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检测设备和用于焦点检测设备的控制方法_3

文档序号:9924013阅读:来源:国知局
量。这里,针对要设置AF调整值的各个焦点检测区域,检测离焦量。在各个焦点检测区域中,可以检测离焦量多次,并且可以使用所检测到的离焦量的平均值作为各个焦点检测区域的检测结果。最终将所检测到的离焦量与步骤S509所要拍摄的图像相关联地存储在内部存储器中。当完成离焦量的检测时,处理进入步骤S508。
[0054]在步骤S508,在步骤S509的图像的拍摄之前,系统控制单元210将主镜201和副镜202移动至从摄像光路退避的位置(镜上升)。在完成镜上升时,处理进入步骤S509。
[0055]在步骤S509,系统控制单元210通过控制摄像传感器209来使得拍摄图像,并且将拍摄图像与在步骤S507所检测到的离焦量相关联地存储在内部存储器中。当完成图像的拍摄时,处理进入步骤S510。在步骤S510,系统控制单元210将主镜201和副镜202移动至摄像光路内的位置(镜下降)。在完成镜下降时,处理进入步骤S511。
[0056]在步骤S511,系统控制单元210增大计数器214的计数值η,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512。在步骤S512,系统控制单元210判断计数值η是否达到了拍摄图像计数m。如果计数值η达到了拍摄图像计数m(步骤S512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514。如果计数值η没有达到拍摄图像计数m(步骤S512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513。
[0057]在步骤S513,系统控制单元210向镜头控制单元103发送驱动指示,从而使得向无限远距离侧将调焦透镜驱动了与上述包围曝光间隔s相对应的驱动量。当完成调焦透镜的驱动时,处理返回至步骤S507。通过重复步骤S507?步骤S513的处理,连续拍摄焦点状态按照包围曝光间隔而变化的m个图像。在上述例子中,在向最近距离侧驱动调焦透镜之后,在向无限远距离侧驱动调焦透镜的情况下进行焦点包围曝光摄像。然而,在向无限远距离侧驱动调焦透镜之后,可以在向最近距离侧驱动调焦透镜的情况下进行焦点包围曝光摄像。
[0058]在步骤S514,用户从焦点状态按照包围曝光间隔s而变化的m个图像中选择处于期望聚焦的图像。在该处理中,显示单元212显示通过焦点包围曝光摄像所获得的图像。这些图像可以逐一显示、或者可以以阵列来显示。此外,所显示的图像可以是经过了不同于正常处理的图像处理的图像,以清晰显示焦点状态。例如,在显示拍摄图像时,通过使得图像经过边缘强调处理以改善图像外观。然而,对于在步骤S514所显示的图像,不进行边缘强调处理。用户在检查显示单元212所显示的图像时,操作操作构件(未示出)。然后,用户选择想要的焦点状态的图像,并且确定所选择的图像。
[0059]在步骤S514并非必需进行图像的选择。在步骤S514,例如,当难以选择图像时,可以在预定时间内不选择图像,或者可以通过预定操作来取消用于设置AF调整值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步骤S514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516。另一方面,当选择了图像时(步骤S514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515。
[0060]在步骤S515,系统控制单元210基于与用户在步骤S514所选择的图像相关联的离焦量,确定AF调整值。下面将详细说明用于确定AF调整值的处理。在确定了AF调整值时,处理进入步骤S516。在步骤S516,终止显示用于焦点包围曝光摄像调整的显示,这样终止第二调整模式下的AF调整值的计算。
[0061]焦点包围曝光摄像的拍摄图像计数m可以是摄像设备或者镜头单元100特有的值,并且无论何时需要时,都可以根据被摄体的状态来设置。通常,被摄体的空间频率越高,则聚焦状态的判断越容易。因此,可以减少拍摄图像的数量,或者缩短包围曝光间隔S。这也适用于下面的情况:被摄体信息是边缘信息,并且可以根据对于被摄体进行聚焦判断的难易来设置各个参数。可以通过用户来任意设置用于焦点包围曝光摄像的各个参数。
[0062]接着参考图6A、6B和6C至图8,说明用于在本典型实施例的第二调整模式下确定AF调整值的方法。图6A、6B和6C是示出用于确定本典型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AF调整值的方法的图。图6A是上述焦点包围曝光摄像的示意图,并且示出在焦点状态移位时如何拍摄图像601?609。假定包围曝光摄像中的拍摄图像计数m为9。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以基于上述步骤S502所获得的焦点检测结果被确定为处于聚焦的位置为中心,以包围曝光间隔s来拍摄该中央位置处的图像、以及之前四个图像和之后四个图像。
[0063]图6B示出在焦点包围曝光摄像所获得的一组图像601?609中的处于中央的图像605(第五个图像)中的各个焦点检测区域及其焦点检测结果。拍摄图像605时的透镜位置与基于在步骤S502所获得的焦点检测结果而被确定为处于聚焦的透镜位置相对应。这里所示的焦点检测结果示例性说明了相对于在上述步骤S502所获得的焦点检测结果的差(AF调整值的单位系统)。通常,即使在中央位置处的图像605中,由于焦点包围曝光摄像时的透镜驱动误差或者焦点检测误差,因而步骤S507所检测到的焦点检测区域的焦点检测结果也不可能为O。
[0064]图6C示出在用户从焦点包围曝光摄像时所获得的一组图像601?609中所选择的图像607中的各个焦点检测区域及其焦点检测结果。这里,针对在用户选择图像时的判断,使用以虚线所包围的区域(图像区域)6071。例如,在用户进行用于选择图像的操作时显示放大图像的情况下,可以将与该放大图像相对应的区域确定为区域6071。
[0065]图7A和7B各自示出在本典型实施例的第二调整模式下所确定的AF调整值的例子。下面说明用于确定AF调整值的方法。图7A示出在第一确定模式下所确定的AF调整值的例子,并且图7B示出在第二确定模式下所确定的AF调整值的例子。如图7A和7B所示,在第一确定模式下,在所有焦点检测区域中设置相同的AF调整值,而在第二确定模式下,针对各个焦点检测区域来计算AF调整值。
[0066]图8是示出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用于确定AF调整值的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基于在步骤S507所获得的焦点检测结果,针对各个焦点检测区域来确定AF调整值。在用于确定AF调整值的方法中,提供下述的第一确定模式和第二确定模式,并且在无论选择了哪一个时,都在这两个模式中其中之一中来确定AF调整值。
[0067]在步骤S801,系统控制单元210读出焦点检测区域各自的焦点检测结果(离焦量)。与在上述步骤S514所选择的图像(这里,假定为图6C的图像607)相关联地存储该焦点检测结果。当完成了焦点检测结果的该读出时,处理进入步骤S802。
[0068]在步骤S802,系统控制单元210基于焦点检测区域各自的焦点检测结果,判断拍摄被摄体是否是平面。平面判断方法的可考虑例子包括下面的方法:如果所选择的图像607中的所有焦点检测区域的离焦量在预定阈值宽度(阈值)内,则判断为所有焦点检测区域在相同距离处检测到了被摄体,也就是说,判断为该被摄体是平面。
[0069]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如果在步骤S802判断为被摄体不是平面(步骤S802为“否”),则采用第一确定模式,而如果在步骤S802判断为被摄体是平面(步骤S802为“是”),则采用第二确定模式。然而,在被摄体被判断为不是平面时的操作不局限于本典型实施例,并且可以是用于取消第二调整模式或者再次进行包围曝光摄像的操作。
[0070]如果被摄体被判断为不是平面(步骤S802为“否”),则处理进入作为第一确定模式的处理的步骤S804?S806。在步骤S804,系统控制单元210在步骤S514所选择的图像607中,检测被用户用来判断焦点状态的图像区域6071。图像区域检测方法的可考虑例子包括下面的方法:检测在进行图像选择操作时所观察的区域(例如,所显示的放大区域)作为图像区域。在检测到图像区域时,处理进入步骤S805。
[0071]在步骤S805,系统控制单元210从所有焦点检测区域中,选择适用于确定AF调整值的特定焦点检测区域。对于该选择,可以考虑采用例如下面的方法:基于在步骤S804所检测到的图像区域6071,选择最接近图像区域6071的中央部分的焦点检测区域6072。可选地,可以显示整体或者至少部分与图像区域6071重叠的焦点检测区域,作为用于以视觉上可识别方式的选择的候选。用户因而可以选择焦点检测区域用于AF调整值的确定。在选择了特定焦点检测区域时,处理进入步骤S806。
[0072]在步骤S806,系统控制单元210计算一律适用于所有焦点检测区域的AF调整值。例如,通过下面的方法来计算AF调整值。将与在步骤S805所选择的特定焦点检测区域6072相关联地存储的离焦量转换成AF调整值的单位系统(假定图4的I个刻度单位为I个单位KAF调整值被确定为作为相当于通过该转换而生成的值的负数的值的偏移值,因而通过该转换而生成的值变成O。针对所有焦点检测区域,采用所确定的AF调整值。
[0073]说明了通过系统控制单元210进行步骤S802、S804和S805各自中的处理。然而,可以独立设置用于进行各个处理的计算元件。
[0074]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802判断为被摄体是平面(步骤S802为“是”),则处理进入作为第二确定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