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17363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面通常涉及连接至网络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电力管理。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02-297336中,作为用于监控连接至网络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状态的方法,监控终端通过定期轮询监控从图像形成设备获取状态信息。在日本特开2013-9139中,作为另一监控方法,将监控终端设置成在网络设备的状态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向监控装置发出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自陷(trap)通知,由此利用来自图像形成设备的自陷通知来监控网络设备的状态。作为用于监控图像形成设备的电力状态的方法,提出了用于使用SNMP和管理信息库(MIB)来进行装置监控的方法。特别地,提出了如下方法,其中该方法用于使用打印机工作组(PWG)成像系统电力MIBv1.0(以下称为电力MIB)的标准(PWG候选标准5106.5-2011-PWG成像系统电力MIBv1.0http://ftp.pwg.org/pub/pwg/candidates/cs-wimspowermib10-20110214-5106.5.pdf),来从监控终端管理图像形成设备的电力状态。电力MIB的标准除用于通过来自监控终端的定期轮询来进行监控的方法外,还包括如下规格,其中根据该规格,在图像形成设备的电力状态发生转变的情况下,从图像形成设备侧向监控终端侧发出状态通知。作为用于从图像形成设备侧向监控终端侧使用SNMP/MIB主动地发出状态通知的方法,诸如SNMPv1-Trap(RFC1157https://www.ietf.org/rfc/rfc1157.txt)、SNMPv2-Trap和InformRequest等的方法在请求注解(RFC)中被标准化。SNMP是用户数据包协议(UDP)、即无连接型协议,并且不进行到达确认。因而,例如需要主应用程序在丢包的情形下进行重新发送并且确保到达顺序的变化。另一方面,在InformRequest(以下称为“通告(inform)”)中,进行包的到达确认。因此,作为“通告”的问题,在图像形成设备的电源进入休眠状态的情况下,当来自监控终端的到达确认的返回到达图像形成设备时,图像形成设备从休眠状态恢复为正常状态。作为另一问题,在图像形成设备的电源断开的情况下,通信由于图像形成设备的电源断开而无法进行。因此,无法确认来自监控终端的到达确认的返回(即使到达确认的返回没有到达图像形成设备,也不能重新发送到达确认)。更具体地,在使用进行到达确认的通知方法发出了图像形成设备的状态通知的情况下,根据在状态通知之后发生改变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状态,图像形成设备的状态由于来自监控终端的到达确认的返回而受到影响,以及在图像形成设备侧无法确认来自监控终端的到达确认的返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方面涉及提供在不会影响电力状态的转变的情况下向监控终端通知图像形成设备的电力状态的转变的机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其能够向多个电力状态转变,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通知单元,用于在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电力状态发生转变的情况下,向预定通知目的地通知电力状态;第一设置单元,用于将进行到达确认的第一通知方法或不进行到达通知的第二通知方法设置为所述通知单元的通知方法;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电力状态转变为特定电力状态的情况下,以将利用所述第一设置单元所设置的所述第一通知方法进行通知切换为利用所述第二通知方法进行通知的方式来对所述通知单元所进行的通知进行控制。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能够向多个电力状态转变,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电力状态发生转变的情况下,向预定通知目的地通知电力状态;设置步骤,用于将进行到达确认的第一通知方法或不进行到达通知的第二通知方法设置为通知方法;以及在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电力状态转变为特定电力状态的情况下,将利用所述设置步骤中所设置的所述第一通知方法进行通知切换为利用所述第二通知方法进行通知。根据本发明的方面,图像形成设备可以在不会影响电力状态的转变的情况下向监控终端通知图像形成设备的电力状态的转变。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典型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的图。图2A和2B是分别示出使用“自陷”和“通告”的通知方法的图。图3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的电力状态的转变和通知之间的关系的图。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处理的流程图。图5是示出SNMPv3用户设置画面和设置项的图。图6是示出SNMPv1和SNMPv3中的各个自陷发送目的地的设置画面和设置项的图。图7是示出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处理的流程图。图8是示出电力通知设置画面和设置项的图。图9A、9B和9C分别是单播、组播和广播的概念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说明用于实现本发明的方面的典型实施例。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在本典型实施例中,要监控的设备是图像形成设备,并且作为图像形成设备的示例,将说明具有诸如复印功能和打印机功能等的多个功能的多功能外围设备(MFP)。图像形成设备可以是仅具有复印功能或打印机功能的单功能外围设备(SFP)。图1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00的结构。控制单元(控制器单元)110包括未示出的中央处理单元(CPU)、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并且以CPU读出并执行ROM或以下所述的硬盘驱动器(HDD)150上所记录的程序的方式来实现各种控制。控制单元110电气连接至读取器单元120和打印机单元130。控制单元110从读取器单元120和打印机单元130接收数据。控制单元110还将各种命令发送至读取器单元120和打印机单元130。此外,控制单元110经由网络160连接至监控终端161和162,并且从监控终端161和162接收图像数据和控制命令。网络160例如通过以太网(Ethernet,注册商标)来构建。监控终端161和162针对图像形成设备100还监控设备结构信息和当前状态信息。读取器单元120光学地读取原稿图像,并且将所读取的原稿图像转换成图像数据。读取器单元120包括:扫描器单元121,其具有读取原稿的功能;以及原稿进给单元122,用于将原稿输送至扫描器单元121可以读取原稿的位置。扫描器单元121中所包括的扫描器控制器123基于来自控制单元110的指示来控制扫描器单元121和原稿进给单元122。打印机单元130包括:薄片进给单元131,其容纳图像形成(打印)所用的薄片(薄片或记录材料);标记单元132,用于将图像数据转印并定影在薄片上;以及薄片排出单元134,用于排出打印有图像数据的薄片。标记单元132中所包括的打印机控制器135基于来自控制单元110的指示来控制标记单元132、薄片进给单元131和薄片排出单元134。打印机单元130基于来自控制单元110的指示从薄片进给单元131向标记单元132进给薄片,并且在标记单元132在这些薄片上打印图像数据之后,打印机单元130将这些薄片排出至薄片排出单元134。薄片排出单元134可以对经由标记单元132打印了图像数据的薄片进行诸如整理和装订等的处理。薄片进给单元131包括多个薄片进给部,薄片容纳在各个薄片进给部中,并且装载(放置)在各个薄片进给部上。各个薄片进给部可以容纳诸如普通纸和光面纸等的多种薄片。此外,各个薄片进给部可以再次容纳经由图像形成设备100中的打印机单元130打印了图像数据的薄片。薄片进给部的示例包括薄片进给盒、薄片进给匣和手动进给托盘。薄片进给部不限于上述形式。可选地,薄片进给单元可以具有任何形式,只要可以将所容纳的薄片输送至标记单元132即可。操作单元140包括硬件键、以及液晶显示单元和配置到液晶显示单元表面的触摸面板部,其中经由这三者,操作单元140接收来自用户的指示。操作单元140可以将软件键以及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功能和状态显示在液晶显示单元上。操作单元140将与来自用户的指示相对应的命令发送至控制单元110。HDD150存储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各种设置以及图像数据。图像形成设备100实现诸如复印功能、图像数据发送功能和打印机功能等的各种功能。在实现复印功能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10进行控制,以使得读取器单元120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并且使得打印机单元130将该图像数据打印到薄片上。在实现图像数据发送功能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10将读取器单元120所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转换成代码数据,并且经由网络160将该代码数据发送至监控终端161和162。此外,在实现打印机功能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10将经由网络160从监控终端161和162接收到的代码数据(打印数据)转换成图像数据,并且将该图像数据发送至打印机单元130。打印机单元130将所接收到的图像数据打印在薄片上。标准技术的说明以下将说明由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针对因特网中所使用的技术的标准化而发行的基于注释请求(RFC)和打印机工作组(PWG)的自网络设备的信息的获取。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通常已广泛用作网络上的装置的信息监控协议。在使用SNMP所管理的网络设备上安装管理信息库(MIB),并且以向来自监控终端的SNMP请求进行应答的方式来管理该管理信息库(MIB)。MIB的结构的示例具有IEFT进行标准化后的规格、PWG进行行业标准化后的规格和厂商唯一地扩展的私有MIB规格。MIB信息具有按类别的层级结构,向分支分别分配编号,并且将这些编号的串称为对象标识符(OID)。OID的层级结构、在具有OID的对象中包括哪些类型的信息和使用何种数据类型来定义对象是由各种RFC指定的、或者由公司唯一定义的。数据类型的定义作为管理信息构造(SMI)定义在RFC中,并且以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所定义的诸如抽象语法标记法(ASN.1)等的描述语言来表现。该技术规格并非保持不变,并且通过技术的进步来更新。例如,在RFC中存在编号“RFCxxxx”。在更新发布一次的规格时,旧编号被视为不再使用,并且分配新编号。为了从网络上的远程监控终端使用SNMP和MIB来监控网络设备的电力状态,PWG提出了PWG成像系统电力MIBv1.0(以下称为电力MIB)作为行业标准。电力MIB规格除针对通过从监控终端向要管理的网络设备的定期轮询来进行电力状态管理的情况的规格外,还包括针对要管理的网络设备响应于其自身的电力状态的转变来向监控终端发出状态通知的情况的规格。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将说明用于使用SNMP和MIB来进行装置监控的方法作为示例。特别地,将说明用以使用电力MIB标准进行从监控终端管理图像形成设备100的电力状态的控制。用于使用SNMP从网络设备向监控终端发出通知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然后,将参考图2A和2B来简单地说明两个通知方法之间的差异。自陷和通告图2A和2B是分别示出使用“自陷”和“通告”的通知方法的图。以下说明“自陷”和“通告”之间的共通点。利用各自被称为SNMP实体的组件来实现SNMP管理功能。为了方便,将信息使用SNMP来管理的组件称为“代理”,并且将管理信息的组件称为“管理站”。图像形成设备100是代理侧的、信息被管理的设备。图像形成设备100具有MIB信息200作为要管理的信息。预先将用作管理站侧的设备的监控终端161作为信息通知目的地登记在图像形成设备100中。图像形成设备100被设置成在MIB信息200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发出通知。在MIB信息200中,管理各种信息。预先设置了是否发出通知取决于何种信息发生改变。在电力MIB的示例中,定义了在发生电力转变并且MIB信息200改变时从代理侧向管理站侧发出通知的规格。在使用“自陷”发出通知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设备100在MIB信息200改变时将通知类型设置为自陷201,并且连同要通知的MIB信息200一起调用SNMP模块202。SNMP模块202调用通信模块UDP/IP203,并且将通知连同MIB信息200一起发送至管理站侧的监控终端161的通信模块UDP/IP204。通信模块UDP/IP204向SNMP模块205通知从代理侧的图像形成设备100共同接收到类型是自陷201的通知以及MIB信息200。SNMP模块205向在监控终端161中进行工作的装置监控应用程序通知来自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使用自陷206的通知以及MIB信息200的到达。在使用“通告”发出通知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设备100在MIB信息200改变时将通知类型设置为通告请求207,并且共同调用SNMP模块202以及要通知的MIB信息200。SNMP模块202调用通信模块UDP/IP203,并且将通知连同MIB信息200一起发送至管理站侧的监控终端161的通信模块UDP/IP204。通信模块UDP/IP204向SNMP模块205通知从代理侧的图像形成设备100共同接收到类型是通告请求207的通知以及MIB信息200。SNMP模块205向在监控终端161中进行工作的装置监控应用程序通知从图像形成设备100共同接收到使用通告请求208的通知以及MIB信息200。接收到来自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信息通知的在监控终端161中工作的装置监控应用程序将针对通告请求208的应答(Response)209作为表示可靠地接收到了信息通知的确认应答设置在SNMP模块205中。SNMP模块205还调用通信模块UDP/IP204以向图像形成设备100进行确认应答,并且将该确认应答发送至代理侧的图像形成设备100的通信模块UDP/IP203。SNMP模块202向图像形成设备100通知应答210作为针对通告请求207的确认应答。在从开始向监控终端161通知通告请求207起直到接收到应答210为止经过了预定时间段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设备100判断为通告请求207没有到达监控终端161。在图像形成设备100判断为通告请求207没有到达监控终端161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设备100按预定间隔进行预定次数的通告请求207的重新发送。将“自陷”和“通告”之间的规格差异简单地概括为如下所述。“自陷”仅单方面向通知目的地通知状态变化。由于“自陷”仅单方面向通知目的地通知状态变化,因此可被设置为通知目的地的地址可以是单播地址、组播地址和广播地址中的任一个。“通告”进行到达通知。因而,在不存在来自SNMP管理站的应答的情况下,SNMP代理按预定间隔进行预定次数的通告请求207的重新发送。由于“通告”具有需要到达确认的系统,因此针对未指定的多数通知目的地的组播地址和广播地址未被设置为通知目的地,但单播地址始终被指定为通知目的地。图9A、9B和9C是分别示出单播、组播和广播的概念的图。图像形成设备的电力转变的典型示例图3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典型电力转变和向监控终端161的电力转变通知之间的关系的图。在图3中,纵轴320表示图像形成设备100的电力消耗(消耗电力),并且横轴319表示经过时间。图像形成设备100转变为多个电力状态。电力状态300表示图像形成设备100所消耗的最大电力。电力状态303表示在图像形成设备100处于休眠状态(省电状态)的情况下所消耗的电力。电力状态301和302表示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其它电力消耗状态。例如,电力状态301表示在控制单元110、读取器单元120和打印机单元130同时在工作中的情况下所消耗的电力,并且电力状态302表示在控制单元110和打印机单元130在工作中的情况下所消耗的电力。以下将按时间序列说明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从电源接通304起直到电源断开306为止的电力转变和电力状态通知。首先,在电源接通304处接通图像形成设备100。紧挨在电源接通之后,进行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各种初始化处理和标记单元132的温度调节操作。因而,图像形成设备100进入消耗最大电力的电力状态300。图像形成设备100通过被电源接通时电力消耗发生改变这一事实所触发,使用“通告”向监控终端161发出电力状态通知305。接收到电力状态通知305的监控终端161将来自图像形成设备100的电力状态通知305的接收作为到达确认应答306返回。然后,在图像形成设备100在预定时间段内没有进行工作的情况下并且在控制单元110接收到来自用户的指示的情况下,在休眠307处图像形成设备100的电力状态转变为休眠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电力转变。因而,从图像形成设备100向监控终端161发出电力状态通知308。接收到电力状态通知308的监控终端161将来自图像形成设备100的电力状态通知308的接收作为到达确认应答309返回。尽管在图3中说明了接收到到达确认应答309的图像形成设备100的电力状态没有改变的示例,但图像形成设备100可以对到达确认应答309作出响应,使得休眠状态取消并且电力消耗增加。在请求处于休眠状态的图像形成设备100执行作业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10取消休眠状态,并且使图像形成设备100中的处理所需的组件通电。在这种情况下,处理所需的组件通电,并且图像形成设备100的电力消耗改变。因而,从图像形成设备100向监控终端161发出电力状态通知310。接收到电力状态通知310的监控终端161将来自图像形成设备100的电力状态通知310的接收作为到达确认应答311返回。同样,随着图像形成设备100的电力状态改变,在图像形成设备100和监控终端161之间交换电力状态通知312和到达确认应答313以及电力状态通知314和到达确认应答315。在电源断开316处,从用户接收到电源断开指示的控制单元110开始用于使图像形成设备100关机的处理。由于随着图像形成设备100关机、发生电力转移,因此从图像形成设备100向监控终端161发出电力状态通知317。接收到电力状态通知317的监控终端161将来自图像形成设备100的电力状态通知317的接收作为到达确认应答318返回。在图像形成设备100关机之后,不能接收到到达确认应答318。因而,图像形成设备100无法确认电力状态通知317是否到达监控终端161。以下将参考图4的流程图来说明本典型实施例。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处理的流程图。以图像形成设备100的控制单元110读出并执行ROM或HDD150上所记录的程序的方式实现该流程图的处理。在步骤S401中,图像形成设备100的控制单元110开始处理。在步骤S402中,控制单元110判断图像形成设备100的电力状态是否发生转变。在控制单元110判断为电力状态没有发生转变的情况下(步骤S402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415。在步骤S415中,该流程图的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在控制单元110判断为电力状态发生转变的情况下(步骤S402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403。在步骤S403中,控制单元110判断图像形成设备100的电力状态是否转变为电力断开状态。在控制单元110判断为电力状态没有转变为电力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403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404。另一方面,在控制单元110判断为电力状态转变为电力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403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414。在步骤S404中,控制单元110判断图像形成设备100的电力状态是否转变为休眠状态(省电状态)。在控制单元110判断为电力状态没有转变为休眠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404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405。另一方面,在控制单元110判断为电力状态转变为休眠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404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414。在步骤S414中,控制单元110针对通知类型为“通告”的通知目的地设置,将以下所示的设置项608中表示的通知类型临时切换为“自陷”,并且向图6中所设置的所有发送目的地发出电力状态转变通知,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408。在步骤S405中,控制单元110判断针对通知目的地设置的设置项608中示出的通知类型是否是“通告”。在控制单元110判断为针对通知目的地设置的设置项608中表示的通知类型是“通告”的情况下(步骤S405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409。另一方面,在控制单元110判断为针对通知目的地设置的设置项608中表示的通知类型不是“通告”(即,“自陷”)的情况下(步骤S405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406。在SNMPv1通知设置中,显而易见,通告设置没有作为SNMP规格而存在,即仅存在自陷设置。因而,针对SNMPv1通知目的地,处理始终进入步骤S406。在步骤S406中,控制单元110沿着以下所述的图6中所设置的通知目的地的设置内容发出自陷通知,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407。在步骤S407中,控制单元110判断是否向图6中所设置的所有通知目的地发出了通知。在控制单元110判断为剩余要发出通知的通知目的地的情况下(步骤S407中为“否”),处理返回至步骤S405。然后,控制单元110进行控制以向下一通知目的地发出通知。另一方面,在控制单元110判断为没有剩余要发出通知的通知目的地的情况下(步骤S407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408。在步骤S408中,控制单元110使图像形成设备100的电力状态发生转变。在步骤S415中,一系列处理结束。在步骤S409中,控制单元110发出使用图2A和2B所述的“通告”的电力转变通知。然后,在步骤S410中,控制单元110判断在预定时间段(例如,5秒)内是否从被发出电力转变通知的通知目的地返回了到达确认应答。在控制单元110判断为返回了到达确认应答的情况下(步骤S410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407。另一方面,在控制单元110判断为没有返回到达确认应答的情况下(步骤S410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411。在步骤S411中,控制单元110判断是否达到了预定的通告通知的重试次数(例如,5次)的上限。在控制单元110判断为重试的次数没有达到上限的情况下(步骤S411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413。在步骤S413中,控制单元110判断是否经过了预定重试间隔(例如,30秒)。循环步骤S413的处理,直到达到重试间隔为止。在控制单元110判断为达到重试间隔的情况下(步骤S413中为“是”),处理返回至步骤S409。在控制单元110判断为重试的次数达到上限的情况下(步骤S411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412。在步骤S412中,由于即使通告通知的重试次数达到上限、控制单元110也无法从通告通知目的地获得到达确认应答,因此控制单元110跳过来自通知目的地的到达确认和重试,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407。已经说明了步骤S407和后续步骤,因而不重复针对这些步骤的说明。以下将说明SNMPv3用户设置画面和设置项。图5是示出SNMPv3用户设置画面和设置项的图。SNMPv3由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挂起至磁盘(STD)62(IETFSTD62http://www.rfc-editor.org/std/std62.txt)进行了标准化,并且使用基于用户的认证机制和加密来进行通信。针对SNMPv3用户设置的操作单元画面的设置示例500显示在操作单元140的触摸面板部上。可以登记多个SNMPv3用户。按钮501和502用于将当前设置的操作单元画面切换为针对先前和随后的用户设置的操作单元画面。设置项504表示控制单元110中用于唯一地指定SNMPv3用户的用户标识符(ID)。由于利用控制单元110管理用户ID,因此设置项504仅显示用户ID,但不可由用户进行操作。设置项505用于使设置项504中示出的用户ID所指定的SNMPv3用户的设置有效/无效,并且可以通过从下拉设置511中选择有效/无效来改变。设置项506用于设置与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名。在用户按下设置项506的情况下,画面改变为诸如软件键盘输入单元(未示出)等的画面。因而,用户可以输入并改变用户名。设置项507用于针对设置项506中所设置的用户名、设置用于通过SNMPv3通信来进行认证的认证算法。用户可以通过按下下拉设置512来从下拉设置中选择“无”、“MD5”和“SHA1”中的任一个。设置项508用于输入设置项507中所选择的认证选法中的认证密码。在用户按下设置项508的情况下,画面改变为诸如软件键盘输入单元(未示出)等的画面。因而,用户可以输入并改变认证密码。设置项509用于设置在设置项504中示出的用户ID所指定的SNMPv3用户进行SNMPv3通信的情况下的加密算法。用户可以通过按下下拉设置513来选择“无”、“DES”和“AES”中的任一个。设置项510用于输入设置项509中所选择的加密算法中的加密密码。在用户按下设置项510的情况下,画面改变为诸如软件键盘输入单元(未示出)等的画面。因而,用户可以输入并改变加密密码。可以针对设置项506中表示的用户名、设置项508中表示的认证密码和设置项510中表示的加密密码各自设置最小字符串长度和最大字符串长度。在SNMPv3用户设置完成并且用户按下OK(确定)按钮503的情况下,SNMPv3用户设置值从操作单元140发送至控制单元110。控制单元110基于所接收到的SNMPv3用户设置值来进行SNMPv3通信。以下将说明采用SNMPv1和SNMPv3各自的自陷发送目的地的设置画面和设置项。图6是示出SNMPv1和SNMPv3各自的自陷发送目的地的设置画面和设置项的图。用于进行SNMPv1和SNMPv3中的通知目的地设置的操作单元画面的设置示例600显示在操作单元140的触摸面板部上。显示示例601用于进行SNMPv1中的通知目的地设置。在通知目的地地址设置项604中,在画面示例中,可以设置IPv4地址、IPv6地址和完全限定域名(FQDN)作为通知目的地。在社区名称设置项605中,在SNMPv1通信中使用社区名称来对管理对象进行分组,并且在属于同一社区的节点之间进行SNMPv1通信。可以针对各社区名称改变管理范围,并且还可以切换只读访问节点和读写访问节点。设置项606用于对通知目的地的有效和无效进行切换。显示示例602用于进行SNMPv3中的通知目的地设置。在通知目的地地址设置项607中,与通知目的地地址设置项604相同,在画面示例中,可以设置IPv4地址、IPv6地址和完全限定域名(FQDN)作为通知目的地。设置项608用于选择SNMPv3中的通知类型。在SNMPv3中可以选择自陷通知和通告通知中的任一个。设置项609用于设置在发出通知时要使用的SNMPv3用户ID。用户ID的详细设置是在上述的图5所示的操作单元画面中设置的,并且与设置项504中的用户ID相关联。设置项610用于对通知目的地的有效和无效进行切换。在SNMPv1和SNMPv3各自的通知目的地设置完成、并且用户按下OK按钮603的情况下,SNMP通知目的地设置值从操作单元140发送至控制单元110。控制单元110基于所接收到的SNMP通知目的地设置值来进行SNMP通知。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例,在图像形成设备100转变为特定电力状态的情况下,对向监控终端的电力通知的通知方法(通知类型)进行切换。因此,可以在无需防止图像形成设备100的电力状态发生转变的情况下发出向监控终端的电力通知。此外,可以将通知方法从“通告”切换为“自陷”以进行电力通知。由于不进行到达确认,因此可以在电力通知之后使电力状态立即转变。在上述的第一典型实施例中,针对图像形成设备100的电源断开时和休眠时的电力转变,将通告通知目的地设置临时切换为自陷通知目的地设置,并且不进行达到确认。在第二典型实施例中,设置是否使向监控终端通知电力状态发生改变优先。基于该设置,可以在使包括到达确认的通知优先的设置和使电力转变优先的设置之间进行切换。以下将说明第二典型实施例和第一典型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并且不重复针对与第一典型实施例中的组件相同的组件的说明。将参考图7的流程图来说明本典型实施例。图7是示出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处理的流程图。以图像形成设备100的控制单元110读出并执行ROM和HDD150上所记录的程序的方式来实现该流程图的处理。图7是通过向图4所示的流程图添加条件分支和处理所准备的流程图,因而将仅说明这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向与图4所示的步骤相同的步骤指派相同的步骤编号。在步骤S700中,图像形成设备100的控制单元110开始处理。在步骤S402中,控制单元110判断图像形成设备100的电力状态是否发生转变。在控制单元110判断为电力状态没有发生转变的情况下(步骤S402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706。在步骤S706中,该流程图的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在控制单元110判断为电力状态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步骤S402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701。在步骤S701中,控制单元110判断图像形成设备100的电力状态是否改变为电源断开状态。在控制单元110判断为电力状态转变为电源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701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703。另一方面,在控制单元110判断为电力状态没有转变为电源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701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702。在步骤S702中,控制单元110判断图像形成设备100的电力状态是否转变为休眠状态。在控制单元110判断为电力状态没有转变为休眠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702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405。不重复针对步骤S405及其后续步骤的处理的说明。另一方面,在控制单元110判断为电力状态转变为休眠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702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703。在步骤S703中,控制单元110参考以下所述的图8所示的电力通知优先设置801中的设置值,并且判断电力通知优先设置801是否是以使电力通知优先(802中的“是”)的方式设置的。在控制单元110判断为电力通知优先设置801是以不使电力通知优先(803中的“否”)的方式设置的情况下(步骤S703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405。另一方面,在控制单元110判断为电力通知优先设置801是以使电力通知优先(802中的“是”)的方式设置的情况下(步骤S703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704。在步骤S704中,控制单元110针对通知类型被设置成“通告”的通知目的地设置,将图6所示的设置项608中所设置的通知类型临时切换为“自陷”,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705。在步骤S705中,控制单元110判断是否向图6中所设置的所有通知目的地发出了电力状态转变通知。在控制单元110判断为尚未向所有的通知目的地发出电力状态转变通知的情况下(步骤S705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704。在步骤S704中,控制单元110进行控制以向下一通知目的地发出通知。另一方面,在控制单元110判断为向所有的通知目的地发出了电力状态转变通知的情况下(步骤S705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408。以下将参考图8来说明电力通知设置画面和设置项。图8是示出电力通知设置画面和设置项的图。电力通知设置所用的操作单元画面的设置示例800显示在操作单元140的触摸面板部上。设置项(优先设置)801用于设置是否使电力通知优先。在使电力通知优先的情况下用户排他地选择802中的“是”并在不使电力通知优先的情况下用户排他地选择803中的“否”,并且按下OK按钮806。然后,设置值从操作单元140发送至控制单元110。控制单元110例如将该设置值存储在诸如内部闪速ROM(未示出)或HDD150等的存储装置中。可以附加设置用于基于在转变之后图像形成设备100的电力状态被设置成的电力状态804来对是否发出电力状态转变通知进行切换的通知切换805。在设置了通知切换805的情况下,尽管在图7的流程图中没有示出这种情况,但控制单元110可以基于电力状态804和通知切换805中表示的相应设置值来进行针对作为转变之后的状态的各电力状态、是否发出电力状态转变通知的控制。更具体地,如果提供了针对作为转变之后的状态的各电力状态、通知方法的切换是否设置成有效这一设置所用的用户界面(UI)(804和805),并且在针对作为图像形成设备100的转变之后的状态的电力状态、通知方法的切换设置成有效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通知方法的切换。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以用户可以从UI中选择在特定电力状态的转变时利用监控终端获得电力状态的优先级的方式,可以根据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安装环境来更适当地管理图像形成设备100的电力状态,并且可以设置针对作为转变之后的电力状态的各电力状态、通知方法的切换是否设置成有效。在将通知方法切换为“自陷”并且发出电力通知的情况下,考虑到电力通知没有到达监控终端的可能性,当确定要转变图像形成设备100的电力状态时(例如,使用计时器来转变电力状态的情况),可以预先发出转变所用的提前通知。监控终端基于电力MIB的日志等来定期确认是否存在未能接收到的使用“自陷”的任何电力通知。在检测到存在未能接收到的使用“自陷”的电力通知的情况下,监控终端将该电力通知登记到相应的图像形成设备,使得使用“通告”的电力通知将被发出。根据在电力MIB的日志中在电力状态转变方面是否存在不一致来进行是否存在未能接收到的使用“自陷”的电力通知的确认。不一致的示例包括如下情况:尽管存在表示电源接通的日志、但不存在表示电源断开的日志然后记录表示电源接通的另一日志的情况;以及尽管存在表示转变为休眠的日志,但不存在表示从休眠恢复的日志然后记录表示转变为休眠的另一日志的情况。监控终端测量“通告”中的到达确认(应答)所需的时间段和重新发送的次数。在预定时间段内到达确认所需的时间段的总和以及诸如重新发送的次数等的值超过预定阈值的情况下,可以将通知方法切换为“自陷”并且可以发出电力通知。该控制不限于将通知方法切换为“自陷”的结构。可选地,可以以将通知方法按顺序依次切换为“通告(单播)”、“自陷(单播)”、“自陷(广播)”和无电力通知的方式来进行控制。在从监控终端对图像形成设备100上的通知方法的设置进行切换的情况下,在图像形成设备100上对来自操作单元140的通知方法的设置的切换进行禁止控制。例如,在图像形成设备100上对仅仅已从监控终端进行了切换的通知方法的设置的切换进行禁止控制。在上述各典型实施例中,使用SNMP通告请求通知和SNMP自陷通知作为在图像形成设备的电力状态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所进行的电力通知方法。然而,通知方法不限于“通告”和“自陷”。只要通知方法使用进行到达确认的方法和不进行到达确认的方法,则可以使用任何通知方法。只要在图像形成设备转变为特定电力状态(例如,电源断开状态或休眠状态)的情况下、将进行到达确认的通知方法切换为不进行到达确认的通知方法来向监控终端发出电力通知,则可以使用任何通知方法。在上述各典型实施例中,尽管使用了图像形成设备作为要监控的设备的示例,但要监控的设备不限于图像形成设备。只要设备是具有多个电力状态的网络设备,则可以使用其它类型的设备。例如,要监控的设备可以是网络家用电气设备。上述各种数据的结构和内容不限于此,并且根据用途和目的,这些数据包括各种结构和内容。尽管以上说明了这些典型实施例,但例如可以以系统、设备、方法、程序或存储介质的形式实现本发明的方面。更具体地,本发明的方面还可应用于包括多个设备的系统或者还可应用于包括一个装置的设备。上述典型实施例的所有组合均包括在本发明的方面中。其它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