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0571发布日期:2018-07-07 09:42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例如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屏幕覆盖率同时影响着电子设备的整体美观性、屏幕显示效果以及用户体验度。

而在相关技术中,为了实现自拍或可视通话的功能,通常都会在电子设备的正面设置前置摄像头,前置摄像头的设置降低了电子设备的屏幕覆盖率。因此,全面屏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的结构设置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避免前置摄像头的设置对屏幕占比的影响。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体、屏幕组件以及成像模组;

其中,所述屏幕组件设置于所述本体的正面,所述本体的侧部开设有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成像模组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一摄像头组件和光学模组,所述光学模组靠近所述容纳腔的开口设置并可相对所述本体移动;

所述光学模组自所述容纳腔内移动至露出所述容纳腔时,将从朝向所述屏幕组件所在平面入射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一摄像头组件予以成像。

可选择地,所述第一摄像头组件包括光接收端,所述光学模组为棱镜模组,所述棱镜模组的入射侧面朝向所述屏幕组件所在平面,所述棱镜模组的出射侧面平行于所述光接收端的接收平面。

可选择地,所述光接收端朝向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方向设置。

可选择地,所述棱镜模组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直角棱镜。

可选择地,多个所述直角棱镜的总长度大于或等于7mm。

可选择地,所述成像模组还包括活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框架体,所述光学模组装设于所述框架体内;所述框架体相对所述本体移动,以带动所述光学模组相对所述本体移动。

可选择地,所述本体的背面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开口部,所述框架体自所述开口部显露的表面设有滑动部。

可选择地,所述滑动部为间隔设置的多个凸出条纹结构。

可选择地,所述本体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收容腔,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部分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的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框架体移动。

可选择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马达和与所述马达连接的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框架体连接,所述传动装置在所述马达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框架体相对所述本体移动。

可选择地,所述第一摄像头组件装设于所述框架体内,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传动组件和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的支架,所述支架支撑于所述框架体的下方。

可选择地,所述框架体带动所述光学模组移动至所述容纳腔内时,所述框架体的表面与所述本体的表面齐平。

可选择地,所述容纳腔的开口位置设置有用于盖合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的盖体,所述盖体的一端与所述本体可转动连接。

可选择地,所述盖体通过弹性复位件与所述容纳腔的壁连接;

所述光学模组自所述容纳腔内移动至露出所述容纳腔时,带动所述盖体向远离所述开口的方向转动;所述光学模组自所述容纳腔外部移动至所述容纳腔内时,所述盖体在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作用力下向靠近所述开口的方向转动至将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盖合。

可选择地,所述容纳腔的开口位于所述本体的顶部。

可选择地,所述成像模组还包括第二摄像头组件,设置在所述本体的背面。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将成像模组设置于容纳腔内,且成像模组的光学模组可相对于本体移动,则在进行拍摄时,光学模组可自容纳腔内移动至露出容纳腔,将从朝向屏幕组件所在平面入射的光线反射至第一摄像头组件予以成像,并在完成拍摄后,光学模组可移动至容纳腔内。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优化了屏幕组件和第一摄像头组件的结构关系,无需将第一摄像头组件设置在屏幕组件上,避免了第一摄像头组件对屏幕占比的影响,同时保证了第一摄像头组件能够实现其功能,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前置摄像头的设置影响屏幕占比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成像模组位于容纳腔内时手机的主视图;

图2为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成像模组位于容纳腔内时手机的侧视图;

图3为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成像模组露出容纳腔时手机的主视图;

图4为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成像模组露出容纳腔时手机的侧视图;

图5为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光学模组和第一摄像头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光学模组和第一摄像头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为:

1、本体;

101、容纳腔;

102、收容腔;

2、屏幕组件;

3、成像模组;

301、第一摄像头组件;

302、光学模组;

303、框架体;

4、驱动组件;

401、马达;

402、传动装置;

4021、传动组件;

4022、支架;

5、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公开提出一种电子设备,以避免前置摄像头的设置对屏幕占比的影响。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涉及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移动通信终端(如手机)、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掌上电脑)、移动电脑、平板电脑等,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下面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进行描述:

如图1-4所示,手机包括本体1、屏幕组件2以及成像模组3。其中,屏幕组件2设置于本体1的正面,本体1的侧部开设有具有开口的容纳腔101,成像模组3包括设置于容纳腔101内的第一摄像头组件301和光学模组302,光学模组302靠近容纳腔101的开口设置并可相对本体1移动;光学模组302自容纳腔101内移动至露出容纳腔101时,将从朝向屏幕组件2所在平面入射的光线反射至第一摄像头组件301予以成像。

上述的手机,将成像模组3设置于容纳腔101内,且成像模组3的光学模组302可相对于本体1移动,则在进行拍摄时,光学模组302可自容纳腔101内移动至露出容纳腔101,将从朝向屏幕组件2所在平面入射的光线反射至第一摄像头组件301予以成像,并在完成拍摄后,光学模组302可移动至容纳腔101内。上述结构设置优化了屏幕组件2和第一摄像头组件301的结构关系,无需将第一摄像头组件301设置在屏幕组件2上,避免了第一摄像头组件301对屏幕占比的影响,同时保证了第一摄像头组件301能够实现其功能。

其中,上述的屏幕组件2可以是包括显示层和触控层的触控显示屏,也可以是仅包含显示层的显示屏,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此外,屏幕组件2可以完全覆盖本体1的正面以作为手机的全面屏。上述全面屏结构不受前置摄像头的结构限制,能够实现百分之百的屏幕占比,提升了显示效果和整体美观性。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摄像头组件301可包括光接收端,光学模组302可为棱镜模组,该棱镜模组的入射侧面朝向屏幕组件2所在平面,棱镜模组的出射侧面平行于光接收端的接收平面。

如此设置,从朝向屏幕组件2所在平面入射的光线入射到棱镜模组的入射侧面后发生反射,反射光线经出射侧面射出,并被第一摄像头组件301的光接收端接收。

作为棱镜模组的一种方式,如图5所示,棱镜模组可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多个直角棱镜。直角棱镜的入射侧面即为棱镜模组的入射侧面,直角棱镜的出射侧面即为棱镜模组的出射侧面。

此种情况下,第一摄像头组件301的接收端朝向容纳腔101的开口方向设置。

作为棱镜模组的另一种方式,如图6所示,棱镜模组可包括上下设置的两组棱镜,每一组棱镜分别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多个棱镜,上方的棱镜的入射侧面与下方的棱镜的出射侧面平行。

此种情况下,第一摄像头组件301的接收端垂直朝向容纳腔101的开口方向。

一般优选第一种方式,棱镜模组的结构较为简单,且便于第一摄像头组件301的设置。

其中,直角棱镜可为全反射棱镜。从全反射棱镜的入射侧面入射的光线可在直角棱镜的斜面发生全反射,能量损失较小,从而使第一摄像头组件301的成像效果较好。

优选地,两种方式中多个并列设置的直角棱镜的总长度可大于或等于7mm。如此,被拍摄物体反射的光线可全部或大部分入射到直角棱镜的多个直角棱镜反射至第一摄像头组件301,从而使第一摄像头组件301的成像效果较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仅以棱镜模组的两种方式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光学模组302也可为平面镜,平面镜可与第一摄像头组件301的接收平面成45°夹角,正面朝向屏幕组件2的背面。

如此,从朝向屏幕组件2所在平面入射的光线入射到平面镜的正面并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被第一摄像头组件301的接收平面接收。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成像模组3还包括活动设置于容纳腔101内的框架体303,光学模组302装设于框架体303内;框架体303相对本体1移动,以带动光学模组302相对本体1移动。

如此,将光学模组302集成设置在框架体303内,便于光学模组302的设置及在容纳腔101内的运动。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第一摄像头组件301也可装设于框架体303内。

将第一摄像头组件301装设于框架体303内,可使容纳腔101内的部件集成性更好。框架体303运动时带动第一摄像头组件301和光学模组302一起运动,更便于第一摄像头组件301接收光学模组302反射的光线。

其中,框架体303结构的设置不能影响光线的入射和出射,例如框架体303可为几个框条组成的结构。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光学模组302在容纳腔101内的移动可由人工驱动或者电力驱动。

当光学模组302在容纳腔101内的移动由人工驱动时,本体1的背面可开设有与容纳腔101相连通的开口部,框架体303自开口部显露的表面设有滑动部。

如此,在进行拍摄时,用户对滑动部施加作用力,带动框架体303自容纳腔101内向靠近露出容纳腔101的开口方向移动,从而使光学模组302露出容纳腔101的开口。在拍摄结束后,用户对滑动部施加作用力,带动框架体303向容纳腔101的内部移动,从而使光学模组302进入到容纳腔101内。

其中,上述滑动部可为间隔设置的多个凸出条纹结构,也可为均匀设置的多个点状凸起结构。

如此,滑动部可增大用户的手指与框架体303自开口部显露的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带动框架体303移动。

当光学模组302在容纳腔101内的移动由电力驱动时,本体1可设有与容纳腔101连通的收容腔102,该电子设备还可包括部分设置于收容腔102内的驱动组件4,用于驱动框架体303移动。

如此,在进行拍摄时,驱动组件4通过驱动框架体303移动,从而使光学模组302露出容纳腔101的开口。

其中,如图1所示,驱动组件4可包括马达401和与马达401连接的传动装置402,传动装置402与框架体303连接,传动装置402在马达401的驱动下带动框架体303相对本体1移动。

其中,传动装置402用于将电机的转动轴的旋转运动改变为直线运动,例如可为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或者齿轮-齿条传动机构。

在进行拍摄时,马达401启动,驱动传动装置402带动框架体303朝向容纳腔101的开口移动至框架体303内的光学模组303露出容纳腔101,之后马达401停止运行。在完成拍摄后,马达401重新启动,驱动传动装置402带动框架体303向背离容纳腔101的开口的方向移动至光学模组303完全进入到容纳腔内,之后马达401停止运行。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传动装置402可包括设置于容纳腔101内的传动组件4021和设置在收容腔102内的支架4022,支架4022支撑于框架体303的下方。

其中,传动组件4021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支架4022相对于本体移动,进而支架4022带动框架体303移动。支架4022的设置便于将框架体303与传动装置402的连接及拆卸。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为了提升手机的美观性,同时避免外部的灰尘通过容纳腔101的开口进入到手机内部,则在结束拍摄后,可将容纳腔101的开口封闭。可通过以下两种实施方式实现。

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框架体303带动光学模组302移动至容纳腔101内时,框架体303的表面与本体1的表面齐平。

进一步地,可将框架体303的表面的形状设置为与容纳腔101的开口的形状相适配,则在框架体303移动至容纳腔101内后,框架体303的表面将容纳腔101的开口完全封闭。

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容纳腔101的开口位置可设置有用于盖合容纳腔101的开口的盖体5,盖体5的一端与本体1可转动连接。

如此,盖体5相对于本体1转动,从而将容纳腔101的开口打开或者封闭。在进行拍摄时,盖体5远离容纳腔101的开口,光学模组302通过开口露出容纳腔101;在完成拍摄后,盖体5复位,将容纳腔101的开口封闭。

进一步地,盖体5可通过弹性复位件与本体1连接;光学模组302自容纳腔101内移动至露出容纳腔101时,驱动盖体5相对于本体1转动,从而将盖体5顶开;光学模组302自容纳腔101外部移动至容纳腔101内时,盖体5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力下向靠近开口的方向转动至将容纳腔101的开口盖合。

其中,盖体5的一端可与容纳腔101的开口位置的边沿通过弹性复位件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盖体5在远离开口时不影响光线的入射,盖体5与容纳腔101的开口位置的远离屏幕组件2的一侧连接。

上述的弹性复位件可以是扭簧或者弹簧等。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用户进行自拍及调整拍照的角度,容纳腔101的开口可位于本体1的顶部。

另外,手机的成像模组3还可包括第二摄像头组件,设置在本体1的背面以作为手机的后置摄像头。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