读出在所检测的图像文件的图像数据的头部中存储的编辑历史(Ce)以及显示时间(Ct (3D, L)),并根据编辑历史(Ce)以及显示时间(Ct (3D, L)),对每个图像数据进行总时间(Ca)的计算(步骤S102)。例如,假设在图像文件“001. mpo”的图像数据的头部存储编辑历史(Ce)的值1.0以及显示时间(Ct (3D,L)) 18秒,在图像文件“002. mpo”的图像数据的头部存储编辑历史(Ce)的值I. O以及显示时间(Ct (3D, L) ) 10秒,在图像文件“003. mpo”的图像数据的头部存储编辑历史(Ce)的值I. 5以及显示时间(Ct (3D,L)) 8秒。在这种情况下,总时间(Ca)对于图像文件“ OOl.mpo”的图像数据被计算为
I.OX 18秒=18秒。同样,对于图像文件“ 002. mpo”的图像数据,总时间(Ca)被计算为1.0X10秒=10秒,对于图像文件“003. mpo”的图像数据,总时间(Ca)被计算为I. 5X8秒=12 秒。
小的顺序决定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步骤S103)。例如,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变成图像文件“001. mpo”的图像数据、图像文件“003. mpo”的图像数据、图像文件“002. mpo”的图像数据的顺序。接着,根据CPU 80的指示,基于优先顺序,从在存储卡插槽110中安装的存储卡中顺序地读出图像数据,显示控制部100顺序地在IXD面板98中显示基于所读出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步骤S104)。例如,以10秒的间隔切換显示图像,并按照优先顺序从小到大的顺序显示图像。根据该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视机8,能够根据在本装置中显示的图像的显示时间(Ct)决定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此外,当在IXD面板98中显示基于3D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吋,由于在从属于3D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的2D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的头部中也存储显示时间(Ct (3D,L)),因此,能够在相互关联的图像数据的头部中存储统ー的显示时间(Cx)。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以通过操作模式设定部86来设定排序模式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经由USB端ロ在接收到新的图像数据时和/或在存储卡被安装在存储卡插槽110中时设定排序模式。此外,在第4实施方式中,虽然以在对再现时间(Ce)计数时加上此次所计数的再现时间(Ce)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已存储的再现时间(Ce)上覆写此次所计数的再现时间(Ce)。此外,也可以存储已存储的再现时间(Ce)和此次所计数的再现时间(Ce)的平均值。例如,当已存储的再现时间(Ce)是8秒而此次所计数的再现时间(Ce)是10秒时,也可以存储平均值9秒。此外,在第5实施方式中,虽然以基于3D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在IXD面板98中显示时在从属的2D显示用图像数据的头部也存储相同的显示时间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存储不同的显示时间。例如,当基于3D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被3D显示了 18秒吋,也可以在从属的2D显示用图像数据的头部存储其0. 5倍的值9秒作为显示时间(Ct (3D,L))。此外,当基于3D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显示时间(Ct (3D,L))和基于从属的2D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显示时间(Ct (2D,L))不同时,也可以在双方的图像数据的头部只存储3D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的显示时间(Ct (3D,L))。例如,当基于3D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被显示了 5秒而基于从属的2D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被显示了 15秒时,也可以在双方的图像数据的头部存储5秒作为显示时间(Ct (3D,L))。此外,当在2D显示用的电视机的LCD面板中分别显示了基于3D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和基于从属的2D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时,也可以在任意一个图像数据的头部中只存储2D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的显示时间。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在排序方式中以显示基于计算了总时间(Ca)的全部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只显示基于特定的图像数据的图像。例如,也可以按照总时间(Ca)从大到小的顺序只显示基于计算了总时间(Ca)的图像数据中在I月I日拍摄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此外,也可以按每个拍摄日计算总时间(Ca),幻灯片显示基于各拍摄日的排序是I位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此外,也可以对每个特定期间(例如,I周和/或I个月)计算总时间(Ca),幻灯片显示基于各个特定期间的排序是I位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此外,也可以幻灯片显示基于各拍摄日的排序是前3位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此外,在第4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更改指定系数的值。例如,在电视机8中具备进行基于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印刷的印刷部,当用印刷部印刷3次以上的图像时,也可以在计算总时间(Ca)时将指定系数的值变成2倍。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对总时间(Ca)设置基准值,对于总时间(Ca)小于基准值的图像数据,不进行优先顺序的決定,而是从显示对象中除去。此外,也可以将总时间(Ca)小于基准值的图像数据从存储卡中删除。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当进行了图像编辑时,将编辑历史(Ce)存储在图像数据的头部中,但也可以存储编辑时的图像的状态。例如,在图像显示模式中,当放大显示人物图像的脸部吋,CPU将与所放大的区域有关的信息存储在图像数据的头部中。然后,当在排序模式中显示该图像吋,CPU也可以根据与所放大的区域有关的信息显示人物图像的脸部。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提高操作者有意观赏的图像的优先顺序。例如,当计算由CED (消费电子控制)选择的图像的总时间(Ca)时,也可以将在优先顺序决定处理中计算的合计值进一步乘以系数Ccec后的值作为总时间(Ca)存储。此外,在第5实施方式中,虽然以在图像数据的头部中覆写此次所计数的显示时间(Cx)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与使用第4实施方式说明的例子一祥,也可以在已存储在图像数据的头部中的显示时间(Cx)上加上此次所计数的显示时间(Cx)。此外,在第4和第5实施方式中,虽然将编辑历史(Ce)和显示时间(Cx)作为标签信息存储在图像数据的头部,但与第I实施方式 第3实施方式一祥,也可以例如在图22所示的第6文件中存储编辑历史(Ce)以及显示时间(Cx),并计算总时间(Ca)。此外,在第4和第5实施方式中,虽然以在电视机8中进行优先顺序处理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代替电视机8,在个人计算机和/或便携电话等显示装置中进行优先顺序决定处理。在这种情况下,CPU也可以在优先顺序决定处理中使用在个人计算机的显示部中显示图像的显示时间(Cpc)(參照图15)和/或在便携电话的显示部中显示图像的显示时间(Cm)(參照图15)。此外,在第4和第5实施方式中,虽然以在显示部中显示基于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根据缩略像数据来显示图像。此外,在第4实施方式中,与第I实施方式一样,也可以在数字相机4 一侧用投影部34进行图像的投影,对投影时间(Cp)计数,并在图像数据的头部存储投影时间(Cp)。此外,在第4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调换数字相机4和电视机8,在数字相机4 ー侧进行优先顺序的決定。此外,在第4实施方式中,虽然经由USB电缆7进行数字相机4与电视机8之间的通信,但也可以通过在存储卡插槽32、110中插拔存储卡而直接从存储卡取得数据。此外, 可以使用无线USB通信,也可以使用USB通信以外的其它通信方式。通过这些方式,能够在数字相机4与电视机8之间相互进行图像数据等的发送接收。
权利要求
1.ー种图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取得部,其从外部设备取得图像数据以及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在上述外部设备中显示的时间数据; 数据存储部,其对每个上述图像数据存储在上述取得部中取得的上述图像数据以及上述时间数据;以及 优先顺序决定部,其根据上述时间数据,决定在上述数据存储部中存储的上述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图像显示部,其显示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以及 显示控制部,其根据由上述优先顺序决定部決定的上述优先顺序,使上述图像显示部显示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干,还具备 显示时间测量部,其測量在上述图像显示部中显示基于在上述数据存储部中存储的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显示时间;以及 时间存储控制部,其对每个上述图像数据存储上述显示时间的显示时间数据; 其中,上述优先顺序决定部根据上述时间数据以及上述显示时间数据,决定上述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干,还具备 显示时间测量部,其測量在上述图像显示部中显示基于在上述数据存储部中存储的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显示时间;以及 时间存储控制部,其对每个上述图像数据存储上述显示时间的显示时间数据; 其中,代替上述时间数据,上述优先顺序决定部根据上述显示时间数据,决定上述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图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时间存储部,其存储上述显示时间数据; 其中,上述时间存储控制部使上述时间存储部存储上述显示时间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图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干, 上述时间存储控制部使上述显示时间数据作为上述图像数据的标签信息存储。
7.根据权利要求3飞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时间存储控制部使与显示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的装置的类型有关的信息与上述显示时间数据相关联地存储。
8.根据权利要求:T7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时间存储控制部使表明2D显示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的信息或者表明3D显示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的信息与上述显示时间数据相关联地存储。
9.根据权利要求31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时间存储控制部使与基于上述图像数据显示的图像的显示尺寸有关的信息与上述显示时间相关联地存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图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干,在2D显示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时的上述显示时间与在3D显示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时的上述显示时间相互依赖。
11.根据权利要求:Tio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时间数据和上述显示时间数据是超过了预先设定的指定时间的时间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Tll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优先顺序决定部根据分别加权后的上述时间数据和上述显示时间数据,决定上述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
13.ー种图像控制系统,具备数字相机和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干, 上述数字相机具备 图像存储部,其存储图像数据; 图像再现部,其再现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 时间测量部,其測量在上述图像再现部中再现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时间;以及时间存储控制部,其对上述每个图像数据存储上述时间的时间数据;上述图像控制装置具备 取得部,其从上述数字相机取得上述图像数据以及上述时间数据; 数据存储部,其对每个上述图像数据存储在上述取得部中取得的上述图像数据以及上述时间数据;以及 优先顺序决定部,其根据上述时间数据,决定在上述数据存储部中存储的上述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控制装置具备 图像显示部,其显示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以及 显示控制部,其根据由上述优先顺序决定部決定的上述优先顺序,使上述图像显示部显示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干, 上述数字相机具备时间存储部,其存储上述时间数据; 上述时间存储控制部使上述时间存储部存储上述时间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干, 上述时间存储控制部使上述时间数据作为上述图像数据的标签信息存储。
17.根据权利要求13 16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再现部是显示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显示部或者投影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投影部。
18.ー种图像控制系统,具备图像显示装置和数字相机,其特征在干, 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具备 图像存储部,其存储图像数据; 图像显示部,其显示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 显示时间测量部,其測量在上述图像显示部中显示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显示时间;以及 时间存储控制部,其对每个上述图像数据存储上述显示时间的显示时间数据; 上述数字相机具备 取得部,其从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取得上述图像数据以及上述显示时间数据; 数据存储部,其对每个上述图像数据存储在上述取得部中取得的上述图像数据以及上述显示时间数据;以及 优先顺序决定部,其根据上述显示时间数据,决定在上述数据存储部中存储的上述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图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数字相机具备 图像再现部,其再现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以及 再现控制部,其根据由上述优先顺序决定部決定的上述优先顺序,使上述图像再现部再现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图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干, 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具备时间存储部,其存储上述显示时间数据; 上述时间存储控制部使上述时间存储部存储上述显示时间数据。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图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时间存储控制部使上述显示时间数据作为上述图像数据的标签信息存储。
22.根据权利要求If21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再现部是显示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显示部或者投影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投影部。
23.ー种数字相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取得部,其从外部设备取得图像数据以及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在上述外部设备中显示的时间数据; 数据存储部,其对每个上述图像数据存储在上述取得部中取得的上述图像数据以及上述时间数据; 优先顺序决定部,其根据上述时间数据,决定在上述数据存储部中存储的上述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 图像再现部,其再现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以及 再现控制部,其根据由上述优先顺序决定部決定的上述优先顺序,通过上述图像再现部再现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数字相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再现部是显示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显示部或者投影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投影部。
25.ー种数字相机,其特征在干,具备 图像存储部,其存储图像数据; 显示部,其再现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 投影部,其投影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 再现时间測量部,其測量通过上述显示部再现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再现时间; 投影时间测量部,其測量通过上述投影部投影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投影时间; 再现时间存储部,其对每个上述图像数据存储上述再现时间的再现时间数据; 投影时间存储部,其对每个上述图像数据存储上述投影时间的投影时间数据; 第I优先顺序决定部,其根据在上述再现时间存储部中存储的再现时间数据,决定在上述图像存储部中存储的上述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 第2优先顺序决定部,其根据在上述投影时间存储部中存储的投影时间数据,决定在上述图像存储部中存储的上述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 显示控制部,其根据由上述第2优先顺序决定部決定的上述优先顺序,使上述显示部显示基于在上述图像存储部中存储的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以及 投影控制部,其根据由 上述第I优先顺序决定部決定的上述优先顺序,使上述投影部投影基于在上述图像存储部中存储的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图像控制装置,其具备取得部,其从外部设备取得图像数据以及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的图像在上述外部设备中显示的时间数据;数据存储部,其对每个上述图像数据存储在上述取得部中取得的上述图像数据以及上述时间数据;以及优先顺序决定部,其根据上述时间数据,决定在上述数据存储部中存储的上述图像数据的优先顺序。
文档编号H04N5/765GK102668551SQ201180005018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5日
发明者山崎裕介, 赤见昇 申请人:株式会社尼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