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与提升架配合偏心抬吊方法

文档序号:8142108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起重机与提升架配合偏心抬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吊装方法,尤其是一种起重机与提升架配合偏心抬吊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一些检维修设备内,由于设备的基础高,周围障碍物多,场地狭隘,起重机站位 受限,且施工现场和周边地区可利用的大型起重机少,使用现有的起重机联合吊装,例如单 机主吊、双机抬吊、单机或双机溜尾吊无法完成吊装作业,因此上述设备对吊装技术提出了 新的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起重机与提升架配合偏心抬吊方法,该方法可以用 于设备基础高、周围障碍物多、起重机站位困难的工作环境,吊装过程安全稳定,吊装费用 经济。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起重机与提升架配合偏心抬吊方法, 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提升架根据起重机的吊装能力,进行受力分载计算,确定主吊点和溜尾 吊点的位置,计算提升架的吊装能力,设计提升架;(2)设置提升架将一对提升架分别竖立在设备安装基础附近位置,两提升架关 于设备安装基础中心对称设置,提升架的顶部设有主吊滑车组,主吊滑车组通过跑绳与卷 扬机连接,同时提升架的顶部与揽风绳连接,揽风绳的另一端与锚点连接,通过揽风绳对提 升架进行封固,提升架的中心线连线相对于设备安装基础中心线偏移;(3)安装主吊耳和溜尾吊耳主吊耳采和溜尾吊耳均采用管式吊耳,两主吊耳设 置在设备上端且呈对称设置,两溜尾吊耳设置在裙座下端且呈对称设置,主吊耳的中心连 线与溜尾吊耳的中心连线均平行于设备径向中心线,主吊耳、溜尾吊耳均相对于设备的轴 向中心线偏心设置,且主吊耳、溜尾吊耳分别位于设备轴向中心线的两侧;(4)摆放鞍座在设备安装基础的正前方摆放鞍座,鞍座的中心连线与设备安装 基础的中心线重合;(5)摆放设备采用单台起重机将设备整体摆放至鞍座上,设备裙座底部高出设 备安装基础的地脚螺栓200-300mm,两提升架中心连线与两溜尾吊耳中心连线的水平投影 在同一直线上;(6)设备就位起重机吊装设备头部,提升架吊装设备尾部,起重机和提升架将设 备整体吊装就位首先,起重机和提升架同时缓慢提升,将设备水平抬起,当达到提升到指 定高度后,提升架停止提升,然后起重机向设备安装基础方向行走,行走过程中,起重机抬 杆起绳,使设备回转直立,最后起重机与提升架同时缓慢回落,使设备平稳落到设备定位基 础上,把紧地脚螺栓;设备由卧式至直立过程中,提升架起溜尾和抬吊作用,设备直立就位 过程中,提升架起抬吊作用。
3
本发明中,所述提升架的提升和回落通过提升架卷扬机的起绳及回绳实现,提升 架卷扬机的起绳及回绳均为点动。所述设备由卧式至直立过程中,起重机行走速度平稳缓慢,其提升速度与提升架 的提升速度保持一致。所述设备直立就位过程中,起重机与提升架的回落速度保持一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起重机与提升架配合偏心抬吊方法,实现了在设备基 础高、周围障碍物多、起重机站位困难等工作环境中的吊装工作,能够使设备准确吊装就 位,吊装过程安全稳定,节约吊装成本。


图1为设备主吊耳安装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设备溜尾吊耳安装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主吊耳、偏心吊耳偏心距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提升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主吊耳;2-溜尾吊耳;3-设备底座底端平面;4-主支管;5-主梁;6、6’、 6”_连接板;7、7’ -斜撑;8、8’ -水平支撑梁;9-主调滑车组系挂吊耳;10-提升架封固吊 耳;11-底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起重机与提升架配合偏心抬吊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制作提升架。根据起重机的吊装能力,进行受力分载计算,确定主吊点和 溜尾吊点的位置,计算提升架的吊装能力,设计提升架。第二步,设置提升架。将一对提升架分别竖立在设备安装基础附近位置,两提升架 关于设备安装基础中心对称设置;提升架根据桅杆原理设计提升架的顶部设有主吊滑车 组,主吊滑车组通过跑绳与卷扬机连接,同时提升架的顶部与揽风绳连接,揽风绳的另一端 与锚点连接,通过揽风绳对提升架进行封固,提升架的中心线连线相对于设备安装基础中 心线偏移,其偏移值根据设备的吊装参数和起重机的吊装能力来确定。第三步,安装主吊耳和溜尾吊耳。主吊耳采和溜尾吊耳均采用管式吊耳,两主吊耳 设置在设备上端且呈对称设置,两溜尾吊耳设置在裙座下端且呈对称设置,如图1至图4所 示,主吊耳的中心连线a与溜尾吊耳的中心连线c均平行于设备径向中心线b,且主吊耳的 中心连线a、溜尾吊耳的中心连线c均相对于设备中心线偏心设置。为了保证吊装过程中吊装载荷的合理分配,吊耳的设置方位一定要准确,吊耳吊 点的方位确定过程如下所述如图5所示的设备呈卧式,主吊耳1、溜尾吊耳2均相对于设 备的轴向中心线d偏心设置,主吊耳1、溜尾吊耳2分别位于设备轴向中心线d的两侧,主吊 耳1与设备轴向中心线d之间的距离为即主吊耳1的偏心距为Al,溜尾吊耳2与设备轴向 中心线d之间的距离即溜尾吊耳2的偏心距为A2,Al和A2的数值根据力矩平衡原理合理分配设定;同时主吊耳1、溜尾吊耳2均相对于设备的径向中心线b偏心设置,主吊耳1、溜 尾吊耳2分别位于设备径向中心线b的两侧,主吊耳1与设备径向中心线b之间的距离为 即主吊耳1的偏心距为Li,溜尾吊耳2与设备径向中心线b之间的距离即溜尾吊耳2的偏 心距为L2,L1和L2的数值根据力矩平衡原理合理分配设定。确定设备的重心位置0后,根 据Al和Ll值可以准确确定主吊耳1的位置,根据A2和L2可以准确确定偏心吊耳2的位 置。第四步,摆放鞍座。在设备安装基础的正前方摆放鞍座,鞍座至少设置两个,鞍座 的中心连线与设备安装基础的中心线重合。第五步,摆放设备。采用单台起重机将设备整体摆放至鞍座上,设备裙座底部高出 设备安装基础的地脚螺栓200-300mm,两提升架中心连线与两溜尾吊耳中心连线的水平投 影在同一直线上。第六步,设备的就位。起重机吊装设备头部,提升架吊装设备尾部,起重机和提升 架将设备整体吊装就位首先,起重机和提升架同时缓慢提升,将设备水平抬起,提升到指 定高度后,提升架停止提升,然后起重机向设备安装基础方向行走,行走过程中,起重机抬 杆起绳,使设备回转直立,最后起重机与提升架同时缓慢回落,使设备平稳落到设备定位基 础上,把紧地脚螺栓,使设备就位。设备由卧式至直立过程中,提升架起溜尾和抬吊作用,设 备直立就位过程中,提升架起抬吊作用。吊装过程中,提升架的提升及回落是通过提升架卷扬机的起绳及回绳实现的,且 卷扬机的起绳和回绳均为点动。起重机行走要平稳缓慢,起重机的提升和回落的速度缓慢, 并与提升架卷扬机的提升和回落速度保持一致,保证起重机和提升架的提升及回落同步, 使设备地脚螺栓能够顺利穿入,顺利完成整个吊装作业,同时保证整个吊装过程的安全稳 定性。上述方法中使用的提升架如图6所示,所述的提升架包括卷扬机、主吊滑轮组、主 吊滑轮组吊耳9和主支管4,每个提升架内设有两根对称设置的主支管4,主支管4呈倾斜 状,两主支管4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逐渐减小。两主支管4的顶端与主梁5固定连接,其底 端分别设有底板11,主支管4通过底板11固定在地面上。为了提高提升架的稳定性,两主 支管4之间连接有两根水平支撑梁8和8’,水平支撑梁8和8,沿提升架的高度方向间隔 设置。位于下方的水平支撑梁8的两端通过连接板6 ’与主支管4固定连接,且该支撑梁与 主支管4之间通过呈对称设置的斜撑7相互连接,两斜撑7的上端分别与支撑梁8底部端 面中部设置的连接板6”固定连接,下端通过连接板6与主支管4固定连接。位于上方的水 平支撑梁8,的两端直接与主支管4固定连接,该支撑梁底部端面的中部也设有连接板6”, 斜撑7’的上端与水平支撑梁8’中部的连接板6”固定连接,下端与下方水平支撑梁8两端 的连接板6’连接,两斜撑7’也为对称设置。主梁5上沿其长度方向的外侧面上设有多个 提升架封固吊耳10,揽风绳的一端与锚点连接,另一端与提升架封固吊耳10连接,从而起 到了封固提升架的作用。同时,主梁5上设有主吊滑车组系挂吊耳9,主吊滑车组系挂吊耳 9与主吊滑轮组连接,所述的主吊滑轮组包括动滑轮组和定滑轮组,其中定滑轮组直接与主 吊滑车组系挂吊耳9连接,动滑轮组与设备连接,卷扬机通过跑绳与主吊滑轮组连接。卷扬 机工作时使钢丝绳起绳或回绳,并带动主吊滑轮组动作,从而使提升架实现提升或回落。所述提升架的顶端也可以不设置提升架封固吊耳10和主吊滑车组系挂吊耳9。
本发明中,所述水平支撑梁也可以只设置一根,或者设置两根以上,主要根据设备 的吊装参数决定,相同结构下提升架的高度越高,其吊装能力越小。所述的连接板6、6’和 6”可以作为单独的构件与主支管4或水平支撑梁固定连接,也可以与主支管4或水平支撑 梁呈一体式结构。所述的主支管、斜撑及水平支撑梁可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并不限于本 实施例所述的结构,只要是根据桅杆吊装原理设置的提升架结构都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内。
权利要求
一种起重机与提升架配合偏心抬吊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提升架根据起重机的吊装能力,进行受力分载计算,确定主吊点、溜尾吊点的位置,计算提升架的吊装能力,设计提升架;(2)设置提升架将一对提升架分别竖立在设备安装基础附近位置,两提升架关于基础中心对称设置,提升架的顶部设有主吊滑车组,主吊滑车组通过跑绳与卷扬机连接,同时提升架的顶部与揽风绳连接,揽风绳的另一端与锚点连接,通过揽风绳对提升架进行封固,提升架的中心线连线相对于设备安装基础中心线偏移;(3)安装主吊耳和溜尾吊耳主吊耳采和溜尾吊耳均采用管式吊耳,两主吊耳设置在设备上端且呈对称设置,两溜尾吊耳设置在裙座下端且呈对称设置,主吊耳的中心连线(a)与溜尾吊耳的中心连线(c)均平行于设备径向中心线(b),主吊耳、溜尾吊耳均相对设备的轴向中心线偏心设置,主吊耳、溜尾吊耳分别位于设备轴向中心线的两侧;(4)摆放鞍座在设备安装基础的正前方摆放鞍座,鞍座的中心连线与设备安装基础的中心线相重合;(5)摆放设备采用单台起重机将设备整体摆放至鞍座上,设备裙座底部高出设备安装基础的地脚螺栓200 300mm,两提升架中心连线与两溜尾吊耳中心连线的水平投影在同一直线上;(6)设备就位起重机吊装设备头部,提升架吊装设备尾部,起重机和提升架将设备整体吊装就位首先,起重机和提升架同时缓慢提升,将设备水平抬起,提升到指定高度后,提升架停止提提升,然后起重机向基础方向行走,行走过程中,起重机抬杆起绳,使设备回转直立,最后起重机与提升架同时缓慢回落,使设备平稳落到设备定位基础上,把紧地脚螺栓;设备由卧式至直立过程中,提升架起溜尾和抬吊作用,设备直立就位过程中,提升架起抬吊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与提升架配合偏心抬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 架的提升和回落通过提升架卷扬机的起绳及回绳实现,提升架卷扬机的起绳及回绳均为点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起重机与提升架配合偏心抬吊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备 由卧式至直立过程中,起重机行走速度平稳缓慢,起重机的提升速度与提升架的提升速度 保持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起重机与提升架配合偏心抬吊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备 直立就位过程中,起重机与提升架的回落速度保持一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吊装方法,尤其是一种起重机与提升架配合偏心抬吊方法。该方法采用起重机与提升架配合使用,对设备进行偏心抬吊。设备由卧式至直立过程中,提升架起溜尾和抬吊作用,设备直立就位过程中,提升架起抬吊作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用于设备基础高、周围障碍物多、起重机站位困难的工作环境,吊装过程安全稳定,吊装费用经济。
文档编号B66C13/08GK101927958SQ20101028706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2日
发明者孙强, 庞学龙, 许宝利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七建设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