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装置、其控制方法、摄像系统和便携式显示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35893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摄像装置、其控制方法、摄像系统和便携式显示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摄像装置、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摄像系统和便携式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构成为能够与智能手机或平板型PC等具有显示部和操作部的电子设备进行无线通信、且根据电子设备的控制进行动作的摄像装置已经普遍普及。摄像装置例如构成为不具有显示部的镜头型照相机。这样的摄像装置通过无线通信接收从电子设备发送的控制信号,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进行用于拍摄的设定变更、和被摄体像的拍摄等动作。此外,摄像装置通过无线通信将拍摄被摄体像而得到的被摄体图像输出到电子设备,由此能够使电子设备显示被摄体图像。

并且例如,在上述那样的摄像装置中,还设想了如下用途:使头戴式显示器(HMD)、眼罩显示器(FMD)等以显示为主要目的的电子设备(可穿戴显示部、可穿戴显示设备、装置)连续显示被摄体图像来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例如,在日本特许第4702211号公报中记载了如下结构:使以显示为主要目的的电子设备连续显示被摄体图像来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



技术实现要素:

但是,以显示为主要目的的电子设备为了进行优先可穿戴性、和用于不对用户带来不必要的限制的免手持性的设计,有时难以同时确保操作性。

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具备:摄像部,其拍摄被摄体而取得被摄体图像;通信部,其能够与多个设备进行无线通信;输出部,其能够对所述多个设备中的预先设定为输出目的地的设备输出所述被摄体图像;识别部,其对由用户操作了所述多个设备中的任意设备的情况进行识别;以及输出控制部,在识别出由用户操作了所述多个设备中的任意设备的情况下,该输出控制部对所述输出部的所述被摄体图像的输出目的地进行变更。

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有更高便利性的摄像装置、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摄像系统和便携式显示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系统的例子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结构例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动作例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动作例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系统的另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摄像系统和便携式显示设备。

图1是示出摄像系统1的例子的说明图。摄像系统1具有摄像装置3、智能手机5、头戴式显示器(HMD)7和发光装置9等。智能手机5当然可以是平板PC或其它便携式终端,最近还使用钟表型终端等。如果着眼于显示功能,则能够将这些装置称作便携式显示部、便携式显示装置、设备,而握持或用手携带因此成为容易进行开关或触摸面板的手动操作的设计。利用手持且具有指向性的麦克风也容易进行声音收集,还面向声音输入操作等。

摄像装置3是通过拍摄被摄体像来取得被摄体图像的照相机。摄像装置3例如能够与智能手机5或HMD(可穿戴显示部)7进行无线通信。例如,摄像装置3、智能手机5以及HMD 7与无线LAN和Bluetooth(注册商标)对应。摄像装置3使用无线LAN或Bluetooth与智能手机5或HMD 7进行无线通信。

摄像装置3通过无线通信接收从智能手机5发送的控制信号,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进行用于拍摄的设定变更、和被摄体像的拍摄等动作。

此外,摄像装置3通过无线通信将拍摄被摄体像而得到的被摄体图像输出到智能手机5或HMD 7,由此能够使智能手机5或HMD 7显示被摄体图像。即,摄像装置3通过无线通信将被摄体图像输出到智能手机5或HMD 7,由此能够进行使作为拍摄结果的被摄体图像显示在智能手机5或HMD 7上的拍摄结果显示。并且例如,摄像装置3通过无线通信将以规定的周期拍摄被摄体像而得到的被摄体图像依次输出到智能手机5或HMD 7,由此能够进行使被摄体图像连续地显示在智能手机5或HMD7上的实时取景图像显示。

摄像装置3对能够与摄像装置3进行通信的多个电子设备中的、设定为输出目的地的电子设备输出被摄体图像。并且,在能够与摄像装置3进行通信的多个电子设备中存在由用户进行了操作的电子设备的情况下,摄像装置3变更被摄体图像的输出目的地。例如,在能够与摄像装置3进行通信的多个电子设备中存在由用户进行了操作的电子设备的情况下,摄像装置3将被摄体图像的输出目的地变更为由用户进行了操作的电子设备。由此,摄像装置3能够使用户进行了操作的电子设备显示被摄体图像。

智能手机5是具有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和受理用户的操作输入的操作部的电子设备。智能手机5根据用户对操作部的操作输入,生成用于控制摄像装置3的动作的控制信号。智能手机5通过无线通信将所生成的控制信号发送到摄像装置3,由此能够控制摄像装置3的动作。此外,智能手机5接收通过无线通信从摄像装置3输出的被摄体图像,使显示面板显示接收到的被摄体图像。

HMD 7是具有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的电子设备。HMD 7例如以用户能够视觉辨认显示面板的状态被佩带于用户的头部。HMD 7接收通过无线通信从摄像装置3输出的被摄体图像,使显示面板显示接收到的被摄体图像。

发光装置9是具有放射光的发光部的设备。发光装置9通过进行发光,对被摄体照射光。发光装置9例如与摄像装置3进行无线通信,在基于摄像装置3的控制的时机,使发光部发光。

图2是示出摄像装置3的结构例的框图。

如图2所示,摄像装置3具有镜头10、快门单元11、摄像元件12、信号处理部13、图像处理部14、操作部15、存储器I/F 17、通信部18、声音收集部19和主控制部20。

镜头10使透射后的光成像在摄像元件12上。镜头10具有组合多个镜头而得到的摄像镜头、光圈机构、控制摄像镜头和光圈机构的动作的镜头控制部、以及操作部件。摄像镜头使来自被摄体的光线成像在摄像元件12的摄像面上。摄像镜头可以构成为能够变更焦距。光圈机构构成为可自由开闭,基于镜头控制部的控制,调节经由摄像镜头入射到摄像元件的光线的量。镜头控制部构成为能够与主控制部20进行通信。镜头控制部分别按照来自主控制部20的输入、或操作部件的操作,控制摄像镜头和光圈机构的动作。

快门单元11是调节透射过镜头10而入射到摄像元件12的光的光量的机构。快门单元11例如是焦面快门。

摄像元件12被设置在镜头10的后部、即摄像装置3的壳体的内部侧。摄像元件12具有排列多个摄像用像素而构成的摄像面,摄像用像素对光进行光电变换并蓄积电荷。在各摄像用像素的光入射的面上设置有滤色器。摄像元件12例如由Charge Coupled Devices(CCD: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或其它摄像元件构成。摄像元件12将经由镜头10会聚并在摄像面上所形成的被摄体像转换为与光量对应的电信号,由此生成亮度信号。摄像元件的摄像面例如二维地排列多个摄像用像素而构成。另外,虽然记载为二维状,但这表示具有排列在平面上的像素,不是排除例如在深度方向具有感光度的摄像元件或随机像素配置的摄像元件等的概念。此外,摄像元件的摄像面可以弯曲地构成。

信号处理部13基于主控制部20的控制,对由摄像元件12生成的亮度信号实施各种信号处理,并将实施信号处理后的亮度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被摄体图像。信号处理部13将被摄体图像输入到主控制部20。

如上所述,镜头10、摄像元件12和信号处理部13构成摄像部。在摄像部中,通过由摄像元件12拍摄利用镜头10而在摄像面上成像的光,取得被摄体图像。此外,摄像部连续地取得用于作为实时取景图像来进行显示的被摄体图像。例如,由信号处理部13以基于主控制部20的控制的周期,读出由摄像元件12生成的亮度信号,由此摄像部能够取得可作为实时取景图像进行显示的连续的多个被摄体图像。

图像处理部14基于主控制部20的控制,对被摄体图像进行颜色校正、伽马(γ)校正、对比度校正、黑白/彩色模式处理以及实时取景图像处理等各种图像处理。此外,图像处理部14基于主控制部20的控制,以Jpeg方式对被摄体图像进行压缩,将其转换为作为Jpeg方式的图像数据的Jpeg数据。图像处理部14将Jpeg数据输入到主控制部20。

操作部15具有用户用于进行摄像装置3的各种操作的多个操作部件。操作部15基于用户对操作部件的操作,生成操作信号,并将所生成的操作信号提供给主控制部20。操作部件例如包含释放按钮和电源按钮等。释放按钮是用户用于对摄像装置3指示拍摄和摄像辅助控制的执行的操作部件。操作部15将在半按下释放按钮的情况下执行自动曝光(AE)处理和自动对焦(AF)处理等摄像辅助控制的指示(摄像辅助指示)作为操作信号提供给主控制部20。此外,操作部15将在全按下释放按钮的情况下执行拍摄的指示(释放指示)作为操作信号提供给主控制部20。

存储器I/F 17具有:能够插入具有多个接触端子的记录介质M的卡槽;以及在将记录介质M插入到卡槽的情况下与记录介质M的接触端子电连接的接触端子。记录介质M例如是存储卡。存储器I/F 17对记录介质M与主控制部20之间的数据的输入输出进行中继。

通信部18是用于与其它电子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电路。通信部18构成为能够分别与智能手机5以及HMD 7进行通信。通信部18从智能手机5和HMD 7等电子设备接收控制信号,并将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提供给主控制部20。此外,通信部18接收从主控制部20对智能手机5或HMD 7等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并对智能手机5或HMD 7等电子设备发送接收到的数据。

通信部18能够通过单向通信和双向通信中的任意方式进行通信,单向通信是能够对多个电子设备同时发送相同数据的通信;双向通信是能够与1个电子设备进行数据收发的通信。

在单向通信中,通信部18不确认是否已由多个电子设备正常接收到所发送的数据,而进行数据的发送。此外,即使在未能正常接收到从多个电子设备中的任意一个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通信部18也不对电子设备发送重新发送的请求,而进行接着从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的处理。

此外,在双向通信中,通信部18与电子设备之间,相互确认是否已正常接收到所收发的数据,且进行数据的收发。根据该结构,通信部18在从电子设备接收到未能正常接收到数据的响应的情况下,对电子设备重新发送数据。此外,通信部18在未能正常接收到从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对电子设备发送重新发送的请求。

例如,对通信部18设想无线LAN或Bluetooth等通信方式,适当使用一种或两种方式,与智能手机5或HMD 7进行无线通信。具体而言,通信部18能够通过作为无线LAN的接入点(AP)发挥功能,与智能手机5和HMD 7进行利用无线LAN的通信。此外,通信部18能够通过与智能手机5和HMD 7分别进行配对,进行利用Bluetooth的通信。也可以分开使用这些通信方式,图像通信使用无线LAN,与此同时命令通信等控制系统的通信使用Bluetooth。由此,还能够进行通信的切换命令以及通信的设定用的通信。

声音收集部19收集声音。例如,声音收集部19是立体声麦克风。声音收集部19将声音转换为模拟的电信号,并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由此取得数字的声音数据。声音收集部19将所取得的声音数据输入到主控制部20。

主控制部20控制摄像装置3的各部的动作。主控制部20例如具有CPU和存储器。例如CPU读出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和控制用的数据并执行,由此主控制部20实现各种功能。主控制部20作为操作判定部41、输入输出判定部42、摄像控制部43、记录控制部44、输出目的地设定部45发挥功能。

此外,主控制部20将输出目的地设定存储在上述存储器或在存储器I/F 17中所安装的记录介质M等中,该输出目的地设定表示作为输出被摄体图像的对象的电子设备。输出目的地设定例如包含用于确定作为输出被摄体图像的对象的电子设备的信息。主控制部20使用通信部18,对输出目的地设定表示的电子设备发送(输出)通过摄像部取得的被摄体图像。即,主控制部20作为输出部发挥功能,其能够对在输出目的地设定中被设定为输出目的地的电子设备,输出作为实时取景图像或静态图像的被摄体图像。

操作判定部41进行从操作部15提供的操作信号的判定。即,操作判定部41识别通过操作部15指示了怎样的操作。

输入输出判定部42进行从通信部18提供的控制信号的判定。即,输入输出判定部42通过对从通信部18提供的控制信号进行分析,识别从通信对方的电子设备请求了怎样的动作。控制信号例如是摄像设定的变更指示、摄像辅助控制的执行指示、摄像动作的执行指示、输出目的地设定的变更指示、或对摄像装置3请求其它任意动作的指示。即,输入输出判定部42作为识别电子设备中的操作的识别部发挥功能。

摄像控制部43基于通过输入输出判定部42分析后的控制信号,执行各种动作。例如,摄像控制部43基于表示摄像设定的变更指示的控制信号,变更作为用于拍摄被摄体图像的设定的摄像设定。摄像设定是与摄像部的摄像动作、信号处理部的信号处理以及图像处理部的图像处理相关的设定。具体而言,摄像设定是光圈值(F值)、快门速度(SS)、ISO感光度、曝光值(Ev值)、色调、白平衡(WB)、AF模式、记录图像质量、纵横比、动态范围(HDR)和测光模式等。

并且例如,摄像控制部43基于表示摄像辅助控制的执行指示的控制信号或来自操作部15的释放指示,执行摄像辅助控制。如上所述,摄像辅助控制是AF处理和AE处理等控制。

并且例如,摄像控制部43基于表示摄像动作的执行指示的控制信号、或来自操作部15的释放指示,控制摄像部,使得由摄像部执行取得被摄体图像来作为静态图像的摄像动作。即,摄像控制部43在接收到表示摄像动作的执行指示的控制信号、或来自操作部15的释放指示的情况下,将与摄像设定相应的控制信号输入到镜头10的镜头控制部,由此使摄像镜头和光圈机构进行动作。并且,摄像控制部43通过驱动快门单元11,控制摄像部,使得通过摄像部取得被摄体图像。

此外,摄像控制部43控制由摄像部进行的、可作为实时取景图像显示的被摄体图像的取得。例如,摄像控制部43控制信号处理部13,使得以预先设定的周期,读出由摄像元件12生成的亮度信号。由此,摄像控制部43使摄像部取得可作为实时取景图像显示的连续的多个被摄体图像。

记录控制部44具有临时记录图像的中间缓存。记录控制部44将通过摄像动作取得的被摄体图像依次记录到中间缓存。记录控制部44将中间缓存所记录的被摄体图像文件化,并写入到存储器I/F 17所安装的记录介质M中。

输出目的地设定部45进行变更输出目的地设定的处理。输出目的地设定部45基于表示输出目的地设定的变更指示的控制信号,进行输出目的地设定的变更。例如,表示输出目的地设定的变更指示的控制信号具有用于确定电子设备的信息。该情况下,输出目的地设定部45将利用用于确定该电子设备的信息所确定的电子设备设定为输出被摄体图像的对象的电子设备。

此外,输出目的地设定部45根据摄像装置3的状态,生成表示临时输出被摄体图像的电子设备的临时输出目的地,并将所生成的临时输出目的地写入到输出目的地设定中。例如,输出目的地设定部45在识别出由用户操作了可通信的电子设备中的任意设备的情况下,将临时输出目的地写入到输出目的地设定中。更具体而言,输出目的地设定部45在从可通信的电子设备接收到表示摄像设定的变更指示、或摄像辅助控制的执行指示的控制信号的情况下,识别为由用户操作了上述电子设备,并将表示发送了该控制信号的电子设备的临时输出目的地写入到输出目的地设定中。

另外,输出目的地设定部45只要是用于识别由用户操作了电子设备的结构即可,可以是任何结构。例如,输出目的地设定部45可以是如下结构:在从电子设备接收到表示由用户操作了电子设备的信息的情况下,识别为由用户操作了电子设备。并且例如,输出目的地设定部45可以是如下结构:通过定期监视电子设备的状态,识别出由用户操作了电子设备。

并且,输出目的地设定部45在满足了预先设定的条件的情况下,使输出目的地设定从临时输出目的地恢复到原来的输出目的地的设定。例如,输出目的地设定部45在将临时输出目的地写入到输出目的地设定中的情况下,在将原来的输出目的地的设定保存到其它存储区域后,将临时输出目的地写入到输出目的地设定中。输出目的地设定部45在满足了预先设定的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将所保存的原来的输出目的地的设定写入到输出目的地设定中,从而将输出目的地设定从临时输出目的地恢复到原来的输出目的地设定。

另外,输出目的地设定部45用于将输出目的地设定从临时输出目的地恢复到原来的输出目的地设定的条件可以是任何条件。例如,输出目的地设定部45可以在从电子设备中不进行用户的操作起经过了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判断为满足条件。此外,输出目的地设定部45可以是如下结构:在从电子设备输入了预先设定的控制信号的情况下,判断为满足条件。即,输出目的地设定部45作为输出控制部发挥功能:在满足了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变更被摄体图像的输出目的地。

图3示出智能手机5的结构例。智能手机5具有照相机51、声音收集部52、扬声器53、显示部54、存储部55、通信部56、操作部57和控制部58。智能手机5还具有触摸传感器59。

照相机51是设置于智能手机5中的照相机。照相机51具有:将光转换成电信号的摄像元件;以及将来自被摄体的光作为被摄体像形成在摄像元件上的镜头。照相机51基于控制部58的控制,通过摄像元件将由光学系统接收到的光转换成电信号,从而生成图像数据。

声音收集部52收集声音。例如,声音收集部52是立体声麦克风。声音收集部52将声音转换为模拟的电信号,并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由此取得数字的声音数据。声音收集部52将所取得的声音数据输入到控制部58。

扬声器53基于从控制部58提供的音频信号,再现声音。

显示部54基于从控制部58输入的图像,显示画面。显示部54具有显示面板、和用于使显示面板显示图像的驱动电路。显示面板例如是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或其它用于显示画面的显示装置。显示部54基于从控制部58输入的图像,在显示面板上显示画面。

存储部55具有存储各种信息的存储装置。存储装置例如是硬盘驱动器(HDD)、或固态驱动器(SSD)等。存储部55存储由控制部58执行的程序、应用程序、以及各种控制用的数据等。此外,存储部55可以构成为能够插入具有多个接触端子的记录介质M的卡槽等存储器I/F。

通信部56是用于与摄像装置3以及其它电子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电路。通信部56构成为能够与摄像装置3进行通信。通信部56从摄像装置3接收被摄体图像,并将接收到的被摄体图像提供给控制部58。此外,通信部56将用于控制摄像装置3的控制信号发送到摄像装置。

例如,通信部56使用无线LAN或Bluetooth,与摄像装置3进行无线通信。具体而言,通信部56通过无线LAN,与作为无线LAN的接入点(AP)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3进行通信。并且,通信部56还能够经由作为AP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3,与HMD 7进行通信。此外,通信部56能够通过分别与摄像装置3进行配对,进行利用Bluetooth的通信。

操作部57具有用户用于进行智能手机5的各种操作的多个操作部件。操作部57基于用户对操作部件的操作,生成操作信号,并将所生成的操作信号提供给控制部58。操作部件例如具有用于调节音量的音量调节键、用于调节显示部54的显示亮度的亮度调节键、和用于切换智能手机5的电源状态的电源键等。此外,操作部57可以构成为从键盘、鼠标、或能够生成操作信号的其它输入装置等接收操作信号。

操作部57还具有触摸传感器59。触摸传感器59是静电电容式传感器、热传感器、或基于其它方式生成位置信息的设备。例如,触摸传感器59与显示部54的显示面板一体设置。触摸传感器59基于显示面板所显示的画面上的操作,生成操作信号,并提供给控制部58。

控制部58控制智能手机5的各部件的动作。控制部58例如具有CPU和存储器。例如CPU读出在存储器或存储部55所存储的程序、应用程序和控制用的数据并执行,由此控制部58实现各种功能。此外,控制部58能够根据CPU执行的应用程序,生成画面,并通过显示部54进行显示。此外,控制部58能够根据CPU执行的应用程序,生成音频信号,并通过扬声器53输出。

存储部55例如存储用于控制能够与智能手机5进行通信的摄像装置3的应用程序(控制应用程序)。控制部58执行控制应用程序,基于控制应用程序的画面上的操作部57的操作,生成用于控制摄像装置3的动作的控制信号。例如,控制部58生成用于使摄像装置3进行变更摄像设定的动作的控制信号。例如,控制部58生成用于使摄像装置3进行摄像动作的控制信号。控制部58通过将所生成的控制信号发送到摄像装置3,控制摄像装置3的动作。

另外,控制部58可以是如下结构:将表示由用户操作了智能手机5的信息发送到摄像装置3。并且,控制部58可以是如下结构:对摄像装置3定期发送表示自身状态的信息,将由用户操作了智能手机5的情况通知给摄像装置3。

此外,控制部58能够使从摄像装置3输出的被摄体图像显示在控制应用程序的画面上。例如,控制部58能够进行使从摄像装置3输出的、作为静态图像的被摄体图像显示在控制应用程序的画面上的拍摄结果显示。并且例如,控制部58能够进行使从摄像装置3输出的、作为实时取景图像的被摄体图像显示在控制应用程序的画面上的实时取景图像显示。

此外,智能手机5具有未图示的电源部。电源部具有:电池;以及用于与从商用电源等接收电力的适配器连接的端子(例如DC插座)。电源部将从商用电源接收到的电力充入到电池。此外,电源部将充入到电池的电力提供到智能手机5内的各部件。

图4和图5是用于说明智能手机5和摄像装置3的动作的流程图。图4是用于说明智能手机5的动作的流程图。在图4的例子中,说明将任意1个摄像装置3作为控制对象的情况下的智能手机5的动作。

智能手机5的控制部58根据用户的操作,起动控制应用程序(步骤S11)。例如,控制部58根据由用户进行的选择来控制应用程序的操作,起动控制应用程序。

控制部58在起动了控制应用程序的情况下,确定作为控制对象的摄像装置3(步骤S12)。例如,控制部58通过通信部56,识别存在于可通信的范围内的摄像装置3,并使显示部54进行一览显示。控制部58将由用户从一览显示中选择的摄像装置3确定为控制对象。另外,控制部58也可以是将预先设定的摄像装置3确定为控制对象的结构。

控制部58对确定为控制对象的摄像装置3发送控制请求(步骤S13)。控制请求是用于通过从智能手机5发送的控制信号,对控制对象的摄像装置3请求将控制对象的摄像装置3的动作设为能够控制的状态的信息。

控制部58判断控制请求是否被承认(步骤S14)。在摄像装置3中承认了控制请求的情况下,从摄像装置3输出表示控制请求被承认的信息。控制部58在接收到表示控制请求被承认的信息的情况下,判断为控制请求被承认从而能够通过控制信号来控制摄像装置3的动作。此外,控制部58在接收到表示控制请求未被承认的信息的情况下,判断为控制请求未被承认。而且,也可以是,控制部58在从发送控制请求后未从控制对象的摄像装置3接收到针对控制请求的响应的情况下,判断为控制请求未被承认。

在判断为控制请求不被承认的情况下(步骤S14、否),控制部58输出警告(步骤S15)。例如,控制部58在显示部54上显示表示控制请求未被承认的警告。

在判断为控制请求被承认的情况下(步骤S14、是),控制部58判断是否切换控制对象(步骤S16)。例如,在对操作部57进行了切换控制对象的摄像装置3的操作输入的情况下,控制部58判断为切换控制对象。

在判断为切换控制对象的情况下(步骤S16、是),控制部58转移到步骤S12的处理,通过执行步骤S12至S14的处理,与新的控制对象连接。

在判断为不切换控制对象的情况下(步骤S16、否),控制部58判断是否接收到了作为实时取景图像的被摄体图像(步骤S17)。在判断为接收到了作为实时取景图像的被摄体图像的情况下(步骤S17、是),控制部58使用接收到的被摄体图像,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步骤S18)。

控制部58判断是否输入了指示摄像设定变更或摄像辅助控制等与摄像相关的动作的操作(步骤S19)。在判断为输入了指示摄像设定变更或摄像辅助控制的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19、是),控制部58生成与操作对应的控制信号,并发送到摄像装置3(步骤S20)。即,在控制应用程序的画面上对操作部57进行了变更摄像设定的操作输入的情况下,控制部58根据所操作的内容,生成用于变更摄像设定的控制信号,并对控制对象的摄像装置3进行发送。此外,在控制应用程序的画面上对操作部57进行了执行摄像辅助控制的操作输入的情况下,控制部58根据所操作的内容,使控制对象的摄像装置3生成用于执行摄像辅助控制的控制信号,并对控制对象的摄像装置3进行发送。

控制部58判断是否输入了指示摄像动作的执行的操作(步骤S21)。在判断为输入了指示摄像动作的执行的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21、是),控制部58生成指示摄像动作的执行的控制信号,并发送到摄像装置3(步骤S22)。即,在控制应用程序的画面上对操作部57进行了指示摄像动作的执行的操作输入的情况下,控制部58生成指示摄像动作(释放)的控制信号,并对控制对象的摄像装置3进行发送。

控制部58判断是否接收到了作为静态图像的被摄体图像(步骤S23)。在判断为接收到了作为静态图像的被摄体图像的情况下(步骤S23、是),控制部58使用接收到的被摄体图像,进行拍摄结果显示(步骤S24)。

控制部58判断是否输入了指示输出目的地设定变更的操作(步骤S25)。在判断为输入了指示输出目的地设定变更的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25、是),控制部58生成用于指示输出目的地设定变更的控制信号,并发送到摄像装置3(步骤S26)。另外,用于指示输出目的地设定变更的控制信号具有用于确定作为被摄体图像的输出目的地的电子设备的信息。例如,控制部58根据指示输出目的地设定变更的操作,生成控制信号,并发送到摄像装置3,该控制信号具有用于确定作为被摄体图像的输出目的地的电子设备的信息。

控制部58判断是否输入了结束控制应用程序的操作(步骤S27)。在判断为输入了结束控制应用程序的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27、是),控制部58通过结束控制应用程序,解除控制摄像装置3的状态。此外,在判断为未输入结束控制应用程序的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27、否),控制部58转移到步骤S16的处理,并反复执行步骤S16至S26的处理。

图5是用于说明摄像装置3的动作的流程图。在图5的例子中,说明预先设定HMD 7作为输出目的地设定、并被智能手机5等电子设备控制的摄像装置3的动作例。

摄像装置3的主控制部20在起动了的情况下,判断自身的状态是否为例如能够通过智能手机5等电子设备进行控制的状态(被控制状态)(步骤S31)。主控制部20在判断为自身的状态不是被控制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31、否),判断是否接收到控制请求(步骤S32)。例如,主控制部20判断是否接收到在图4的步骤S13中智能手机5发送的控制请求。

主控制部20在判断为未接收到控制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32、否),执行摄像装置3的单体中的处理(步骤S33)。例如,摄像装置3根据操作部15的操作,执行摄像动作等。

此外,在步骤S32中判断为接收到控制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32、是),主控制部20判断是否承认从电子设备接收到的控制请求,在承认的情况下,将自身设为被控制状态(步骤S34)。即,主控制部20利用从智能手机5等电子设备发送的控制信号,而设为能够执行各种动作的状态。另外,该情况下,主控制部20可以对发送了控制请求的电子设备,发送表示已承认控制请求的信息。此外,主控制部20在不承认从电子设备接收到的控制请求的情况下,可以不将自身的状态设为被控制状态,而维持利用摄像装置3的单体来执行处理的状态。进而,主控制部20在不承认从电子设备接收到的控制请求的情况下,可以对发送了控制请求的电子设备发送表示不承认控制请求的信息。

主控制部20在步骤S31中判断为自身的状态是被控制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31、是),通过摄像部,取得被摄体图像(步骤S35)。主控制部20根据预先设定的输出目的地设定,确定电子设备,并对确定出的电子设备输出被摄体图像,作为实时取景图像(步骤S36)。如上所述,主控制部20将用于确定输出被摄体图像的输出目的地的电子设备的输出目的地设定保存到主控制部20的存储器或存储器I/F 17所安装的记录介质M中。例如,如上所述,主控制部20由于设定了HMD 7作为输出目的地,因此对HMD 7输出作为实时取景图像的被摄体图像。HMD 7能够通过依次显示接收到的被摄体图像,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

另外,主控制部20可以是如下结构:在输出目的地设定中未设定输出目的地的电子设备的情况下,搜索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并对搜索到的电子设备输出被摄体图像。此外,主控制部20可以是如下结构:判断是否能够对在输出目的地设定中设定为输出目的地的电子设备输出被摄体图像,在不能的情况下,搜索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并对搜索到的电子设备输出被摄体图像。并且,主控制部20可以是如下结构:将搜索到的电子设备作为输出目的地的电子设备,对输出目的地设定进行更新。

主控制部20判断是否接收到了控制信号(步骤S37)。在判断为接收到了控制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37、是),主控制部20对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进行分析,判断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是否为表示摄像设定的变更指示或摄像辅助控制的执行指示的控制信号(步骤S38)。即,主控制部20判断是否接收到了在图4的步骤S20中智能手机5发送的控制信号。

在判断为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是表示摄像设定的变更指示或摄像辅助控制的执行指示的控制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38、是),主控制部20执行与控制信号对应的动作(步骤S39)。即,主控制部20在判断为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是表示摄像设定的变更指示的控制信号的情况下,按照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执行摄像设定的变更。此外,主控制部20在判断为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是表示摄像辅助控制的执行指示的控制信号的情况下,按照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执行摄像辅助控制。

主控制部20将发送了控制信号的电子设备作为临时的输出目的地,对输出目的地设定进行变更(步骤S40)。即,主控制部20将表示发送了控制信号的电子设备的临时输出目的地写入到输出目的地设定中。例如,在发送了控制信号的电子设备是智能手机5的情况下,主控制部20将智能手机5作为临时输出目的地写入到输出目的地设定中。由此,主控制部20将被摄体图像的输出目的地从HMD 7临时切换为智能手机5。

主控制部20判断是否输入了断开摄像装置3的电源的操作(步骤S41)。主控制部20在判断为输入了断开摄像装置3的电源的操作的情况下,结束动作。此外,主控制部20在判断为未输入断开摄像装置3的电源的操作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31。

例如,在主控制部20在步骤S40中将输出目的地从HMD 7切换为了智能手机5的情况下,在步骤S36中对智能手机5输出在步骤S35中取得的被摄体图像。由此,主控制部20能够使进行了摄像设定变更、或摄像辅助控制等操作的智能手机5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

此外,在上述的步骤S38中判断为接收到的控制信号不是表示摄像设定的变更指示或摄像辅助控制的执行指示的控制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38、否),主控制部20判断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是否为表示释放指示的控制信号(步骤S42)。即,主控制部20判断是否接收到了在图4的步骤S22中智能手机5发送的控制信号。

在判断为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是表示释放指示的控制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42、是),主控制部20控制摄像部,使得执行取得被摄体图像来作为静态图像的摄像动作(步骤S43)。

主控制部20根据输出目的地设定,确定电子设备,对确定出的电子设备输出被摄体图像,作为静态图像(步骤S44),并转移到步骤S41。例如,如上所述,主控制部20在设定了HMD 7作为输出目的地的情况下,对HMD 7输出作为静态图像的被摄体图像。HMD 7能够通过显示接收到的被摄体图像,进行拍摄结果显示。并且例如,在输出目的地从HMD 7被切换为了智能手机5的情况下,对智能手机5输出作为静态图像的被摄体图像。智能手机5能够通过显示接收到的被摄体图像,进行拍摄结果显示。

此外,在步骤S42中判断为接收到的控制信号不是表示释放指示控制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42、否),主控制部20判断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是否为表示输出目的地设定变更的控制信号(步骤S45)。即,主控制部20判断是否接收到了在图4的步骤S26中智能手机5发送的控制信号。

在判断为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是指示输出目的地设定变更的控制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45、是),主控制部20根据表示输出目的地设定的变更指示的控制信号,进行输出目的地设定的变更(步骤S46),并转移到步骤S41。即,主控制部20将通过控制信号确定的电子设备设定为输出目的地。

此外,主控制部20在步骤S45中判断为接收到的控制信号不是指示输出目的地设定变更的控制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45、否),执行与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对应的处理,并转移到步骤S41。

此外,在步骤S37中判断为未接收到控制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37、否),主控制部20判断从最后接收到控制信号起是否经过了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步骤S47)。即,主控制部20判断从在电子设备中用户不进行操作起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在判断为从最后接收到控制信号起经过了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47、是),主控制部20将输出目的地设定从临时输出目的地恢复到原来的输出目的地的设定(步骤S48),并转移到步骤S41。

利用上述处理,摄像装置3能够对通过输出目的地设定而设定的电子设备输出作为实时取景图像的被摄体图像,在电子设备中进行了预先设定的操作的情况下,将作为实时取景图像的被摄体图像的输出目的地切换为进行了上述操作的电子设备。

根据这样的结构,摄像装置3能够在未通过智能手机5进行规定的操作的情况下,使HMD 7输出实时取景图像,在通过智能手机5进行了规定的操作的情况下,将实时取景图像的输出目的地从HMD 7切换为智能手机5。由此,用户在未进行操作的情况下,能够通过HMD 7以双手不被占用的状态确认实时取景图像,且在智能手机5中进行规定的操作的情况下,能够用智能手机5确认被摄体图像。即,用户能够通过HMD 7所显示的实时取景图像,进行由摄像装置3拍摄的视场角的调节等,在智能手机5上确认实时取景图像的同时进行曝光的调节。其结果,能够提供具有更高便利性的摄像装置、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摄像系统和便携式显示设备。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摄像装置3是将输出目的地变更为由用户操作的电子设备的结构,但不限于该结构。摄像装置3可以是如下结构:在识别出由用户操作了多个电子设备中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下,将输出目的地变更为多个电子设备中的任意一个。例如,在构成为使第1电子设备显示用于操作摄像装置3的画面,在第2电子设备上显示从摄像装置3输出的被摄体图像的情况下,第1电子设备在被操作的情况下,对摄像装置3请求将被摄体图像的输出目的地变更为第2电子设备。摄像装置3在被第1电子设备请求将被摄体图像的输出目的地变更为第2电子设备的情况下,将输出目的地切换为第2电子设备。这样,电子设备可以是对摄像装置3请求将操作时的被摄体图像的输出目的地变更为其它任意的电子设备的结构。

此外,摄像装置3可以是将操作时的临时输出目的地设定为由智能手机5等便携式显示设备指示的设备的结构。即,摄像装置3可以是具有以下部件的结构:摄像部,其拍摄被摄体而取得被摄体图像;通信部,其能够与多个设备进行无线通信,上述多个设备由可穿戴显示设备和便携式显示设备构成;输出部,其能够向多个设备中的可穿戴显示设备输出所述被摄体图像;识别部,其对操作了上述便携式显示设备的情况进行识别;以及输出控制部,其进行输出控制,在上述输出控制中,在由上述识别部识别出操作了上述便携式显示设备的情况下,将上述输出部的被摄体图像的输出目的地变更为上述便携式显示设备,在上述便携式显示设备的操作结束的情况下,将上述输出部的被摄体图像的输出目的地返回到上述可穿戴显示设备。根据这样的结构,摄像装置3能够同时确保免手持性和迅速的操作性。

另外,这里的操作结束不限于拍摄关系等特定的操作,也可以是结束操作的开关输入,还可以在无法判定操作的时机、或自此开始起规定时间后,利用运动判定、语音识别等。智能手机等还用于电话或邮件等,因此该情况下,不进行显示切换等设计也非常重要。

此外,智能手机5等便携式显示设备可以是与摄像装置3通信来进行摄像装置3的控制的结构,上述摄像装置3拍摄被摄体,取得被摄体图像并发送到可穿戴显示设备。即,智能手机5等便携式显示设备可以是具有如下部件的结构:通信部,其能够与该摄像装置进行无线通信;识别部,其对操作了该便携式显示设备的情况进行识别;以及输出控制部,其按照上述识别部的识别结果,对摄像装置输出将来自上述摄像装置的被摄体图像的输出目的地从上述可穿戴显示设备变更为该便携式显示设备的信号。根据这样的结构,智能手机5等便携式显示设备能够控制摄像装置3,使得在输入了操作的情况下,将来自摄像装置3的被摄体图像的输出目的地从HMD 7等可穿戴显示设备临时切换为便携式显示设备。便携式显示设备例如将通过Bluetooth的命令通信来指示输出目的地变更的信号输出到摄像装置3,由此能够在不妨碍通过无线LAN进行的被摄体图像的收发的情况下,控制摄像装置3。

(变形例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如下结构:摄像装置3能够对通过输出目的地设定而设定的电子设备,输出作为实时取景图像的被摄体图像,在电子设备中进行了预先设定的操作的情况下,将作为实时取景图像的被摄体图像的输出目的地切换为进行了上述操作的电子设备,但不限于该结构。摄像装置3可以是如下结构:对多个电子设备输出作为实时取景图像的被摄体图像,在多个电子设备的任意一个中进行了预先设定的操作的情况下,将作为实时取景图像的被摄体图像的输出目的地切换为进行了上述操作的电子设备。

在构成为对多个电子设备输出作为实时取景图像的被摄体图像的情况下,主控制部20存储将多个电子设备设定为输出目的地的输出目的地设定。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对于主控制部20,摄像装置3的主控制部20在图5所示的步骤S36中,根据输出目的地设定,确定多个电子设备,并对确定出的多个电子设备输出被摄体图像,作为实时取景图像。例如,主控制部20通过单向通信,对基于输出目的地设定的多个电子设备发送被摄体图像,作为实时取景图像。由此,摄像装置3能够对多个电子设备同时输出作为实时取景图像的被摄体图像。并且,主控制部20在图5所示的步骤S38中,在能够通信的多个电子设备的任意一个中识别出进行了规定的操作的情况下,将进行了操作的电子设备作为临时的输出目的地来变更输出目的地设定。该情况下,主控制部20切换通信方式,使得通过双向通信与设定为输出目的地的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由此,主控制部20能够更可靠地接收从电子设备发送的控制信号。

根据这样的结构,摄像装置3在未由用户操作电子设备的情况下,通过单向通信对多个设备发送被摄体图像,在识别出由用户操作了电子设备的情况下,切换通信方式,使得通过双向通信,与输入了操作电子设备进行通信,从而通过双向通信,将被摄体图像发送到用户操作的电子设备。由此,在未由用户操作电子设备的情况下,能够使多个电子设备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且在由用户操作了电子设备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户操作的电子设备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并且,摄像装置3通过双向通信与用户操作的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由此能够更可靠地进行控制信号和被摄体图像的收发。其结果,能够提供具有更高便利性的摄像装置、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摄像系统和便携式显示设备。

(变形例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主控制部20是将输出被摄体图像的电子设备存储为输出目的地设定的结构,但不限于该结构。主控制部20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在作为实时取景图像的被摄体图像、和作为静态图像的被摄体图像中,分别设定不同的输出目的地。

并且,主控制部20也可以是如下结构:通过双向通信对1台电子设备发送作为实时取景图像的被摄体图像,通过单向通信,对多个电子设备发送作为静态图像的被摄体图像。

(变形例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摄像系统1具有1台摄像装置3的例子,但摄像系统1不限于上述结构。摄像系统1也可以是具有多个摄像装置的结构。而且,摄像系统1还可以是具有多台控制摄像装置的电子设备的结构。

图6是用于说明作为摄像系统1的另一例的摄像系统1A的说明图。在图6的例子中,摄像系统1A具有摄像装置3、摄像装置4、智能手机5、平板PC 6、HMD 7和发光装置9等。

摄像装置4是与摄像装置3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平板PC 6是与智能手机5大致相同的结构,不同点为显示面板的尺寸比智能手机5大。

智能手机5和平板PC 6通过执行控制应用程序,控制特定的摄像装置。摄像装置3和摄像装置4通过作为AP发挥功能,输出SSID。智能手机5和平板PC 6通过摄像装置3和摄像装置4输出的SSID,识别设为控制对象的摄像装置。由此,智能手机5和平板PC 6能够对设为控制对象的摄像装置发送控制请求。其结果,智能手机5和平板PC 6能够将任意的摄像装置作为控制对象来进行控制。

智能手机5和平板PC 6能够根据控制应用程序的画面上的操作,对设为控制对象的摄像装置进行切换。例如智能手机5和平板PC 6可以在控制应用程序的画面上显示能够设为控制对象的摄像装置的一览,由用户进行选择。此外,智能手机5和平板PC 6可以是如下结构:在控制应用程序的画面上显示切换按钮,每当由用户选择切换按钮时,依次切换能够设为控制对象的多个摄像装置中的、设为控制对象的摄像装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摄像装置3是具有镜头10的结构,但不限于该结构。摄像装置3可以是替代镜头10而具有能够安装镜头10的卡口的结构。摄像可以是实时取景图像那样的、观察用显示,也可以是检查、诊断、诊察用。可以是照相机那样的静态图像拍摄用,也可以是动态图像拍摄用,在动态图像的情况下,可以包含声音。因此,不限于图像,可以解读为信息取得部。例如,在录音中,本发明对于麦克风的方向设置等也是有效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摄像装置3对能够与摄像装置3进行通信的多个电子设备中的、设定为输出目的地的电子设备输出被摄体图像。该输出目的地由至少1个以上的行、或至少1个以上的设备构成即可。此外,输出目的地可以解读为输出路径、或输出通信路径。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摄像装置3是不具有显示部的结构,但不限于该结构。摄像装置3也可以是具有显示部的结构。摄像装置3在具有显示部的情况下,能够在显示部上显示被摄体图像的同时,向电子设备输出被摄体图像。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功能不限于使用硬件构成,还能够使用软件,将记载了各功能的程序读入到计算机中实现。此外,各功能可以适当选择软件、硬件中的任意一个来构成。

另外,本发明不直接限定为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对结构要素进行变形并具体化。此外,能够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公开的多个结构要素的适当组合形成各种发明。例如,当然可以将摄像部和可穿戴显示部设为一体的装置,并将摄像部和便携式终端部(便携式显示部)设为一体来构成。例如,可以从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结构要素中删除几个结构要素。例如,能够采取不进行触摸操作、而设为声音操作等变形。并且,可以适当组合不同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