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水冷监控装置的发射基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62174发布日期:2020-03-06 08:05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水冷监控装置的发射基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信号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水冷监控装置的发射基站。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多站点分布式的传输微波信号传输基站,需要在主基站和基站之间传输高稳定度的微波信号,在长距离传输、高环境适应性的情况下,特别是在传输宽带微波信号的过程中,相位连续调节范围需达到几百纳秒,此时保证宽带微波信号的相位一致性,实现起来非常困难,并且传输基站产生较大的热量。在现有技术中的水冷监控系统,其大多以逻辑电路板加低压电器控制方式,模拟信号传感器不能实时采集,只输出开关信号,而且电路集成度不高,温度控制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微波信号传输基站发热大,且水冷监测系统不能实时采集,只输出开关信号,而且电路集成度不高,温度控制精度较低的问题,本发明提出温度控制精度高的具有水冷监控装置的发射基站。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水冷监控装置的发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基站包括无线信号发射系统、微波光纤传输装置、水冷装置和水冷监控装置;

所述微波光纤传输装置用于进行主基站和多个分基站之间的通信;

所述水冷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无线信号发射系统内;

所述水冷监控装置包括主控制器单元、通讯单元、相序保护器、开关电源、模拟量输入模块和传感器;

所述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水冷装置的冷媒水出口,用于检测出口冷媒水状态;所述流量传感器设置在水冷装置的冷媒水的入口和水冷装置的水泵制冷单元的出水口,用于检测回水流量和制冷单元的制冷状态;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水冷装置的储水箱中,用于检测冷媒水系统水位;

所述模拟量输入模块连接所述主控制器单元和所述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采集的信息由模拟量输入模块转换后输入所述主控制器单元;

所述主控制器单元连接所述模拟量输入模块和所述通讯单元,所述主控制器单元将获取的所述传感器采集的信息通过所述通讯单元发送至所述上位机;

所述开关电源连接总电源和所述主控制器单元,用于为所述主控制器单元供电;

所述相序保护器设置在所述总电源和所述开关电源之间,分别与所述总电源和所述开关电源连接,用于监测电源相序保护所述控制系统。

更进一步地,所述水冷装置包括冷媒水、回水分配器、过滤器、制冷单元、储水箱、水泵和出水分配器。

更进一步地,所述功能单元包括接触器,所述接触器包括主控制器接点和水冷装置接点,所述主控制器接点与所述主控制器单元连接,所述水冷装置接点与水冷装置连接,用于接通及切断所述水冷装置中控制对象的输入电压。

更进一步地,所述功能单元包括中间继电器,所述中间继电器与所述主控制器单元连接,用于继电保护所述控制系统。

更进一步地,所述功能单元包括热保护器,所述热保护器包括主控制器端和水冷装置端,所述主控制器端与所述主控制器单元连接,所述水冷装置端与水冷装置连接,用于防止过载时间长、过载电流大保护所述控制系统。

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控箱,所述主控制器单元、通讯单元和功能单元均设置在所述电控箱中。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控箱包括控制系统面板、指示灯、电导计、温控器变压器、继电保护器和档位开关,所述控制系统面板是所述电控箱前面板;

所述控制系统面板前侧设有所述指示灯、电导计、温控器和控制按钮;

所述主控制器单元、通讯单元、接触器、中间继电器、相序保护器、热保护器、开关电源、模拟量输入模块、变压器、继电保护器和档位开关设置在所述控制系统面板背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微波光纤传输装置包括主信号光发射模块、参考光收发模块、幅相监测及控制模块、延时补偿模块、色散补偿及光放大模块、信号回传模块和主信号光接收模块;

其中,所述主信号光发射模块用于对主信号的高频宽带微波信号进行调制,并分配到不同分站点的光链路中;

所述幅相监测及控制模块用于生成分配到不同分站点的发送参考信号,同时对各分站点反馈的返回参考信号之间进行幅相监测及调节,并控制所述延时补偿模块对所述发送参考信号进行补偿;

所述参考光收发模块用于将发送参考信号分配到不同分站点的光链路中,并将对应分站点的所述主信号和发送参考信号复用到同一光链路中;

所述延时补偿模块用于对不同分站点的光链路相位抖动进行补偿;

所述色散补偿及光放大模块用于补偿长距离光纤链路的衰减及色散;

所述信号回传模块用于对不同分站点的光链路中所述主信号和发送参考信号的分离以及所述返回参考信号的回传;

所述主信号光接收模块用于对不同分站点的光链路中延时补偿后的所述主信号的解调。

更进一步地,所述幅相监测及控制模块包括参考信号单元、幅相监测单元、补偿控制单元;

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单元采用可变频率信号源,所述发送参考信号频率的数值由幅相监测单元根据光链路的相位抖动情况反馈控制;

所述幅相监测单元通过各分站点回传的所述返回参考信号之间直接进行鉴相和幅度监测。

更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回传模块包括信号回传波分复用器和移波器件,所述移波器件用于将所述发送参考信号变换波长生成所述返回参考信号;所述信号回传波分复用器用于将接收到主站点发送的所述发送参考信号分离以及将变换波长的所述返回参考信号回传至所述主站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为实现水冷装置的自动控制,采用传感器采集模拟信号,并通过模拟量输入模块转化为数字信号输入主控制器单元,主控制器单元采用plc根据控制要求实现对水泵等的关键设备的控制及各类报警信号的过程处理。

本发明中的水冷装置监测报警系统通过采用rs232串口的通讯单元与上位机进行通讯,并采用外接式rs232标准物理接口适配器,以便于维护或根据上位机和通讯单元的接口不同而调整。

本发明中的水冷装置监测报警系统采用相序保护器对水冷控制系统中开关电源进行保护,对电源相序进行检测,防止控制系统供电故障保护整个控制系统的安全。同时采用接触器、中间继电器和热保护器对被控制的水冷装置进行保护,保护水冷装置供电的安全。

在优选实现方式中,本发明的微波光纤传输装置通过对各分站点返回的参考信号之间直接进行鉴相和幅度监测,不需要进行各分站点光链路的绝对的全额相位补偿,仅需要进行分站点间的相对的补偿,保证了各分站点间的相位一致性,降低了延时补偿模块的补偿范围要求,由于不进行全额补偿,传输装置需要补偿的延时变短,延时补偿模块中光开关光纤延时线所用的光开关数量将减少,同时光开关的控制系统变得相对简单,同时降低了系统的复杂程度和成本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水冷监控装置的发射基站中水冷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水冷监控装置的发射基站中水冷监控装置的控制系统面板前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水冷监控装置的发射基站中水冷监控装置的控制系统面板背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水冷监控装置的发射基站中微波光纤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0-主信号光发射模块,111-主信号激光器,112-主信号调制器,113-主信号光分路器,120-参考光收发模块,121-参考光激光器,122-参考光调制器,123-参考光光分路器,124-参考光波分复用器,125-光电探测器,130-幅相监测及控制模块,131-参考信号单元,132-幅相监测单元,133-补偿控制单元,140-延时补偿模块,150-色散补偿及光放大模块,160-信号回传模块,161-信号回传波分复用器,162-移波器,170-主信号光接收模块,310-主控制器单元,320-通讯单元,331-接触器,332-中间继电器,333-相序保护器,334-热保护器,335-开关电源,336-模拟量输入模块,337-传感器,338-控制按钮,341-指示灯,342-电导计,343-温控器,344-变压器,345-继电保护器,346-档位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1-4,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一种具有水冷监控装置的发射基站,该发射基站包括无线信号发射(接收)系统、微波光纤传输装置、水冷装置和水冷监控装置。无线发射系统和微波光纤传输装置都与发射基站的主控制器相连,分别用于不同形式的通信,前者用于无线通信以及信号接收,后者用于与远程服务器、各基站之间或者其他内部设施通信,以保证所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可以彼此协同。

水冷装置设置在发射基站内,一般紧贴无线信号发射系统的大功率发热部件,为基站进行水冷降温,包括冷媒水、回水分配器、过滤器、制冷单元、储水箱、水泵和出水分配器。

其中,对基站需冷却器件进行降温后温度较高的冷媒水由回水管进入水冷装置,由回水分配器将温度较高的冷媒水进行汇总,并将汇总后的冷媒水送入过滤器中进行过滤,经过过滤后的冷媒水被送往制冷单元进行降温。在制冷单元被冷却为低温的冷媒水流入到储水箱,并通过水泵加压后经出水分配器后分成多路,送往基站需冷却器件。

如附图1所示,水冷监控装置用于控制水冷装置进行冷却,水冷监控装置包括主控制器单元310、通讯单元320、接触器331、中间继电器332、相序保护器333、热保护器334、开关电源335、模拟量输入模块336、传感器337和控制按钮338。其中,主控制器单元310用于获取各类信号、数据和状态的信号信息并进行处理;通讯单元320用于上位机与主控制器单元310之间进行通信。

主控制器单元310分别连接通讯单元320、控制按钮和模拟量输入模块。在本实例中,主控制器单元310采用三菱plc,具体型号为fx2n-32mr001;是整个电气控制系统的核心器件,实时采集各种传感器的模拟量及开关量信号,并根据控制要求实现对水泵等的关键设备的控制及各类报警信号的过程处理等。

通讯单元3200分别连接上位机和主控制器单元310,通讯单元320是标准的串口总线规范,在本控制系统中主要实现与主控制器单元310及上位机的网络通信,将主控制器单元310采集到的模拟量及开关量信号通过标准串行口232发送给上位机显示。

在本实施例在,通讯单元320采用三菱公司的通讯模块,具体型号为fx2n-232if;主控制器单元310通过rs232串口连接通讯单元320并与上位机进行通讯。主控制器单元310通过终端连接适配器提供一个rs232标准物理接口。该终端连接适配器为外接式,以便于维护或根据上位机和通讯单元320的接口不同而调整。

接触器331包括主控制器接点和水冷装置接点,主控制器接点与主控制器单元310连接,水冷装置接点与水冷装置连接,用于实现主控制器单元310输出的控制指令,交流接触器的水冷装置接点用于接通及切断控制对象的输入电压。接触器331采用交流接触器,利用水冷装置接点来开闭电路,用主控制器接点来执行控制指令,接触器331接点均由银钨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高温烧蚀性。当接触器331的线包通以一定的电压时,动铁芯动作,使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打开。水冷装置接点一般只有常开接点,而主控制器接点常有两对具有常开和常闭功能的接点。在本实施例中,交流接触器的辅助点来实现控制指令,交流接触器的水冷装置接点用于接通及切断控制对象的输入电压,如水泵等。共需7个接触器331,其中包括3个三菱s-n20交流接触器,4个三菱s-n10交流接触器。

中间继电器332与主控制器单元310连接,用于继电保护与自动控制系统中增加触点的数量及容量;它用于在控制电路中传递中间信号,其原理与接触器331基本相同。中间继电器332既有交流式的,也有直流式的。在本实施例中,共需八个中间继电器332,均为欧姆龙固态继电器系列。

相序保护器333设置在总电源和开关电源335之间,用于通过取样三相电源并进行处理,在电源相序和保护器端子输入的相序相符的情况下,其输出继电器接通。当电源相序发生变化时,相序不符,输出继电器无法接通,从而保护了设备,避免事故的发生。在本实施例中,共需一个相序保护器333采用broyoem3pr-relay型号相序保护器。

热保护器334包括主控制器端和水冷装置端,主控制器端与主控制器单元310连接,水冷装置端与水冷装置连接,采用热继电器,热继电器用于电机或其它电气设备、电气线路过载保护的保护电器。如电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电路异常导致电机遇到过载的情况,则会产生较大的过载电流。若过载电流不大且时间较短,这种过载时允许的。但若过载时间长、过载电流大,则热继电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切断电气电路,为电机提供了过载保护的功能,从而也保障了整个系统的安全。在本实施例中,共需3个热保护器334,具体型号均为三菱th-n20kp。

开关电源335连接总电源和主控制器单元310,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控制开关管开通和关断,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一种电源,开关电源335一般由脉宽调制控制ic和mosfet构成。根据型号不同有交流式的,也有直流式的。其特点是小巧、方便、且较为实用。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外围电路的特性和负载大小,开关电源335采用海通公司的开关电源。

模拟量输入模块336分别连接传感器和主控制器单元310,用于将传感器337采集的模拟量输入转换成数值,并输入主控制器单元310,模拟量输入模块336的转换精度与模拟量输入模块336的量程有关,以量程精度为10bit为例,其量程为1024。若传感器侧的模拟量输入信号为2.5v(0~5v信号,100℃最大测量值为例),那么对应的数字量通过模拟量输入模块336后为512,即实际温度为50℃。转换的方式也较为简单,即模拟量与数字量之间是存在一定的线性比的关系。在本实施例中,模拟量输入模块336采用三菱型号为fx2n-2ad的模拟量输入模块。

传感器337包括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其中,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冷媒水出口,用于检测出口冷媒水状态;流量传感器设置在冷媒水的入口,用于检测回水流量;同时,水泵制冷单元的出水口也设有流量传感器,用于检测每个单元的制冷状态;液位传感器设置在储水箱中,用于检测冷媒水系统水位。

控制按钮338包括水质报警屏蔽按钮、液位报警屏蔽按钮、水压屏蔽按钮、水泵屏蔽按钮、流量屏蔽按钮、水温屏蔽按钮、手控按钮和本地/遥控按钮;控制按钮338分别与主控制器单元310连接;其中,当有报警信号产生时,相应的部分自动停机以保护设备,按下对应的控制按钮338,则报警信号被屏蔽,设备自动恢复运行;手控按钮用于切换控制系统自动和手动工作状态;本地/遥控按钮用于切换控制系统本地和遥控工作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共有2种工作方式:全自动方式、手动方式,全自动式又分为本地和遥控两种模式,默认的工作方式为全自动式下的遥控模式。

当切换开关处于“全自动”位置时,即自动方式;冷却机柜只要有电源,即运行。运行过程受主控制器单元310控制运行,有报警信号时,相应的部分自动停机,以保护设备。按下相对应的屏蔽开关,则报警信号被屏蔽,设备自动恢复运行。

当切换开关处于“手动”位置时,即手动方式;冷却机柜在本地通过各强制运行开关,人为进行控制运行,此时主控制器单元310不参与控制。虽然各传感器仍旧进行工作,并且有报警信号显示,但与冷却机柜的运行与停止没有控制关系。该模式是为在特殊情况下冷却机柜的强制运行设置的,此时设备的运行与停止由操作者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决定。

当切换开关处于“本控”位置时,冷却机柜受本地信号的控制来决定是否运行,当有运行信号时,设备开始运行,运行过程同全自动一样受主控制器单元310控制。运行信号消失,设备停止运行。

当切换开关处于“遥控”位置时,冷却机柜受远程遥控信号的控制来决定是否运行,当有运行信号时,设备开始运行,运行过程同全自动一样受主控制器单元310控制。运行信号消失,设备停止运行。

具体水冷装置的控制过程如下:

水冷系统中,温度较高的冷媒水由回水管进入水冷系统单元,经过回水分配器汇总,过滤器过滤后被送往水泵制冷单元。在水泵制冷单元被冷却为低温冷媒水后回到储水箱,通过水泵加压后经出水分配器后分成四路,送往被冷却器件。

水冷系统单元在冷媒水出口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以检测出口冷媒水状态。在冷媒水的入口设置有流量传感器,以检测回水流量。在水泵制冷单元的出水口也设有流量传感器,以检测每个单元的制冷状态。所有传感器337的监测数据都被送往主控制器单元310,在主控制器单元310的自动控制下运行。

储水箱用于保持冷媒水系统水位,通过液位传感器的信号传递至电控单元中的主控制器单元310,只要液位低于下限位或高于上限位就会产生报警信号,从而使液位保持相对的稳定。并缓冲冷媒水在温度变化时热胀冷缩的体积变化。在储水箱上设置有单向排气阀,以保证自动加水时卸压排气。当需要改变某一路冷媒水的流量时,可以由流量控制阀组来完成调节。同时可以通过压力调节阀来改变水冷系统单元的供水压力。

报警信号发生时,相对应的报警灯亮,同时报警信号进入主控制器单元310,主控制器单元310根据报警信号的性质来决定相对应执行部件的工作或停止。同时在面板上设有相对应的屏蔽开关控制按钮338,当某一路非破坏性报警信号需要屏蔽时,将屏蔽开关打开,这时报警信号被屏蔽,报警灯灭,设备继续正常工作。如产生破坏性报警信号时,电气控制系统则会停止工作,直至此报警信号消除为止。报警灯和屏蔽开关安装电控箱面板上。

主控制器单元310将检测到的数据打包通过rs232接口经通讯单元320向上位机传输数据,其通信方式为串口无协议通信。上位机显控设备进行通信并显示各类数据及状态。

如附图2-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水冷装置监测报警系统还包括电控箱,水冷装置监测报警系统中除传感器以外的元器件均设置在电控箱内。电控箱前置面板是控制系统面板,该控制系统面板前侧设有指示灯341、电导计342、温控器343和控制按钮338;主控制器单元310、通讯单元320、接触器331、中间继电器332、相序保护器333、热保护器334、开关电源335、模拟量输入模块336、变压器344、继电保护器345和档位开关346设置在控制系统面板背侧。

其中,指示灯341包括水质报警指示灯、液位报警指示灯、压力报警指示灯、水泵报警指示灯、流量报警指示灯、水温报警指示灯、本地运行指示灯和遥控运行指示灯。

如附图4所示,微波光纤传输装置包括主信号光发射单元110、参考光收发单元120、幅相监测及控制单元130、延时补偿单元140、色散补偿及光放大单元150、信号回传单元160和主信号光接收单元170,其中,主信号光发射单元110、参考光收发单元120和幅相监测及控制单元130设置在主基站;延时补偿单元140、色散补偿及光放大单元150、信号回传单元160和主信号光接收单元170设置在分基站,比如设置在其他发射基站内。

主信号光发射单元110接收主信号,并将其依据系统中分站点数量进行光分路,将主信号分配到不同分基站的光链路中;主信号光发射单元110连接参考光收发单元120,将分路后的光信号输入至参考光收发单元120。

参考光收发单元120分别连接主信号光发射单元110、幅相监测及控制单元130、延时补偿单元140;参考光收发单元120由主信号光发射单元110、幅相监测及控制单元130分别获取具有主信号的多路光信号和参考信号,并将参考信号进行分路并与具有主信号的多路光信号分别进行光链路复用,并将复用后的光信号输入延时补偿单元140。

延时补偿单元140分别连接参考光收发单元120、幅相监测及控制单元130和色散补偿及光放大单元150;延时补偿单元140依据幅相监测及控制单元130的反馈对各路光信号进行延时补偿,并将补偿后的信号输入色散补偿及光放大单元150。

色散补偿及光放大单元150分别连接延时补偿单元140、信号回传单元160和主信号光接收单元170;色散补偿及光放大单元150对各路光信号进行色散补偿及光放大,并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入信号回传单元160和主信号光接收单元170。

信号输入信号回传单元160连接幅相监测及控制单元130,信号输入信号回传单元160将参考信号和主信号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出的参考信号输送至幅相监测及控制单元130,由幅相监测及控制单元130将各分站点返回的参考信号之间直接进行鉴相和幅度监测,并将需补偿信息反馈给延时补偿单元140进行补偿。

主信号光接收单元170将延时补偿后的宽带主信号进行解调。

在一种实施例中,主信号光发射模块110内部如图1所示,主信号光发射模块110包括主信号激光器111,主信号调制器112和主信号光分路器113,主信号光分路器113不局限于1×2,可根据分站点的个数选择合适的分路器。主信号激光器111的中心波长为λ1,其与主信号调制器112相连,主信号调制器112采用马赫曾德尔调制器,高频宽带微波信号rf1通过主信号调制器112经外调制的方式加载到中心波长为λ1的光载波上,同时采用主信号光分路器113将信号进行分路,将主信号分配到不同分站点的光链路中。

由于主信号rf1是高频宽带微波信号,直接鉴相难度大,因此采用另一参考信号rf2用于光链路相位抖动的监测,参考信号的光收发功能由参考光收发模块120实现,如图1所示,参考光收发模块120包括参考光激光器121,参考光调制器122,参考光光分路器123,参考光波分复用器124和光电探测器125,参考光光分路器123不局限于1×2,同样,参考光波分复用器124和光电探测器125的数量根据分站点的数量来决定。参考光激光器121的中心波长为λ2,其与参考光调制器122相连,参考光调制器122采用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参考信号rf2通过参考光调制器122经外调制的方式加载到中心波长为λ2的光载波上,同时采用参考光光分路器123将信号进行分路,将参考信号分配到不同分站点的光链路中,并与对应分站点的主信号通过参考光波分复用器124复用到同一光链路中,实现参考信号的发射。光电探测器125用于对各分站点反馈的参考信号rf2实施光电转换,并将参考信号rf2发送给幅相监测及控制模块130。

复用后的信号一同进入延时补偿模块140,延时补偿模块140包括电控光纤延时线和光开关光纤延时线。电动光纤延时线可以实现最大1ns的延时量,分辨率为2fs。光开关光纤延时线是将不同长度的光纤和光开关级联(最短光纤长度定位l,其它光纤长度按照2n×l关系逐级增加),通过控制光开关状态实现光路沿着不同长度光纤的传输而改变延时,系统的延时分辨率由最小光纤的长度(l)决定,考虑到与电动光纤延时线的衔接,本实施例中光纤开关延时线的最小延时为1ns。先有光开关光纤延时线补偿1ns以上的延时,1ns以下的延时由电控光纤延时线补偿,采用该多级延时补偿方案,可实现大动态和高精度的延时补偿。由于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光纤的折射率和长度变化,进而引起光纤传输延时的变化,因此,为了提高补偿精度,需要对光开关光纤延时线进行温度控制。

经过延时补偿模块140的信号接着进入色散补偿及光放大模块150,色散补偿及光放大模块150包括色散补偿光纤(dcf)和光放大器(edfa)。色散补偿应满足公式(1)及(2):

dtf×ltf+ddcf×ldcf=0(1)

dtf:传输光纤的色散;ltf:传输光纤的长度;ddcf:色散补偿光纤的色散;ldcf:色散补偿光纤的长度。

stf×ltf+sdcf×ldcf=0(2)

stf:传输光纤的色散斜率;sdcf:色散补偿光纤的色散斜率。

光放大器(edfa)应能补偿色散补偿光纤(dcf)及传输光纤引入的衰减,但功率不宜太大,以免引起光纤的非线性效应。

通过色散补偿及光放大模块150后,信号进入信号回传模块160,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信号回传模块160包括信号回传波分复用器161和移波器162。信号回传波分复用器161将携带有主信号和参考信号的光载波λ1与λ2进行分离,光载波λ2进入移波器162后波长变为λ3,对于采取了相位校正的传输系统,如果前向传输和后向传输的波长相同,后向瑞利散射将会导致系统的性能恶化,移波器162就是用于将带回传的参考信号变换波长后再进行回传,降低瑞利散射的影响。光载波λ3仍复用进信号回传波分复用器161进行回传。各分站点返回的光载波λ3通过参考光波分复用器124解调,同时通过光电探测器125实施光电转换,将参考信号rf2反馈给幅相监测及控制模块130。

幅相监测及控制模块130用于对各分站点返回的带有相位抖动信息的参考信号rf2进行鉴相及幅度监测,目前的稳相传输系统采用将每一分站点返回的参考信号与本地的参考信号进行直接鉴相,然后控制延时补偿模块对各个分站点的光链路进行延时补偿,这种鉴相方法对于大动态范围的相位抖动来说,对延时补偿模块的补偿范围要求非常大,需要对每条光链路的相位抖动进行全额的补偿。而本稳相传输系统通过将各分站点返回的参考信号之间直接进行鉴相和幅度监测,由于各分站点光链路之间的相对相位抖动要低于各分站点光链路中最大的绝对的相位抖动,因此,通过此方式,不仅保证了各分站点间的相位一致性,同时也降低了延时补偿模块的补偿范围要求,不需要进行各分站点光链路的绝对的全额相位补偿,仅需要进行分站点间的相对的补偿。同时,参考信号单元131采用可变频率的参考源,可以根据相位精度要求及幅相监测单元132的相位抖动范围实时改变参考信号的频率。幅相监测单元132监测后通过补偿控制单元133将外界环境引起的链路的相位抖动信息即延时反馈给延时补偿模块140进行补偿,以ns为单位,延时的整数部分由光开关延时线进行补偿,剩余小数部分由电控光纤延时线进行补偿。

主信号光接收模块170位于分站点处,由宽带光电探测器组成,用于延时补偿后的宽带主信号rf1的解调。

虽然本发明已经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实施例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所做的任何等效变化或润饰,同样属于本发明之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内容为标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