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接头拓展型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1995发布日期:2019-08-27 19:45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多接头拓展型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多功能手机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接头拓展型手机壳。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机壳多为与手机型号配套的手机壳,实现实际手机自带功能的使用,而现有市面上的手机类型繁多,针对手机充电或数据连接主要采用Lightning接头、Mirco USB接头和Type-c接头,我们出门时,往往会忘记带手机自带的充电线,当外出手机没电时,我们会找周围的朋友、同事或不认识的人借用手机充电线对手机进行充电,但是在借用手机充电线时,都会先问对方的手机是什么牌子,使用的是什么类型接头的充电线,如果对方的手机充电线与自己使用的手机充电线类型不一致时,还无法借用对方的手机充电线,借用麻烦,手机充电或数据传输受到影响,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多接头拓展型手机壳,可将市面上的主流的手机接头集成在手机壳中,方便充电和数据传输,不受接头、电源线型号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接头拓展型手机壳,其设计新颖合理,通过在与手机配合的拓展型手机壳中设置转换板,并在拓展型手机壳上设置转换接头,实现不同类型接头的转换,方便充电和数据传输,不受接头、电源线型号限制,可平衡公共场所电源充电站上电源线使用的资源,节省充电站电源线设置,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接头拓展型手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手机配合的拓展型手机壳、设置在拓展型手机壳内的转换板以及安装在拓展型手机壳上的转换接头和与手机上母接头配合的公接头,所述转换接头包括第一转换接头和第二转换接头,第一转换接头、第二转换接头和公接头的类型各不相同,转换板上集成有第一接头转换电路和第二接头转换电路,所述第一接头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转换接头连接,所述第一接头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公接头连接,所述第二接头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二转换接头连接,所述第二接头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公接头连接。

上述的多接头拓展型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接头为Lightning公接头、Mirco USB公接头或Type-c公接头;所述第一转换接头和第二转换接头均为转换母接头。

上述的多接头拓展型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接头和第二转换接头设置在拓展型手机壳沿手机长度方向上的侧壁上,拓展型手机壳的宽度大于手机的宽度,拓展型手机壳的长度大于手机的长度,拓展型手机壳的厚度与手机的厚度一致;拓展型手机壳沿手机长度方向上的侧壁上还设置有3.5mm耳机接头和与公接头类型一致的第三转换接头,转换板上还集成有将第三转换接头与公接头连接的信号线和将3.5mm耳机接头电路转换为公接头对应电路的第三接头转换电路,所述第三接头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3.5mm耳机接头连接,所述第三接头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公接头连接。

上述的多接头拓展型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拓展型手机壳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压力传递按键。

上述的多接头拓展型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递按键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压力传递按键分别为用于与手机上音量调大按键配合的第一压力传递按键、用于与手机上音量调小按键配合的第二压力传递按键和用于与手机上开关机按键配合的第三压力传递按键。

上述的多接头拓展型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接头和第二转换接头设置在拓展型手机壳的背板上,拓展型手机壳的厚度大于手机的厚度,拓展型手机壳的长度大于手机的长度,拓展型手机壳的宽度与手机的宽度一致,拓展型手机壳的背板上还设置有3.5mm耳机接头和与公接头类型一致的第三转换接头,转换板上还集成有将第三转换接头与公接头连接的信号线和将3.5mm耳机接头电路转换为公接头对应电路的第三接头转换电路,所述第三接头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3.5mm耳机接头连接,所述第三接头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公接头连接。

上述的多接头拓展型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接头和第二转换接头设置在拓展型手机壳的侧壁上,拓展型手机壳的长度大于手机的长度,拓展型手机壳的厚度与手机的厚度一致,拓展型手机壳的宽度与手机的宽度一致。

上述的多接头拓展型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拓展型手机壳还包括3.5mm耳机接头,转换板上集成有将3.5mm耳机接头电路转换为公接头对应电路的第三接头转换电路,所述第三接头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3.5mm耳机接头连接,所述第三接头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公接头连接。

上述的多接头拓展型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拓展型手机壳的宽度等于手机的宽度,拓展型手机壳的长度大于手机的长度,拓展型手机壳的厚度大于手机的厚度;展型手机壳的背部设置有与展型手机壳加工制作为一体的凸台,凸台为多棱柱凸台,所述多棱柱凸台的一个底面与展型手机壳的背部连接,第一转换接头设置在所述多棱柱凸台的一个侧面上,第二转换接头设置在所述多棱柱凸台的另一个侧面上,第三转换接头设置在所述多棱柱凸台的第三个侧面上,第三转换接头与公接头类型一致,转换板上还集成有将第三转换接头与公接头连接的信号线。

上述的多接头拓展型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棱柱凸台为四棱柱凸台,所述四棱柱凸台的第四个侧面上设置有3.5mm耳机接头,转换板上还集成有将3.5mm耳机接头电路转换为公接头对应电路的第三接头转换电路,所述第三接头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3.5mm耳机接头连接,所述第三接头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公接头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手机配合的拓展型手机壳,实现拓展型手机壳与手机的配套一体安装,方便携带,通过在与手机配合的拓展型手机壳中设置转换板,并在拓展型手机壳上设置转换接头,转换板连接转换接头和手机上母接头配合的公接头,转换接头和公接头的类型不相同,实现不同类型接头的转换,方便充电和数据传输,不受接头、电源线型号限制,便于推广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通过将不相同类型的接头集成在拓展型手机壳上,省去寻找固定接头的充电线,随时随地有线就能充电,有线就能进行数据传输,借他人充电线时,不用再询问哪种充电线,极大方便手机充电和数据传输,可靠稳定,使用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合理,可平衡公共场所电源充电站上电源线使用的资源,节省充电站电源线设置;可避免家庭中准备多条充电线的问题,家里一根线就能解决多种型号手机充电问题,让杂乱无章的电源线变得整洁,不用再去整理多种电源线,保护手机唯一接头频繁拔插问题,延长手机接头使用寿命,避免手机接头松动,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合理,通过在与手机配合的拓展型手机壳中设置转换板,并在拓展型手机壳上设置转换接头,实现不同类型接头的转换,方便充电和数据传输,不受接头、电源线型号限制,可平衡公共场所电源充电站上电源线使用的资源,节省充电站电源线设置,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类拓展型手机壳与手机的安装关系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类拓展型手机壳的侧视图。

图4为图1或图3的电路转换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不加3.5mm耳机接头的第三类拓展型手机壳与手机的安装关系示意图。

图6为图5的电路转换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加3.5mm耳机接头的第三类拓展型手机壳与手机的安装关系示意图。

图8为图7的电路转换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9为图5或图7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类拓展型手机壳的后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五类拓展型手机壳的后视图。

图12为图10或图11中拓展型手机壳与手机的安装关系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手机; 2—拓展型手机壳; 3—公接头;

4—3.5mm耳机接头; 5—第一压力传递按键; 6—第二压力传递按键;

7—第三压力传递按键; 8—第一转换接头; 9—第二转换接头;

10—第三转换接头; 11—转换板; 12—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与手机1配合的拓展型手机壳2、设置在拓展型手机壳2内的转换板11以及安装在拓展型手机壳2上的转换接头和与手机1上母接头配合的公接头3,所述转换接头包括第一转换接头8和第二转换接头9,第一转换接头8、第二转换接头9和公接头3的类型各不相同,转换板11上集成有第一接头转换电路和第二接头转换电路,所述第一接头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转换接头8连接,所述第一接头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公接头3连接,所述第二接头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二转换接头9连接,所述第二接头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公接头3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与手机1配合的拓展型手机壳2,实现拓展型手机壳2与手机1的配套一体安装,在兼具基本的保护手机功能,即防物理碰撞、跌落致伤和刮擦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设计外观美化手机,方便携带,通过在与手机1配合的拓展型手机壳2中设置转换板11,并在拓展型手机壳2上设置转换接头,转换板11连接转换接头和手机1上母接头配合的公接头3,转换接头和公接头3的类型不相同,实现不同类型接头的转换,方便充电和数据传输,不受接头、电源线型号限制;设置通过将不相同类型的接头集成在拓展型手机壳2上,省去寻找固定接头的充电线,随时随地有线就能充电,有线就能进行数据传输,借他人充电线时,不用再询问哪种充电线,极大方便手机充电和数据传输,可靠稳定,使用效果好;可平衡公共场所电源充电站上电源线使用的资源,节省充电站电源线设置;可避免家庭中准备多条充电线的问题,家里一根线就能解决多种型号手机充电问题,让杂乱无章的电源线变得整洁,不用再去整理多种电源线,保护手机唯一接头频繁拔插问题,延长手机接头使用寿命,避免手机接头松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公接头3为Lightning公接头、Mirco USB公接头或Type-c公接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公接头3为Lightning公接头时,第一转换接头8为Mirco USB接头,第一接头转换电路为Mirco USB接头转Lightning接头的接头转换电路;第二转换接头9为Type-c接头,第二接头转换电路为Type-c接头转Lightning接头的接头转换电路;实现Mirco USB数据线和Type-c数据线向Lightning公接头的充电或数据传输;

当公接头3为Mirco USB公接头时,第一转换接头8为Lightning接头,第一接头转换电路为Lightning接头转Mirco USB接头的接头转换电路;第二转换接头9为Type-c接头,第二接头转换电路为Type-c接头转Mirco USB接头的接头转换电路;实现Lightning数据线和Type-c数据线向Mirco USB公接头的充电或数据传输;

当公接头3为Type-c公接头时,第一转换接头8为Lightning接头,第一接头转换电路为Lightning接头转Type-c接头的接头转换电路;第二转换接头9为Mirco USB接头,第二接头转换电路为Mirco USB接头转Type-c接头的接头转换电路;实现Lightning数据线和Mirco USB数据线向Type-c公接头的充电或数据传输。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换接头8和第二转换接头9设置在拓展型手机壳2沿手机1长度方向上的侧壁上,拓展型手机壳2的宽度大于手机1的宽度,拓展型手机壳2的长度大于手机1的长度,拓展型手机壳2的厚度与手机1的厚度一致;拓展型手机壳2沿手机1长度方向上的侧壁上还设置有3.5mm耳机接头4和与公接头3类型一致的第三转换接头10,转换板11上还集成有将第三转换接头10与公接头3连接的信号线和将3.5mm耳机接头电路转换为公接头3对应电路的第三接头转换电路,所述第三接头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3.5mm耳机接头4连接,所述第三接头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公接头3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拓展型手机壳2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压力传递按键。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拓展型手机壳2的宽度大于手机1的宽度,拓展型手机壳2的长度大于手机1的长度,拓展型手机壳2的厚度与手机1的厚度一致,将该类拓展型手机壳2视为第一类拓展型手机壳,拓展型手机壳2体积和表面均比较大,可设置多种接头和多个按键,拓展型手机壳2上的转换接头还包括3.5mm耳机接头4和与公接头3类型一致的第三转换接头10的目的是,减少拓展型手机壳2的拆卸,第三转换接头10适应同类型充电线的使用。

实际使用时,拓展型手机壳2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压力传递按键,可通过压力传递按键实现手机的按压,减少拓展型手机壳2的拆卸。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力传递按键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压力传递按键分别为用于与手机1上音量调大按键配合的第一压力传递按键5、用于与手机1上音量调小按键配合的第二压力传递按键6和用于与手机1上开关机按键配合的第三压力传递按键7。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换接头8和第二转换接头9设置在拓展型手机壳2的背板上,拓展型手机壳2的厚度大于手机1的厚度,拓展型手机壳2的长度大于手机1的长度,拓展型手机壳2的宽度与手机1的宽度一致,拓展型手机壳2的背板上还设置有3.5mm耳机接头4和与公接头3类型一致的第三转换接头10,转换板11上还集成有将第三转换接头10与公接头3连接的信号线和将3.5mm耳机接头电路转换为公接头3对应电路的第三接头转换电路,所述第三接头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3.5mm耳机接头4连接,所述第三接头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公接头3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和图4所示,拓展型手机壳2的厚度大于手机1的厚度,拓展型手机壳2的长度大于手机1的长度,拓展型手机壳2的宽度与手机1的宽度一致,将该类拓展型手机壳2视为第二类拓展型手机壳,拓展型手机壳2体积和表面同样均比较大,可设置多种接头和多个按键。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换接头8和第二转换接头9设置在拓展型手机壳2的侧壁上,拓展型手机壳2的长度大于手机1的长度,拓展型手机壳2的厚度与手机1的厚度一致,拓展型手机壳2的宽度与手机1的宽度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图6和图9所示,拓展型手机壳2的长度大于手机1的长度,拓展型手机壳2的厚度与手机1的厚度一致,拓展型手机壳2的宽度与手机1的宽度一致,将该类拓展型手机壳2视为第三类拓展型手机壳,第三类拓展型手机壳体积小,方便拓展型手机壳2与手机1的配合,简单实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拓展型手机壳2还包括3.5mm耳机接头4,转换板11上集成有将3.5mm耳机接头电路转换为公接头3对应电路的第三接头转换电路,所述第三接头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3.5mm耳机接头4连接,所述第三接头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公接头3连接。

如图7、图8和图9所示,第三类拓展型手机壳上还可以添加3.5mm耳机接头4,扩展简单,简单实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换接头8和第二转换接头9均为转换母接头。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转换接头8和第二转换接头9均为转换母接头,减少拓展型手机壳2的体积的同时与现有充电线公接头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拓展型手机壳2的宽度等于手机1的宽度,拓展型手机壳2的长度大于手机1的长度,拓展型手机壳2的厚度大于手机1的厚度;展型手机壳2的背部设置有与展型手机壳2加工制作为一体的凸台12,凸台12为多棱柱凸台,所述多棱柱凸台的一个底面与展型手机壳2的背部连接,第一转换接头8设置在所述多棱柱凸台的一个侧面上,第二转换接头9设置在所述多棱柱凸台的另一个侧面上,第三转换接头10设置在所述多棱柱凸台的第三个侧面上,第三转换接头10与公接头3类型一致,转换板11上还集成有将第三转换接头10与公接头3连接的信号线。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0和图12所示,优选的所述多棱柱凸台为三棱柱凸台,该拓展型手机壳2的宽度等于手机1的宽度,拓展型手机壳2的长度大于手机1的长度,拓展型手机壳2的厚度大于手机1的厚度,其中,拓展型手机壳2内设置有与手机1接触且与手机1平面面积一致的背板,该背板厚度1mm~2mm,将该类拓展型手机壳2视为第四类拓展型手机壳,轻便实用,另外,第四类拓展型手机壳内各个转换接头之间的电路转换原理与图8所示的电路转换原理一致。

本实施例中,所述多棱柱凸台为四棱柱凸台,所述四棱柱凸台的第四个侧面上设置有3.5mm耳机接头4,转换板11上还集成有将3.5mm耳机接头电路转换为公接头3对应电路的第三接头转换电路,所述第三接头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3.5mm耳机接头4连接,所述第三接头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公接头3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多棱柱凸台为四棱柱凸台,所述四棱柱凸台的第四个侧面上设置有3.5mm耳机接头4,将该类拓展型手机壳2视为第五类拓展型手机壳,第五类拓展型手机壳内各个转换接头之间的电路转换原理与图4所示的电路转换原理一致。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在与手机1配合的拓展型手机壳2中设置转换板11,并在拓展型手机壳1上设置转换接头,实现不同类型接头的转换,方便充电和数据传输,不受接头、电源线型号限制,可平衡公共场所电源充电站上电源线使用的资源,节省充电站电源线设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