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体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31912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盖体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盖体限位结构,尤其是关于一种用于折叠型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盖体限位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讯与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移动电话、PDA等便携式电子装置竞相涌现,令消费者可随时随地充分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种种便利,而其中折叠型便携式电子装置因其结构玲珑新颖而为广大消费者所青睐。
如今生产厂商正努力减小折叠型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体积、尺寸及重量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与此同时,消费者也希望折叠型便携式电子装置使用寿命有所提高。
现有折叠型便携式电子装置盖体的开启通过位于盖体与本体之间的铰链接构实现,铰链接构通常包括壳体、转轴、凸轮、凸轮随动件及弹簧,凸轮、凸轮随动件及弹簧套于转轴上且收容于壳体内。所述盖体与壳体固定连接,本体与一凸轮随动件连接,凸轮及凸轮随动件的相接触面皆设置有具凸峰及凹谷的凸轮面。通常开启盖体时,通过外力施力于盖体,同时凸轮也随着盖体转动且推顶凸轮随动件使其于转轴上作直线运动并压缩弹簧,当凸轮越过凸轮随动件的凸峰后,即盖体打开至一预定角度时,弹簧被释放,此时,凸轮随动件于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推定凸轮,同时带动凸轮转动,从而使盖体自动打开。
以上所述折叠型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盖体虽可通过现有铰链接构方便实现其开启,然盖体于开启过程中将因弹簧的弹性力的突然释放,为加速运动,对盖体的冲击力较大,而可能损坏盖体,降低盖体的使用寿命,由此也降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使用寿命。此外,现有铰链接构使盖体开启的角度可能大于盖体的最佳使用状态的开启角度,而现有技术中,为限制盖体开启角度,通常通过折叠型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本体的特殊结构限定盖体的过度开启,由此将增加折叠型便携式电子装置重量及体积。
鉴于以上缺点,提供一种提高折叠型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盖体的使用寿命、且降低其重量及体积的盖体限位结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较小、提高折叠型便携式电子装置使用寿命的盖体限位结构。
一种盖体限位结构,用于折叠型便携式电子装置,所述盖体一端设置一第一筒部,该盖体限位结构包括一止挡体及一缓冲装置,该止挡体固接于盖体的第一筒部,且部分伸出所述第一筒部,该缓冲装置包括一套筒及一弹性件,套筒的一端部分轴向延伸出一延伸部,所述弹性件一端固定于套筒上,另一端伸出延伸部,与所述止挡体抵顶。
相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盖体限位结构通过一缓冲装置即可减小盖体开启过程中的受到的震动及冲击。另外,本实用新型盖体限位结构通过套筒的延伸部可有效限定盖体的开启角度,且结构简单,通过将其内置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盖体与本体的连接部内而不增大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体积。

图1是本实用新型盖体限位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盖体限位结构的缓冲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容置盖体限位结构的缓冲装置的壳体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盖体限位结构的另一方向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盖体限位结构的缓冲装置装配于壳体的剖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盖体限位结构的盖体关闭时的立体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盖体限位结构的盖体开启至一定角度时的立体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盖体限位结构的盖体完全开启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盖体限位结构适用于折叠型便携式电子装置。该便携式电子装置具一本体(图未示)、一盖体10及铰接本体及盖体10的铰链接构(图未示)。所述铰链接构容置于一固接于本体的壳体30内,所述铰链接构可为任何现有铰链接构,即包括转轴、盖体驱动件、本体驱动件及弹簧。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盖体限位结构包括一缓冲装置20。
请一并参照图2,盖体10包括在其一端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由该第一支撑部11及第二支撑部12相向延伸一第一筒部13和第二筒部14,第一筒部13的端部部分延伸一止挡部15。
缓冲装置20包括一套筒21及一弹片22。套筒21是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且其外壁开设一轴向开口(未标示),套筒21具第一敞开端212及第二敞开端214,该轴向开口由二相向的开口端部2112、2114形成。套筒21的第一敞开端212部分轴向延伸出弧形延伸部216,套筒21的外壁邻近弧形延伸部216端部开设一凹槽218,用以容置所述弹片22。在凹槽218的一侧延伸部216的端部形成一凸台220,凸台220的端部与盖体10的第一筒部13的端部相抵接。弹片22是由金属片材冲压而成的片状物,其主体为波浪形状,由其一端弯折出一弯折部222。弹片22外围形状与套筒21的凹槽218的形状相配合且容置于凹槽218内,其一侧抵持凸台220,弯折部222沿套筒21的周向伸出于凹槽218。缓冲装置20容置于壳体30内。
请参照图3至图5,壳体30为中空柱体,包括一容置孔31及一底壁32,容置孔31为非封闭孔,由其形成壳体30的第一开口端(未标示)及第二开口端(未标示)。于容置孔31内壁面开设第二纵向开33,第二纵向开33由容置孔31延伸至底壁32。容置孔31的内壁第二纵向开口33两侧对称设置二纵向挡块34、35及沿内壁周向设置一环形凸起36。挡块34、35于容置孔31的内壁延伸一定距离,用以分别抵持配合缓冲装置20的套筒21的开口端部2112、2114,以便固定所述套筒21。环形凸起36抵持套筒21的第二敞开端214,用以防止套筒21于壳体30内滑动。套筒21由壳体30第一开口端容置于壳体30的容置孔31,铰链接构通过壳体30的第二开口端容置于壳体30内,盖体10的第二筒部14通过第二开口端容置于壳体30内并与盖体驱动件固定连接,壳体30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本体(图未示)配合。
请同时参照图6,组装时,将缓冲装置20通过壳体30第一开口端容置于壳体30的容置孔31,通过壳体30的挡块34、35对开口端部2112、2114的抵持作用,以及壳体30内设的环形凸起36对套筒21的第二敞开端214的抵持而固定缓冲装置20。盖体10的第一筒部13由壳体30的第一开口端容置于壳体30的容置孔31内,且盖体10的第一筒部13的端部抵顶套筒21的延伸部216的端部,止挡部15的端部抵顶套筒21的端部。盖体10的第二筒部14通过铰链接构由壳体30的第二开口端装配于壳体30内,且盖体驱动件(图未示)通过盖体10的第二筒部14固定并连接于盖体10上。所述铰链接构的本体驱动件(图未示)固定连接于壳体30内。
请一并参照图7和图8,使用时,开启盖体10时,通过外力施力于盖体10,盖体10打开至一预定角度,铰链接构的弹簧被释放,盖体10于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自动打开,盖体10自动弹开过程中,盖体10的止挡部15首先与弹片22的弯折部222抵顶,并于弹片22的反弹力作用下减速,由此缓冲盖体10的开启速度同时减少对盖体10的冲击,盖体10于铰链接构的作用下继续沿开启方向转动且压缩弹片22,直至盖体10的止挡部15使弹片22的弯折部222抵顶于凸台220的侧壁,此时盖体10完全开启,弹片22的压缩量最大。此时,盖体10于铰链接构的作用下虽有继续沿开启方向转动的趋势,由于凸台220的抵持对盖体10的止挡部15的抵持作用,而限制盖体10的继续转动,由此使缓冲装置20起到对盖体10的限位作用。
关闭盖体10时,通过外力施力于盖体10,使盖体10沿关闭方向转动,由于盖体10受弹片22的弹性力作用,可以后小减少使盖体10关闭克服铰链接构的弹簧的弹力作用的外力,从而方便盖体10的关闭。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缓冲装置20可为二个,即于壳体30的二开口端分别设置一个,以平衡盖体10开启时的缓冲,此时,铰链接构的盖体驱动件可设置较长以便与盖体10的第一筒部13或第二筒部14连接。缓冲装置20于壳体30的固定可采用任何现有的方式。另,止挡部15与盖体10为一单独设置的止挡体,该止挡体固接于盖体10的第一筒部13并部分伸出于第一筒部13。缓冲装置20的弹片22也可由其它弹性件替代,如压缩弹簧等。
权利要求1.一种盖体限位结构,用于折叠型便携式电子装置,所述盖体一端设置一第一筒部,其特征在于该盖体限位结构包括一止挡体及一缓冲装置,该止挡体固接于盖体的第一筒部,且部分伸出所述第一筒部,该缓冲装置包括一套筒及一弹性件,套筒的一端部分轴向延伸出一延伸部,所述弹性件一端固定于套筒上,另一端伸出延伸部,与所述止挡体抵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套筒的外壁邻近所述延伸部开设一凹槽,所述弹性件置于该凹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体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凹槽与延伸部的端部形成一凸台,所述凸台抵持所述弹性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止挡体抵顶套筒的端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盖体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弹性件为一波浪状弹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体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片包括一弯折部,其沿周向伸出于套筒外,与所述止挡体抵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盖体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止挡体为由第一筒部部分轴向延伸的止挡部。
8.一种盖体限位结构,用于折叠型携带式电子装置,所述盖体于其一端设置一第一筒部,其特征在于该盖体限位结构包括一止挡体及一缓冲装置,该止挡体固接于盖体的第一筒部,且部分伸出所述第一筒部,该缓冲装置包括一套筒及一弹性件,套筒的一端部分轴向延伸出一延伸部,所述弹性件一端固定于套筒上,另一端伸出延伸部,该止挡体具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及第三位置,当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止挡体远离弹性件,当止挡体体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止挡体抵顶所述弹性件,当其处于第三位置时,所述止挡体抵顶所述延伸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盖体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套筒的外壁邻近所述延伸部开设一凹槽,所述弹性件置于该凹槽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盖体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凹槽与延伸部的端部形成一凸台,所述凸台抵持所述弹性件。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盖体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止挡体抵顶套筒的端部。
12.如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盖体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弹性件为一波浪状弹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盖体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片包括一弯折部,其沿周向伸出于套筒外,与所述止挡体抵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盖体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止挡体为由第一筒部部分轴向延伸的止挡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盖体限位结构,用于折叠型便携式电子装置,所述盖体一端设置一第一筒部。该盖体限位结构包括一止挡体及一缓冲装置,该止挡体固接于盖体的第一筒部,且部分伸出所述第一筒部,该缓冲装置包括一套筒及一弹性件,套筒的一端部分轴向延伸出一延伸部,所述弹性件一端固定于套筒上,另一端伸出延伸部,与所述止挡体抵顶。本实用新型盖体限位结构可有效提高折叠型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盖体的使用寿命、且降低其重量及体积。
文档编号H05K5/02GK2757501SQ200420095999
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7日
发明者葛鹏进, 陈瑞豪, 罗兴皇, 刘晔, 秦水源, 涂小华 申请人: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