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扬声器的振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2694发布日期:2019-08-27 19:48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扬声器的振动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的振动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使用的扬声器、受话器多为动圈式扬声器;

动圈式扬声器包括:磁路组件,振动组件以及收容固定所述磁路组件和振动组件的盆架。所述振动组件包括振膜、球顶和音圈;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加微型扬声器振膜的高频特性,需要在振膜的中心位置设置同时具有刚性和弹性的复合层球顶。为了不影响微型扬声器的灵敏度,复合层需要选用轻质的材料如发泡体等,振膜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通常这种轻质的材料受热时间隙会变大,受冷易收缩,而传统的复合层结构由于无法很好的散热,容易造成复合层变形,进而影响微型扬声器的发声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的振动组件,提高了振动组件的散热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扬声器的振动组件,包括音膜和球顶;

所述音膜上具有一圈向上凸起的折环;所述球顶包括至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铝箔层、发泡体层和第二铝箔层;所述第二铝箔层的下表面设置在所述音膜上表面上,并位于一圈折环所包围的区域内;所述第一铝箔层上表面设有一层石墨烯薄膜,所述石墨烯薄膜上设有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所述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相互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铝箔层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散热槽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三散热槽;所述第一铝箔层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散热槽对应位置处设有第四散热槽;所述第三散热槽与第一散热槽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三散热槽与第一散热槽的大小相等,且散热槽的数量相等;所述第四散热槽与第二散热槽的形状相同;所述第四散热槽与第二散热槽的大小相等,且散热槽的数量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石墨烯薄膜的厚度为预设的第一值。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值为2u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槽的深度和第二散热槽的深度相等,所述第一散热槽的宽度和第二散热槽的宽度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槽的深度和第二散热槽的深度分别等于所述石墨烯薄膜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槽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子散热槽和第二子散热槽;所述第二散热槽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三子散热槽和第四子散热槽;所述第一子散热槽和第三子散热槽相互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子散热槽、第二子散热槽、第三子散热槽和第四子散热槽的宽度均相等,且为预设第二值的1/4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子散热槽、第二子散热槽、第三子散热槽和第四子散热槽的深度均相等,且等于2u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铝箔层、发泡体层和第二铝箔层均为方形结构,所述第一子散热槽平行于方形结构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子散热槽和第二子散热槽的长度相等,且为预设第三值的1/2-2/3;第三子散热槽和第四子散热槽的长度相等,且为预设第二值的1/2-2/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的振动组件,音膜上具有一圈向上凸起的折环;球顶包括至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铝箔层、发泡体层和第二铝箔层;第二铝箔层下表面设置在音膜上表面上,并位于折环所包围的区域内;第一铝箔层上表面设有一层石墨烯薄膜,所述石墨烯薄膜上设有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所述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相互垂直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扬声器的振动组件,音膜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二铝箔层、发泡体层和第一铝箔层传递至石墨烯薄膜,通过石墨烯薄膜能够提高振动组件的散热性能,且通过交叉设置的散热槽能有效的增加散热面积,且石墨烯具有质量轻、厚度薄、极高热导性,远高于铝的热导性,与传统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球顶铝箔上表面增加一层石墨烯薄膜和散热槽,从而可以将球顶结构中的热量有效的散出,避免了球顶结构的复合层由于受热变形而影响微型扬声器振膜的声学性能,提高了微型扬声器振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扬声器的振动组件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扬声器的振动组件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

标号说明:

1、音膜;2、球顶;3、折环;4、第一散热槽;5、第二散热槽;6、第三散热槽;7、第四散热槽;8、第一子散热槽;9、第二子散热槽;10、第三子散热槽;11、第四子散热槽;12、石墨烯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音膜上具有一圈向上凸起的折环;球顶包括至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铝箔层、发泡体层和第二铝箔层;第二铝箔层设置在音膜上表面上,并位于折环所包围的区域内;第一铝箔层上表面设有一层石墨烯薄膜,所述石墨烯薄膜上设有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所述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相互垂直设置。

请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的振动组件,包括音膜和球顶;

所述音膜上具有一圈向上凸起的折环;所述球顶包括至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铝箔层、发泡体层和第二铝箔层;所述第二铝箔层的下表面设置在所述音膜上表面上,并位于一圈折环所包围的区域内;所述第一铝箔层上表面设有一层石墨烯薄膜,所述石墨烯薄膜上设有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所述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相互垂直设置。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的振动组件,音膜上具有一圈向上凸起的折环;球顶包括至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铝箔层、发泡体层和第二铝箔层;第二铝箔层下表面设置在音膜上表面上,并位于折环所包围的区域内;第一铝箔层上表面设有一层石墨烯薄膜,所述石墨烯薄膜上设有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所述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相互垂直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扬声器的振动组件,音膜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二铝箔层、发泡体层和第一铝箔层传递至石墨烯薄膜,通过石墨烯薄膜能够提高振动组件的散热性能,且通过交叉设置的散热槽能有效的增加散热面积,且石墨烯具有质量轻、厚度薄、极高热导性,远高于铝的热导性,与传统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球顶铝箔上表面增加一层石墨烯薄膜和散热槽,从而可以将球顶结构中的热量有效的散出,避免了球顶结构的复合层由于受热变形而影响微型扬声器振膜的声学性能,提高了微型扬声器振膜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铝箔层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散热槽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三散热槽;所述第一铝箔层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散热槽对应位置处设有第四散热槽;所述第三散热槽与第一散热槽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三散热槽与第一散热槽的大小相等,且散热槽的数量相等;所述第四散热槽与第二散热槽的形状相同;所述第四散热槽与第二散热槽的大小相等,且散热槽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一散热槽和第三散热槽连通,所述第二散热槽和第四散热槽连通。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上述结构,使得铝箔层和石墨烯薄膜同时进行散热,提高了球顶的散热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石墨烯薄膜的厚度为预设的第一值。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值为2um。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2um厚的石墨烯薄膜能够保证球顶结构的散热效果,且厚度较小,并不会过大影响扬声器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槽的深度和第二散热槽的深度相等,所述第一散热槽的宽度和第二散热槽的宽度相等。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进一步提高了球顶结构的散热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槽的深度和第二散热槽的深度分别等于所述石墨烯薄膜的厚度。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使得球顶结构的散热效果最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槽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子散热槽和第二子散热槽;所述第二散热槽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三子散热槽和第四子散热槽;所述第一子散热槽和第三子散热槽相互垂直设置。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进一步提高了球顶的散热性能,保证振动组件正常稳定地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子散热槽、第二子散热槽、第三子散热槽和第四子散热槽的宽度均相等,且为预设第二值的1/40。

其中,所述球顶为方形结构,所述第二值为球顶的宽度值。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子散热槽、第二子散热槽、第三子散热槽和第四子散热槽的深度均相等,且等于2um。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上述宽度和深度的散热槽,不影响球顶的强度和刚性的条件下,能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铝箔层、发泡体层和第二铝箔层均为方形结构,所述第一子散热槽平行于方形结构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铝箔层、发泡体层和第二铝箔层的长度和宽度值均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子散热槽和第二子散热槽的长度相等,且为预设第三值的1/2-2/3;第三子散热槽和第四子散热槽的长度相等,且为预设第二值的1/2-2/3。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子散热槽平行于球顶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三子散热槽平行于球顶的宽度方向。

其中,预设第三值为球顶的长度,预设第二值为球顶的宽度。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分别平行于球顶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散热槽,以及通过上述结构的散热槽,在不影响球顶的强度和刚性条件下,能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

请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的振动组件,包括音膜1和球顶2;

所述音膜1上具有一圈向上凸起的折环3;所述球顶2包括至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铝箔层、发泡体层和第二铝箔层;所述第二铝箔层的下表面设置设置在所述音膜1上表面上,并位于一圈折环3所包围的区域内;所述第一铝箔层上表面设有一层石墨烯薄膜12,所述石墨烯薄膜12上设有第一散热槽4和第二散热槽5,所述第一散热槽4和第二散热槽5垂直设置;所述石墨烯薄膜12的厚度为2um;

所述第一铝箔层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散热槽4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三散热槽6;所述第一铝箔层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散热槽5对应位置处设有第四散热槽7;所述第三散热槽6与第一散热槽4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三散热槽6与第一散热槽4的大小相等,且散热槽的数量相等;所述第四散热槽7与第二散热槽5的形状相同;所述第四散热槽7与第二散热槽5的大小相等,且散热槽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三散热槽6和第四散热槽7相互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槽4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子散热槽8和第二子散热槽9;所述第二散热槽5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三子散热槽10和第四子散热槽11;所述第一子散热槽8和第三子散热槽10相互垂直设置;

所述第一子散热槽8、第二子散热槽9、第三子散热槽10和第四子散热槽11的宽度均相等,且为球顶宽度的1/40;

所述第一子散热槽8、第二子散热槽9、第三子散热槽10和第四子散热槽11的深度均相等,且等于2um;所述第一铝箔层、发泡体层和第二铝箔层均为方形结构,所述第一子散热槽8平行于方形结构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

所述第一子散热槽8和第二子散热槽9的长度相等,且为球顶长度的1/2-2/3;第三子散热槽10和第四子散热槽11的长度相等,且为球顶的宽度的1/2-2/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的振动组件,音膜上具有一圈向上凸起的折环;球顶包括至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铝箔层、发泡体层和第二铝箔层;第二铝箔层下表面设置在音膜上表面上,并位于折环所包围的区域内;第一铝箔层上表面设有一层石墨烯薄膜,所述石墨烯薄膜上设有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所述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相互垂直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扬声器的振动组件,音膜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二铝箔层、发泡体层和第一铝箔层传递至石墨烯薄膜,通过石墨烯薄膜能够提高振动组件的散热性能,且通过交叉设置的散热槽能有效的增加散热面积,且石墨烯具有质量轻、厚度薄、极高热导性,远高于铝的热导性,与传统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球顶铝箔上表面增加一层石墨烯薄膜和散热槽,从而可以将球顶结构中的热量有效的散出,避免了球顶结构的复合层由于受热变形而影响微型扬声器振膜的声学性能,提高了微型扬声器振膜的稳定性。

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