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位块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64973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限位块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限位块结构及汽车,其中限位块结构包括:橡胶材料制成的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有一中心孔;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件上设置有与所述中心孔相连通的螺纹孔,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中心孔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该结构在实现紧固可靠连接的同时,可实现整车减重,安装方便,有效实现快速拆装,大大提升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
一种限位块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部件,尤其涉及一种限位块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0002]在汽车设计中,为了防止整车运动过程中产生金属碰撞异响,在金属与金属之间增加限位块结构,用于缓冲过度。
[0003]在具体安装场景中,由于安装结构具有变化性与复杂性,限位块的安装往往受安装空间狭窄的限制存在安装困难,现有限位块结构设计中,在兼顾连接可靠性功能的同时,往往存在连接设计结构不够简化,不能很好的适应复杂的安装场景的问题。因此,设计一种可满足多项开发要求的限位块,是设计者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限位块结构及汽车,解决原有限位块结构在兼顾连接可靠性功能的同时,存在连接设计结构不够简化,不能很好的适应复杂的安装场景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限位块结构,包括:
[0007]橡胶材料制成的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有一中心孔;
[0008]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件上设置有与所述中心孔相连通的螺纹孔,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中心孔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件形成为圆柱形,且包括直径不同的第一直径部分和第二直径部分,其中所述第二直径部分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直径部分的直径;
[0010]所述第二限位件形成为圆柱形,包括和所述第一直径部分的形状与尺寸对应的容置空间,所述第一直径部分插设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固定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外圆周的直径与所述第二直径部分的直径相同。
[0012]可选地,所述中心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螺纹孔的孔径。
[0013]—种汽车,包括:车身钣金和车架钣金,还包括如上所述的限位块结构,所述限位块结构设置于所述车身钣金与所述车架钣金之间,其中所述车身钣金上设置有凸焊螺栓,所述限位块结构通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凸焊螺栓固定螺接。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5]上述方案,限位块结构由不同材质构成的两部分所组成,在限位块上金属部分集成螺纹设计,这样可以直接将限位块与焊接在车身(或车架)上的凸焊螺栓(或螺栓)进行螺接,减化整车中金属与金属之间限位块安装部件,可以有效省去螺母,使限位块直接参与螺接,在有效保证限位块原有功能特性,实现紧固可靠连接的同时,可实现整车减重,安装方便,有效实现快速拆装,大大提升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块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0017]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块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0018]图3表示沿图2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
[0019]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块结构与汽车部件的安装示意图;
[°02°]图5表示沿图4中B-B线的剖面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1-第一限位件,11-中心孔,2-第二限位件,21-螺纹孔,3-凸焊螺栓,4-车身钣金,5-车架钣金。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4]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限位块结构,该限位块结构包括:
[0025]橡胶材料制成的第一限位件I,所述第一限位件I设置有一中心孔11;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二限位件2,所述第二限位件2与所述第一限位件I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件2上设置有与所述中心孔11相连通的螺纹孔21,且所述螺纹孔21与所述中心孔11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
[0026]该结构设计中,限位块由不同材质构成的两部分所组成,在限位块上金属部分集成螺纹设计,这样可以直接将限位块与焊接在车身(或车架)上的凸焊螺栓3(或螺栓)进行螺接,减化整车中金属与金属之间限位块安装部件,可以有效省去螺母,使限位块直接参与螺接,在有效保证限位块原有功能特性,实现紧固可靠连接的同时,可实现整车减重,适应复杂的安装场景,安装方便,有效实现快速拆装,大大提升生产效率。
[0027]具体地,其中,第一限位件I形成为圆柱形,且包括直径不同的第一直径部分和第二直径部分,其中所述第二直径部分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直径部分的直径;第二限位件2形成为圆柱形,包括和所述第一直径部分的形状与尺寸对应的容置空间,所述第一直径部分插设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第一限位件I与所述第二限位件2固定连接。
[0028]具体地,形成为圆柱形的第二限位件2中包括与第一限位件I的第一直径部分的形状与尺寸相对应的容置空间,使得第二限位件2形成为外周为圆柱形的盖状结构,可以盖设于第一限位件I的第一直径部分上,配合两部分的尺寸大小,使两部分结构固定嵌合。其中,第一限位件I与第二限位件2之间的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黏合剂将第一限位件I的第一直径部分与第二限位件2的容置空间进行粘接固定,或者通过硫化工艺将橡胶材质的第一限位件I与金属材质的第二限位件2连接形成为一个整体。该结构设计大大提升了装配的工艺性,缓冲块本体结构简单,模具成本相应较低,降低了整车开发成本。
[0029]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件2的外圆周的直径与所述第二直径部分的直径相同,使限位块结构整体形成为规则的圆柱形结构;优选地,中心孔11的孔径大于所述螺纹孔21的孔径,实现更大程度上的减重效果。
[0030]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汽车,结合图4、图5所示,包括:车身钣金4和车架钣金5,还包括如前所述的限位块结构,该限位块结构设置于车身钣金4与车架钣金5之间,其中车身钣金4上设置有凸焊螺栓3,限位块结构通过螺纹孔21与凸焊螺栓3固定螺接。
[0031]其中,橡胶材料制成的第一限位件I硬度可根据实车路试情况进行调整,在实际的装配过程中,可将限位块整体通过第二限位件2上内置的螺纹孔21直接与凸焊螺栓3螺接,该凸焊螺栓3置于车身钣金4上,限位块结构整体置于车身钣金4与车架钣金5之间,用于整车动态情况下,防止车身车架相撞使用,该结构可以有效实现紧固可靠连接,并提升总装工艺性,节省整车零件布置空间,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0032]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033]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34]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限位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橡胶材料制成的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有一中心孔; 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件上设置有与所述中心孔相连通的螺纹孔,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中心孔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块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件形成为圆柱形,且包括直径不同的第一直径部分和第二直径部分,其中所述第二直径部分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直径部分的直径; 所述第二限位件形成为圆柱形,包括和所述第一直径部分的形状与尺寸对应的容置空间,所述第一直径部分插设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外圆周的直径与所述第二直径部分的直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螺纹孔的孔径。5.一种汽车,包括:车身钣金和车架钣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限位块结构,所述限位块结构设置于所述车身钣金与所述车架钣金之间,其中所述车身钣金上设置有凸焊螺栓,所述限位块结构通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凸焊螺栓固定螺接。
【文档编号】F16F1/36GK205654755SQ201620295533
【公开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1日 公开号201620295533.1, CN 201620295533, CN 205654755 U, CN 205654755U, CN-U-205654755, CN201620295533, CN201620295533.1, CN205654755 U, CN205654755U
【发明人】徐倩倩, 陈静, 于海波
【申请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