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航空的视频图像采集系统及摄像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8565发布日期:2018-08-04 17:50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像采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航空的视频图像采集系统及摄像机。



背景技术:

签派员一般是通过读取官方公布的METAR气象报文,内容包括:风向、风速、能见度、天气、天空状况、温度露点、高度基准、天气变化趋势等信息来获取天气情况,通过使用软件来读取目的机场的报文,以此来制作飞行计划。但是,气象报文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无法仅仅根据现有报文决定是否为飞机放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航空的视频图像采集系统及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机、服务器,所述摄像机与服务器连接,所述服务器与数据库连接,所述服务器通过运行网站将采集到的照片展示到用户端,所述摄像机包括机体、遮雨盖、云台、抱箍,所述机体上安装有遮雨盖,所述遮雨盖的边缘有向上的弯檐,所述遮雨盖的两侧面为倾斜面,所述机体安装在云台上,所述云台侧面设有螺孔,所述云台侧面安装有向下的弯钩,所述弯钩通过螺钉与抱箍连接,所述抱箍包括抱臂、螺栓,所述抱臂有两个,所述两个抱臂对称安装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其中一个抱臂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向抱臂的外侧弯曲,所述弯钩挂在连接部上,所述弯钩和连接部上均设有圆孔,所述螺钉依次穿过弯钩上的圆孔和连接部上的圆孔后与云台上的螺孔螺纹连接,所述云台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孔。

所述数据库内存储有不同标准的气象能见度图片。

所述弯钩与云台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摄像机采集图片,将图片通过服务器传给用户端,可直观地显示目的机场的实时气象图像,结合气象报文使用,来获取目的机场更加精确的天气情况;

2本实用新型通数据库内存储了不同标准的气象能见度图片,能够方便航空用户与采集到的气象图片对比分析,提高航空用户的情景意识,更利于提高飞行安全水平;

3遮雨盖弯檐和倾斜面的设计能够使雨水沿着斜面流下,避免雨水从摄像机前方落下挡住摄像视线,保证了摄像机在雨天也能拍到清楚的照片;

4摄像机不仅可以通过底座上的安装孔安装在机场的合适位置,也可以利用抱箍固定在机场内任何杆上,多种安装方式提高了摄像机在不同机场安装的可行性,增加了摄像机的实用性;

5两台学生机安装在同一支撑座上,节约了空间;

6加强筋提高了弯钩与云台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摄像机侧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遮雨盖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抱箍俯视图;

图中,服务器-1、摄像机-2、机体-3、遮雨盖-4、弯檐-5、云台-6、螺孔-7、弯钩-8、加强筋-9、抱箍-10、抱臂-11、螺栓-12、连接部-13、圆孔-14、螺钉-15、底座-16、安装孔-17。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航空的视频图像采集系统及摄像机,包括摄像机2、服务器1,摄像机2与服务器1连接,服务器1与数据库连接,数据库内存储有不同标准的气象能见度图片,服务器通过运行网站将采集到的照片展示到用户端,摄像机2包括机体3、遮雨盖4、云台6、抱箍10,机体3上安装有遮雨盖4,遮雨盖4的边缘有向上的弯檐5,遮雨盖4的两侧面为倾斜面,机体3安装在云台6上,云台侧面设有螺孔7,云台侧面安装有向下的弯钩8,弯钩与云台之间连接有加强筋9,弯钩通过螺钉15与抱箍10连接,抱箍包括抱臂11、螺栓12,抱臂11有两个,两个抱臂11对称安装且通过螺栓12连接,其中一个抱臂11上设有连接部13,连接部13向抱臂的外侧弯曲,弯钩8挂在连接部13上,弯钩8和连接部上均设有圆孔14,螺钉15依次穿过弯钩上的圆孔14和连接部上的圆孔14后与云台上的螺孔7螺纹连接,云台安装在底座16上,底座上设有安装孔17。

实施例2

安装摄像机2时,根据机场的情况来选择是通过底座16上的安装孔17安装在机场的合适位置,还是利用抱箍10固定在机场内任何杆上,往杆上安装时,将两个抱臂11对称,并贴近杆的表面,拧紧螺栓12即可将抱箍固定在杆上;下雨天,流到遮雨盖4上的水由于有弯檐5的阻挡所以只能沿着斜面流下,避免雨水从摄像机2前方落下挡住摄像视线。

整个系统运作时,摄像机2将拍到的图像传到服务器1内,服务器通过运行网站将采集到的照片展示到用户端,可以再用户端观察到目的机场的天气,并与数据库内的标准的气象能见度图片进行对比,来更加精确的获得天气信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