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31619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电子元件上的散热装置。
技术背景随着电子产业不断发展,电子元件(特别是中央处理器)运行速度和整 体性能在不断提升。然而,它的发热量也随之增加,另一方面体积越来越小, 发热也就更加集中,使得业界单纯使用金属实体传热的散热装置无法满足高 端电子元件的散热需求。为此,业界开始使用带有热管的散热装置。热管是主要由真空密封的管 形壳体、其内壁上设置的毛细结构(如粉末烧结物、沟槽结构、丝网结构等) 及其内适量装入的工作液体(如水、酒精、氟里昂、丙酮等)组成。热管是 通过工作液体受热后进行液汽两相变化而吸收、释放热量以达到传热目的, 由于热管的传热不定向且传热距离长而得到广泛应用。中国专利公告CN2634525Y号揭露了一种散热装置,其包括一底板、一 该底板上贴设的散热器及一连接该底板与散热器的热管,该散热器由若干散 热鳍片排列组合形成,该散热鳍片上设有供热管穿设的通孔。但是热管是通 过焊料直接焊接在散热鳍片的通孔内,当热管穿入散热鳍片时,容易造成热 管与散热鳍片之间结合不均匀,影响热量由热管向散热鳍片传递的效率,从 而散热装置的性能提升受到限制。发明内容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性能较佳的散热装置。一种散热装置,包括设置有若干散热鳍片的散热器及至少一热管,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穿过散热鳍片的套管,所述热管穿设于所述套管内。本发明散热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由于本发明散热装置中,热管与散热器的散热鳍片通过一导热性能佳的套管作为中介,即热管与套管充分接触,同时套管与散热鳍片也充分接触,使热量由热管均匀传递至散热鳍片,从而整体散热性能得以提升。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l是本发明散热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l所示散热装置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l所示散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l所示为本发明散热装置一较佳实施例,该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器10、 一导热板20、 二热管30及连接热管30及散热器10的二套管40。在本实施 例中,所述散热器IO为铝挤型散热器,即由金属铝材挤制加工成型。请结合图1参阅图2及图3,所述散热器10包括一基座12,该基座12 顶面形成一凸出部120,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一散热鳍片14自该凸出部120向 上延伸设置,这些第一散热鳍片14横向延伸方向超出基座12两端。若干相 互平行的第二散热鳍片15自凸出部120两侧向上延伸设置且位于第一散热鳍 片14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散热鳍片15与第一散热鳍片14的顶部相齐平,第 二散热鳍片15横向延伸的长度小于第一散热鳍片14的横向延伸长度,第二 散热鳍片15沿纵向方向延伸超出基座12的末端边缘。第一及第二散热鳍片 14、 15中部设有一纵长贯穿该第一及第二散热鳍片14、 15的狭槽18,该狭 槽18延伸至基座12上表面。所述狭槽18两侧的第一、第二散热鳍片14、 15 上对称设有二贯穿所有第一及第二散热鳍片14、 15的通孔16,所述二通孔 16平行狭槽18且靠近第一、第二散热鳍片14、 15的顶面,以容置二套管40 及热管30。基座12的四角上设有安装孔130,以通过螺钉(图未示)将该散热 器10固定于电路板(图未示)上。所述基座12底面中部向下凸伸一凸块11, 该凸块11下表面设有二纵向延伸且邻接设置的二平行凹槽17,用以收容热管 30。所述导热板20呈一正方形板状体,其形状与散热器IO的凸块11 一致。 该导热板20上表面设有二沟槽27,以配合凸块ll上的凹槽17组成一容置热 管30的通道。所述每一热管30包括一吸热段31 、 一平行吸热段31的放热段32及连接吸 热段31与放热段32的绝热段33,所述热管30的吸热段31置于凹槽17与沟槽27 配合形成的通道内,所述放热段32穿设置第一、第二散热鳍片14、 15上的通
孔16内。所述套管40由导热性能佳的金属材料制造而成,在本实施例中套管140 的材料为铜。该套管40的外径略小于通孔16的内径及热管30放热段32的外径, 其长度较通孔16长而略短于热管30的放热段3 2 。组装该散热装置时,先将套管40穿至第一、第二散热鳍片14、 15上的通 孔16内,通过外部工具伸入套管40内使套管40的内外径扩大,从而使套管40 的外壁紧密贴合于通孔16的内壁;接着将热管30的放热段32插置于套管40内 并与套管40内壁焊接;同时,热管30的吸热段31插置散热器10的凸块11的凹 槽17与导热板20沟槽27组成的通道中,从而将散热器IO、导热板20及热管30 焊接在一起。工作时,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导热板20, —部分热量通过基座12 传至整个散热器IO,另一部分热量通过热管30的吸热段31传至热管30的放热 段32,由于套管40与热管30的放热段32及第一及第二散热鳍片14、 15的充分 接触,热管30的放热段32的热量通过套管40均匀传递至第一、第二散热鳍片 14、 15上,使整个散热装置得到充分的利用。由于套管40的作用,使套管40先与散热鳍片14、 15紧密结合,再与热管 30实现面接触结合,避免了热管30直接与散热鳍片14、 15结合而出现的导热 不良的现象,使热量由热管30均匀传递至散热鳍片14、 15上,加强了散热效 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散热装置,包括设置有若干散热鳍片的散热器及至少一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穿过散热鳍片的套管,所述热管穿设于所述套管内。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上设有供所 述套管穿"i殳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略大于所述套管的外径。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借助外部工具而 使其内外径扩大从而套管外表面紧密接触所述通孔内表面。
4. 如权利要求l或2或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还包 括一置于散热鳍片底部的基座,所述热管包括一与该基座连接的吸热段及套 置于套管的放热段。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顶面形成一凸出 部,所述散热鳍片自凸出部顶面一体垂直延伸设置。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底面中部向下凸 伸一凸块, 一导热板与所述凸块共同夹置热管的吸热段。
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中部设有一 纵长贯穿每一散热鳍片的狭槽,二通孔分别于狭槽两侧。
8. 如权利要求l或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为铝挤型 散热器。
9. 如权利要求l或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与热管焊接 连接。
全文摘要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设置有若干散热鳍片的散热器及至少一热管,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穿过散热鳍片的套管,所述热管穿设于所述套管内。由于热管与散热器的散热鳍片通过一导热性能佳的套管作为中介,使热管与散热鳍片之间可以充分传递热量。
文档编号H05K7/20GK101150944SQ20061006273
公开日2008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22日
发明者周世文, 罗文礼, 陈俊吉 申请人: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