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线性补偿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711234阅读:来源:国知局
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线性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关联系数以及 所述走离因子,对每个所述信道S段中的每一段分别进行非线性补偿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关联系数,计算所述信道中相邻传输信号强度的加权平均值,得到所述信道 的有效光强; 根据所述关联系数、走离因子以及所述有效光强,获取所述信道的非线性因子; 根据所述有效光强和所述非线性因子,对每个所述信道S段中的每一段进行非线性补 偿。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线性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关联系数、走离 因子以及所述有效光强,获取所述信道的非线性因子的步骤具体为: 通过公式: {ΡχΛ1,Ζ)^ΡνΛ^Ζ))Κ? +F_11 Σ ^,r)A°^Z)Wn^h)\ y |_ [ v.qm J _ 获取所述信道的非线性因子,所述非线性因子包括:自相位调制SPM和交叉相位调制 XPM相移因子; 通过公式: Φ,η Z + h) = ^T F^l< Σ Ε*^ Ζ) {W'Z)Wmq (C0> k) > ^ ¥g^m _ I y - 获取所述信道的非线性因子,所述非线性因子包括:相干ΧΡΜ因子; 其中,Υ是非线性系数,W^q表示走离因子,m和q表示信道序号; heff表示有效步长值,且heff= [exp(ah)_l]a,α是损耗系数,h是步长值; P?表不第m个信道X方向的有效光强,Pym表不第m个信道y方向的有效光强; Eyq ( ω,z)表示第q个信道y方向信号振幅的傅立叶变换;Exq ( ω,z)表示第q个信道X 方向信号振幅的傅立叶变换; R(ω,z)是 Rfey)m = 2P(x,y)m+P(y,x)m 的傅立叶变换; F 1表示傅里叶逆变换。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线性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有效光强和所 述非线性因子,对每个所述信道S段中的每一段进行非线性补偿的步骤包括: 通过公式: E"n (t,z + h) = Exm (t,z)eiA" cos(|Q"|)-i£vm {t,z)e^Qm sinc(|0m|); Erm (t,z + h) = Erm (i,z)e^ cos(\Qm |)-iExm (t,z)e*-Q*m smc(\Qm|); 对每个所述信道S段中的每一段进行非线性补偿; 其中,EM(t,z+h)表示时间t和距离z+h处X偏振态的振幅; Eym(t, z+h)表示时间t和距离z+h处y偏振态的振幅; Exm(t, z)表示时间t和距离z处X偏振态的振幅; Eym(t, z)表示时间t和距离z处y偏振态的振幅; Φη表示第m个信道的SPM和XPM相移因子; Qn表示第m个信道的相干XPM因子。9. 一种非线性补偿装置,应用于偏振复用-波分复用系统,所述偏振复用-波分复用系 统包括多个用于传输信号的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划分模块,用于根据步长值将每个所述信道的距离分成等长度的S段,其中,所述步长 值大于所述传输信号的色散长度值且小于所述信号的非线性长度值,S为大于1的整数;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个所述信道的色散补偿因子、不同信道间的走离因子以及每个 所述信道中相邻传输信号间的关联系数; 色散补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色散补偿因子,对每个所述信道S段中的每一段分别进 行色散补偿; 非线性补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关联系数以及所述走离因子,对每个所述信道S段中 的每一段分别进行非线性补偿。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线性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通过公式^(ω,h) = exp[i β 21ι(ωηιΔ ω-ω2/2)]获取每个所述 信道的色散补偿因子;其中,m表示第m个信道,Λ ω是信道间距,h是步长值,i表示虚数, ω是角频率,β2是色散系数;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通过公式: ah-id e..... -\ P〇,A) =---- :α - ulmqw 获取不同信道间的走离因子;其中,α是损耗系数,h是步长值,cU表示走离参量,cU =β 2(com-coq),Z表示传输距离,ω是角频率,m和q表示信道序号;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通过微扰方法或者拟合方法,获取每个所述信道中相邻传输信号 间的关联系数。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线性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散补偿模块具体通过 公式: kcx^jm. (?, z +h) = Fw| |f E(, (t, z) Hm (ω, I) j· 对每个所述信道S段中的每一段进行色散补偿,其中,x和y表示偏振态,z表示传输距 离,仏Z +幻表示时间t和距离z+h处的振幅,表示时间t和距离Z处的振 幅,Η"表示色散补偿因子,F表示傅里叶变换,F 1表示傅里叶逆变换。12.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线性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线性补偿模块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关联系数,计算所述信道中相邻传输信号强度的加权平均值, 得到所述信道的有效光强;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关联系数、走离因子以及所述有效光强,获取所述信道的非线 性因子; 补偿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有效光强和所述非线性因子,对每个所述信道S段中的每一 段进行非线性补偿。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非线性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通过公式: Φ{^)Λ^ζ + Ι?) = Λτ {ΡΛ^ζ) + ΡνηΧ^ζ))Κσ + ^1\Σ ^.y)Ac^z)Wm{^h)\ 获取所述信道的非线性因子,所述非线性因子包括:自相位调制SPM和交叉相位调制 XPM相移因子; 所述获取单元通过公式: - y 、一 我"(f,z + A) = -县f F-、 'sfqit-τη 一 ( - 获取所述信道的非线性因子,所述非线性因子包括:相干XPM因子; 其中,Y是非线性系数,W^q表示走离因子,m和q表示信道序号; heff表示有效步长值,且heff= [exp(ah)_l]a,α是损耗系数,h是步长值; P?表不第m个信道X方向的有效光强,Pym表不第m个信道y方向的有效光强; Eyq ( ω,z)表示第q个信道y方向信号振幅的傅立叶变换;Exq ( ω,z)表示第q个信道X 方向信号振幅的傅立叶变换; R(ω,z)是 Rfey)m = 2P(x,y)m+P(y,x)m 的傅立叶变换; F 1表示傅里叶逆变换。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非线性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单元通过公式: E,m (?,2 + /?) = £Am (t,z)eiA- cos(|0m 1)-(t,z)eA"!Qm sinr(|0OTj); Eym (i,z + h) = Em (t,z)eK' ο〇8(|ρΜ|)-^ΛΒ! {t,z)eiA"'Q\H sinc(|g"|); 对每个所述信道S段中的每一段进行非线性补偿; 其中,EM(t,z+h)表示时间t和距离z+h处X偏振态的振幅; Eym(t, z+h)表示时间t和距离z+h处y偏振态的振幅; Exm(t, z)表示时间t和距离z处X偏振态的振幅;Eym(t, z)表示时间t和距离z处y偏 振态的振幅;表示第m个信道的SPM和XPM相移因子;Q"表示第m个信道的相干XPM因 子。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线性补偿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计算偏振复用-波分复用系统非线性损伤补偿的算法计算量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根据步长值将每个所述信道的距离分成等长度的S段,其中,步长值大于传输信号的色散长度值且小于传输信号的非线性长度值,S为大于1的整数;获取每个信道的色散补偿因子、不同信道间的走离因子以及每个信道中相邻传输信号间的关联系数;根据色散补偿因子,对每个信道S段中的每一段分别进行色散补偿;根据所述关联系数以及所述走离因子,对每个信道S段中的每一段分别进行非线性补偿。本发明在计算非线性损伤补偿时同时考虑到了色散和走离效应的影响,步长可远超过色散长度,有效减少计算步数和总计算量。
【IPC分类】H04B10/2543, H04B10/2513
【公开号】CN105471507
【申请号】CN201410465588
【发明人】沈百林, 李桂芳, 赵宁波, 赵健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大学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4年9月12日
【公告号】WO2016037464A1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