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中框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16337阅读:3756来源:国知局
手机中框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手机配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机中框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大众对3c(computer,计算机;communication,通信;consumerelectronics,消费类电子产品)电子外观件质感、外观以及性能的追求,近年来,各外观件的材质从塑料到金属进行不断的革新。

但单一的材质总存在一些缺陷,也很难研发出一种能满足大众的各种需求的很完美的材料。

如铝合金具有质轻等优点,但其存在强度较低又易刮花等缺陷;钛合金、不锈钢、陶瓷、碳纤维等材料虽其具有硬度高、耐腐蚀强等特性,但其一方面可能密度不能满足需求,另一方面其高硬度等特点会带来生产加工的困难,导致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耗费。如陶瓷在手机上的应用,一方面其在加工工艺上存在很多技术难题需要攻克,同时加工所用的设备、耗材等也需要更新换代,这无疑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成本。

通常加工手机类金属边框需要采用锻压来完成胚料,特别是不锈钢类,需预留好余量由cnc完成精加工,此为传统工艺,锻压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在总成本里占有很大比重,cnc加工成本也居高不下,面对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行业已无竞争优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机中框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单一材质作为电子外观件存在的缺陷以及加工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手机中框,所述手机中框包括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所述第一框条和所述第二框条为由不锈钢、钛、铝或铜中的至少两种板体层叠复合而成。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框条为直条且数量为二,所述第二框条为弯条且数量为二。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手机中框还包括中间板,所述第一框条、所述第二框条焊接于所述中间板的侧边,且所述第一框条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框条的端部具有间隙。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框条和所述第二框条设有结合槽,所述结合槽用于收容所述中间板的侧边。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结合槽内进一步设有防脱挂槽,所述中间板的侧边设有与所述防脱挂槽匹配的挂钩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手机中框的制造方法,所述手机中框的制造方法包括:

将由不锈钢、钛、铝或铜中的至少两种板体层叠复合而成的板体进行切割以形成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手机中框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对第一框条和所述第二框条进行cnc加工以形成结合槽。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手机中框的制造方法包括:

将所述第二框条冲压折弯;

通过压铸方式形成中间板;

利用模具将所述第一框条和所述第二框条固定于所述中间板的侧边并进行焊接。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将由不锈钢、钛、铝或铜中的至少两种板体层叠复合而成的板体进行切割以形成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之前还包括:

将至少两块不同材料的板体进行粗化处理;

将粗化处理后的板体进行碾压成型处理;

将碾压成型处理后的板体进行退火处理。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框条和所述第二框条由不锈钢板铝板层叠复合制成,所述中间板为铝板、塑料板或铝合金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机中框结构新颖、制造方便,性能优异、复合板体能融合各材料的优异特性、同时又能克服由于新材料的引进所引起的后续工艺、耗材等开发的困难,在满足大众需求的前提条件下,又可降低企业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手机中框的制造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手机中框的制造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机中框的制造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机中框的制造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机中框的制造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机中框的制造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手机中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机中框,该手机中框包括第一框条101、第二框条102以及中间板103,第一框条101和第二框条102为由不锈钢、钛、铝或铜中的至少两种板体层叠复合而成。

其中,第一框条101为直条且数量为二,第二框条102为弯条且数量为二,第一框条101、第二框条102焊接于中间板103的侧边,且第一框条101的端部和第二框条102的端部具有间隙104。

请参阅图4,优选地,第一框条101和第二框条102设有结合槽115,结合槽115用于收容中间板103的侧边,结合槽115内进一步设有防脱挂槽116,中间板103的侧边设有与防脱挂槽116匹配的挂钩部(图未示)。其中,中间板103可采用型号为adc12的铝材。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7,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手机中框的制造方法,手机中框的制造方法包括:

如图3所示,将由不锈钢、钛、铝或铜中的至少两种板体层叠复合而成的板体进行切割以形成第一框条101和第二框条102。

如图4所示,对第一框条101和第二框条102进行cnc加工以形成结合槽115,并可进一步cnc加工以形成防脱挂槽116。

如图5所示,将第二框条102冲压折弯;

如图6所示,通过压铸方式形成中间板103,并利用模具将第一框条101和第二框条102固定于中间板103的侧边并进行焊接。

其中,模具包括底板10、压力缸20、推紧块30、固定块40以及角块50。

压力缸20通过固定块40设于底板10的侧边以对推紧块30施加推力,角块50设于底板10的端角以对推紧块30进行导向。

其中,将由不锈钢、钛、铝或铜中的至少两种板体层叠复合而成板体进行切割以形成第一框条101和第二框条102之前还包括:

将至少两块不同材料的板体进行粗化处理;

将粗化处理后的板体进行碾压成型处理;

将碾压成型处理后的板体进行退火处理。

优选地,第一框条101和第二框条102由不锈钢板铝板层叠复合制成,中间板103为铝板、塑料板或铝合金板。

其中,将至少两块不同材料的板体进行粗化处理包括:将至少两块不同材料进行表面拉丝处理。

其中,将至少两块不同材料的板体进行碾压成型处理包括:在温度为200度-300度的条件下对至少两块不同材料的板体施加800吨-1200吨的压紧力,并使得至少两块不同材料的板体以0.5米/分钟的速度受压。

其中,将至少两块不同材料的板体进行退火处理包括在180度-200度的条件下进行退火处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板体为金属板,包括不锈钢板、钛板、铝板以及铜板。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板体为两种,优选为不锈钢板和铝板,不锈钢板和铝板的体积比可为1:2-19,或者不锈钢板和铝板的体积比可为1:3-7;或者不锈钢板和铝板的体积比可为1:3-5。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复合板体由不锈钢和铝复合而成,且不锈钢采用的型号为sus304,厚度为0.24±0.015mm的板体;铝采用的型号为a5052,厚度为0.73±0.025mm的板体。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复合板体可由不锈钢、钛、铝或铜中的两种板体复合而成,且两种板体的体积比为1:2-9,其中体积比小的板体的硬度大于体积比大的板体的硬度,体积比小的板体作为外层使用,体积比大的板体作为内层使用。具体的组合可包括不锈钢/钛复合板、不锈钢/铝复合板、不锈钢/铜复合板、钛/铝复合板、钛/铜复合板、铜/铝复合板。

在将该复合板体作为电子设备的结构件,例如将复合板切割后作为手机用的框条时,可将硬度大的板体作为外层板体,以提高抗变型性能,将硬度小的板体作为内层板体,以便于进行内部加工处理,减小加工难度,降低加工成本。

在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复合板体可由不锈钢、钛、铝或铜中的三种板体复合而成,且三种板体的体积比为1:2-5:1,其中体积比小的板体的硬度大于体积比大的板体的硬度,体积比小的板体作为外层和内层使用,体积比大的作为中间层使用。具体的组合可包括不锈钢/钛/铝复合板、不锈钢/钛/铜复合板、不锈钢/铝/铜复合板、钛/铝/铜复合板。

请参阅图1,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采用两块不同材料的板体依次通过拉丝、碾压、退火工艺进行物理复合。

首先,通过拉丝工艺将第一板体110、第二板体120进行粗糙化处理,由此可以提高板体之间的结合力,第一板体110、第二板体120的拉丝方向可以交差设置,例如拉丝方向相互垂直(如图中箭头所示)。当然,粗糙化处理并不限于拉丝工艺,还可以采用其他工艺进行粗糙化处理。

其次,通过辊压设备150进行碾压工艺,将经过拉丝工艺后的第一板体110、第二板体120经高温高压辊压,第一板体110、第二板体120受压会产生流动性,因材质不同所产生的流动性也不同,流动的快慢所产生的摩擦将两种板体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最后,进行退火工艺,以使结合均匀扩散,进一步提高结合力形成需要的复合板100。

请参阅图2,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采用三块不同材料的板体依次通过拉丝、碾压、退火工艺进行物理复合。

首先,通过拉丝工艺将第一板体210、第二板体220以及第三板体230进行粗糙化处理,由此可以提高板体之间的结合力,第一板体210、第二板体220以及第三板体230的拉丝方向可以交差设置,例如拉丝方向相互垂直(如图中箭头所示)。当然,粗糙化处理并不限于拉丝工艺,还可以采用其他工艺进行粗糙化处理。

其次,通过辊压设备250进行碾压工艺,将经过拉丝工艺后的第一板体210、第二板体220以及第三板体230经高温高压辊压,第一板体210、第二板体220以及第三板体230受压会产生流动性,因材质不同所产生的流动性也不同,流动的快慢所产生的摩擦将两种板体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最后,进行退火工艺,以使结合均匀扩散,进一步提高结合力形成需要的复合板200。

以上实施例中,铝板可为单质铝或铝合金,钛板可为单质钛或钛合金,铜板可为单质铜或铜合金。本发明的不锈钢、铜、钛、铝或铜包括现有的所有的种类。如不锈钢包括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沉淀硬化不锈钢等所有属于不锈钢范畴的金属材料。

综上所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子设备的复合板体结构新颖、制造方便、性能优异,复合板体,能融合各板体的优异特性、同时又能克服由于新板体的引进所引起的后续工艺、耗材等开发的困难,在满足大众需求的前提条件下,又可降低企业的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子设备的复合板体通过多种材料的复合,既可以满足大众对外观、质感、轻量化、机械性能等的需求,又可直接利用传统的制造工艺,不增加加工的难度,同时还避免了由于新材质的引入所引起的加工工艺、设备及耗材等的更新换代,从而大大的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通过多种材料的复合所得到的复合材料中,比较贵的材料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因此可以大大降低材料的成本。

通过多种材料的复合所得到的复合材料,克服了一些高硬度和高强度材料难加工的特点,减少了加工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不锈钢与铝复合后,既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以下缺陷:

成型技术不够成熟,需要大量的cnc加工才能够实现,原材料成本高、加工效率低、刀具成本高等。同时还可以获得不锈钢的表面质感效果以及高强度、高硬度等优异性能,同时还具有铝的轻量化特征,此外在后续加工如焊接等都可以直接利用原有的焊接技术,从而避开了不锈钢难以焊接的技术难点。

本发明针对现有工艺成本高的缺陷改善,采用钢铝复合材料代替传统材料成型方式,通过新颖的制造方法可有效降低生产加工成本。

所制得的复合板体本身具有强度高、轻量化、易成型、加工稳定等特点。该制造方法比传统工艺方法有很大的成本优势,原材料仅为锻压工艺的1/4,冲压可折弯成型,省去繁琐的锻压工艺,比传统工艺可节省80%左右,cnc效率可提升25%~30%,刀具寿命提高60%左右。此外在后续加工如焊接等都可以直接利用原有的焊接技术,从而避开了不锈钢与铝难以焊接的技术难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