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5341发布日期:2018-11-20 21:25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手机上普遍集成了环境光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等感光器件,用来动态调整手机屏幕的亮度和实现智能亮灭屏。其中,集成环境光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等感光器件时,需要在移动终端的壳体上位于感光器件的正上方开设供光线进入的开孔,以使光线能够透过开孔直射到感光器件上。当然,前置摄像头也同样需要开孔使光线透入到摄像头模组中。这导致手机的壳体上需要为环境光感应器、距离传感器和摄像头模组等感光器件的开孔预留空间,此外由于工艺和技术的限制,环境光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等感光器件不能放置在手机的边缘位置处,这导致位于感光器件上上的开孔同样不能放置在手机壳体的边缘位置处,进而导致手机的前壳壳体上除显示屏之外的区域不能无限制压缩,即不能够很好的提高显示屏所占前壳壳体的面积比例,无法实现真正的全面屏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很好的提高移动终端上显示屏所占壳体面积比例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容置腔体,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开孔;

所述容置腔体内的预设位置处设置有感光器件,且所述容置腔体内设置有导光通道;其中,

所述预设位置为所述容置腔体内除所述开孔在所述容置腔体内的投影区之外的位置,且由所述开孔进入的光线通过所述导光通道传输入射至所述感光器件的感光面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移动终端的壳体上开设开孔,在壳体内的容置腔体内除开孔在容置腔体内的投影区之外的位置设置感光器件,并通过在容置腔体内设置的导光通道,将由开孔进入的光线传输入射至感光器件的感光面上,避免了容置腔体内的感光器件必须处于开孔的正下方的设置情景,从而使得能够根据实际设计需求在壳体上开设开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开孔的设置不能很好的提高显示屏所占壳体面积比例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导光通道的导光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容置腔体1,且壳体上开设有开孔2;容置腔体1内的预设位置处设置有感光器件3,且容置腔体1内设置有导光通道4;其中,预设位置为容置腔体1内除开孔2在容置腔体1内的投影区之外的位置,且由开孔2进入的光线通过导光通道4传输入射至感光器件3的感光面上。

具体的,投影区为容置腔体1内部,以开孔2的中心线为路径,使开孔2沿路径旋转所经过的区域范围。这样,通过在容置腔体1内设置的导光通道4,将由通过壳体上的开孔2进入的光线传输入射至位于容置腔体1内预设位置处的感光器件3,避免了供照射至感光器件3上的开孔2和感光器件3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必须存在重叠的设置情景,从而避免了在感光器件3位于容置腔体1内较为中间的位置时,开孔2设置于壳体的中间位置时会占据壳体上较大位置的问题,使得开孔2能够根据实际显示屏设计需求,设置于壳体的任意位置,进而实现了通过改变开孔的设置位置,提高显示屏所占壳体的面积比例。

具体的,壳体包括前壳壳体5,此时开孔2可以位于前壳壳体5的边缘位置处。具体的,前壳壳体5为设置有显示面板的壳体,且边缘位置为前壳壳体上远离显示面板的位置。这样使得能够减少由于开孔2的设置而留置出的非显示面板区域,从而能够增加前壳壳体5上用于安置显示面板的安装区域,进而实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显示屏所占前壳壳体的面积比例。

具体的,开孔2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者矩形。即开孔2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设置需求而设置,在此并不具体限定开孔2的具体形状。

此外,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开孔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每个开孔2均对应一个感光器件3和导光通道4,其中由每个开孔2进入的光线通过对应导光通道4传输入射至对应感光器件3的感光面上。即每个开孔2通过一个导光通道4与一感光器件3相连通,由开孔2进入的光线通过与开孔2相连通的导光通道4,传输至与导光通道4相连通的感光器件3的感光面上。这样,由每个开孔2进入的光线通过对应导光通道4传输入射至对应感光器件3的感光面上,使得能够根据对应感光器件3的位置,设计开孔2以及导光通道4的位置,从而为开孔以及导光通道的设计以及加工提供了便利。

具体的,感光器件包括环境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和摄像头模组中的至少一个。其中,具体的,可以将环境光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集成在一个感光芯片上,这样使得能够减少开孔2的数量,从而减少加工工艺步骤,并增加移动终端壳体的美观度。

此外,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导光通道4包括能够反射光线的光反射器件41,其中由开孔2进入的光线通过光反射器件41反射传输至感光器件3的感光面上。

这样,通过光反射器件41对由开孔2进入的光线进行反射,从而达到将由开孔2进入的光线传输至感光器件3的目的,使得在容置腔体1内传输光线简单易实现,为移动终端壳体内部的导光通道的加工提供了便利。

具体的,如图2所示,光反射器件41的数量可以为偶数个。此外具体的,光反射器件4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且光反射器件41可能够使得光线90°反射,这样使得光线从开孔2进入时的入射方向(图2中箭头A所指方向)与感光器件3接收光线时的光线接收方向(图2中箭头B所指方向)相一致,进而使得在开孔2与感光器件3在投影上的位置不同,且感光器件3的感光面的朝向与开孔2的钻孔方向一致时,能够通过简单的反射将由开孔2进入的光线传输至感光器件3上,实现了在移动终端中开孔2位于前壳前壳的边缘位置,而感光器件3位于壳体中容置腔体内其他位置的设置方式,进而实现了简便显著的提高显示屏所占壳体的面积比例。

当然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并不具体限定光反射器件的个数和反射角度,只要能够实现通过对应的光反射器件,将由对应开孔进入的光线反射传输至对应感光器件的感光面上即可。

本实施例通过在移动终端的壳体上开设开孔,在壳体内的容置腔体内除开孔在容置腔体内的投影区之外的位置设置感光器件,并通过在容置腔体内设置的导光通道,将由开孔进入的光线传输入射至感光器件的感光面上,避免了容置腔体内的感光器件必须处于开孔的正下方的设置情景,从而使得能够根据实际设计需求在壳体上开设开孔,实现了在移动终端中开孔位于前壳的边缘位置,而感光器件位于壳体中容置腔体内其他位置的设置方式,从而实现了简便显著的提高显示屏所占壳体的面积比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述实施例是参考附图来描述的,其他不同的形式和实施例也是可行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应被建构成为在此所提出实施例的限制。更确切地说,这些实施例被提供以使得本实用新型会是完善又完整,且会将本实用新型范围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组件尺寸及相对尺寸也许基于清晰起见而被夸大。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只是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目的,并无意成为限制用。术语“包含”及/或“包括”在使用于本说明书时,表示所述特征、整数、构件及/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或更多其它特征、整数、构件、组件及/或其族群的存在或增加。除非另有所示,陈述时,一值范围包含该范围的上下限及其间的任何子范围。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实用新型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