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管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4614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热管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仪器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管散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电力仪器领域所用的散热器一般采用铝作为散热媒介,只针对单个或者两个 发热源散热,并没有考虑到多个发热源同时要散热的情况。而且传统的铝散热器体积大,散 热效率低,占用空间大。在其他领域,热管技术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热管技术最先由美国应用于航天技术 的热控制。它的传热能力是铜的数百倍,故有“热超导体”之称。热管技术于70年代进入 我国,80年代用于生产。热管技术产品被国家列为“八五”节能推广产品。近10年来,热管 产品相继被我国冶金、化工、石油、烟草、纺织、食品和陶瓷等工业部门所采用,取得了显著 的节能与散热效果。而在电力仪器散热领域,热管技术还未得到很好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电力仪器领域的散热器所存在的体积大、散热效 率低和占用空间大的缺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管散热器,包括基板和设置于基板 上的一条或多条热管,其中,还包括散热齿片,所述热管的冷凝段与所述散热齿片相连。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对所述散热齿片进行吹拂的风扇,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基板 上。所述散热齿片焊接于所述风扇的罩盖上。所述基板为铝板,所述热管焊接于所述铝板上。所述热管平行焊接于所述铝板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热管散热器,采用高效导热媒介——热管和铝板为材料,整 体焊接,平衡式整体散热,充分发挥了铝材的均热效果和热管的高效传导效果,并统一规划 发热源分布,设计合理,可以达到整体高效率的散热效果,散热效率得到质的提高,可以比 传统的方式更节省空间,尤其适用于对空间利用率敏感的电子产品。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热管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热管散热器的平面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热管散热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齿片安装于风扇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热管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由上述附图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热管散热器 1包括基板2、一条或多条热管3、散热齿片4和风扇5,其中,热管3、散热齿片4、风扇5设 置于基板2上。在该优选实施例中,根据电力设备的实际发热源位置和发热功率,基板2上共设 置有六条热管3,热管3的冷凝段与散热齿片4相连,散热齿片4焊接于风扇5的罩盖上,共 有30片散热齿片。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齿片安装于风扇上的示意图。在该实 施例中,包括两个风扇5,其为6015直流风扇,用于吹拂这30片散热齿片,把热量迅速传递 到空气中。优选地,该基板2为铝板,六条热管3平行焊接于所述铝板上。本实用新型的热管散热器,采用多热源整体散热方案,利用单块铝板做基板,利用 热管作为导热媒介,散热效率提高20%。而且热管和散热齿片整体焊接在铝板基板上,比现 有的独立散热器的总体积要小30%,成本降低20%,能节省更多的机箱空间和成本。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 型技术方案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所做的等同替换或相应改进,仍在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热管散热器(1),包括基板(2)和设置于基板(2)上的一条或多条热管(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齿片(4),所述热管(3)的冷凝段与所述散热齿片(4)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散热器(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对所述散热齿 片(4)进行吹拂的风扇(5),所述风扇(5)设置于所述基板(2)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散热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齿片(4)焊接于所述风 扇(5)的罩盖上。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热管散热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为铝板, 所述热管(3)焊接于所述铝板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散热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3)平行焊接于所述铝 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管散热器,包括基板和设置于基板上的一条或多条热管,其中,还包括散热齿片,所述热管的冷凝段与所述散热齿片相连。本实用新型的热管散热器,采用多热源整体散热方案,利用热管作为导热媒介,利用单块铝板做基板,散热效率提高20%。而且热管和散热齿片整体焊接在铝板基板上,比现有的独立散热器的总体积要小30%,成本降低20%,能节省更多的空间和成本。
文档编号H05K7/20GK201611996SQ20102012242
公开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9日
发明者王弘越 申请人:王弘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