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61113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器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散热器模块,特别是在底座开设有一内凹面,利用该内凹面使具有热源的电子发热组件可以嵌入,使贯穿底座的热管能与发热组件直接接触,以利于提升散热效能的散热器模块。
背景技术
电子组件的应用日渐普及,将电子组件所产生的热迅速移去,以确保产品系统的稳定,已是愈来愈重要的课题,也是现今许多创新研究的重点。
散热器(Cooler)对处理器的重要性与计算机运算速度越来越快成正比关系,当使用计算机的时间越来越长,处理器产生的温度当然也是越来越高。处理器的高温在可被接受范围内,或可以利用本身的表面积散热降温,以维持在可接受的温度值内,一切的温升问题就不会发生。否则,就必须以外在特殊设计的零组件降低处理器的温升,以维持处理器的高温在可被接受的数值范围内,使计算机运作一切正常。最常见的是在电子组件上加上散热组件(Heat Sink Assembly),但不同形式的散热组件所表现出的散热效益往往具有相异性。
以台湾专利公告第M288399号《散热装置》为例,该构成包括有散热模块,由复数个并排设置的散热鳍片组成;复数个导热管,一端与该散热模块装配;一吸热模块,其中该导热管另一端配置于该吸热模块中;一夹具,扣压在一发热部件和该吸热模块外侧;以及一固定模块,装设于该发热部件和该吸热模块之间,用以将该发热部件与该吸热模块固定一起。主要特点是透过夹具、固定模块将吸热模块与发热部件紧密扣持在一起,期望得到较佳的散热效率。
又如图1所示,该习用散热器模块1是利用具有热管11穿设的底座12与发热组件13进行贴合,而热管11另一端则穿设有散热鳍片14,藉此结构以期导引热能经热管11传导到散热鳍片14上,与冷空气进行对流及热交换。
另一种习用散热器模块2如图2所示,该底座22一面大致上呈现波浪状结构221,而在该波浪状结构221中有凹槽222、与上方散热鳍片组24的凹槽241相对应,使热管21可以置放在两凹槽222、241中而被包夹,而热管21另一端透过穿孔242穿设有散热鳍片24,藉此结构以期导引热能自底座22经热管21传导到散热鳍片24上,与冷空气进行对流。
不过依据前案所揭露者,底座虽为热传导性材质所制成,且作为热源以及热管的传热介质,其结合间隙造成热传导率不佳和产生热阻,同时该包含底座构成散热器模块的热传导系数乃较热源与热管直接接触来得低,所以,如何使发热组件所产生的热能直接透过热管传热为本实用新型研究的一项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使散热模块的底座能够有一空间可以容置发热组件,具体来说该发热组件将在结合后被直接包覆于底座中,而使发热组件所散发出热能直接的(Directly)与热管(或称热导管)接触、有效的近接彼此间的距离,而让热管迅速将热能传导至散热鳍片。
本实用新型散热器模块至少由底座以及散热鳍片所组成,更进一步包括有贯穿该散热鳍片以及该底座、将两者作结合的热管的组合。利用该模块于底座的下端面开设一内凹面,散热鳍片或是热管以嵌入、铆合或穿设的方式与底座进行结合,其中热管的管体在贯穿底座时有一部分管体开放裸露于该内凹面内,而产生热源的发热组件在组合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模块时将嵌入该内凹面中,藉此结构特征令热管能够直接与该产生热源的发热组件直接接触,直接迅速传导热源由热管经底座上的散热鳍片组或是远离的散热鳍片组散热,以提升热源发散的效率。
发热组件嵌入底座的内凹面内,将与热管相抵触;抑或在组合前或组合后施加一适当力道,将热管原本弧面周缘挤压成为平面,将有助热管内的热端接触面积增加,使工作流体遇热气化而产生蒸气,该蒸气将往压力较低冷凝端移动而形成蒸气流,蒸气在冷凝端冷却后释放出其潜热。


图1为第一种习用的散热器模块示意图;图2为第二种习用的散热器模块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5为第一实施例的热管挤压前侧视图及A-A’剖面线图;图6为第一实施例的热管挤压后侧视图及B-B’剖面线图;图7为第一实施例与发热组件组合前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9为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0为第二实施例的一种热管挤压前侧视图;图11为第二实施例的另一种热管挤压前侧视图;图12为第二实施例与发热组件组合前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模块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及图14为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散热器模块 11热管12底座 13发热组件14散热鳍片 2散热器模块21热管 22底座221波浪状结构222凹槽24散热鳍片 241凹槽242穿孔 3散热器模块31热管 31a、b一端31c部分管体 32底座321上端面322定位槽323下端面324内凹面325穿孔 33散热鳍片41热管 41a、b一端41c部分管体 42底座421上端面423下端面424内凹面425穿孔4散热器模块 43散热鳍片5发热组件51导热膏6散热器模块 61热管
61a、b一端 61c部分管体62底座 621上端面622定位槽 623下端面624内凹面 63散热鳍片63a、b长散热鳍片635穿孔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如图所示,散热器模块3由底座32、散热鳍片组33以及热管31所组成,底座32的上端面321具有数定位槽322,定位槽322提供散热鳍片33对应植入,该底座32的下端面开设一内凹面324,而内凹面324将可以依照发热组件的形状、大小进行开设,或者为内洼面(图未示)亦可,且该内凹面324交错的一方向穿设有数穿孔325穿设底座本体32。
热管31的一端31a穿发穿孔325而与底座32进行结合,另一端31b则以相同方向穿设于散热鳍片33,其中热管31在贯穿底座32时将有一部分管体开放裸露于该内凹面324内,而产生热源的发热组件5将嵌入该内凹面324中,在此阶段即可令热管32能够直接与该产生热源的发热组件5直接接触,迅速传导热源至热管31、同时经底座32上的散热鳍片33散热,以提升热源发散的效率。
请同时参阅图4、图5以及图6所示,将以侧视图连续说明热管与底座关系。由图4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散热器模块3的侧视图,热管31在贯穿底座32时将有一部分管体31c开放裸露在下端面323的内凹面324内,在本实施例所展现的内凹面324约略为该底座本体32的一半深度,不过该深度决定热管31露出的管体31c面积,所以该内凹面324的深度能够动态性的调整,不受本绘制的图面而限制。由图5以及图6所展现的是热管变化型态,在图5看到该热管31在底座32内凹面324的部分,仅呈现穿设底座本体32的状态;在图6看到该热管31在底座32内凹面324的部分,已经呈现经过施加一适当力道的挤压手段,将热管31原本弧面周缘挤压成为平面,此接触平面将有助热管31与热端接触面积增加。
请参阅图7所示,因底座32的内凹面324使部分热管31的部分管体31c呈现开放式裸露状,发热组件5上将预先涂布一层导热膏51,把发热组件5贴合至该内凹面324位置,令热管315的部分管体31c能够直接与该产生热源的发热组件5直接接触,迅速传导热源由热管31、以及底座32透过散热鳍片33进行散热工作。
请参阅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如图所示,散热器模块4由底座42、散热鳍片43以及热管41所组成。该底座42的下端面开设一内凹面424,而内凹面424将可以依照发热组件5的形状、大小进行开设,与该内凹面424交错方向穿设有数穿孔425,上端面421为一平整面。热管41的一端41a穿设底座42的穿孔425而与底座本体42进行结合,另一端41b则远离底座42、与散热鳍片43组位于相对远端,使发热组件5的热能能够传导至远端的散热鳍片43进行散热。相关侧视图请参阅图9。
图10以及图11说明热管排列方式。穿设在底座42的热管41可以区分为两种排列方式,第一种如图10,各热管41独立,也就是底座42上的穿孔425独立;第二种如图11所示,各热管41间将形成缘切关系,也就是底座42上的穿孔425相互抵触。不过,其它未叙述的热管排列方式,如高低位差、数量等,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与第一实施例稍有不同之处即在于本实施例的散热鳍片43将由于热管41一端41b的延伸,能够设置在通风口位置、或远离发热组件5,而底座42的内凹面424使部分管体41c呈现开放式裸露状,发热组件5上同样涂布一层导热膏51,把发热组件5贴合至该内凹面424位置,令部分管体41c能够直接与该产生热源的发热组件5直接接触,直接迅速传导热源到远端散热鳍片43,藉此结构提升热能发散效果。
请更进一步参阅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将同时以图13以及图14为说明。散热器模块6由底座62、散热鳍片组63以及热管61所组成,底座62的上端面621具有数定位槽622,能够使部分散热鳍片63嵌入,下端面623则具有沿一第一方向的内凹面624。而相同于该第一方向的内凹面624的前、后两侧(以图面方向来说为左、右)设有较长的散热鳍片63a、63b且具有穿孔635,以提供热管61的一端固定用。也就是说,在此实施例中,底座62本体并未如前述实施例所示具有穿孔以供热管61固定,而是以热管61的两端61a、61b穿设所有散热鳍片63a、63b穿孔635,中间部分管体61c则埋入底座62下端面623的内凹面624中、使部分管体61c突出的位于下端面623底缘,且令热管61与底座62接触,或经过施加一适当力道的挤压手段,将热管61原本突出的弧面周缘挤压成为平面,此平面将有助热管61与发热组件5接触面积增加。该内凹面624将依照热管61的数量、形状进行开设。
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底座,该底座为具有上端面以及下端面的本体,由侧边有穿孔穿设该底座本体,下端面具有一内凹面,部分穿孔在贯穿底座时有一部分通过该内凹面;热管,该热管的一端穿设底座的穿孔而与底座本体结合,另一端则穿设散热鳍片,其中热管在贯穿底座本体时有一部分管体开放裸露于该内凹面内;藉此结构令热管能够直接与该产生热源的发热组件直接接触,直接传导热源由热管经散热鳍片散热,以提升发热组件所产生热源的发散效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底座的上端面具有数定位槽使散热鳍片嵌入,而热管的一端则以相同于底座本体穿孔方向穿设于散热鳍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底座的下端面的内凹面,可以依照发热组件的形状、大小进行开设。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模块,其特征在于热管在底座内凹面的部分,经过施加一适当力道的挤压手段,将热管原本弧面周缘挤压成为平面,使热管与发热组件的接触面积增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模块,其特征在于热管与发热组件之间涂布有导热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底座的上端面为一平整面,热管一端远离底座、与散热鳍片结合位于相对远端,藉此使发热组件的热能能够传导至远端的散热鳍片进行散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模块,其特征在于穿设底座本体的穿孔为独立穿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模块,其特征在于穿设底座本体的穿孔相互抵触。
9.一种散热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具有上端面以及下端面的本体,且该下端面具有沿第一方向的内凹面的底座;相对位于底座的下端面沿第一方向的内凹面两侧,具有穿孔以作为固定的散热鳍片;一端穿设散热鳍片的穿孔,另一端则穿设散热鳍片的另一穿孔,部分管体埋入底座下端面的内凹面中的热管;藉此结构令热管能够直接与该产生热源的发热组件直接接触,直接传导热源由热管经散热鳍片散热,以提升发热组件所产生热源的发散效率。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底座的上端面具有数定位槽,能够使部分散热鳍片嵌入。
专利摘要一种散热器模块,是由一底座以及散热鳍片所组成,更进一步包括有贯穿该散热鳍片以及该底座、将两者作结合的热管的组合,于底座的下端面具有一内凹面,部分热管在贯穿底座时有一部分管体开放裸露于该内凹面内,而产生热源的发热组件将嵌入该内凹而,藉此结构特征令热管能够直接与该产生热源的发热组件直接接触,直接迅速传导热源由热管经底座上的散热鳍片组或是远离的散热鳍片组散热,以提升热源发散的效率。
文档编号G12B15/06GK2930230SQ200620123949
公开日2007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9日
发明者陈世明 申请人:陈世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