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5351发布日期:2018-11-20 21:25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移动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中,为满足大家对移动终端的外观追求,曲面屏和全面屏已迅速发展,屏幕占比也在不断提高。

然而,屏幕占比提高的同时,如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前面板的非屏幕区域7内部的可用空间越来越少,尤其是受话器网罩安装区域8的面积,受其它器件设置的影响而减小,从而产生出音量不足、出音效果差等降低出音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结构受布局面积限制而造成的音量不足、出音效果差等降低出音质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受话器网罩和前面板;其中,

所述受话器网罩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网罩主体,且所述网罩主体卡接在所述前面板的第一受话器出音口处;

所述网罩主体包括:与所述底座所在平面平行的端面和连接所述端面与所述底座的环形壁;

所述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出声孔;

其中,所述环形壁与所述第一受话器出音口的侧壁之间形成有一供声音输出的间隙。

可选地,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出声孔,且所述第二出声孔与所述间隙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二出声孔的开孔方向与所述第一出声孔的开孔方向相同。

可选地,所述环形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三出声孔。

可选地,所述第三出声孔的开孔方向与所述第一出声孔的开孔方向相互垂直。

可选地,所述环形壁围绕所述底座的第二受话器出音口的边缘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主要包括受话器网罩和前面板,该受话器网罩由底座和设置于该底座的网罩主体构成,使得该受话器网罩在安装至前面板时,底座与该前面板的底面贴合,网罩主体卡接在该前面板上的第一受话器出音口处,环形壁与该第一受话器出音口的侧壁之间形成一间隙。这样,受话器不仅能够通过该网罩主体中与该底座所在平面平行的端面上的多个第一出声孔出音,而且该网罩主体中连接该端面与该底座的环形壁还与该第一受话器出音口的侧壁之间形成一供声音输出的间隙,增加了新的出音通道,实现在网罩端面面积受限情况下,保证出音质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移动终端前面板的布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附图标记说明

1-网罩主体,101-端面,102-环形壁;

2-底座;

3-第一出声孔;

4-第二出声孔;

5-第三出声孔;

6-前面板;

7-非屏幕区域;

8-受话器网罩安装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移动终端结构减少受话器网罩在前面板上的面具而造成的音量不足、出音效果差等降低出音质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利用与前面板卡接处的缝隙出音,提高受话器的出音质量。

如图2和图3(图2中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

受话器网罩和前面板6;其中,

所述受话器网罩包括:底座2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2上的网罩主体1,且所述网罩主体1卡接在所述前面板6的第一受话器出音口处;

所述网罩主体1包括:与所述底座2所在平面平行的端面101和连接所述端面101与所述底座2的环形壁102;

所述端面10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出声孔3;

其中,所述环形壁102与所述第一受话器出音口的侧壁之间形成有一供声音输出的间隙。

通过上述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主要包括受话器网罩和前面板6,其中,该受话器网罩由底座2和设置于该底座2的网罩主体1构成,使得该受话器网罩在安装至前面板时,底座2与该前面板的底面贴合,网罩主体1卡接在该前面板6上的第一受话器出音口处,环形壁102与该第一受话器出音口的侧壁之间形成一间隙,该间隙的宽度为d。这样,受话器不仅能够通过该网罩主体1中与该底座2所在平面平行的端面101上的多个第一出声孔3出音,而且该网罩主体1中连接该端面101与该底座2的环形壁102还与该第一受话器出音口的侧壁之间形成一供声音输出的间隙,增加了新的出音通道,实现在网罩端面面积受限情况下,保证出音质量的目的。

其中,该间隙的宽度d的具体值为预设阈值,能够在实现受话器网罩与前面板6连接的同时保证声音的输出。

此外,应该知道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壁102围绕所述底座2的第二受话器出音口的边缘设置。

这里,底座2上对应受话器设有第二受话器出音口,当环形壁102围绕该第二受话器出音口边缘设置时,网罩主体1即端面101和环形壁102将形成一用于发声的腔体。

因此,受话器发出的声音在由网罩主体1形成的腔体内除通过第一出声孔3输出外,还需要经该腔体以及环形壁102与该第一受话器出音口的侧壁之间的间隙来保证最终的受话器出音质量。所以,一方面,如图4和图5所示,该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出声孔4,且所述第二出声孔4与所述间隙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该受话器网罩的底座2上设有多个与间隙连通的第二出声孔4,就能够使得受话器发出的声音通过该多个第二出声孔4后再经环形壁102与该第一受话器出音口的侧壁之间的间隙输出。

而考虑到该底座2的上表面安装至前面板6时,将与前面板6的底面贴合,因此,为避免第二出声孔4被前面板6遮挡,该第二出声孔4的出口对应于该间隙设置,较佳的,图4中第二出声孔4设置在该底座2与环形壁102的连接位置处。

进一步的,因底座2所在平面与网罩主体1的端面101平行,优选的,所述第二出声孔4的开孔方向与所述第一出声孔3的开孔方向相同。

这里,第二出声孔4和第一出声孔3的出音方向一致,就能够更为有效的保证了出音质量。

然而,经环形壁102与所述第一受话器出音口的侧壁之间的间隙所发出的声音并不限于受话器通过第二出声孔4而来,另一方面,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壁102上开设有多个第三出声孔5。

故,受话器发声时,声音还能够通过该多个第三出声孔5经间隙输出,与第一出声孔3输出的声音结合,共同保证出音质量。

其中,因环形壁102是连接端面101和底座2的,而端面101与该底座2的所在平面平行,优选的,所述第三出声孔5的开孔方向与所述第一出声孔3的开孔方向相互垂直。

当然,该实施例中,受话器发声经间隙输出的过程中,声音的传输并不限于经多个第二出声孔4到间隙输出,或者经多个第三出声孔5到间隙输出,还能够同时经多个第二出声孔4和多个第三出声孔5到间隙输出。具体的,如图3所示,底座2上设有多个第二出声孔4,环形壁102上设置多个第三出声孔5。

并且,优选的,如图4所示,对应位置的第二出声孔4和第三出声孔5将在环形侧壁102和底座2表面连通,使得受话器的声音仅通过一个出孔到达间隙输出,以便避免第二出声孔4和第三出声孔5同时存在时因开孔方向不一致而发生的出音间相互干扰,进一步保证用户所获取到的出音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受话器不仅能够通过网罩主体1中与底座2所在平面平行的端面101上的多个第一出声孔3出音,而且该网罩主体1中连接该端面101与该底座2的环形壁102还与前面板6的第一受话器出音口的侧壁之间形成一供声音输出的间隙,增加了新的出音通道,实现在网罩面积受限情况下,保证出音质量的目的。而且,在网罩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多个第一出声孔3出声和环形壁102与第一受话器出音口的侧壁之间的间隙音的多通道出音,将进一步提高出音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述实施例是参考附图来描述的,其他不同的形式和实施例也是可行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应被建构成为在此所提出实施例的限制。更确切地说,这些实施例被提供以使得本实用新型会是完善又完整,且会将本实用新型范围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组件尺寸及相对尺寸也许基于清晰起见而被夸大。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只是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目的,并无意成为限制用。术语“包含”及/或“包括”在使用于本说明书时,表示所述特征、整数、构件及/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或更多其它特征、整数、构件、组件及/或其族群的存在或增加。除非另有所示,陈述时,一值范围包含该范围的上下限及其间的任何子范围。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