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整体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29690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梯整体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的整体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曳引比2: l的电梯来说,井道布置结构可以分为对重后置式与对重侧 置式,但不论哪种布置结构,钢丝绳一端部固定在轿厢绳头上,钢丝绳向下延 伸,穿过轿厢绳轮后向上延伸,穿过曳引机后向下延伸,穿过对重绳轮后向上 延伸并且另一端部固定在对重绳头上,形成"W"布置形式。现有的井道布置 结构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振动较大、使用不平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新型的电梯整体布置结构,通 过优化其承重方式,提髙电梯的减振性能。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梯整体布置结 构,钢丝绳的一端部固定在轿厢绳头上,钢丝绳向下延伸,穿过轿厢绳轮后向 上延伸,穿过曳引机后向下延伸,穿过对重绳轮后向上延伸并且另一端固定在 对重绳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重绳轮与所述的对重绳头为两个,所述的 钢丝绳穿过所述的曳引机后分为两根单体,两根所述的单体分别穿过一个对重 绳轮后固定在对重绳头上。
所述的两个对重绳轮及两个对重绳头均布在承重梁的两侧。
所述的曳引机、轿厢绳头、两个对重绳头均固定在机架系统上,所述的机 架系统通过减振装置固定在承重梁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两套对重系统配置 在井道中,共同使用井道空间,在不额外增加井道空间的情况下,能够使得承 重梁的承重更加均衡,这样能够优化电梯的减振性能。

图1为对重后置式电梯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对重侧置式电梯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主视其中1、曳引机,2、对重绳头,3、机架系统,4、减震装置,5、承重梁, 6、导向装置,7、钢丝绳,8、对重绳轮,9、对重,10、轿厢绳头,11、轿厢 绳轮,12、轿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参见图l、图2, —种对重后置式电梯整体布置结构,对重绳轮8与对重绳 头2为相对于轿厢的左右两侧均布的两个且均布在承重梁5的两侧,两个对重 绳轮8共同与对重9相连接。
参见图3、图4, 一种对重侧置式电梯整体布置结构,对重绳轮8与对重绳 头2为相对于轿厢的前后两侧均布的两个且均布在承重梁5的两侧,两个对重 绳轮8共同与对重9相连接。
以上两种布置结构,对重绳头2、曳引机1、轿厢绳头10均固定在机架系 统3上,所述的机架系统3通过减振装置4固定在承重梁5上,由此所有的振 动均能够被减振装置4吸收减弱,能够提高整机运行性能。
相应的,钢丝绳7的连接方式为钢丝绳7的一端部固定在轿厢绳头10上, 钢丝绳7向下延伸,穿过轿厢绳轮11后向上延伸,穿过曳引机l后向下延伸并 分为两根单体,两根所述的单体分别穿过对重绳轮8后向上延伸并且另一端固 定在对重绳头2上。
权利要求1、一种电梯整体布置结构,钢丝绳(7)的一端部固定在轿厢绳头(10)上,钢丝绳(7)向下延伸,穿过轿厢绳轮(11)后向上延伸,穿过曳引机(1)后向下延伸,穿过对重绳轮(8)后向上延伸并且另一端固定在对重绳头(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重绳轮(8)与所述的对重绳头(2)为两个,所述的钢丝绳(7)穿过所述的曳引机(1)后分为两根单体,两根所述的单体分别穿过一个对重绳轮(8)后固定在对重绳头(2)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整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对 重绳轮(8)及两个对重绳头(2)均布在承重梁(5)的两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整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曳引机 (1)、轿厢绳头(10)、两个对重绳头(2)均固定在机架系统(3)上,所述的机架系统(3)通过减振装置(4)固定在承重梁(5)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整体布置结构,钢丝绳的一端部固定在轿厢绳头上,钢丝绳向下延伸,穿过轿厢绳轮后向上延伸,穿过曳引机后向下延伸,穿过对重绳轮后向上延伸并且另一端固定在对重绳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重绳轮与所述的对重绳头为两个,所述的钢丝绳穿过所述的曳引机后分为两根单体,两根所述的单体分别穿过一个对重绳轮后固定在对重绳头上。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两套对重系统配置在井道中,共同使用井道空间,在不额外增加井道空间的情况下,能够使得承重梁的承重更加均衡,这样能够优化电梯的减振性能。
文档编号B66B7/06GK201317614SQ20082019966
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7日
发明者任明权 申请人:苏州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