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机构和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4064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滑动机构和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盖手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动机构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手机作为日常通讯用品,在人们生活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滑盖手机设计新颖别致,使用方便而倍受人们青睐。现有的滑盖手机通常包括上壳、下壳和用于连接上壳和下壳的滑动机构。滑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上壳的上滑板10、固定安装在下壳的下滑板20、用于连接上滑板10和下滑板20的滑轨组件、以及卡持在上滑板10和下滑板20上的滑轨弹簧30,滑轨组件包括设置在上滑板10两侧的滑槽和设置在下滑板20两侧的用于插入滑槽的滑轨。其中,滑轨弹簧30用于限定上滑板10和下滑板20之间滑动的位置。

在现有滑动机构组装滑轨弹簧30时,需将两个铆钉60通过铆接方式固定在下滑板20上,使用工具将两个滑轨弹簧30的一端分别卡持到下滑板20的两个铆钉60上(如图1所示),以实现滑轨弹簧30与下滑板20的固定连接。再将两个铆钉60通过铆接方式固定在上滑板10上,并将下滑板20以从下往上的方向套入上滑板10,使用工具将两个滑轨弹簧30的另一端分别卡持到上滑板10的两个铆钉60上(如图2所示),以实现滑轨弹簧30与上滑板10的固定,从而实现将滑轨弹簧30卡持到上滑板10和下滑板20上,以保证滑动机构的正常工作。

现有滑动机构的滑轨弹簧30固定时,需采用多个铆钉60并使用铆接工序以将铆钉60分别在上滑板10和下滑板20上,操作工序复杂且成本高,铆接工序的不当可能会导致成品不良率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滑动机构需采用多个铆钉并使用铆接工序将铆钉分别固定在上滑板和下滑板,以固定滑轨弹簧存在操作工序复杂、成本高且不良率升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滑动机构和移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滑动机构,包括上滑板、下滑板和滑轨弹簧,所述上滑板上设有至少一个上翻件,所述下滑板上设有至少一个下翻件,所述滑轨弹簧的两端分别卡持在所述上翻件和所述下翻件上。

优选地,所述上滑板与所述上翻件一体成型;所述下滑板与所述下翻件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上翻件沿竖直方向上设有上翻孔;所述下翻件沿竖直方向上设有下翻孔。

优选地,所述上翻件和所述下翻件均包括主体部和翻边部;所述上滑板或所述下滑板沿竖直方向延伸出所述主体部;所述主体部沿水平方向延伸出所述翻边部;所述翻边部的外径大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径;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翻边部配合形成所述上翻孔或所述下翻孔。

优选地,所述上翻件和所述下翻件的竖直截面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上大下小的倒钩状截面。

优选地,所述上翻件和所述下翻件的高度为0.5mm-0.7mm;所述主体部的内径为1.25mm-1.45mm,外径为1.80mm-2.00mm;所述翻边部的外径为2.10mm-2.30mm。

优选地,所述滑轨弹簧包括弹簧本体部和从所述弹簧本体部两端延伸出的两个卡持部。

优选地,所述弹簧本体部呈波浪状;所述卡持部呈非闭合环状,且所述卡持部的形状大小与所述上翻件或所述下翻件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上翻件和所述下翻件各设有两个;所述滑轨弹簧设有两个;每一所述滑轨弹簧的两个卡持部分别卡持在一所述上翻件和所述下翻件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前述滑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滑动机构,在上滑板上设有至少一个上翻件,并在下滑板上设有至少一下翻件,滑轨弹簧两端分别卡持在上翻件和下翻件上,此过程无需使用额外的铆钉并采用铆接工序将铆钉固定在上滑板和下滑板上,简化将滑轨弹簧固定在上滑板和下滑板的组装工序,操作过程简单方便,有效降低成本并提高成品良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现有滑动机构的下滑板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滑动机构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滑动机构的下滑板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滑动机构的下滑板与滑轨弹簧配合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A线的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滑动机构的上滑板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滑动机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中:10、上滑板;20、下滑板;30、滑轨弹簧;31、弹簧本体部;32、卡持部;40、上翻件;41、上翻孔;50、下翻件;51、主体部;52、翻边部;53、圆环部;54、下翻孔;60、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3-图7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包括上滑板10、下滑板20和滑轨弹簧30。其中,上滑板10上一体成型地设有至少一个上翻件40(如图3所示),下滑板20上一体成型地设有至少一个下翻件50(如图6所示),滑轨弹簧30的两端分别卡持在上翻件40和下翻件50上。如图4所示,滑轨弹簧30包括弹簧本体部31和从弹簧本体部31两端延伸出的两个卡持部32;其中,弹簧本体部31呈波浪状,在受到挤压或拉伸时具有较好的弹性恢复力。卡持部32呈非闭合环状,且卡持部32的形状大小与上翻件40或下翻件50的形状大小相匹配,以使卡持部32可卡持在上翻件40或下翻件50上。可以理解地,卡持部32呈非闭合环状,在将卡持部32卡持在上翻件40或下翻件50上时可发生形变,以将卡持部32穿过外径较大的翻边部52钩挂在主体部51上。卡持部32的形状大小与上翻件40或下翻件50的形状大小相匹配,以避免卡持部32的形状与上翻件40或下翻件50的形状不一致,或者卡持部32的大小小于上翻件40或下翻件50的大小时,卡持部32无法卡持在上翻件40或下翻件50上;也可避免卡持部32的大小大于上翻件40或下翻件50的大小时,容易脱落。

本实施例中,上翻件40和下翻件50各设有两个,相应地采用两根滑轨弹簧30以连接上翻件40和下翻件50;具体地,每一滑轨弹簧30的一卡持部32卡持在上翻件40上,另一卡持部32卡持在下翻件50上;相比于仅设有一根滑轨弹簧30连接一个上翻件40和一个下翻件50,其滑动手感更好,以提高用户体验感。

具体地,上滑板10和下滑板20可以采用不锈钢或其他金属材料制作而成。可以理解地,上翻件40和下翻件50可制作成实心形状,以使滑轨弹簧30卡持在上翻件40和下翻件50时,不会因滑轨弹簧30的形变力而使上翻件40和下翻件50发生形变。也可以在上翻件40沿竖直方向上设有上翻孔41,在下翻件50沿竖直方向上设有下翻孔54,相比于实心形状,上翻孔41和下翻孔54的设置,可节省材料,减轻重量,并可简化工艺。

在上滑板10和下滑板20制作过程中,可采用拉伸工序分别拉伸出上翻件40和下翻件50,也可采用冲压工序分别冲压出上翻件40和下翻件50,以实现上翻件40与上滑板10一体成型,下翻件50与下滑板20一体成型;采用拉伸工序或冲压工序形成的上翻件40沿竖直方向上设有上翻孔41,下翻件50沿竖直方向上设有下翻孔54。可以理解地,由于上翻件40与上滑板10一体成型,下翻件50与下滑板20一体成型,在滑动机构组装过程中,无需使用额外的铆钉60,以节省制作成本;并且无需采用铆接工序将铆钉60固定在上滑板10和下滑板20上,简化组装工序,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可有效提高组装效率且提高成品良率。

如图5所示,下翻件50包括主体部51和翻边部52,主体部51的内侧和翻边部52的内侧配合形成下翻孔54;水平放置的下滑板20沿竖直方向延伸(包括拉伸或冲压)出主体部51,主体部51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出翻边部52,翻边部52的外径大于主体部51的外径。当滑轨弹簧30的卡持部32卡持到下翻件50时,使卡持部32卡持在主体部51上,并且翻边部52用于限制卡持部32从主体部51上脱落。相应地,上翻件40也包括主体部51和翻边部52,上翻件40的主体部51和翻边部52的内侧相互配合以形成上翻孔41。可以理解地,上翻件40的结构与下翻件50的结构完全一致,以便于简化制作工序,并使滑轨弹簧30的卡持部32卡持在上翻件40和下翻件50时无需进行区分,简化组装工序。

一般来说,上滑板10和下滑板20采用0.4mm-0.6mm厚度的不锈钢板制作而成,滑轨弹簧30的直径为0.40mm-0.50mm。相应地,上翻件40和下翻件50的高度为0.5mm-0.7mm,以避免高度太小而导致滑轨弹簧30卡持不住或者卡死,或者高度太大而导致上翻件40或下翻件50成型困难或者滑轨弹簧30卡持得太松,容易脱落。本实施例中,上滑板10和下滑板20采用0.5mm的不锈钢制作而成,滑轨弹簧30的直径为0.45mm,而上翻件40和下翻件50的高度为0.6mm。

如图4所示,上翻件40和下翻件50的竖直截面均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上大下小的倒钩钩状截面。其中,主体部51呈圆环体形,用于卡持住滑轨弹簧30的卡持部32。主体部51的内径为1.25mm-1.45mm,以避免主体部51内径太小而导致主体部51成型困难,或者避免主体部51内径太大而导致占用太多上滑板10或下滑板20的空间。主体部51的外径为1.25mm-1.45mm,以避免主体部51外径太大或太小而导致主体部51成型困难。翻边部52呈上大下小的不规则环形体形,用于在滑轨弹簧30卡持到上翻件40或下翻件50的主体部51时,避免滑轨弹簧30脱落。翻边部52的外径为2.10mm-2.30mm,以避免翻边部52外径太小而导致滑轨弹簧30卡持不住;或者避免翻边部52外径太大而导致成型困难或滑轨弹簧30难以卡持在上翻件40或下翻件50。

进一步地,翻边部52外径边缘形成有圆环部53,以便于取放滑轨弹簧30。其中,圆环部53的厚度为0.95mm-0.15mm,以避免厚度太小而导致滑轨弹簧30卡持不住;或者避免厚度太大而导致成型困难或滑轨弹簧30难以卡持上上翻件40或下翻件50。本实施例中,圆环部53的厚度为0.1mm。

本实施例中,主体部51的内径为1.35mm,外径为1.9mm,可在上滑板10或下滑板20有限空间内保障主体部51得以成型。并且,翻边部52的外径为2.2mm,在保障翻边部52得以成型的同时,使得滑轨弹簧30容易卡持上而不易脱落。可以理解地,翻边部52相对于主体部51向外翻的翻边厚度为0.15mm(即翻边部52的外径与主体部51的外径之差再除以2),以避免翻边厚度过大而导致滑轨弹簧30难以卡持上,或者翻边厚度过小而导致滑轨弹簧30容易脱落。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滑动机构组装时,将图5所示的下滑板20翻转过程,使得下滑板20上的下翻件50与上滑板10上的上翻件40相对设置,并将下滑板20以从下往上的方向套入图6所示的上滑板10上,使用工具将滑轨弹簧30的两端分别嵌入上滑板10的上翻件40和下滑板20的下翻件50上,以实现滑轨弹簧30与上翻件40和下翻件50的固定连接,组装过程简单方便,组装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采用前述的滑动机构,具有组装效率快、滑动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变换和等同替代。另外,针对特定情形或具体情况,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各种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