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微基站的通信设备和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0135发布日期:2019-05-24 21:36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微基站的通信设备和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微基站的通信设备和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通讯网络正朝着网络多元化、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通讯网络中,减小小区半径,增加低功率节点数量,是保证通讯网络支持1000倍流量增长的核心技术之一。

随着通信技术的日益临近,届时各运营商针对基站的布置数量会很多。如果基站的布局密度很大,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如果基站的布局密度很小,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用户体验不好。

因此,如何合理布置对基站,扩大基站信号的覆盖范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微基站的通信设备和通信系统,以合理布置对基站,扩大基站信号的覆盖范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具有微基站的通信设备,包括光电转换模块、解码器和基站管理模块;

所述光电转换模块用于将局端网络系统的第一光信号转换为第一基站信号;所述第一光信号携带所述局端网络系统对应的局端数据;

所述解码器用于对所述第一基站信号进行解码,生成第二基站信号;

所述基站管理模块基于所述第二基站信号将所述局端数据发送至目标终端,以及,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终端数据;

所述解码器还用于对所述终端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三基站信号;

所述光电转换模块还用于对所述第三基站信号进行转换得到第二光信号,并将所述第二光信号发送至所述局端网络系统,以使所述局端网络系统对所述第二光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四基站信号,并基于所述第四基站信号获取所述终端数据。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通信设备中,所述基站管理模块包括基站控制器和至少2个不同类型的基站;

所述基站控制器用于识别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一信号类别,并当所述第二基站信号与所述第一信号类别不匹配时,控制所述第二基站信号转换成所述第一信号类别对应的目标基站信号;

所述第一信号类别对应的目标基站基于所述目标基站信号将所述局端数据发送至目标终端,以及,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终端数据。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通信设备,还包括设备接口和/或有线网络接口;

所述解码器还用于生成设备信号;

所述设备信号经由所述设备接口发送至目标设备;

所述解码器还用于生成有线网络信号;

所述有线网络信号经由所述有线网络接口发送至网络传输设备。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通信设备,还包括电源模块;

电源模块包括交直流转换单元、蓄电池、电源管理单元和电源外部接口;

所述交直流转换单元用于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第一直流电,以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

所述外部电源接口用于外接蓄电设备;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对所述第一直流电、所述蓄电池输出的第二直流电和所述外部电源接口输入的第三直流电进行处理,得到所述通信设备所述的电流。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通信设备中,所述蓄电池为防火防爆蓄电池。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通信设备中,所述蓄电池采用外置结构设置或者采用内置结构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通信设备,还包括控制器和电缆接口;

所述电缆接口与其他所述通信设备的所述解码器相连;

所述控制器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信息位于所述第一基站信号范围之外,将所述第一基站信号发送至所述电缆接口,若检测到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信息在所述第一基站信号之内,将所述第一基站信号发送至所述解码器。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具有微基站的通信系统,包括局端网络系统和如上所述的具有微基站的通信设备;

所述局端网络系统用于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第一光信号;所述第一光信号携带所述局端网络系统对应的局端数据。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具有微基站的通信系统,所述局端网络系统包括局端盒、分组网软交换系统、移动交换机和运营商基站;

所述局端盒用于对所述第二光信号进行转换得到第五基站信号;

所述分组网软交换系统用于对所述第五基站信号进行解调得到所述第四基站信号,并将所述第四基站信号经由所述移动交换机发送至所述运营商基站;以及,接收所述移动交换机发送的所述运营商基站的第六基站信号;对所述第六基站信号进行编码,得到第七基站信号;

所述局端盒还用于对所述第七基站信号进行转换,得到所述第一光信号。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具有微基站的通信系统,还包括互联互通网关;

所述分组网软交换系统通过所述互联互通网关实现不同的运营商基站之间的信号转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微基站的通信设备和通信系统,通过光电转换模块将局端网络系统的第一光信号转换为第一基站信号;由解码器对第一基站信号进行解码,生成第二基站信号;基站管理模块基于第二基站信号将局端数据发送至目标终端,以及,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终端数据;解码器对终端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三基站信号;光电转换模块对第三基站信号进行转换得到第二光信号,并将第二光信号发送至局端网络系统,以使局端网络系统对第二光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四基站信号,并基于第四基站信号获取终端数据,实现了目标终端和局端网络系统之间通过具有微基站的通信设备进行数据交互。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合理布置对基站,扩大信号的覆盖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微基站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微基站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微基站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微基站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微基站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包括光电转换模块10、解码器11和基站管理模块12。

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各运营商会在不同地方布置光缆、电缆等使两个用户之间进行通讯、用户上网等功能,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此定义为局端网络系统。如果局端网络系统布局密度很大,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如果局端网络系统的布局密度很小,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用户体验不好。因此,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光电转换模块10将局端网络系统的第一光信号转换为第一基站信号;其中,第一光信号携带局端网络系统对应的局端数据;例如,局端数据可以包括网络数据和/或与目标终端进行通讯的通讯数据等。其中,目标终端可以包括4g终端、5g终端等。

本实施例中,局端数据经由光电转换模块10转换成解码器11对第一基站信号进行解码,生成第二基站信号;其中,解码器11具体用于对第一基站信号进行解调,得到第二基站信号。基站管理模块12基于第二基站信号将局端数据发送至目标终端,从而使得目标终端能够利用第二基站信号从局端系统获取到相应的局端数据。目标终端在获取到局端数据后,可以向局端发送自己的数据,本实施例中定义为终端数据。这样,基站管理模块12可以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终端数据,并传输给解码器11,解码器11对终端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三基站信号;光电转换模块10还用于对第三基站信号进行转换得到第二光信号,并将第二光信号发送至局端网络系统,以使局端网络系统对第二光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四基站信号,并基于第四基站信号获取终端数据,这样目标终端与局端网络系统之间即可完成数据交互。这样运营商仅需要布局少量的基站,用户可以利用该通信设备享受通讯服务,减少了运营商布局基站的成本,保障了用户的体验,且避免了无线信号穿透力差,使室内信号覆盖弱的现象。

本实施例的具有微基站的通信设备,通过光电转换模块10将局端网络系统的第一光信号转换为第一基站信号;由解码器11对第一基站信号进行解码,生成第二基站信号;基站管理模块12基于第二基站信号将局端数据发送至目标终端,以及,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终端数据;解码器11对终端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三基站信号;光电转换模块10对第三基站信号进行转换得到第二光信号,并将第二光信号发送至局端网络系统,以使局端网络系统对第二光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四基站信号,并基于第四基站信号获取终端数据,实现了目标终端和局端网络系统之间通过具有微基站的通信设备进行数据交互。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合理布置对基站,扩大基站信号的覆盖范围。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微基站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由于不同用户可能存在使用不同的运营商的电话号码,因此,为了使所有人都能够享受通讯服务,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基站管理模块12包括基站控制器121和至少2个不同类型的基站122;基站控制器121用于识别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一信号类别,并当第二基站信号与第一信号类别不匹配时,控制第二基站信号转换成第一信号类别对应的目标基站信号;第一信号类别对应的目标基站基于目标基站信号将局端数据发送至目标终端,以及,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终端数据,这样,所有用户均可以享受到基站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基站控制器121可以同时自动控制相邻设备的频率调节,避免同频干扰。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具有微基站的通信设备还包括第一设备接口13和/或有线网络接口;解码器11还用于生成设备信号;设备信号经由第一设备接口13发送至目标设备;解码器11还用于生成有线网络信号;有线网络信号经由有线网络接口发送至网络传输设备。其中,第一设备接口13包括多媒体设备接口、电话接口、智能设备接口等。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微基站设备还可以包括电源模块15;电源模块15包括交直流转换单元151、蓄电池152、电源管理单元153和外部电源接口154;交直流转换单元151用于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第一直流电,以对蓄电池152进行充电;外部电源接口154用于外接蓄电设备,如充电宝,电源管理单元153对第一直流电、蓄电池152输出的第二直流电和外部电源接口154输入的第三直流电进行处理,得到通信设备的电流。其中,蓄电池152为防火防爆蓄电池152,其可以采用外置结构设置或者采用内置结构设置。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还包括控制器16和电缆接口17;电缆接口17与其他通信设备的解码器相连;控制器16用于若检测到目标终端的定位信息位于第一基站信号范围之外,将第一基站信号发送至电缆接口17,若检测到目标终端的定位信息在第一基站信号之内,将第一基站信号发送至解码器11。

在实际应用中,控制器16可以与该通信设备分开设置,但是为了提高基站的集成度,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控制器16集成在通信设备中,这样可以形成两种类型的通信设备,本实施例中,可以将集成有控制器16的通信设备定义为主设备,未集成控制器16的通信设备定义为副设备。其中,主设备可以设置在室内,也可以设置在室外,副设备则需要设置在室内。

图3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微基站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具有微基站的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局端网络系统2和如上实施例的具有微基站的通信设备1;局端网络系统2用于向通信设备1发送第一光信号;第一光信号携带局端网络系统2对应的局端数据;通信设备1用于将第一光信号转换为第一基站信号,对第一基站信号进行解码,生成第二基站信号;基于第二基站信号将局端数据发送至目标终端;以及,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终端数据;对终端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三基站信号;对第三基站信号进行转换得到第二光信号,并将第二光信号发送至局端网络系统2,以使局端网络系统2对第二光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四基站信号,并基于第四基站信号获取终端数据。

本实施例的具有微基站的通信系统,通过光电转换模块10将局端网络系统2的第一光信号转换为第一基站信号;由解码器11对第一基站信号进行解码,生成第二基站信号;基站管理模块12基于第二基站信号将局端数据发送至目标终端,以及,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终端数据;解码器11对终端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三基站信号;光电转换模块10对第三基站信号进行转换得到第二光信号,并将第二光信号发送至局端网络系统2,以使局端网络系统2对第二光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四基站信号,并基于第四基站信号获取终端数据,实现了目标终端和局端网络系统2之间通过具有微基站的通信设备1进行数据交互。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合理布置对基站,扩大基站信号的覆盖范围。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微基站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局端网络系统2包括局端盒21、分组网软交换系统22、移动交换机23和运营商基站24;局端盒21用于对第二光信号进行转换得到第五基站信号;分组网软交换系统22用于对第五基站信号进行解调得到第四基站信号,并将第四基站信号经由移动交换机23发送至运营商基站24;以及,接收移动交换机23发送的运营商基站24的第六基站信号;对第六基站信号进行编码,得到第七基站信号;局端盒21还用于对第七基站信号进行转换,得到第一光信号。

由于不同用户可能存在使用不同的运营商的电话号码,因此,为了使所有人都能够享受通讯服务,本实施例的具有微基站的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互联互通网关,分组网软交换系统22还用于通过互联互通网关实现不同的运营商基站24之间的信号转换。

例如,a运营商布置和b运营商均可以布置自己的局端盒21、分组网软交换系统22、移动交换机23和运营商基站24,a运营商和b运营商之间可以通过互联互通网管实现二者之间的信号转换。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