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频压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4043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装置,具体是指一种中频压缩装置。



背景技术:

中频信号在生活当中无处不在,中频信号通常由压缩装置压缩后再进行投射。然而,目前所采用的中频压缩装置在对中频进行投射时无法改变投射角度,影响声音的传播。因此,提供一种可以改变中频投射角度的中频压缩装置则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中频压缩装置无法改变中频投射角度的缺陷,提供一种中频压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中频压缩装置,包括音频压缩环,设置在音频压缩环上的中音后盖,设置在中音后盖内的中音单元,穿过中音单元后安装在中音后盖上的前相位塞;所述中音单元还与音频压缩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中音后盖上设置有中音接线柱,所述中音接线柱与中音单元相连接。

所述中音单元包括中音本体,固定在中音本体上的振动盘;所述振动盘与音频压缩环相连,所述前相位塞穿过中音本体后安装在中音后盖上。

所述前相位塞包括塞头,连接在塞头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中音本体后安装在中音后盖上。

所述音频压缩环的内壁设置有用于改变音频方向的凸起,所述中音后盖和振动盘均安装于音频压缩环的上表面。

所述凸起设置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音频压缩环的内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音频压缩环和前相位塞相互配合,再通过音频压缩环 对声音信号进行压缩以提高中频灵敏度,同时通过音频压缩环的作用还可以改变音频输出的投射角度。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并且安装、拆卸都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相位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音频压缩环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音频压缩环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中频压缩装置,包括音频压缩环5,中音后盖1,中音单元以及前相位塞4。

其中,该中音后盖1通过螺钉安装在音频压缩环5的上表面,中音单元则安装在中音后盖1内。具体的,该中音单元即为目前的喇叭单元,其包括中音本体21和设置在中音本体21上的振动盘22,该振动盘22通过螺钉安装在音频压缩环5的上表面,该前相位塞4则穿过中音本体21后通过螺母固定在中音后盖1上;如图3所示,所述前相位塞4包括塞头41和固定在塞头41上的连接杆42;所述连接杆42穿过中音本体21后通过螺母安装在中音后盖1上,通过上述结构则将中音单元安装在中音后盖1的内部。

另外,该中音后盖1上还设置有中音接线柱6,该中音接线柱6通过导线与中音本体21相连接,用于将音频信号接入到中音单元上。

该音频压缩环5可以压缩音频信号,并改变中频投射角度,如图4、5所示,该音频压缩环5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改变音频方向的凸起51,该凸起51设置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音频压缩环5的内壁。由于音频压缩环5的内部设置有凸 起51,该音频压缩环5的投射进气口53的面积比其投射出气口52的面积大,因此音频信号在投射出去时会被压缩,从而改变形状以达到改变投射角度的目的。

工作时,中音单元将电信号转换为音频振动信号,由中音单元的振动盘22传出,由于中音后盖1的作用,振动盘22振动速度加快,从而提高高频的延伸距离。另外,该前相位塞4可以使音频信号改变方向,由于前相位塞4配合音频压缩环5使用,而音频压缩环5则可以将声音信号进行压缩后从音频压缩环5上的投射出气口51输出,由于信号被压缩进而再一次改变音频信号的方向;另外,声音信号被压缩后可以提高信号的灵敏度。

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