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64408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代码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译码部分和编码部分的代码转换装置,译码部分用于接收一个第一编码的比特流,将该第一编码的比特流转换为至少一个数据信号,编码部分用于接收至少一个数据信号,将至少一个数据信号转换为一个第二编码的比特流,该代码转换装置具有位于译码部分和编码部分之间的、用于传送至少一个数据信号的连接装置。
这样的代码转换装置通常是已知的,译码部分由一个译码器来构成而编码部分由一个编码器来构成。译码器通过译码所述比特流而将所述欲被接收的、表示被压缩的视频信号的第一编码比特流转换为一个数据信号。编码器通过编码所述数据信号而将所述欲被接收的这一数据信号转换为第二编码的比特流,该第二编码的比特流以另一形式例如按照另一标准或只通过减小比特速率来代表该视频信号。在该译码器和该编码器之间有连接装置用于传送以未编码的形式表示该视频信号本身的数据信号。
因为被压缩的视频信号包括所谓的差异图象和正常图象,所以译码器和编码器都应当具有反馈回路,该反馈回路被用来对差异图象而不对正常图象进行译码和编码。例如,对在编码器的反馈回路中的预测装置(运动补偿和运动估计)来说,许多计算不得不在编码器中进行。
这种已知的代码转换装置主要的不足是例如,许多计算不得不在编码部分中进行。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提供一开始所述那种类型的代码转换装置,其中能显著地减少所需的计算。
为此,本发明的代码转换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位于译码部分和编码部分之间的、用于传送至少一个信息信号的另一连接装置。
因为有了位于译码部分和编码部分之间的用于传送信息信号的该另一连接装置,所以在所述信息信号中的信息再也不必在译码部分中与数据信号组合,并且再也不必在编码部分中被彻底进行计算。与此同时,全部译码不再在译码部分中进行,全部编码也不再在编码部分中进行,由此有效地利用了计算。
本发明主要基于这样的认识,即在译码器中进行某些操作而在编码器中进行相应的逆操作,如果译码器和编码器相互连接,全部这些操作就可被省去。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全部的译码和编码不再被执行并且在译码部分和编码部分之间传送的数据信号不再以未编码的形式表示视频信号本身,所以有必要提及译码部分而不是译码器,以及提及编码部分而不是编码器,但是利用连接装置在译码部分和编码部分之间传送的所述数据信号与利用另一连接装置在译码部分和编码部分之间传送的信息信号一道以仍然在某种程度上被编码的另外的形式表示视频信号。
当然,例如由于利用设置在译码部分中的一个多路复用器对数据信号和信息信号进行多路复用以及利用设置在编码部分中的一个多路分路器对数据信号和信息信号进行多路分路,所以该连接装置和另一连接装置可以是相同的。但是,本发明的代码转换装置的主要特征在于,在译码部分和编码部分之间传送的数据信号和信息信号一道以仍然在某种程度上被编码的另外的形式表示视频信号,而在上述通常已知的代码转换装置中,在译码器和编码器之间传送的其它数据信号以未编码的形式表示视频信号。
本发明的代码转换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特征在于,译码部分具有数据预处理装置,用于产生一个数据信号;
多路分路装置,具有一个接收第一编码的比特流的输入端以及与数据预处理装置连接的一个第一输出端和产生一个信息信号的一个第二输出端;编码部分具有数据处理装置,用于接收一个数据信号;
多路复用装置,具有与数据处理装置连接的一个第一输入端和接收一个信息信号的一个第二输入端,以及产生第二编码的比特流的一个输出端;
连接装置,设置在数据预处理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之间,另一连接装置,设置在多路分路装置的第二输出端和多路复用装置的第二输入端之间。
多路分路装置从第一编码的比特流中选择在第二输出端处产生的信息信号,并且从第一编码的比特流中选择在第一输出端处产生的、通过数据预处理装置被转换为数据信号的信号。多路复用装置组合输入到第二输入端的信息信号和输入到第一输入端的、由数据处理装置通过转换数据信号而获得的另一信号以便形成第二编码的比特流。
本发明的代码转换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数据预处理装置包括与第二输出端连接的一个控制输入端,数据处理装置包括与第二输入端连接的一个控制输入端。
通过控制输入端给数据预处理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提供信息信号。
本发明的代码转换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数据预处理装置包括译码装置和逆量化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另一量化装置和编码装置。
根据这样的代码转换装置,第二编码的比特流按照与第一编码的比特流相同的标准表示视频信号,只是比特率较低。
本发明的代码转换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数据预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反馈回路中的逆变换装置和预测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包含有另一逆量化装置和(另一)逆变换装置的反馈回路中的(另一)变换装置和(另一)预测装置。
根据这样的代码转换装置,第二编码的比特流按照与第一编码的比特流相同的标准(除了一个或多个修改的编码参数,例如图象大小、图象频率或图象编码步骤不同外)、或按照与第一编码的比特流不同的标准表示视频信号。
本发明的代码转换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的特征在于,信息信号是一个量化控制信号,第二输出端是一个量化控制信号输出端,而第二输入端是一个量化控制信号输入端。
在这一实施例中,信息信号由量化控制信号形成,该量化控制信号从多路分路装置的量化控制信号输出端通过控制输入端被输入到数据预处理装置(逆量化装置)。此外,量化信号被有选择地处理,例如通过一个控制单元被输入到数据处理装置(量化装置)的一个控制输入端和多路复用装置的量化控制信号输入端。因为量化控制信号输入到编码部分,所以不再需要从数据信号中获得量化控制信号,过去为了获得量化控制信号必须进行大量的计算。
本发明的代码转换装置的第六实施例的特征在于,信息信号是一个矢量信号,第二输出端是一个矢量输出端而第二输入端是一个矢量输入端。
在这一实施例中,信息信号由矢量信号形成,该矢量信号从多路分路装置的矢量输出端通过一个控制输入端被输入到数据预处理装置(预测装置)。此外,矢量信号被有选择地处理,例如,通过一个变换单元被输入到数据处理装置(另一预测装置)的一个控制输入端和多路复用装置的矢量输入端。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矢量信号输入到编码部分,所以它不再需要在编码部分中被彻底地计算。
本发明的代码转换装置的第七实施例的特征在于,信息信号是一个模式信号,第二输出端是一个模式输出端而第二输入端是一个模式输入端。
在这一实施例中,信息信号由模式信号形成,该模式信号从多路分路装置的模式输出端通过一个控制输入端被输入到数据预处理装置(预测装置)。此外,模式信号被有选择地处理,例如通过变换/确定单元被输入到数据处理装置(另一预测装置)的一个控制输入端和多路复用装置的模式输入端。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模式信号输入到编码部分,所以它不再需要在编码部分中被彻底地计算。
本发明的代码转换装置的第八实施例的特征在于,信息信号包括一个矢量信号和一个模式信号,第二输出端包括矢量输出端和模式输出端,第二输入端包括一个矢量输入端和一个模式输入端。
该第八实施例是第六和第七实施例的一种组合。
本发明的代码转换装置的第九实施例的特征在于,信息信号包括一个量化控制信号、一个矢量信号和一个模式信号,第二输出端包括一个量化控制信号输出端、一个矢量输出端和一个模式输出端,第二输入端包括一个量化控制信号输入端、一个矢量输入端和一个模式输入端。
该第九实施例是第五和第八实施例的一种组合。
虽然,可以以所有可能的方式组合两个或多个所述实施例。
荷兰专利申请第9200499号(未预公布)和第9201594号(未预公布)被结合在本申请中作为参考。
以下参看附图所示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表示本发明的代码转换装置的较复杂的形式,而图2表示本发明的代码转换装置的不太复杂的形式。
图1所示的代码转换装置或代码转换器由相互被虚线16分隔的一个译码部分1和一个编码部分21组成。译码部分1包括多路分路装置或多路分路器2和数据预处理装置3。多路分路器2具有一个接收第一编码的比特流的输入端4,与数据预处理装置3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的第一输出端5,以及由产生一个矢量信号的一个矢量输出端6、产生模式信号的模式输出端7和产生量化控制信号的量化控制信号输出端8组成的第二输出端。数据预处理装置3具有译码装置或VLD(变长译码器)9,译码装置或VLD9的一个输入端与输出端5连接,数据预处理装置3还具有逆量化装置10,该逆量化装置10的一个输入端与VLD9的输出端连接,它的一个控制输入端与量化控制信号输出端8连接。此外,数据预处理装置3还具有逆变换装置11,其一个输入端与逆量化装置10的一个输出端连接,还具有一个组合装置12(加法电路),其一个第一输入端与变换装置11的一个输出端连接,还具有存储装置13,其一个输入端与组合装置12的一个输出端连接,以及还具有预测装置14,其输入端与存储装置13的一个输出端连接,其一个输出端与组合装置12的一个第二输入端连接,其一个第一控制输入端与矢量输出端6连接,其一个第二控制输入端与模式输出端7连接。组合装置12的输出端还与数据预处理装置3的一个输出端15连接。
编码部分21包括多路复用装置或多路复用器22和数据处理装置23。多路复用器22具有一个与数据处理装置23的一个输出连接的一个第一输入端25,由接收一个矢量信号的一个矢量输入端26、接收模式信号的一个模式输入端27和接收一个量化控制信号的量化控制信号输入端28组成的一个第二输入端,以及产生一个第二编码的比特流的输出端24。数据处理装置23具有量化装置32和编码装置或VLC(变长编码器)33,VLC33的一个输入端与量化装置32的一个输出端连接,它的一个输出端与输入端25连接。此外,数据处理装置23还具有一个组合装置30(减法电路),其一个第一输入端与数据处理装置23的一个输入端29连接,还具有变换装置31,其一个输入端与组合装置30的一个输出端连接,它的输出端与量化装置32的一个输入端连接,还具有逆量化装置34,其一个输入端与量化装置32的一个输出端连接,还具有逆变换装置35,其一个输入端与逆量化装置34的一个输出端连接,还具有组合电路36(加法电路),其一个第一输入端与逆变换装置35的一个输出端连接,还具有存储装置37,其一个输入端与组合装置36的一个输出端连接,还具有预测装置38,其一个输入端与存储装置37的一个输出端连接,其一个输出端与组合装置30的一个第二输入端和组合装置36的一个第二输入端连接,并且它的一个第一控制输入端与矢量输入端26连接,一个第二控制输入端与模式输入端27连接。
输出端15和输入端29通过连接装置39相互连接,该连接装置最简单的形式是直通连接,较复杂的形式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后处理器或时间和/或空间转换器。矢量输出端6和矢量输入端26通过另一连接装置40相互连接,模式输出端7和模式输入端27通过另一连接装置41相互连接。另一连接装置40的最简单形式是直通连接,而较复杂的形式例如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变换单元40,为了能够例如从一种标准变换为另一种标准,矢量输出端6的矢量信号被转换为矢量输入端26的另一矢量信号,某些时候需要调整矢量信息的准确度和/或范围。也有可能需要组合不同的矢量信号来形成一个矢量信号。另一连接装置41的最简单形式是直通连接,而较复杂的形式例如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一个变换/确定单元41,为了能够例如从一种标准变换为另一种标准,模式输出端7的模式信号被转换为模式输入端27的另一模式信号,某些时候就需要而且因而必须在各个编码器中重新确定模式信号。如果使用了时间和/或空间转换器39,在每一时间间隔就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利用了矢量信息和/或模式信息,转换单元和转换/确定单元于是必须利用在图1中未示出的连接方式由转换器39来调整。
也可被看作是另一连接装置的控制单元17具有一个输入端18,该输入端18与量化控制信号输出端8连接,用于接收量化控制信号,还具有输入端19,该输入端19与输出端24连接,用于接收第二编码的比特流,还具有输出端20,该输出端20与输入端28、量化装置32的控制输入端以及逆量化装置34的一个控制输入端连接,用于提供另一量化控制信号。控制单元17通常还具有一个预置输入端,在图1中未示出,用于设置可调的比率,即所谓的输入/输出比特速率。
图1所示代码转换器的操作如下多路复用器2在输入端4接收第一编码的比特流,该第一编码的比特流被分离为(1)通过输出端5输入到VLD9的一个信号、(2)通过矢量输出端6输入到预测装置14的第一控制输入端和另一连接装置(变换装置)40的一个矢量信号、(3)通过模式输出端7输入到预测装置14的第二控制输入端和另一连接装置(变换/确定单元)41的模式信号以及(4)通过量化输出端8输入到逆量化装置10的控制输入端和控制单元17的输入端18的一个量化控制信号。VLD9例如根据查询表进行译码,在VLD9进行译码之后,逆量化装置10进行逆量化,逆变换装置11进行逆变换,例如逆离散余弦变换。这样一来就获得了一个数据信号,该数据信号是特定图象的某一组图象元素或象素和在其之前的图象的某一组象素之间的差异。在其中包括预测装置14(运动补偿装置)和存储装置13的反馈回路的作用下,特定图象的某一组象素然后在输出端15作为一个数据信号出现。如果在编码期间考虑了在相邻图象的图象内容中的运动,预测装置14(运动补偿装置)就响应矢量信号和/或模式信号对此进行补偿。所述数据信号从输出端15流到输入端29(这可能通过时间和/或空间转换器39以便有效地利用矢量信息和/或模式信息),由此预定数目的比特就形成了一个图象元素或象素。假设存储装置37的容量未被占据,第一组象素就通过组合装置30到达变换装置31,该变换装置31对该组象素执行例如离散余弦变换,对每一频率分量确定了相关的系数。量化装置32对获得的信号进行量化。VLC33然后例如根据查询表对量化信号进行编码,根据该查询表产生了新的码字,这些码字的平均长度比输入的字短,并被输入到多路复用器22的输入端25。这一被变换、被量化和被编码的第一组象素然后形成了编码信号的第一部分。在被变换和量化之后,第一组象素被逆量化装置34逆量化、被逆变换装置35逆变换并且通过组合装置36被存储在存储装置37的一个第一存储单元中。第二组象素经过与第一组象素相同的信号路径、经历相同的操作并被存储在存储装置37的第二存储单元中,等等,直至一完整图象(第一图象)的全部象素组都已经被存储。后续(第二)图象的第一组象素然后出现在输入端29。在这样的信号传送中,可以设想预测装置38(运动估计装置)根据在图1中未示出的与输入端29的连接对在图象中的可能的运动作出预测(估计),以便改善编码的质量。与此同时,先前(第一)图象的第一组象素(的预测)通过预测装置38被输入到将要通过组合装置30被编码的(第二)图象的第一组象素中去。因为第二图象的第一组象素和第一图象的第一组象素之间的差异然后被输入到数据处理装置23,所以编码明显地更加有效。利用预测装置38把在相邻图象的图象内容中的任何运动考虑在内,进一步提高了编码效率。当然,除了矢量外,也可以传送根据其它预测方法确定的其它预测参数。
以上描述的是就第一层次而言的代码转换器的操作,这一操作如图1所示并且是围绕着数据预处理装置3和数据处理装置23而进行的。就第二层次而言的操作在原理上是相同的并且在引用的参考文献中有全面的描述,就第二层次而言的操作没有在图1中示出,这是为了塔形或分层形编码和译码的目的并且是围绕着另一预处理装置和另一数据处理装置而进行的。
根据图1所示的代码转换器,第二编码的比特流按照与第一编码的比特流相同的标准(除了一个或多个修改的编码参数、例如图象大小、图象频率和图象编码步骤不同外)或按照与第一编码的比特流不同的标准表示视频信号。
在传统的代码转换器的情形中,控制单元17中没有用来从量化控制信号输出端8接收量化控制信号的输入端18。此外,在这些情况下也没有另一连接装置40和41,并且每一信息信号(量化控制信号、矢量信号、模式信号)在编码部分中被再次计算,将要通过连接装置39被传送的数据信号以未编码的形式表示视频信号本身。根据所述数据信号进行计算。
由于信息信号从译码部分1到编码部分21的传送,所以后者不再需要在编码部分21中进行计算,这就有效地利用了计算。
如果将本发明的代码转换器看作一线性系统,控制单元17的简化形式的操作如下。因为(译码部分量化)/(编码部分量化)=(输出数据)/(输入数据);(输入数据+输入信息)/(输出数据+输出信息)=(可调的比率);以及(输入信息)=(输出信息)基本上成立,除了(编码部分量化)和(输出数据)外,所有的参数都是已知的或者必须被设定,所以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的方程计算这两个未知的参数,此后给编码部分输入某一量化控制信号。根据该量化控制信号进行后续的(部分的)编码,这就产生新的输出信号,这一输出信号被返回到控制单元17。这就确定了某一误差,这一误差的确定导致在后续量化控制信号的计算中的进一步的调整。
图2所示的代码转换装置或代码转换器由相互被虚线16分隔的一个译码部分1和一个编码部分21组成。译码部分1包括多路分路装置或信号多路分路器2和数据预处理装置3。多路分路器2具有接收第一编码的比特流的一个输入端4;与数据预处理装置3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的一个第一输出端5;以及由产生一个矢量信号的矢量输出端6、产生一个模式信号的模式输出端7、和产生一个量化控制信号的量化控制信号输出端8组成的一个第二输出端。数据预处理装置3具有译码装置或VLD(变长译码器)9,译码装置或VLD9的输入端与输出端5连接,数据预处理装置3还具有逆量化装置10,该逆量化装置10的一个输入端与VLD9的一个输出端连接,它的一个控制输入端与量化控制信号输出端8连接,它的一个输出端与数据预处理装置3的一个输出端15连接。
编码部分21包括多路复用装置或多路复用器22和数据处理装置23。多路复用器22具有与数据处理装置23的一个输出端连接的一个第一输入端25;由接收一个矢量信号的一个矢量输入端26、接收一个模式信号的一个模式输入端27、和接收一个量化控制信号的量化控制信号输入端28组成的一个第二输入端;以及产生一个第二编码的比特流的输出端24。数据处理装置23具有量化装置32,其一个输入端与数据处理装置23的一个输入端29连接,其一个控制输入端与量化控制信号输入端28连接,还具有编码装置或VLC(变长编码器)33,它的一个输入端与量化装置32的一个输出端连接,它的一个输出端与输入端25连接。
输出端15和输入端29通过图2中未示出的连接装置39相互连接,该连接装置此时是直通连接。矢量输出端6和矢量输入端26通过图2中未示出的另一连接装置40相互连接,模式输出端7和模式输入端27通过另一连接装置41相互连接。在这一情形中,另一连接装置40是直通连接,而另一连接装置41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变换/确定单元41,即使不需要从一种标准变换为另一种标准,但有时仍然需要如相应地发生在各别的编码器中的情形那样,重新确定在各个编码器中的模式信号,所以模式输出端7的模式信号被转换为模式输入端27的另一模式信号,所有这一切都依赖于数据处理装置23。
也可被看作是另一连接装置的控制装置17具有一个输入端18,该输入端18与量化控制信号输出端8连接,用于接收量化控制信号;它还具有输入端19,该输入端19与输出端24连接,用于接收第二编码的比特;它还具有一个输出端20,该输出端20与量化控制信号输入端28和量化装置32的一个控制输入端连接,用于提供另一量化控制信号。控制装置17通常还具有一个预置输入端,在图2中未示出,用于设置可调的比率,即所谓的输入/输出比特速率。
图2所示的代码转换器的操作如下多路复用器2在输入端4接收第一编码的比特流,该第一编码的比特流被分离为通过输出端5输入到VLD9的一个信号、通过矢量输出端6输入到编码部分21的一个矢量信号、通过模式输出端7输入到另一连接装置(变换/确定单元)41的一个模式信号、以及通过量化输出端8输入到逆量化装置10的控制输入端和控制单元17的输入端18的一个量化控制信号。VLD9例如根据一个查询表而进行译码,在VLD9进行译码之后,逆量化装置10进行逆量化。这样一来就在输出端15获得了一个数据信号,该数据信号是一个特定图象的某一组图象元素或象素和在其之前的一幅图象的某一组象素之间的差异。由于没有逆变换装置的作用,因此所述数据信号仍然处于某一变换域中,表示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被编码的视频信号。所述数据信号从输出端15流到输入端29。量化装置32对所述数据信号进行量化。VLC33然后例如根据查询表对量化信号进行编码,根据该查询表产生了新的码字,这些码字的平均长度比输入的字短,并被输入到多路复用器22的输入端25。这一被量化和被编码的信号然后与由控制装置17计算的量化控制信号、未改变的矢量信号、和任何调整过的模式信号一道被多路复用器22转换为第二编码的比特流。
根据这一代码转换器,第二编码的比特流按照与第一编码的比特流相同的标准表示视频信号,但其比特速率较低。
与图1所示的代码转换器相比,由于不需要从一种标准变换为其它的标准,不需要调整矢量信息的准确度和/或范围以及不需要将矢量信号进行合并来形成一个矢量信号,因而矢量输出端6的矢量信号就不需要被转换为矢量输入端26的另一矢量信号,所以在图2所示的代码转换器中没有另一连接装置40或变换单元40。然而,虽然保持了相同的标准,但因为数据处理装置23也许仍然需要进行模式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变换/确定单元41被图2中未示出的一个连接装置驱动,所以在图2所示的代码转换器中仍然具有另一连接装置41或变换/确定装置41。
权利要求
1.一种代码转换装置,包括译码部分和编码部分,译码部分用于接收一个第一编码的比特流,将该第一编码的比特流转换为至少一个数据信号;编码部分用于接收至少一个数据信号,将至少一个数据信号转换为一个第二编码的比特流;该代码转换装置具有位于译码部分和编码部分之间的、用于传送至少一个数据信号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代码转换装置具有位于译码部分和编码部分之间的、用于传送至少一个信息信号的另一个连接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代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译码部分具有数据预处理装置,用于产生一个数据信号,多路分路装置,具有接收第一编码的比特流的一个输入端以及与数据预处理装置连接的一个第一输出端和产生信息信号的一个第二输出端;编码部分具有数据处理装置,用于接收一个数据信号,多路复用装置,具有与数据处理装置连接的一个第一输入端和接收信息信号的一个第二输入端,以及产生第二编码的比特流的一个输出端;连接装置设置在数据预处理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之间,另一连接装置设置在多路分路装置的第二输出端和多路复用装置的第二输入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的代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数据预处理装置包括一个与第二输出端连接的控制输入端,数据处理装置包括与第二输入端连接的一个控制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的代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数据预处理装置包括译码装置和逆量化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另一量化装置和编码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的代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数据预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反馈回路中的逆变换装置和预测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其中包括另一逆量化装置和(另一)逆变换装置的反馈回路中的(另一)变换装置和(另一)预测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2、3、4或5的代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信息信号是一个量化控制信号,第二输出端是一个量化控制信号输出端而第二输入端是一个量化控制信号输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2、3、4或5的代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信息信号是一个矢量信号,第二输出端是一个矢量输出端而第二输入端是一个矢量输入端。
8.根据权利要求2、3、4或5的代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信息信号是一个模式信号,第二输出端是一个模式输出端而第二输入端是一个模式输入端。
9.根据权利要求2、3、4或5的代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信息信号包括一个矢量信号和一个模式信号,第二输出端包括一个矢量输出端和一个模式输出端,第二输入端包括一个矢量输入端和一个模式输入端。
10.根据权利要求2、3、4或5的代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信息信号包括一个量化控制信号、一个矢量信号和一个模式信号,第二输出端包括一个量化控制信号输出端、一个矢量输出端和一个模式输出端,第二输入端包括一个量化控制信号输入端、一个矢量输入端和一个模式输入端。
全文摘要
用于被压缩的视频信号的已知代码转换器包括译码器和与其连接的编码器,数据信号在其间传送。被压缩的视频信号包括所谓差异图象和正常图象,所以译码器和编码器应具有反馈回路来对差异图象而不对正常图象译码和编码。例如对编码器反馈回路中的预测装置(运动补偿和运动估计)来说,许多计算需在编码器中进行。本发明在代码转换器中除数据信号外还伴随地传送一个或多个信息信号以显著减少所需计算,不再执行全部译码和编码。
文档编号H04N11/04GK1111878SQ9411500
公开日1995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1994年8月4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4日
发明者D·A·辛克尔, J·F·A·科佩尔曼斯 申请人:荷兰皇家.Ptt.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