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旋转振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82232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支架式旋转振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匀或研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混匀或研磨用的支架式 旋转振动装置。
技术背景现有的混匀或研磨设备的旋转振动装置如中国专利第200420046714.8 号所示,其外旋转容器由电动机经旋转传动机构驱动在围绕水平轴进行公转 的同时围绕垂直轴进行自转,内旋转振动容器设置在外旋转容器中,内旋转 振动容器用弹性构件与外旋转容器形成柔性固定连接,内旋转振动容器与外 旋转容器之间设有在外旋转容器围绕水平轴进行公转的同时内旋转振动容器 相对外旋转容器进行振动的间隙。然而,通常,由于内旋转振动容器与外旋 转容器的具体桶形结构设计较为复杂,具体操作时,物料容器的装卸较为麻 烦,给操作者带来不便,增加了操作时间和操作难度,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支架式旋转振动装置,其 在实际工作时,使物料罐的装卸简易,工作安全可靠。物料罐的被夹紧力以 及振动幅度可以调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支架式旋转振动装置,包括外旋转支架、内旋转振动支架及物料罐,所述外旋转支架由 电动机经旋转机构驱动而在围绕水平轴进行公转的同时围绕垂直轴进行自 转,所述内旋转振动支架包括上压板及下压板,外旋转支架的顶部内侧与上 压板之间设置第一弹性构件,外旋转支架的底部内侧与下压板之间设置第二 弹性构件,所述物料罐夹持于所述上压板与下压板之间,所述内旋转振动支 架环绕所述物料罐设至少一限位架。优选地,所述外旋转支架包括上盖、下支架及设于上盖、下支架以调整 上盖与下支架之间的轴向距离从而调整上压板与下压板之间的轴向距离的调 节装置。优选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带有调节螺母的螺栓,蠊栓上端固定于所述 上盖上,下支架上设有圆孔,螺栓下端插入圆孔,通过旋转调节螺母而调整 螺栓插入圆孔的深度从而调节上压板和下压板间的距离,以调节物料罐的夹 紧度和振动幅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弹性构件使外旋转支架和内旋转振动支 架在周向及径向的相对位移受到限制,而在轴向方向上二者可有较大的相对 位移,从而形成内旋转振动支架连同物料罐及罐内的物料在外旋转支架内高 速双向旋转及高速振动。同时也实现了物料罐装卸简易、工作安全可靠、工 作效率提高。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支架式旋转振动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支架式旋转振动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外旋转支架1、内旋转振动支架2和用于装混合或研磨物料的物料罐9。外旋转支架1由电动机80经旋转机构82驱动,在围绕水平轴84进行公 转的同时围绕垂直轴86进行自转,其装设于与旋转机构82连接一起的下托 盘88上。外旋转支架包括下支架10、上盖20以及设于下支架10与上盖20 之间的调节装置。所述上盖20包括上固定板22、自所述上固定板22垂直向 下延伸的呈圆周排列的若干上支撑部24,所述若干上支撑部24中部之间还 设有一与各上支撑部24相连以增加上支撑部24强度的上环体26。所述下支 架10包括固定于所述下托盘88上的下固定板12、自所述下固定板12垂直 向上延伸的呈圆周排列的若干下支撑部14及与下固定板12平行地固定于所 述下支撑部14上的下环体16,下环体16主要用来增强相应的下支撑部14 的强度以及防止物料罐9工作时万一松脱而甩出,避免了意想不到的设备损 坏。下环体16还与调节装置相连以便调节上盖20相对于下支架10的高度。 所述下环体16可以设一条,也可根据物料罐9高度而设有两条,甚至更多, 如图1所示,即设有两条下环体16。内旋转振动支架2包括下压板32及上压板34,上压板34与外旋转支架 1的上盖20的上固定板22间设置第一弹性构件40,此第一弹性构件40的两 端分别与上压板34及上固定板22紧固连接;下压板32与外旋转支架1的下 支架10的下固定板12间设置第二弹性构件41,第二弹性构件41的两端分
别与下压板32及下固定板12紧固连接。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螺母30及螺 栓31,下支架10的下环体16上设置圆孔(图未示),螺栓31上端固定于上 支撑部24上,下端插入该圆孔内,通过旋转调节螺母30来控制螺栓31插入 的深度,从而调节上盖20、下支架10间的轴向距离,亦即调节上压板34和 下压板32间的距离,来适应不同高度的物料罐9,使第一弹性构件40、第 二弹性构件41始终以适当的压力夹持物料罐9,并控制物料罐9的振动幅度。所述物料罐9包括一罐体92及一盖合于罐体92上部的套体94,所述罐 体92底部贴靠于所述下压板32,套体94顶部贴靠于所述上压板34,利用 第一弹性构件40、第二弹性构件41,所述物料罐9被弹性夹持于所述上压 板34、下压板32之间。所述第一弹性构件40、第二弹性构件41使外旋转 支架l和内旋转振动支架2在周向及径向的相对位移受到限制,而在轴向方 向上二者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相对移动。物料罐9刚性地置于内旋转振动支架 2内,工作时,它们之间无相对移动。内旋转振动支架2固设一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包括自下压板32环绕所述 物料罐9的外围处向上凸设的若干立柱72及设在所述立柱72顶部环绕所述 物料罐9的一圆环状的限位环74。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环74为一个限位 箍,当然也可以将所述限位环74设计成围绕所述物料罐9的若干段弧形的限 位片。限位箍的数量不限于一个,可为二个,三个或更多。限位环与物料罐 9侧壁之间的间隙较小。限位环74的作用是将物料罐9限制在内旋转振动支 架以内,即使由于某种原因如所述上压板34、下压板32的夹紧力不足使物 料罐9在内旋转振动支架内沿径向外移,但限位环74可将物料罐9挡住不会 外甩。避免了物料罐9因外甩而与外旋转支架1发生的碰撞及磨损。从而使 本旋转振动装置动行平稳,避免额外磨损,提高效率、延长寿命。外旋转支架l作公转及自转运动时,通过第一弹性构件40、第二弹性构 件41带动内旋转振动支架2以及物料罐9和物料进行公转和自转,并使内旋 转振动支架2以及物料罐9和物料在轴向方向上振动。从而使物料在公转、 自转及振动的同时作用下被高效地混合及研磨,本支架式旋转振动装置设计 先进、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效果好。
权利要求1、一种支架式旋转振动装置,包括外旋转支架、内旋转振动支架及物料罐,所述外旋转支架由电动机旋转机构驱动而在围绕水平轴进行公转的同时围绕垂直轴进行自转,所述内旋转振动支架包括上压板及下压板,上压板与外旋转支架的顶部内侧之间设置第一弹性构件,下压板与外旋转支架的底部内侧之间设置第二弹性构件,所述物料罐夹持于所述上压板与下压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旋转振动支架环绕所述物料罐设至少一限位架。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支架式旋转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旋 转支架包括上盖、下支架及设于上盖、下支架以调整上压板及下压板之间的 轴向距离的调节装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式旋转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 装置包括带有调节螺母的螺栓,螺栓上端固定于所述上盖上,下支架上设有 圆孔,螺栓下端插入圆孔,通过旋转调节螺母而调整螺栓插入圆孔的深度从 而调节上压板和下压板间的距离。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式旋转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 包括上固定板、自所述上固定板向下延伸的呈圆周排列的若干上支撑部以及 与上固定板平行的固定于所述上支撑部上以增加上支撑部强度的上环体。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式旋转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 架包括下固定板、自所述下固定板向上延伸的呈圆周排列的若干下支撑部以 及与下固定板平行的固定于所述下支撑部上以增加下支撑部强度的下环体。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式旋转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弹性构件设置在所述外旋转支架的上盖的上固定板与所述内旋转振动支架的 上压板之间;所述第二弹性构件设置在外旋转支架的下支架的下固定板与内旋转振动支架的下压板之间。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支架式旋转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 架还包括自内旋转振动支架的下压板环绕所述物料罐的外围处向上凸设的若 干立柱以及环绕所述物料罐设于立柱顶端的限位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式旋转振动装置,包括外旋转支架、内旋转振动支架及物料罐,所述外旋转支架由电动机经旋转机构驱动而在围绕水平轴进行公转的同时围绕垂直轴进行自转。所述内旋转振动支架包括上压板及下压板,上压板与外旋转支架的顶部内侧之间设置第一弹性构件,下压板与外旋转支架的底部内侧之间设置第二弹性构件。所述物料罐夹持于所述上压板与下压板之间,所述内旋转振动支架环绕所述物料罐设至少一限位架。所述弹性构件可以使内旋转振动支架连同物料罐及物料在外旋转支架内高速振动。本支架式旋转振动装置可使物料在高速公转、自转及振动的同时作用下得到高效地混合及研磨。设计先进、操作方便、工作可靠、效果好。
文档编号B06B1/10GK201042698SQ200720120399
公开日2008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9日
发明者张天松 申请人:张天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