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GS编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4905发布日期:2018-12-07 22:16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FTGS编码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FTGS编码器。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所采用的信号设备原理上与铁路上的设备类似,数字式音频轨道电路是轨道交通领域的重要设备之一,它可以检测列车对轨道区段的占用情况,并且可以根据当前占用/出清状态,发送相应频率、位模式的编码信号,实现车载-地面的通信,以及无车时轨道电路自身发送端-接收端的通信。FTGS-917系统是我国各大城市地铁常用的一种数字式音频轨道电路,具有8种载频可供使用,15种位模式可交替组合,从而可以高可靠地实现列车的运营。而常见的FTGS轨道电路室内组匣基本依靠进口,而且部分板件分立元件众多,结构上比较复杂,故障率也比较高,维修或者更换的成本也一直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具有高可靠性且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的一种FTGS编码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FTGS编码器,包含拨码电路、微处理器控制电路和编码电路;所述微处理器控制电路分别与拨码电路和编码电路电连接;

所述拨码电路包括芯片U2、芯片U5、第一拨码开关S1、下拉电阻R3、上拉电阻R4、第二拨码开关S2、下拉电阻R14、接口P1和上拉电阻R15;所述芯片U2的输入端1脚、2脚、3脚以及使能端6脚与第一拨码开关S1电连接;所述芯片U2的输入端1脚、2脚和3脚还与下拉电阻R3连接;下拉电阻R3用于将所述芯片U2的输入端1脚、2脚和3脚的输入电平拉至低电平,当拨码开关S1拨码至开通后,所述芯片U2的输入端1脚、2脚和3脚的输入电平为高电平;所述芯片U2的输出端7脚和9脚至15脚共8个输出端与上拉电阻R4连接,上拉电阻R4用于将所述芯片U2的输出端7脚和9脚至15脚共8个输出端上拉至高电平;所述芯片U2的输出端7脚和9脚至15脚共8个输出端用于设置FTGS编码的频率模式;所述芯片U2的输出端7脚和9脚至15脚共8个输出端还与接口P1电连接;接口P1与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的I/O电连接;

所述芯片U5的8个输入端2脚、4脚、6脚、8脚、11脚、13脚、15脚和17脚分别和第二拨码开关S2电连接;所述芯片U5的8个输入端2脚、4脚、6脚、8脚、11脚、13脚、15脚和17脚还与下拉电阻R14连接,所述芯片U5的8个输出端3脚、5脚、7脚、9脚、12脚、14脚、16脚和18脚用于定义编码的位模式;所述芯片U5的8个输出端3脚、5脚、7脚、9脚、12脚、14脚、16脚和18脚与上拉电阻R15电连接;所述芯片U5的8个输出端3脚、5脚、7脚、9脚、12脚、14脚、16脚和18脚还与接口P1电连接;

所述微处理器控制电路包括芯片U3和接口P2;所述芯片U3的引脚PB0~PB15与接口P2电连接,所述接口P2通过扁平电缆和接口P1电连接;所述芯片U3的PA0~PA15共16个引脚,用来控制后级的编码电路芯片U4;

所述编码电路包括芯片U4;所述U4芯片的1脚、2脚、3脚用于控制U4芯片与U3之间的时钟同步,所述U4芯片的40脚~43脚用来控制芯片的调制模式,所述芯片U4的46脚为芯片数据传输的触发信号引脚,所述芯片U4的47脚为芯片U4的片选端,低电平有效;所述芯片U4的48脚为芯片U4的I/O端的串行通信时钟输入端,所述芯片U4的50脚-53脚为芯片U4的4线制串行通信接口,所述芯片U4的54脚为4分频时钟输出端;所述芯片U4的30脚、36脚、8脚和13脚分别为芯片U4的四路信号输出脚,分别连接九阶低通滤波器,通过九阶低通滤波器滤波后,以将编码信号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接口P1通过扁平电缆与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的I/O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拨码电路用来设置FTGS轨道电路编码器所发送报文的中心频率和位模式,并且由微处理器控制电路根据拨码电路的输入模式控制编码电路,调制出相应的FTGS通信报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基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结构可靠,具有更高的速率,输出编码信号的质量更高。同时,克服外国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FTGS音频轨道电路报文编码方面的技术垄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FTGS编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拨码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微处理器控制电路和编码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有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FTGS编码器,包含拨码电路11、微处理器控制电路12和编码电路13;所述微处理器控制电路12分别与拨码电路11和编码电路13电连接。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拨码电路11的电路原理图。所述的拨码电路11的芯片为74LS138和74LS244,U2为74LS138芯片,U5为74LS244芯片。芯片74LS138的输入端1脚、2脚、3脚以及使能端6脚与第一拨码开关S1电连接,R3为下拉电阻,用来将74LS138的输入电平拉至低电平,在第一拨码开关S1拨码至“ON”后,相应的引脚输入为高电平,R4是74LS138的输出上拉电阻,用来将其输出上拉至高电平,其8个输出端用来设置FTGS编码的频率模式,与接口P1电连接,然后通过扁平电缆与微处理器控制电路12的I/O电连接;芯片74LS244的8个输入端分别和第二拨码开关S2电连接,R14是输入端的下拉电阻,其8个输出端用来定义编码的位模式,与上拉电阻R15电连接,并且与接口P1电连接,通过扁平电缆与微处理器控制电路12的I/O电连接。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微处理器控制电路12和编码电路13的电路原理图。微处理器控制电路12的芯片为STM32F103VET6,编码电路13的U4芯片为AD9959,U3为STM32F103VET6,其PB0~PB16分别和接口P2的16个引脚电连接,并通过扁平电缆和接口P1电连接。STM32F103VET6芯片的PA共16个引脚,用来控制后级的编码电路13芯片AD9959,AD9959芯片的1脚、2脚、3脚用于控制AD9959芯片与STM32F103VET6之间的时钟同步控制,AD9959芯片的40脚~43脚为P0~P3,用来控制芯片的调制模式,AD9959芯片的46脚为芯片数据传输的触发信号,AD9959芯片的47脚为芯片的片选端,低电平有效,AD9959芯片的48脚为芯片I/O端的串行通信时钟输入端,AD9959芯片的50脚~53脚为芯片的4线制串行通信接口,AD9959芯片的54脚为系统4分频时钟输出端。除了以上和STM32F103VET6芯片相连的控制引脚外,AD9959芯片的30脚、36脚、8脚和13脚分别为芯片的四路信号输出脚,后级分别接到九阶低通滤波器上,经过滤波将编码信号输出。

以上所述,仅以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想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类。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