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3953发布日期:2018-11-30 20:10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的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均配备受话器,用于提供通话等功能。但是,受话器需要占用移动终端的面板的部分空间,导致移动终端的面板上用于显示的面积相对下降,不利于目前所追求的高屏占比的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移动终端的屏占比。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显示屏,设置在本体上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及

功能模组,包括与所述第二表面滑动配合的滑块,及设置在所述滑块上的受话器,所述滑块能够相对所述本体滑动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受话器的出音孔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滑块的滑动平面上的正投影区域之内,在第二位置时,所述受话器的出音孔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滑块的滑动平面上的正投影区域之外,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呈锐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弹性体和顶针,所述弹性体连接在所述本体与所述顶针之间,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定位卡口,当所述滑块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时,所述顶针能够滑入或滑出所述定位卡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为压缩弹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电机,驱动齿轮和齿条,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本体上,所述驱动齿轮固定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齿条固定在所述滑块上并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块包括内表面、外表面和连接在内、外表面之间的外周面,所述内表面相对所述外表面更靠近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外周面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周面对应的第一外周面,及与所述第二侧周面对应的第二外周面,所述第一外周面和第二外周面相互连接且不共面,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外周面与所述侧周面平齐,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外周面与所述第一侧周面错位并全部位于所述第二表面所在区域之外,所述第二外周面与所述第二侧周面错位并全部位于所述第二表面所在区域之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受话器设置在所述内表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模组还包括入光面位于所述内表面上的摄像头,从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摄像头的入光面自所述第一侧周面露出至所述第二表面所在区域之外,所述受话器的出音孔自所述第二侧周面露出至所述第二表面所在区域之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受话器在所述内表面上具有第一投影,所述第一投影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宽度方向相同;所述摄像头在所述内表面上具有第二投影,所述第二投影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周面还包括第三侧周面和第四侧周面,所述第三侧周面与所述第一侧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四侧周面与所述第二侧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周面与第一、第三侧周面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侧周面的一端与第一、第三侧周面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外周面还包括第三外周面和第四外周面,所述第三外周面与所述第一外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四外周面与所述第二外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外周面与第一、第三外周面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外周面的一端与第一、第三外周面的另一端连接;

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三侧周面与所述第三外周面平齐,所述第四侧周面与所述第三外周面平齐,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三外周面与所述第三侧周面错位并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表面所在区域之外,所述第四外周面与所述第四侧周面错位并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表面所在区域之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周面与所述第三侧周面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侧周面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侧周面的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为矩形状,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凹陷形成直线型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表面的对角线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槽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所述滑槽关于所述第二表面的对角线对称。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是:通过安装有受话器的功能模组滑动设置在本体的第二表面上,在第一位置时,受话器不占用移动终端用于设置显示屏的空间,因而能够将显示屏尽量做大,提高移动终端的屏占比。在第二位置时,受话器位于显示屏在滑块的滑动平面上的正投影区域之外,即受话器位于第二表面所在区域之外,消除了本体和显示屏对受话器的遮挡作用,便于人耳接触受话器而顺利接收到移动终端的声音信号。因此,在确保受话器正常使用的基础上实现了移动终端的高屏占比。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滑块处于第一位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滑块处于第二位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滑块处于第二位置的前视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滑块处于第二位置的后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同时参阅图1至图4,一种移动终端10,包括本体100,显示屏200和功能模组300。本体100是显示屏200和功能模组300的装配载体,显示屏200与本体100形成固定连接,功能模组300滑动地设置在本体100上,本体100可由金属材料制成,例如可以是铝、铝合金,或者不锈钢等。本体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0、第二表面120和连接第一表面110和第二表面120的侧周面,相对设置也可理解为相背设置。假设以侧周面130厚度方向上的某点位置定义一平行于显示屏200所在的平面,则可使第一表面110上的所有位置位于该平面的一侧,并使第二表面120上的所有位置位于该平面的另一相对侧。其中显示屏200装载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110的一侧。本体100的第一表面110的一侧可以内凹形成容置腔,使得本体100的第一表面110最终呈现为非平面,而是具有多个台阶状的面的组合。显示屏200的边缘可以搭载在其中一个台阶面上。显示屏200的外表面可以与第一表面110的最高位置处的台阶面齐平,也可以是略微凸出于第一表面110的最高位置处的台阶面。显示屏200的厚度方向上至少部分地置于本体100所形成的容置腔内。本体100上形成的容置腔还可以用于放置移动终端10的其他组件,例如控制模组、电源模组等。为放置上述其他组件,容置腔内还可以形成凸块、板体等结构,无论容置腔内的构造的具体形态为何,本体100上与第二表面120相背设置的部分均属所述本体100的第一表面110的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体100可以包括中框。中框的两个相对的端面为所述的第一表面110和第二表面120,中框的外壁面为所述的侧周面130。中框围设形成所述容置腔。显示屏200与中框的其中一个端面结合,并且显示屏200在厚度方向上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容置腔内。中框内部可以设置连接中框内壁面的板体,用于搭载移动终端10的其他组件,例如控制模组、电源模组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体100还可以包括后盖,后盖与中框的另一个端面结合,以在本体100的第二表面120的一侧密封所述容置腔,使得后盖的外表面成为本体100的第二表面120。第二表面120可以呈现为平面,还可以呈现为曲面,或者还可以呈现为大部分为平面,而部分凸出形成凸结构。

本体100的侧周面130上开设有槽、孔等结构,以用于装配实现特定功能的元件,或者供实现特定元件的外设元件与移动终端10形成可拆卸连接,或者作为声音等信号输入输出的通道。其中,本体100呈矩形块状,侧周面130的截面可以是直线型或曲线型。侧周面130包括第一侧周面131、第二侧周面132、第三侧周面133和第四侧周面134,其中第一侧周面131与第三侧周面133相对设置,第二侧周面132与第四侧周面134相对设置,第二侧周面132与第一侧周面131、第三侧周面133的一端连接,第四侧周面134与第一侧周面131、第三侧周面133的另一端连接。简而言之,四个侧周面首尾相连可以形成圆角矩形状的轮廓。在其他实施例中,侧周面130的轮廓也可以是直角矩形状或圆环状等其他形状。第三侧周面133可以设置一电源按键和一音量键,通过对电源按键的操作,可以实现诸如点亮移动终端10的显示屏200等功能。通过对音量控制键的操作,可以实现对移动终端10的音频信息的音量播放大小的调节等功能。第四侧周面134上可以设置连接端口,例如USB接口等,耳机孔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显示屏200与功能模组300、控制模组等形成电性连接,用于显示信息。在一实施例中,显示屏200是触控显示屏200,用户通过触摸操作的方式对显示屏200所展示的信息进行操作。所述显示屏200的对角线的长度为4英寸至8英寸。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200用于显示的面积与所述本体100的第二表面120的面积之比不小于85%。显示屏200的面积与本体100的第二表面120的面积之比若较大,直观地表现为显示屏200的各个边缘离本体100的侧周面130的距离较小,使得显示屏200几乎覆盖本体100的第一表面110的一侧的所有面积。

同时参阅图1和图2,功能模组300可以包括滑块310、摄像头320和受话器,受话器可以为听筒330,滑块310滑动设置在第二表面120上,摄像头320和听筒330安装在滑块310上,滑块310在特定的滑动平面内相对本体100滑动,即滑块310可以从第一位置101滑动到第二位置102。当滑块310位于第一位置101时,听筒330、摄像头320位于显示屏200在滑块310的滑动平面的正投影区域之内,也可以直观理解为听筒330、摄像头320均位于第二表面120所在的区域之内,此时,由于显示屏200和本体100的遮挡,当从第一表面110的一侧朝向显示屏200观察时,肉眼将无法观察到听筒330和摄像头320;当滑块310位于第二位置102时,听筒330、摄像头320位于显示屏200在滑块310的滑动平面的正投影区域之外,也可以直观理解为听筒330、摄像头320均位于第二表面120所在的区域之外,此时,显示屏200和本体100将对听筒330、摄像头320不构成遮挡作用,当从第一表面110的一侧朝向显示屏200观察时,肉眼将可以观察到听筒330和摄像头320,摄像头320可以对位于显示屏200一侧的场景进行拍摄,也便于人耳接触听筒330,人耳能够通过听筒330顺利接收到移动终端10的声音信号。

滑块310的滑动方向与第一侧周面131、第二侧周面132所在平面均相交。例如,当侧周面130的轮廓为直角矩形或圆角矩形时,第二表面120为直角矩形面或圆角矩形面,滑块310的滑动方向与第二表面120的对角线延伸的方向相同,即滑块310沿第二表面120的对角线延伸的方向滑动。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侧周面131与第三侧周面133的长度相等,第二侧周面132的长度小于第一侧周面131的长度,第一侧周面131的延伸方向记为本体100的长度方向,第二侧周面132的延伸方向记为本体100的宽度方向,滑块310可以沿本体100的长度方向滑动,也可以沿本体100的宽度方向滑动。

参阅图4,第二表面120上设置有直线型的滑槽140,该滑槽140有第二表面120上的一部分朝第一表面110凹陷形成。由于滑槽140为直线型,滑块310相对本体100的滑动为直线运动。滑槽140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表面120的对角线的延伸方向相同,即滑块310沿第二表面120的对角线的延伸方向滑动,简而言之,滑块310相对本体100斜向滑动。滑块310上设置有导轨,滑块310通过导轨与滑槽140配合。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滑槽140可以设置在滑块310上,滑轨也可以设置在本体10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槽140的数量为一条,滑槽140的中心线与第二表面120的对角线完全重合。在其它实施例中,滑槽140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滑槽140平行设置,两条滑槽140分居第二表面120的对角线的两侧,两条滑槽140可以关于该对角线对称设置,即两条滑槽140到该对角线的距离相等。

在第一位置101时,由于功能模组300作为一个整体与第二表面120配合,功能模组300没有占用第一表面110所对应的一侧的空间,使得显示屏200的显示面积能够尽量做大,实现移动终端10的高屏占比。当需要进行前置摄影或视频通话时,可以将滑块310滑动至第二位置102,摄像头320将采集图像,当然,听筒330能发出声音信号,方便用户接触听筒330而接听移动终端10的声音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功能模组300还可以包括红外镜头、泛光感应元件、距离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扬声器、麦克风、点阵投影器中的至少一种组件,这些组件均可以安装在滑块310上。

同时参阅图1至图4,滑块310包括内表面315、外表面316和外周面,内表面315和外表面316相对设置,内表面315相对外表面316更靠近第二表面120。外周面包括第一外周面311、第二外周面312、第三外周面313和第四外周面314,第一外周面311与第三外周面313相对设置,第二外周面312与第四外周面314相对设置,第二外周面312与第一外周面311、第三外周面313的一端连接,第四外周面314与第一外周面311、第三外周面313的另一端连接。整个外周面可以围成圆角矩形状或直角矩形状轮廓。显然,第一外周面311与第二外周面312相互连接且不共面。

在第一位置101时,第一外周面311与第一侧周面131平齐,第二外周面312与第二侧周面132平齐,第三外周面313与第三侧周面133平齐,第四外周面314与第四侧周面134平齐,即滑块310的外周面与本体100的侧周面130平齐。在第二位置102时,第一外周面311与第一侧周面131错位,第一外周面311全部位于第二表面120所在区域之外,即第一外周面311在本体10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表面120所在区域之外,同时,第二外周面312与第二侧周面132错位,第二外周面312同样全部位于第二表面120所在区域之外;第三外周面313与第三侧周错位,第三外周面313的一部分位于第二表面120所在区域之内,剩余部分则位于第二表面120所在区域之外,同样的,第四外周面314与第四侧周面134错位,第四外周面314的一部分位于第二表面120所在区域之内,剩余部分则位于第二表面120所在区域之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听筒330和摄像头320均设置在滑块310的内表面315上,即摄像头320的入光面位于内表面315上,听筒330的出音孔同样位于内表面315上,当滑块310滑动至第二位置102时,内表面315的一部分位于第二表面120所在区域之外,即该部分内表面315暴露在本体100之外并朝向本体100的第一表面110,本体100和显示屏200不会对该部分外表面316进行遮挡,位于该部分内表面315上的听筒330的出音孔和摄像头320的入光面均朝向第一表面110。此时,摄像头320可以对位于显示屏200一侧的场景进行拍摄,也便于人耳接触听筒330而顺利接收到移动终端10的声音信号。

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从第一位置101到第二位置102的过程中,摄像头320的入光面自第一侧周面131露出第二表面120所在区域之外,而听筒330的出音孔则自第二侧周面133露出第二表面120所在区域之外;简而言之,摄像头320从移动终端10的侧端露出,听筒330从移动终端10的顶端露出。当采用手动的方式驱动滑块310时,用户可以通过对摄像头320或听筒330施加作用力,这样提高了对滑块310操作的便利性。

在第二位置102时,听筒330在内表面315上具有第一投影,第一投影的长度方向与移动终端10的宽度方向相同,摄像头320在内表面315上具有第二投影,第二投影的长度方向与移动终端10的长度方向相同。简而言之,听筒330相对移动终端10横向布置,摄像头320相对移动终端10纵向布置,这样能确保听筒330和摄像头320在第二位置102时相对本体100不会产生“歪斜”的视觉效果。

同时参阅图4至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还包括定位件400,定位件400包括弹性体420和顶针410,弹性体420可以为压缩弹簧421。压缩弹簧421连接在本体100与顶针410之间,滑块310上设置有定位卡口317,当滑块310在第一位置101和第二位置102之间切换时,顶针410能够滑入或滑出定位卡口317。具体的,当滑块310滑动至第二位置102时,压缩弹簧421释放能量,压缩弹簧421推动顶针410与定位卡口317配合,一方面,可以起到对滑块310的定位作用,另一方面,顶针410与定位卡口317配合会存在一定的卡顿效果,起到滑块310滑动到位的提示作用。当滑块310从第二位置102往第一位置101滑动时,顶针410推出定位卡口317,解除两者之间的配合,顶针410挤压压缩弹簧421,压缩弹簧421积蓄能量,如此循环往复。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还包括驱动件500。驱动件500包括电机510,驱动齿轮520和齿条530,电机510固定在本体100上,驱动齿轮520固定在电机510的输出轴上,齿条530固定在滑块310上,齿条530与驱动齿轮520相互啮合。例如,当电机510正向旋转时,驱动齿轮520带动齿条530和滑块310朝第二位置102滑动;当电机510反向旋转时,驱动齿轮520带动齿条530和滑块310朝第一位置101滑动。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滑块310的滑动还可以采用手动的方式驱动。

作为在此使用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以及/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