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话器音孔高效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4647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受话器音孔高效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受话器音孔高效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受话器也叫听筒。一种在无声音泄漏(或按ITU标准的3.2型高/低泄漏环)条件下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的电声器件,广泛用于移动电话、固定电话及助听器等通信终端设备中,实现音频(语音、音乐)重放。其工作原理(物理原理)跟传统的动圈式扬声器相似:变化的音频电信号馈入音圈,音圈置于一个永磁体磁路的磁隙里,音圈因变化的电流所产生的变化的电磁场力(洛仑兹力)的驱动而上下振动,并带动振动膜驱动前后空气,产生声波。

现有技术中,受话器的保护壳上由于带有过音孔,由于过音孔比较薄,传统的加工方式是冷冲压的方式加工,需要工人将保护壳放置在冲压机上加工,此种方式工作效率低,废品率较高,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结构简单、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废品率的受话器音孔高效成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受话器的保护壳上由于带有过音孔,由于过音孔比较薄,传统的加工方式是冷冲压的方式加工,需要个人将保护壳放置在冲压机上加工,存在防事故中效率低,废品率较高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废品率的受话器音孔高效成型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受话器音孔高效成型 装置,包括有底板、收集框、工作台、滑道、进料箱、支架、电动推杆、推块、顶板、滑轨Ⅰ、滑轨Ⅱ、滑块Ⅱ、齿条、电机、齿轮、滑块Ⅰ、电动绕线轮、拉线、挡块、穿孔装置和弹簧Ⅰ,底板顶部对称设有支架,两支架间的底板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收集框、工作台和进料箱,收集框与工作台之间连接有滑道,工作台上均匀开有小孔,进料箱左壁底部设有出料口,进料箱内放置有保护壳,右侧支架左侧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穿过进料箱连接有推块,推块与出料口处于同一水平面,两支架之间连接有顶板,进料箱穿过顶板右侧,顶板底部对称设有滑轨Ⅰ,滑轨Ⅰ位于进料箱左侧,两滑轨Ⅰ之间的顶板底部设有电机和滑轨Ⅱ,电机位于滑轨Ⅱ左侧,电机前侧设有齿轮,滑轨Ⅱ上设有滑块Ⅱ,滑块Ⅱ左侧设有齿条,齿条与齿轮啮合,两滑轨Ⅰ上均设有滑块Ⅰ,两滑块Ⅰ之间连接有穿孔装置,穿孔装置位于工作台正上方,穿孔装置包括有固定板、电加热块、导套、导柱、弹簧Ⅱ、压板和加热针,滑块Ⅰ之间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顶部与齿条连接,固定板底部中间设有电加热块,电加热块上连接有加热针,固定板上左右两侧设有导套,固定板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弹簧Ⅱ,弹簧Ⅱ底端连接有压板,压板上均匀设有导向孔,压板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导柱,导柱与导套配合,左侧滑轨Ⅰ底部铰接连接有挡块,挡块与滑轨Ⅰ之间连接有弹簧Ⅰ,左侧滑轨左侧下部设有电动绕线轮。

优选地,还包括有限位块,左侧滑轨Ⅰ右侧底部设有限位块。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受话器保护壳进行音孔成型时,工人将保护壳放置于进料箱中,控制电加热块通电,电加热块对加热针加热。然后控制电动推杆伸长,带动推块向左运动,推块推动最下层保护壳通过出料口向左运动,当保护壳左端碰触到挡块时,控制电动推杆收缩,带动推块回到初始位置后,控制电动推杆停止收缩,此时上层保护壳向下运动,将进料箱最下层填满。然后控制电机 顺时针旋转,带动齿轮顺时针旋转,进而带动齿条向下运动,齿条带动穿孔装置向下运动,压板先接触到保护壳,将保护壳压紧,防止保护壳移动,弹簧Ⅱ被压缩,加热针通过导向孔对保护壳进行穿孔成型,加热针将保护壳穿透后,控制电机逆时针旋转,进而带动穿孔装置向上运动回到初始位置后,控制电机停止旋转,此时压板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然后控制电动绕线轮顺时针旋转,将拉线收起,进而带动挡块顺时针转动90°后,控制电动绕线轮停止旋转,此时弹簧Ⅰ被压缩。然后控制电动推杆伸长,带动推块向左运动,进而带动此时最下层的保护壳向左运动,并推动已成型的保护壳向左运动,当已成型的保护壳通过滑道滑入收集框中后,控制电动绕线轮逆时针旋转,将拉线放开,挡块在弹簧Ⅰ的弹力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此时当要穿孔成型处理的保护壳碰触到挡块时,控制电动推杆收缩,带动推块回到初始位置后,控制电动推杆停止收缩。然后再次控制电机顺时针旋转,带动加热针向下运动,对保护壳进行穿孔成型。重复以上动作,达到受话器音孔高效成型的效果。

因为还包括有限位块,左侧滑轨Ⅰ右侧底部设有限位块,当挡块在弹簧Ⅰ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时,限位块能防止挡块超过初始位置,对保护壳造成损坏。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达到了自动放料、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废品率的效果,采用热加工方式加工受话器音孔,操作便捷,加工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穿孔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保护壳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收集框,3-工作台,4-小孔,5-滑道,6-进料箱,7-出料口,8-支架,9-电动推杆,10-推块,11-保护壳,12-顶板,13-滑轨Ⅰ,14-滑轨Ⅱ,15-滑块Ⅱ,16-齿条,17-电机,18-齿轮,19-滑块Ⅰ,20-电动绕线轮,21-拉线,22-挡块,23-穿孔装置,231-固定板,232-电加热块,233-导套,234-导柱,235-弹簧Ⅱ,236-压板,237-导向孔,238-加热针,24-弹簧Ⅰ,25-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受话器音孔高效成型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板1、收集框2、工作台3、滑道5、进料箱6、支架8、电动推杆9、推块10、顶板12、滑轨Ⅰ13、滑轨Ⅱ14、滑块Ⅱ15、齿条16、电机17、齿轮18、滑块Ⅰ19、电动绕线轮20、拉线21、挡块22、穿孔装置23和弹簧Ⅰ24,底板1顶部对称设有支架8,两支架8间的底板1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收集框2、工作台3和进料箱6,收集框2与工作台3之间连接有滑道5,工作台3上均匀开有小孔4,进料箱6左壁底部设有出料口7,进料箱6内放置有保护壳11,右侧支架8左侧设有电动推杆9,电动推杆9穿过进料箱6连接有推块10,推块10与出料口7处于同一水平面,两支架8之间连接有顶板12,进料箱6穿过顶板12右侧,顶板12底部对称设有滑轨Ⅰ13,滑轨Ⅰ13位于进料箱6左侧,两滑轨Ⅰ13之间的顶板12底部设有电机17和滑轨Ⅱ14,电机17位于滑轨Ⅱ14左侧,电机17前侧设有齿轮18,滑轨Ⅱ14上设有滑块Ⅱ15,滑块Ⅱ15左侧设有齿条16,齿条16与齿轮18啮合,两滑轨Ⅰ13上均设有滑块Ⅰ19,两滑块Ⅰ19之间连接有穿孔装置23,穿孔装置23位于工作台3正上方,穿孔装置23包括有固定板231、电加热块 232、导套233、导柱234、弹簧Ⅱ235、压板236和加热针238,滑块Ⅰ19之间连接有固定板231,固定板231顶部与齿条16连接,固定板231底部中间设有电加热块232,电加热块232上连接有加热针238,固定板231上左右两侧设有导套233,固定板231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弹簧Ⅱ235,弹簧Ⅱ235底端连接有压板236,压板236上均匀设有导向孔237,压板236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导柱234,导柱234与导套233配合,左侧滑轨Ⅰ13底部铰接连接有挡块22,挡块22与滑轨Ⅰ13之间连接有弹簧Ⅰ24,左侧滑轨左侧下部设有电动绕线轮20。

还包括有限位块25,左侧滑轨Ⅰ13右侧底部设有限位块25。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受话器保护壳11进行音孔成型时,工人将保护壳11放置于进料箱6中,控制电加热块232通电,电加热块232对加热针238加热。然后控制电动推杆9伸长,带动推块10向左运动,推块10推动最下层保护壳11通过出料口7向左运动,当保护壳11左端碰触到挡块22时,控制电动推杆9收缩,带动推块10回到初始位置后,控制电动推杆9停止收缩,此时上层保护壳11向下运动,将进料箱6最下层填满。然后控制电机17顺时针旋转,带动齿轮18顺时针旋转,进而带动齿条16向下运动,齿条16带动穿孔装置23向下运动,压板236先接触到保护壳11,将保护壳11压紧,防止保护壳11移动,弹簧Ⅱ235被压缩,加热针238通过导向孔237对保护壳11进行穿孔成型,加热针238将保护壳11穿透后,控制电机17逆时针旋转,进而带动穿孔装置23向上运动回到初始位置后,控制电机17停止旋转,此时压板236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然后控制电动绕线轮20顺时针旋转,将拉线21收起,进而带动挡块22顺时针转动90°后,控制电动绕线轮20停止旋转,此时弹簧Ⅰ24被压缩。然后控制电动推杆9伸长,带动推块10向左运动,进而带动此时 最下层的保护壳11向左运动,并推动已成型的保护壳11向左运动,当已成型的保护壳11通过滑道5滑入收集框2中后,控制电动绕线轮20逆时针旋转,将拉线21放开,挡块22在弹簧Ⅰ24的弹力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此时当要穿孔成型处理的保护壳11碰触到挡块22时,控制电动推杆9收缩,带动推块10回到初始位置后,控制电动推杆9停止收缩。然后再次控制电机17顺时针旋转,带动加热针238向下运动,对保护壳11进行穿孔成型。重复以上动作,达到受话器音孔高效成型的效果。

因为还包括有限位块25,左侧滑轨Ⅰ13右侧底部设有限位块25,当挡块22在弹簧Ⅰ24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时,限位块25能防止挡块22超过初始位置,对保护壳11造成损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