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6056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来,移动终端的发展十分迅速,使得移动终端的各方面性能都产生了较大的飞越,例如,移动终端的指纹模组的设计已经趋于多样化,以适应不同的用户群体的使用需求。其中,在移动终端的背部,也就是电池盖所在的这一侧设置指纹模组,已经成为流行趋势。

然而,传统的移动终端中,指纹模组与电池盖的配合位置处容易出现间隙(例如,电池盖采用喷砂等后工艺容易导致电池盖有一定形变时),导致该配合位置处容易进水、汗液等液体,这些液体容易腐蚀移动终端的主板等器件,导致移动终端不能正常工作。另外,此种情况还会导致移动终端的外观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工作时的可靠性更高。

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包括:

主板,

底壳,所述底壳支撑于所述主板上,

指纹模组,

背胶,所述指纹模组通过所述背胶粘接于所述底壳背离所述主板的一侧,

电池盖,所述电池盖上具有指纹操作孔和按压面,

所述指纹模组位于所述电池盖与所述底壳之间,所述按压面向所述指纹模组施加按压力,所述指纹模组的一部分裸露于所述指纹操作孔。

可选地,所述背胶为环形背胶。

可选地,所述指纹模组包括:

模组电路板,所述模组电路板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补强板,

设置于所述补强板上的感应组件,

所述模组电路板与所述补强板连接的一端自所述补强板的一侧弯折至所述补强板的另一侧,并与所述补强板固定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

防水泡棉,

所述感应组件包括主体部和环形边缘部,所述环形边缘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且所述环形边缘部环绕所述主体部设置,所述主体部相对于所述环形边缘部向远离所述主板的方向突出,

所述防水泡棉设置于所述电池盖与所述环形边缘部之间,所述感应组件通过所述防水泡棉与所述电池盖密封配合。

可选地,所述防水泡棉为环形泡棉,所述环形泡棉环绕所述环形边缘部的环绕轴线设置。

可选地,所述底壳包括壳主体和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壳主体连接,且所述限位部相对于所述壳主体向远离所述主板的方向突出,以形成安装槽,

所述指纹模组位于所述安装槽内。

可选地,在垂直于所述环形边缘部的环绕轴线的方向上,所述指纹模组与所述限位部的内壁之间具有预设间隔。

可选地,所述防水泡棉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防水泡棉在垂直于所述环绕轴线的方向上定位配合。

可选地,所述背胶的边缘相对于所述指纹模组伸出,所述背胶的伸出方向平行于所述电池盖。

可选地,所述电池盖与所述指纹模组之间具有装配过盈量。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移动终端中,指纹模组通过背胶粘接于底壳背离主板的一侧,且指纹模组位于电池盖与底壳之间,因此可以通过调整背胶的厚度,使得电池盖的按压面可以向指纹模组施加按压力,此时,电池盖与指纹模组的配合位置具有更高的配合可靠性,因此此处不容易出现间隙,液体也就不容易进入移动终端的内部而导致主板等器件被腐蚀,使得移动终端可以更加可靠地工作。另外,电池盖与指纹模组的配合位置不容易出现间隙,也可以提升移动终端的外观质量。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中,指纹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指纹模组在另一方向上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的部分结构的局部切面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的部分结构的局部切面图。

附图标记:

100-主板;

200-底壳;

210-壳主体;

220-限位部;

300-指纹模组;

310-模组电路板;

320-感应组件;

321-主体部;

322-环形边缘部;

330-补强板;

400-背胶;

500-电池盖;

510-指纹操作孔;

520-按压面;

600-防水泡棉;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其具体可以包括:

主板100,该主板100上通常设置有电路结构,以实现移动终端的供电、控制等操作;

底壳200,底壳200可以支撑于主板100上,以此防止底壳200受到作用力后出现塌陷;

指纹模组300,该指纹模组300与主板100电连接,其可以感应用户的触控操作,以此识别用户的指纹,具体地,该指纹模组300可以包括模组电路板310和感应组件320,模组电路板310可以是fpc(flexibleprintedcircuit,柔性电路板),其与主板100电连接,感应组件320可以与模组电路板310固定连接,同时感应组件320与模组电路板310电连接,以此将感应组件320上感应的信号通过模组电路板310传输至主板100;

背胶400,指纹模组300通过背胶400粘接于底壳背离主板100的一侧,该背胶400通常具有弹性,为了提升粘接面积,可以将背胶400设置为环形背胶,该环形背胶可以沿着指纹模组300的边缘设置;

电池盖500,该电池盖500上具有指纹操作孔510和按压面520,此处的指纹操作孔510可以是通孔,其孔壁可以是斜面,其开设于设置指纹模组300的位置处,按压面520位于指纹操作孔510处,其朝向指纹模组300。此电池盖500可以是可拆卸式的结构,也就是说,电池盖500可以相对于底壳200拆卸下来。

指纹模组300位于电池盖500与底壳200之间,指纹模组300的一部分裸露于指纹操作孔510,按压面520能够与指纹模组300未裸露的部分接触,以此向指纹模组300施加按压力。

采用上述移动终端后,可以通过调整背胶400的厚度,使得电池盖500的按压面520可以向指纹模组300施加按压力,此时,电池盖500与指纹模组300的配合位置具有更高的配合可靠性,因此此处不容易出现间隙,液体也就不容易进入移动终端的内部而导致主板100等器件被腐蚀,使得移动终端可以更加可靠地工作。另外,电池盖500与指纹模组300的配合位置不容易出现间隙,也可以提升移动终端的外观质量。

考虑到指纹模组300通常设置为圆形结构,因此可以将背胶400设置为圆环形结构,该背胶400在自身径向上的宽度可以是2.5mm,使得背胶400与底壳200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指纹模组300的粘贴强度。而背胶400的厚度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本文对此不做限制。

为了进一步提升指纹模组300自身的结构强度,指纹模组300除了包括上述模组电路板310和感应组件320以外,还可以包括补强板330,感应组件320设置于补强板330上,模组电路板310与补强板330连接的一端自补强板330的一侧弯折至补强板330的另一侧,并与补强板330固定连接。模组电路板310与补强板330连接的一端自补强板330的一侧弯折至补强板330的另一侧,可以使得模组电路板310包围补强板330的至少一部分,使得两者之间的连接面积更大,进而提升感应组件320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上述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防水泡棉600,上述感应组件320包括主体部321和环形边缘部322,该环形边缘部322与主体部321连接,且环形边缘部322环绕主体部321设置,主体部321相对于环形边缘部322向远离主板100的方向突出。防水泡棉600设置于电池盖500与环形边缘部322之间,感应组件320通过防水泡棉600与电池盖500密封配合。该防水泡棉600可以防止水等液体通过电池盖500与感应组件320之间的间隙进入移动终端的内部,从而防止移动终端的主板100等器件出现损坏。

具体地,上述防水泡棉600的宽度可以是1.2mm,其厚度可以是0.8mm。

为了提升防水泡棉600的防水效果,可以将防水泡棉600设置为环形泡棉,该环形泡棉环绕上述环形边缘部322的环绕轴线设置。此时,防水泡棉600与感应组件320和电池盖500均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进而达到前述目的。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底壳200可以包括壳主体210和限位部220,限位部220与壳主体210连接,且限位部220可以采用环形结构,其相对于壳主体210向远离主板100的方向突出,以在限位部220的内侧形成安装槽。指纹模组300位于该安装槽内。首先,限位部220可以大致指示出指纹模组300的设置位置,进而在装配移动终端时,为指纹模组300的装配提供预定位;其次,限位部220可以限制指纹模组300、背胶400等的位置,防止这些结构出现移动。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指纹模组300与限位部220接触,而导致指纹模组300受到外力作用后出现变形甚至破损,在垂直于环形边缘部322的环绕轴线的方向上,可以使指纹模组300与限位部220的内壁之间具有预设间隔。此时指纹模组300不容易与限位部220接触,进而达到前述目的。可选地,此处的预设间隔的大小可以是0.1mm。

当设置防水泡棉600时,防水泡棉600可以设置于前述安装槽内,且限位部220与防水泡棉600在垂直于环形边缘部322的环绕轴线的方向上定位配合。首先,限位部220可以大致指示出防水泡棉600的设置位置,进而在装配移动终端时,为防水泡棉600的装配提供预定位;其次,限位部220可以限制防水泡棉600的位置,防止防水泡棉600出现横向变形,进而改善防水泡棉600的防水效果。

为了改善背胶400的粘接效果,背胶400的边缘可以相对于指纹模组300伸出,背胶400的伸出方向平行于电池盖500。如此设置后,背胶400的尺寸较大,其可以覆盖指纹模组300的边缘位置,防止指纹模组300的边缘位置出现未与背胶400粘接的部位。因此,该背胶400可以提供更大的粘接面积,具备更好的粘接效果。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电池盖500与指纹模组300之间可以具有装配过盈量,该装配过盈量所在的方向为垂直于电池盖500的方向。也就是说,在安装之初,电池盖500与指纹模组300之间具备前述过盈量,进而使得两者的接触部位产生较大的按压力,可以对指纹模组300处的防水性能作出更大的贡献,以使移动终端的使用可靠性更高。同时,此种设置方式还可以提升移动终端的外观质量。具体地,此处的装配过盈量可以是0.05mm。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