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结构及采用该铰链结构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03869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铰链结构及采用该铰链结构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铰链结构及采用该铰链结构的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扭力 件的铰链结构及采用该铰链结构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见的电子装置,如笔记本电脑、翻盖式移动电话以及电子词典等,通常需要通过 铰链结构将盖体和主体连接起来以实现盖体相对主体的开启与闭合。为方便盖体开启,常 会在铰链结构中增加辅助开启的元件,使盖体和主体在解除扣合后,盖体能自动开启一角 度,使用者便可轻易的将盖体掀开。常见的做法是在铰链结构中增加扭簧,当盖体和主体扣合时,扭簧略微被压缩,当 解除扣合后扭簧的弹力使盖体可以自动弹开一角度,使用者便可将盖体掀开,并通过铰链 结构中的限位结构来限制盖体最终开启的角度。然而,若盖体自动弹开的角度完全通过扭 簧的弹力来控制,在弹开时扭簧承受的力较大,容易损坏。此外,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扭簧 可能产生形变而导致产生的弹力发生变化,因此会影响电子装置自动弹开角度的稳定。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保证弹开角度稳定且较为耐用的铰链结构及采用 该铰链结构的电子装置。一种铰链结构,包括转轴、套设于转轴上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扭力件,扭力 件与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分别相连,以产生使第一支架相对第二支架旋转的扭力,铰链结 构还包括套设于转轴上的缓冲件,第一支架上具有与缓冲件相配合的定位端,定位端和缓 冲件中的一个上形成有凸台,另一个上形成有容纳凸台的凹槽,凸台和凹槽相配合以限制 第一支架相对第二支架在扭力件作用下自动旋转的角度。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本体、盖体以及用于将盖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本体上的铰链结 构,铰链结构包括转轴、套设于转轴上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扭力件,扭力件与第一支 架及第二支架分别相连,以产生使第一支架相对第二支架旋转的扭力,铰链结构还包括套 设于转轴上的缓冲件,第一支架上具有与缓冲件相配合的定位端,定位端和缓冲件中的一 个上形成有凸台,另一个上形成有容纳凸台的凹槽,凸台和凹槽相配合以限制第一支架相 对第二支架在扭力件作用下自动旋转的角度。上述铰链结构增加了缓冲件,并在第一支架和缓冲件上设置相互配合的凸台和凹 槽,在扭力件的扭力作用下,可以使盖体自动弹开一定角度,凸台和凹槽相配合可以保证弹 开角度的稳定。此外,因为凸台在滑向凹槽时存在摩擦力,可以在弹开时起到缓冲作用,延 长铰链结构的使用寿命。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铰链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铰链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2所示铰链结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图2所示铰链结构去掉扭力件的部分结构组装图。
图6是图2所示铰链结构去掉扭力件另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组装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提供的铰链结构及采用该铰链结构的电子装 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100包括本体10、盖体30以及将盖体 30可转动地连接于本体10的铰链结构50。请参阅图2和图3,铰链结构50包括转轴51、套设于转轴51上的第一支架52、第 二支架53、缓冲件54、限位组件55、扭力件56、弹片57、紧固件58以及卡位件59。请同时参阅图4,转轴51包括抵持部511、从抵持部511相对两端面延伸出的轴杆 513和衔接杆515以及自衔接杆515远离抵持部511的端面延伸出的轴段517。抵持部511 和衔接杆515为圆柱状结构,且抵持部511的截面直径大于衔接杆515的截面直径。轴杆 513和轴段517的横截面均为非圆形,轴杆513和轴段517的径向尺寸小于衔接杆515的径 向尺寸,轴杆513远离抵持部511的一端设置有螺纹部5131,轴段517上径向开设有止位孔 5171。第一支架52具有相连接的定位板521和固定板523。定位板521具有定位端5211,该定位端5211上贯通开设有供转轴51的轴段517 穿过的通孔5213,自定位端5211的一表面上还凸出形成有凸台5215,该凸台5215的边缘 为圆弧面。定位板521上靠近定位端5211还开设有第一固定孔5217。固定板523上开设有安装孔5231,以使第一支架53安装于电子装置100的盖体 30上。第二支架53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侧板531和第二侧板533。第一侧板531开设有容纳转轴51的轴杆513的圆形通孔5311,以使第二支架53 可绕转轴51转动。第一侧板531上还贯通开设有第二固定孔5313。第二侧板533上开设有安装孔5331,以使第二支架53安装于电子装置100的本体 10上。缓冲件54与第一支架52的定位端5211尺寸基本相当,并紧靠定位端5211地套 设于转轴51的轴段517上。缓冲件54上开设有供轴段517穿过的非圆形通孔541,其与 定位端5211相接触的一侧上形成有凹槽543,该凹槽543的边缘为圆弧面。当第一支架52 绕转轴51转动时,凸台5215可滑入并定位于凹槽543中,以限制第一支架52的旋转角度。限位组件55包括固定件551和可相对固定件551转动的转动件553。固定件551 包括本体5511和自本体5511 —侧凸出形成的限位端5513和固定端5515,本体5511上还 开设有供转轴51的轴杆513穿过的圆形通孔5517。固定端5515可插入第二支架53的第 二固定孔5313中。转动件553位于固定件551和第二支架53之间,转动件553上贯通开设 有供转轴51的轴杆513穿过的非圆形通孔5531,自其边缘径向延伸形成有限位凸起5533,限位凸起5533与限位端5513相抵以限制转动件553的转动角度。扭力件56 为扭簧,其包括簧圈部561及由簧圈部561两端分别延伸的插接端563。 扭力件56套设于转轴51的衔接杆515上。弹片57套设于转轴51的轴杆513上。弹片57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本 实施例中,弹片57共有四个。进一步地,铰链结构50还包括套设于转轴51的轴杆513上摩擦片571和垫片573。 摩擦片571共有两个,均位于第二支架52和转轴51的抵持部511之间,可以避免第二支架 52被磨损。垫片573有两个,其上开设有非圆形通孔5731其中一个位于弹片57和限位组 件55之间,另一个位于弹片57和紧固件58之间,以传递弹片57的弹力。紧固件58上贯通设置有螺孔581,该螺孔581可与转轴51的螺纹部5131相配合, 通过改变紧固件58在转轴51上的位置可以调节弹片57之间的压紧力,从而可以改变铰链 结构50在旋转过程中所负载的扭转力。卡位件59为销钉,可卡入转轴51的止位孔5171内。组装该铰链结构50时,可首先将扭力件56套设于转轴51的衔接杆515上,接着 将缓冲件54和第一支架52依次套设于转轴51的轴段517上,将摩擦片571、第二支架53、 限位组件55、一个垫片573、弹片57、另一个垫片573依次套设于转轴51的轴杆513上。扭 力件56的其中一插接端563卡入第一支架52的第一固定孔5217,另一插接端563卡入第 二支架53的第二固定孔5313中。最后将卡位件59插入转轴51的轴段517的止位孔5171 内,以将第一支架52和缓冲件54固定于转轴上,将紧固件58套设于轴杆513的螺纹部5131 上以将其余元件固定于转轴51的轴杆513上。请参阅图1、图2和图5,通过第一支架52与电子装置100的盖体30固定连接,第 二支架53与本体30固定连接,使组装好的铰链结构50将本体10和盖体30可转动地连接。 盖体30可通过扣合装置(图未示)扣于本体10上,此时,扭力件56被略微压紧,第一支架 52上的凸台5215部分位于缓冲件54的凹槽543中,使凸台5215和凹槽543处于半配合状 态。请参阅图2和图6,当解除扣合后,扭力件56的弹力可促使第一支架52相对第二 支架53自动旋转,且因为凸台5215和凹槽543的半配合状态以及凸台5215和凹槽543的 边缘均为圆弧面,所以凸台5215可较容易的滑入凹槽543内,从而使盖体30自动弹开一个 角度。因为卡位件59(如图4所示)限制了第一支架52在转轴51上的轴向运动,所以凸 台5215无法滑出凹槽543,可以限制盖体30自动弹开的角度。请参阅图1、图3和图4,使用者可将已弹开一角度的盖体30掀开,在盖体30继续 转动的过程中,因为第一支架52被缓冲件54卡住,所以第一支架52继续转动会带动缓冲 件54转动,从而使转轴51转动,限位组件55的转动件553也随之转动。当转动件553的 限位凸起5533与固定件551的限位端5513相抵时,第一支架52便无法继续转动,即达到 盖体30开启的极限位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100,扭力件56的扭力可实现盖体30的自动弹开。缓 冲件54的凹槽543和第一支架52的凸台5215相配合,可以限制盖体30自动弹开的角度。 因为凹槽543和凸台5215在相对滑动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摩擦力,在自动弹开时可以起到 缓冲作用。此外,凹槽543和凸台5215的边缘均为圆弧面,两者之间相对滑动时较平顺,也可以减缓两者之间的冲击力和磨损,可以增加铰链结构50的使用寿命。可以理解,还可以将第一支架52的凸台5215与缓冲件54的凹槽543的位置对换。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一种铰链结构,包括转轴、套设于所述转轴上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扭力件,所述扭力件与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分别相连,以产生使第一支架相对第二支架旋转的扭力,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结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转轴上的缓冲件,所述第一支架上具有与所述缓冲件相配合的定位端,所述定位端和所述缓冲件中的一个上形成有凸台,另一个上形成有容纳所述凸台的凹槽,所述凸台和凹槽相配合以限制第一支架相对第二支架在扭力件作用下自动旋转的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包括抵持部、自所述抵持部相 对两端面延伸的轴杆和衔接杆以及自所述衔接杆上远离所述抵持部的一端面延伸出的轴 段,所述第二支架套设于所述轴杆上,所述第一支架和缓冲件套设于所述轴段上,所述扭力 件套设于所述衔接杆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轴段上垂直于其轴线的截 面为非圆形,所述第一支架上开设有圆孔,以相对所述轴段旋转,所述缓冲件上开设有与所 述轴段相配合的非圆形孔,所述铰链结构还包括卡位件,所述轴段上垂直于其轴线方向开 设有止位孔,所述卡位件插入所述止位孔中以避免所述第一支架滑出转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上形成凸台,所述第一支架 的定位端上形成凹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与凸台的边缘为弧面,以使所 述凸台平顺滑入所述凹槽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件为扭簧,包括簧圈部及所述 簧圈部两端分别延伸的插接端,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供其中一插接端穿过的第一固定孔, 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供另一插接端穿过的第二固定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结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转轴 上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限制所述第一支架相对第二支架的转动角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件和转动件,所 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动件设于所述固定件与第二支架之间,相对所 述固定件和第二支架可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上凸出形成有限位端,所述 转动件自其边缘径向延伸形成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和限位端相抵以限制所述转动件 相对所述固定件和第二支架的转动角度。
10.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本体、盖体以及用于将所述盖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本体上的 铰链结构,所述铰链结构包括转轴、套设于所述转轴上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扭力件, 所述扭力件与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分别相连,以产生使第一支架相对第二支架旋转的扭 力,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结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转轴上的缓冲件,所述第一支架上具有与 所述缓冲件相配合的定位端,所述定位端和所述缓冲件中的一个上形成有凸台,另一个上 形成有容纳所述凸台的凹槽,所述凸台和凹槽相配合以限制第一支架相对第二支架在扭力 件作用下自动旋转的角度。
全文摘要
一种铰链结构,包括转轴、套设于转轴上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扭力件,扭力件与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分别相连,以产生使第一支架相对第二支架旋转的扭力,铰链结构还包括套设于转轴上的缓冲件,第一支架上具有与缓冲件相配合的定位端,定位端和缓冲件中的一个上形成有凸台,另一个上形成有容纳凸台的凹槽,凸台和凹槽相配合以限制第一支架相对第二支架在扭力件作用下自动旋转的角度。该铰链结构的自动弹开角度稳定且较为耐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该铰链结构的电子装置。
文档编号H05K7/16GK101876338SQ200910301970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9日
发明者李坚, 王金鑫, 蔡国进, 黄连成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