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10720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或通信领域的加热技术,具体指一种加热器。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正以空前的速度发展,移动运营商为快速建网并节约机房建设成本,正越来越多地使用室外设备。为适应这一趋势,通信设备供应商也都迅速的推出室外设备,通过设备自身的高低温防护,以适应-40~+55度宽广的环境温区。
通常来讲,电子元器件被分为三个等级,即-55~+125度范围内的军品级、-40~+85度的工业级以及0~70度的商业级器件。以往的交换机等通信设备大都工作在通信机房中,由于机房环境本身温度可以调节,设定恒温恒湿以满足器件的工作环境,所以更多的使用性价比高的商业级器件。但随着室外设备的应用,一些设备供应商为解决元器件的低温工作问题,开始陆续使用工业级器件,不过出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国外的出口限制以及昂贵的价格,使得室外设备很难选到全部的工业级器件。为此,不得不为室外设备设计加热系统。
过去室外设备的加热大都使用电热设备,并直接通过交流电工作,然而,国内电网特别是农村电网电压波动范围很大,通信设备的规格要求适应150~300V的电压范围,在如此宽的电压范围内,电热器的电阻变化很小,功率相差近4倍。由于加热器功率的变化,引起电子元器件温度随之变化,使得加热器设计变得十分困难,于是,业界便使用稳定直流电源的加热器。此时,加热器功率参数的设计直接影响到设备直流电源的负荷以及成本,可见,如何设计合适的加热器加热功率显得尤为重要。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用的加热器有如下两种第一种,如图1所示,所述的加热器为一种直流供电的柔性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发热体1封装在导热绝缘体2内,伸出电源引线3,连接到直流电源4上,只要电路接通则加热器件就上电工作,产生热能;反之,电路断开,加热器件停止工作。可见,所述加热器控制方式简单,成本低廉,使用可靠,设计的重点是根据系统工作环境以及热容的大小,确定合适的电阻值,以得到确定工作电压下的加热功率。
但由于所述第一种方案是孤立地对待电子器件自身的电功率需求和加热器的电功率需求,所以,在某些低温应用场合可能要求加热器功率大于设备自身的功率,此时为实现设备的低温启动,必须设计大功率的直流电源模块;而在设备启动后,加热器停止工作时,由于电源输出功率减小,会导致电源模块效率降低。特别是当设备自身的发热仍不足以维持设备在低温下工作时,要求设备与加热器同时工作,此时电源模块输出功率成倍增加,进而导致电源成本显著增加。
第二种,如图2所示,所述的加热器为一种可变供电电源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发热体1封装在导热绝缘体2内,伸出电源引线3,连接到变压器4上,该变压器4可以输出三种不同的电压,以改变加热器的功率。在低温启动前,只有加热器工作,此时变压器4输出较高电压,得到较大加热功率。当系统被加热到一定温度,上电启动后,变压器4输出低电压,得到较低加热功率,但结合设备自身的发热,仍维持设备工作在许用的温度范围内。如果环境温度升高,需要的加热功率减小,则变压器4还可以输出更小电压,得到更小加热功率,以满足电子元器件工作在合适的温度范围。
虽然上述方案有效的利用了直流电源模块的容量,通过改变加热器的工作电压得到不同的加热功率。但由于引入变压器,使得整机成本增加,控制方式复杂化,可靠性也相对降低。
技术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成本高或控制方式复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加热器,包括导热绝缘层(3);若干电源引线(4);直流电源(5),所述的直流电源5与所述的若干电源引线4连接,所述的加热器还包括至少二个发热体,所述的发热体设置在所述的导热绝缘层(3)中。
所述的发热体为二个,分别为发热体(1)及发热体(2)。
所述的发热体是均匀地封装在所述的导热绝缘层(3)中。
所述发热体(1)及发热体(2)都有两端,每个发热体的一端都独立引出有电源引线(4),而每个发热体的另一端则由共同的电源引线(4)引出。
所述的若干个发热体中每个发热体都有两端,每个发热体的一端都独立引出有电源引线(4),而每个发热体的另一端则由共同的电源引线(4)引出。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后,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同交流加热器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借助直流电源,不受交流电压波动的影响,可以获得稳定的加热功率;2、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设计简单,制作成本低廉;3、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只需要在供电电路上串联温度继电器感应温度,控制电源的通断,即可控制加热器的启停,工作可靠;4、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一路发热体同设备分时工作,共享电源功率,有效地降低了直流电源的功率,从而节约了成本;5、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两部分发热体是均匀布置,所以加热很均匀,避免了局部过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第一种方案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第二种方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为简化控制方案并降低控制部分成本,省去了变压器,仍使用单一电源电压为加热器供电,但将加热器的发热体设计成至少两部分,多路发热体并列布置在加热面内,保证加热的均匀性。
请参考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加热器包括发热体1及发热体2;导热绝缘层3,所述的发热体1及发热体2就设置在所述的导热绝缘层3中;若干电源引线4,所述发热体1及发热体2都有两端,每个发热体的一端都独立引出有电源引线4,而每个发热体的另一端则由共同的电源引线4引出;直流电源5,所述的直流电源5与所述的若干电源引线4连接。
所述的发热体1与发热体2是均匀地封装在导热绝缘层3内,当设备在低温下启动前,需要较大的加热功率,此时只有所述的加热器工作,直流电源5可以将全部的功率提供给所述的发热体1及发热体2,以获得最大的加热量。当设备上电后,直流电源5需要提供部分功率给设备工作,此时加热器只能获得部分功率,所以关闭其中一个发热体,从而实现一路发热体与设备的分时工作,保证对直流电源5总的功率需求不变,同时也实现了加热功率分级可调。所述的关闭是通过串联在供电电路上的温度继电器(图未示)去感应温度,进而控制直流电源5的通断,来对加热器中发热体的启停进行控制的,由于此控制技术为现有技术,所以这里不作详细描述。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在导热绝缘层3中,封装三个、四个或更多发热体。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后,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同交流加热器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借助直流电源,不受交流电压波动的影响,可以获得稳定的加热功率;2、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设计简单,制作成本低廉;3、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只需要在供电电路上串联温度继电器感应温度,控制电源的通断,即可控制加热器的启停,工作可靠;4、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一路发热体同设备分时工作,共享电源功率,有效地降低了直流电源的功率,从而节约了成本;
5、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两部分发热体是均匀布置,所以加热很均匀,避免了局部过热。
权利要求1.一种加热器,包括导热绝缘层(3);若干电源引线(4);直流电源(5),所述的直流电源5与所述的若干电源引线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器还包括至少二个发热体,所述的发热体设置在所述的导热绝缘层(3)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体为二个,分别为发热体(1)及发热体(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体是均匀地封装在所述的导热绝缘层(3)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1)及发热体(2)都有两端,每个发热体的一端都独立引出有电源引线(4),而每个发热体的另一端则由共同的电源引线(4)引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个发热体中每个发热体都有两端,每个发热体的一端都独立引出有电源引线(4),而每个发热体的另一端则由共同的电源引线(4)引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成本高或控制方式复杂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加热器,包括导热绝缘层(3);若干电源引线(4);直流电源(5),所述的直流电源5与所述的若干电源引线4连接,所述的加热器还包括至少二个发热体,所述的发热体设置在所述的导热绝缘层(3)中。
文档编号H05B3/16GK2703379SQ200420051050
公开日2005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1日
发明者田树波, 胡卫锋, 董陈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